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好文TOP8】4 种影响人生的家庭沟通模式,你家是哪款?
小友说:家庭无疑对我们现在所呈现出来的样子有着巨大的影响,你们家的相处模式是怎么样的呢?你清楚家庭都给自己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吗?
你去小伙伴家做客拜访,有没有感觉别人家聊天的氛围,隐约和自家不太一样?但却隔岸观火,总说不清道不明那种feel。
那么,这篇文章可以帮你认识自家的沟通类型,理解家庭沟通模式对你的人生有什么潜移默化的影响。说不定,也可以让你谅解自己和家庭的羁绊。
小红和爸妈每三天一通电话粥,手机的无限畅聊包都用在家人身上; 小明总觉得没契机和爸妈深谈,家庭话题仅限于衣食住行; 小蓝甚至觉得,自己在家无话可说。
导致这种差异的不是家人感情好坏,也不看家人性格是否话唠,而要考察家庭沟通在两个心理学维度的得分:观念导向和关系导向。(这两个名词很抽象对不对~让我们通过一些具体描述来看看它们的意思吧。)
1. 关系导向
(conformity orientation)
关系导向高的家庭,你会觉得:
不能很自由地发表言论,有一种保持河蟹的气氛
感觉好像有统一的信念和处事价值观
多数有一个层级分明的家庭结构
把家庭选择放在个人意见之前
经典台词: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这事儿必须听我的。
你可能觉得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肯定很压抑,但其实研究表明,关系导向高的家庭里,孩子并非伪装成家长眼中的乖宝宝,刻意去迎合家族宗旨和期望,而是真正内化吸引了家庭理念,打心眼儿接纳家中信条。
反之关系导向低,则意味着你的家庭:
能非常自由地表达内心想法、八卦吐槽,一起发弹幕
尊重每个成员独特的信念和想法
强调人人平等
重视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
经典台词:你还真是长大了。
2. 观念导向
(communication orientation)
观念导向高,意味着你家:
有一种鼓励发表观点、讨论甚至辩论的氛围
每个人都能自如地表达创意,情绪,参与决策
父母认为孩子理应看到事物的多面性,自由表达观点
可讨论话题广泛而且不受约束
经典台词:你赢了……果然是00后,脑洞这么大。
反之,观念导向低的家庭:
不能完全开放地讨论话题,频率相对少
对内心想法和感受表达得也少
经典台词:大人的事小孩别瞎参合。
根据上述两个维度的得分高低,我们得到4个类型的家庭沟通模式:一致型、多元型、保护型和放任型。(又很抽象对不对?慢慢来~)
各类型在两个维度的分布请看下图:
多元型:保证开放的讨论氛围,做决定时可以大家一起坐下来协商。一般创造出这种家庭的父母都持有非主流价值观,比如亲密关系不能限制个人自由。这种父母既彼此陪伴,也分开有各自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表(比如分开的书房和浴室),而且不避讳有冲突,遇到分歧不会回避处理。
典型家庭:摩登家庭里 phil一 家。
一致型:你会感觉到需要和家人三观一致的压力,要维护家庭等级结构。同时你的想法也会被重视。这种家庭的孩子要么循规蹈矩,要么就逃进自己的幻想里。一般这种家庭的父母都是非常传统的,他们相信“夫唱妇随”、“保持忠贞”,互相依赖和陪伴,而且认为自己的婚內交流是随和而用心经营的,而不是常常有冲突的。
典型家庭:《大红灯笼高高挂》《橘子红了》中的家庭。
保护型:很明显会有一种遵守家规、听从家长的气氛,不太有允许孩子质疑长辈的可能。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容易受到影响或被权威说服。塑造这种氛围的家长三观也很传统,他们重视自己个人胜过亲密关系,互相陪伴和分享都更少,并且认为他们婚内的交流是坚决自信、有说服力的,而且更多回避婚姻冲突。
典型家庭:野比大雄家
放任型:家庭成员之间不太有什么交流,也缺乏家庭凝聚力。大多数家庭成员都在情绪上和家庭很疏远。这类家庭养育出的孩子更可能被外面的社会组织影响。塑造出这种家庭模式的家长对婚姻无法达成一致,他们对自我观念,互相依赖和婚内交流的预期理解都不同,所以很难让家庭有凝聚力。
典型家庭:《这个杀手不太冷》中马蒂尔达的家庭
同一个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沟通模式可能不一样。比如美剧《摩登家庭》中 Phil 家的大女儿叛逆直接脾气大;小女儿理性内敛讲道理;而小儿子行为怪诞,几乎无法和爸妈好好说话。
对号入座的同时,别忘了地球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信念、观点和哲学,每个人对家庭生活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才是每个家庭独一无二的原因。只有少数得分非常极端的家庭才能精确匹配某一类家庭沟通模式,多数家庭里的情况都只是偏向某一类而已。
