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中医现代化(下)

2017-09-24 裴正学 中医宝典


【中医宝典App】中医经典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



编者按

在《谈谈中医现代化(上)》一文中,裴正学老师谈到了中西医发展的社会渊源决定了各自的特点,并使他们拥有互补性,今天裴老继续从经典方药在痰饮、热病和胸痹的使用看中西医两种医学的结合点,有理有节,充分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和实施方法,为各位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中医们提供了方向。

 

四、从经典方药看中西医两种医学的结合点

 

笔者以十六字方针的观点,在临床一线跌打滚爬50年,在中医和西医这两种医学的结合点上,产生了一些亮点,现就下列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

 

1、关于中医的痰饮

 

《金匮·痰饮水气篇》:


  • “夫饮有四,何谓也?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 “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水饮游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者,谓之溢饮;水走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水走膈上,咳逆倚息,不得卧者,谓之支饮”。

 

中医将痰饮分成了上述四种,“溢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肾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支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喘息性支气管炎等引起的慢阻肺;“悬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胸腔积液、渗出性胸膜炎;“痰饮”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胃肠病和一部分心衰后遗症。

 

不能光以上述各条的文字论述,就确定了这样的定位,关键是《金匮要略》所提出的治疗痰饮的药方,苓桂术甘汤治疗胃肠病有效;提出治疗支饮的药方葶苈大枣泻,治疗慢阻肺有效;提出治疗悬饮的药方十枣汤,治疗胸膜炎和胸腔积液有效;提出治疗溢饮的药方大青龙汤和小青龙汤,治疗肾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有效。这一结论,是通过五十年的临床经验所取得的,是通过以方测证得出的。

 

以方测证是当前中西医学取得结合点的主要手段,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手段,这需要有长期的临床实践去证明。时下许多书本,只是以文解义,采取说文解字似的注释,使一部分中医经典著作的语言脱离了实际,对后人学习祖国医学,对中医现代化形成了不利影响。

 

2、关于中医的热病辨证

 

《伤寒论》:


  •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或已发烧,或未发烧,但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发热恶风,汗出脉缓者,名曰中风”,

  • “发热而渴,不恶寒者,温病也”、

  • “太阳病,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 “太阳病,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身无大热者,麻杏石甘汤主之”、

  • “伤寒,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腹满而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欲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或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而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 “太阳病下之后,胸满烦惊,一身尽重,小便不利,谵语,不能自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上述经文是《伤寒论》关于太阳病和少阳病的主要经文,它的实质是什么呢?如果没有正确的西医诊断作定位,对上述经文的方证用药是很难做到准确无误的,如果有了西医诊断,我们便可以较容易掌握上述经方的应用。

 

前述之“伤寒”大体是病毒引起的重感冒,以及重感冒所引起的哮喘和肺部感染,麻黄汤、大青龙、小青龙、麻杏石甘汤,正是治疗这组疾患的有效方剂,日本黄汉医学大家单波元坚认为上述诸方是治疗肺部感染的最佳选择,可见能者所见皆同。

 

“中风”一证,则属普通的伤风感冒,原因是桂枝汤所谓的“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与现代的普通伤风感冒极其相似,更重要的是桂枝汤的加减进退为当前治疗伤风感冒之有效方药,当然桂枝汤的主要用途还在于调理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方面,因而桂枝汤有“外调营卫,内安脏腑”之说。

 

“温病”一词,《伤寒论》只提出了名称而没有内容,这一问题直到一千多年以后的明清,由温病学派提出的桑菊饮和银翘散,有效的治疗初发温病,从而填补了《伤寒论》的不足,那么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温病”又是什么呢?“温病”是细菌感染而“伤寒”是病毒感染,“中风”亦属病毒感染。

 

一千七百年前的那次瘟疫大流行席卷了半个地球,张仲景说“余宗族数多,向余二百,自建安纪元以来,尤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可见这次瘟疫流行的严重程度。据日本人考证,这次瘟疫流行波及日本,而且,在一俱古尸的考证中发现了滤过性病毒,从而认定该次瘟疫是由滤过性病毒所致。