Paul Schrodt 等人通过对 56 项相关实验的元分析发现,家庭沟通模式会影响人们看广告、评价电视暴力、谈论音乐、电影、政治、购物、信仰等话题,影响程度不等。
它还潜移默化影响着家庭成员间冲突矛盾、自我表露、情感交流、欺骗、权力运用、攻击等行为,人际交往技巧和心理幸福程度。
整体来说,观念导向高,即那些一起协商做决定,还积极鼓励思维火花碰撞的家庭,养育出孩子的整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都较高。
一是因为自由交谈能降低孩子压力,发展良好自尊心;二是由于开放讨论的习惯培养了孩子更好的信息交流能力,让孩子具备在外生活时处理压力、发展健康人际关系的能力。而良好处世能力和足够的社会支持又反过来提高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越努力维持和谐一致,即关系导向越高的家庭,其整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水平更低。这类家庭中的孩子,更难发展良好自尊心,感受到压力更大。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沟通行为模式对其他多种社会关系都有影响。当代各项研究也确实证明,每个人长大后的各方面行为都受到家庭沟通模式的影响。它会从以下方面影响我们的人生:
1. 开放谈话+包容差异=更好的友谊亲密度&维护关系能力
友谊亲密度(Friendship Closeness,此处特指同性之间友谊):包括你对和小伙伴友情亲密度的主观感受和满意度。
家中观念导向高,拥有开放谈话习惯的孩子;或是家中关系导向低,不要求大家三观一致的孩子,都拥有更亲密的友谊。其次,有着僵硬的家庭规范的家庭,会减少孩子成年早期的友谊亲密度。不难猜到,一致型家庭养成的孩子更难适应大学生活,可能因为他们刚刚离家,还未掌握灵活融入新环境的技能。
维护关系行为(Relational Maintenance Behavior):你努力让相处变得愉快、经常聚在一起、表达感受、和对方一起做事的行为都是维护关系行为。
家中观念导向高,拥有开放谈话习惯的孩子更擅长维护关系行为。而家中关系导向高的孩子则不太会当面交流。
这或许是由于一致型家庭养成的孩子还不会即时、灵活地捕获处理当面交流时窜来窜去的,丰富而敏锐的信息。但在网上社交时,因为有足够的时间编辑回复信息,所以他们不会太弱。
2. 多元型家庭的孩子最坚韧
坚韧人格(hardiness)是中国传统文化很看重的品质,在心理学中它包含3个方面:遇事有坚定信念(Commitment)、知道自己能掌握命运(Control);接纳人生是一场斗争,随时做好准备迎接挑战的观念(Challenge)。
研究表明,交流越多的家庭培养出的孩子越可能具备坚韧人格、忍耐力、自信、责任心,去应对人生中的挑战,并且坚信这些人生事件是自己可控的。
综合看来,多元型家庭在这些方面对孩子的教育是最棒的。
3. 观念导向高的家庭,青少年自我效能感更高
交流越多的家庭培养出的青少年,在学业方面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越高。这是因为交流提供了锻炼社交技巧、解决问题、独立能力和领导力的机会,而这些能力都有助于学业成就。当然除此之外,校园环境、同龄人和学校老师在青少年的自我效能感上也能发挥很大作用。
4. 关系导向高的家庭,孩子自尊更低
心理学上,“认可”是指认定某个人是值得尊敬的人的过程;而“情感”是指对他人表达爱与温暖情感的行为。
当家长鼓励孩子自由发表观点,会让孩子觉得被认可,感到自己被当作一个有用的人,自己的意见值得大人聆听与学习。而且,这类家长更习惯用口头的情感表达(“我爱你”)、非言语情感表达(抱抱孩子、安抚背部和亲亲),还有支持性情感(比如表扬孩子、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等)。情感表达会让孩子有更强的自尊,更少压力。
强调家长权威、严格追求一致,会减少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孩子不会把自己当作一个值得家长学习的特别的人;而且追求和谐也小小阻碍了这些家长表达情感。
5. 影响人生的“应对方式”:四类家庭各有千秋
应对方式(Coping)是指,我们对关系里冲突和压力作出反应的模式,包括多种行为,它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婚姻满意度、肢体暴力行为和未来的关系质量。
其中,有3种应对行为,对孩子和家庭稳定影响重大:
冲突回避:直接决定关系中沟通的频率,和亲密关系满意度、稳定程度密切相关。
寻求社会支持:当与家庭有分歧时,会主动向与此无关的家人或外人谈论这件事,减少有矛盾带来的负面感受。
宣泄情绪:是指冲着与自己有矛盾的人表达愤怒和怨恨的行为,包括毫无克制地怒吼、哭泣、砸东西,或者蓄意恐吓、讽刺。
四种原生家庭在这方面表现各有好坏:
一致型家庭有很多宣泄情绪、以及恳求社会支持的行为
这看上去好像很反直觉,毕竟发泄情绪可能很伤感情啊。有一种解释说,因为一致型家庭会寻求社会支持来调节受侮辱感和怒火,缓和了宣泄情绪给关系带来的负面影响。还有一个解释是他们对观点包容的态度也会鼓励成员说出内心真实感受。也许可以说一致型家庭有能平衡好发泄和修复感情的能力。
多元型家庭几乎不回避冲突,经常寻求社会支持,而不怎么宣泄情绪。
对此的解释是,多元型家庭从不回避表达冲突,而表达冲突是解决冲突的前提条件,所以可能他们遇到的矛盾没有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多情绪需要宣泄。
有趣的是,保护型家庭既爱回避冲突,又经常宣泄情绪。
你可能会好奇,冲突都回避了,怎么还有情绪?当你知道他们也不怎么寻求社会支持,这情况就不足为奇了。不管是讨论协商解决矛盾的方法,还是从外人那里得到安抚的习惯,保护型家庭一概没有。积压着解决不了的矛盾,往往会促成家庭成员一时间的小小情绪爆发。
放任型家庭是“三低”家庭,不怎么宣泄情绪,不怎么起冲突,也不爱寻求社会支持。
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本来对家庭关系的投入就很少,情感疏离。
-end-
我猜,你可能会喜欢:
编辑排版 | 东移
灵魂配图 | 东移
参考文献:
Hashemi, L., Kooshesh, Z., &Eskandari, H. (2015).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Development of Hardiness and Academic Self-Efficacy in Adolescents. Proceedings Of The Multidisciplinary Academic Conference, 1-8.
Koerner, A.F., & Fitzpatrick, M. A. (1997). Family type and conflict: The impact of conversation orientation and conformity orientation on conflict in the family. Communication Studies, 48(1), 70-91.
Koerner, A. F., & Fitzpatrick, M. A. (2002). The influence of conformity orientation on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family conversations.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2,133-152.
Koerner, A.F., & Fitzpatrick, M.A. (2002a). Toward a theory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12(1), 70-91.
Ledbetter, A. M. (2009).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and Relational Maintenance Behavior: Direct and Mediated Associations with Friendship Closeness.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5(1), 130-147.
Ledbetter, A. M., & Beck, S. J. (2014). A theoretical comparison of relational maintenance and closeness as mediators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14(3), 230-252.
Schrodt, P., Ledbetter, A. M., &Ohrt, J. K. (2007). Parental confirmation and affection as mediators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children's mental well-being. Journal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7(1), 23-46.
Schrodt, P., Witt, P. L., &Messersmith, A. S. (2008). A meta-analytical review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associations wit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ehavioral, and psychosocial outcomes.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75(3), 248-269.
本文由友心人出品,转载前请《点这里阅读转载须知》,如需加入白名单,请提供微信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