 

而笔者的经验:麻黄汤、桂枝汤对于当今的流感有效,由我所拟定的麻桂合剂为治疗现时感冒的有效方剂。古人以脉之浮紧与不浮紧、口之渴与不渴来判断温病与伤寒,这是相当模糊的概念。因为,口渴与不渴,脉数与不数,脉紧与不紧,和个体的差异有关,和周围的环境有关,和病人的心态有关,这些不定因素,就会严重的干扰诊断的正确性。用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温病为细菌感染,伤寒为病毒感染,前者之初发具有感冒症状的同时往往合并咽喉肿痛和扁桃体肿大,后者则无此症候,明确了这一观点,伤寒与温病的区分就不难而解。凡有感冒症状而咽喉疼痛者桑菊、银翘,咽喉不疼痛者,麻黄桂枝,笔者将这一观念用于临床往往能药中病的,疗效确切。

 

关于小柴胡汤证,用西医观点来看,其实是一个亚急性或慢性炎性症候群。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欲呕、嘿嘿不欲饮食,这七个症候,可以出现于任何脏器的慢性或亚急性炎症中。在《伤寒论》中,已有清楚的论述,“或心中烦而不呕,心下悸”代表心血管系统,“或渴”代表内分泌系统,“或腹中痛”代表消化系统,“或胁下痞鞭”代表肝、胆、胰等部位疾病,“或身有微热而咳”代表呼吸系统,古人已明确的告诉我们这一方药应用范围之广泛性。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凡是上述系统之疾病,属于亚急性、慢性炎症者均可具备小柴胡症候。凡是有临床经验的中医大夫,都熟识小柴胡汤的加减,可应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慢性胰腺炎、慢性胃炎、慢性泌尿系感染、慢性气管炎,《伤寒论》中说“但见一证便是,不必诸证息俱”,对小柴胡方证,做了如此肯定的描述,这是一个很大的贡献。有一口苦患者,查来查去,发现是一位肝炎患者;有一位胸胁苦满的患者,查来查去,是一个渗出性胸膜炎,这样的例子很多,不胜枚举。

 

3、关于中医的胸痹

 

《金匮·胸痹心痛短气篇》:


  • “胸痹之为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 “胸痹,不得卧,胸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胁下逆而抢心者,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生汤亦主之”、

  • “胸痹,胸中气塞而短气者,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 “胸痛彻背,背痛彻胸者,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 “胸中痞,诸逆心悬痛,栀子干姜汤主之”。

 

上述经文,围绕着“胸痛彻背”、“短气”、“心下痞”等进行了一系列的论述,用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属于冠心病,问题在于上述诸方的加减,用之于冠心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效果。笔者用瓜蒌薤白半夏汤、茯苓杏仁甘草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与活血化瘀药相合,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均能获得不同程度的疗效。北京地区协作组之冠心Ⅱ号,赤芍、川芎、红花、降香、丹参与瓜蒌薤白半夏汤相合,为时下治疗冠心病最为有效之方剂之一,如能加汉三七、水蛭、地龙等则疗效更为确切。

 

五、结语

 

中西两种医学,由于发展的社会基础不同,二者从形式到内容具有完全不同的特点,中医的宏观、整体、机体反应观与西医的微观、局部、病原致病观,具有着明显的互补性,而西医的学术观点,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医学的集中体现,而中医理论始终未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时代发展到今天,中医必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从而乘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快车,与时俱进,这就必须将西医的微观、局部、病原的致病观拿来为我所用,为我所用的具体方法,就是十六字方针。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医找到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点,日积月累,集腋成裘,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最后,使中医以现代化的全新面貌,上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次,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或下一代中医工作者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作者简介|

裴正学,生于1938年2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国家特殊津贴获得者。

 

来源:裴正学的博客,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 






经络学说【文章目录】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