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崔子范:稚拙天趣

2016-11-05 澍雨画馆
点击“澍雨画馆”,一键关注,欢迎订阅


崔子范 《双喜》 纸本设色  69×136cm  1981年



稚拙天趣 大家风范

——崔子范的花鸟艺术境界

文 / 杨晓河  蒋霞


被誉为东方梵·高的崔子范,以独特的绘画风格在当代大写意画坛上独树一帜。用他自己的话说,如果用古拙来形容吴昌硕作品风格的话,那么齐白石的风格则应是朴拙,而他自己的风格则趋向于稚拙。正是这藏巧于拙的审美风范,让崔子范能够在具有深厚传统的大写意花鸟画史上确立自己的位置。作为一种整体风格,稚拙在内涵性的题材、立意上,显示出由稚而拙的特征,而在偏于形式性的笔墨、造型、构图、设色、题款上则 因“无法之法”而表现出由拙而稚的特点。



崔子范 《山乡九月》 纸本设色  69×46cm  1988年


在题材上,崔子范在吴昌硕的民俗吉祥图像与齐白石的民间取向的基础上,对花卉、虫鱼、禽鸟及果蔬的处理更倾向于趣味性。《宝贝睡了妈妈忙》中,金鱼和猫以比喻的方式构成诙谐的画面,洋溢着民间生活情趣。此类题材结构在褪去了传统花鸟画托物寄怀的意义后,还原出日常生活生机盎然之趣,使艺术家在心理上返老还童。白石老人以对民间的发现和表现成为民间的“知之者”和“好之者”,崔子范则化身为民间的“乐之者”。他们给传统文人画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



崔子范 《萧瑟秋风》 纸本设色  69×35cm  1990年


在笔墨上,崔子范把点、皴、写、画、染、干、湿、破、泼等自由糅合,统一在浓墨粗笔之下,以表达主观意趣。在《藤萝金鱼》、《芙蓉八哥》中,他将不同的模式像油画笔触一样按到画上去。在造型上,崔子范在八大山人“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清·张庚《国朝画征录》)的影响下,运用变形、夸张、简化等手法,塑造了单纯而丰满的艺术形象。他画鹰,在利用水墨氤氲之气表现其身躯的雄强之时,还对头、眼、爪,尤其是嘴等,进行变形夸张,突出眼的深邃、嘴的刚硬, 创造出鲜明而傲岸的鹰的形象。抱着童趣之心,崔子范笔下的形象皆饱满圆润,迥异于传统绘画中枯槁瘦劲的形象。在他的画中,比翼而飞的小鸟形体丰腴、憨态可掬。枇杷、石榴、牡丹、荷花等也无不造型饱满、充满生机。



崔子范 《秋意》 纸本设色  69×46cm  1992年


在构图上,崔子范常常采用有序的排列,相似的用笔,同一形体的重复,以形式的互相照应达到均衡的和谐。于此,与其说他与西方理性精神所形成的审美风范——对称、秩序、规律不谋而合,不如说是对八大山人构图上“取质传情”的继承与发展。如《艰苦岁月》中的高粱,《玉兰》中的玉兰花皆造型相同、排列规律。有时,他的画面布局充实,留白较少,打破了传统写意画黑白互补的关系,作品《荷塘》即是其中的典型。凡此种种都是写意画的大忌,但在崔子范这里,却体现出儿童般拙于技的天然趣味,产生出特殊的审美效果。



崔子范 《有余》 纸本设色  69×46cm  1995年


在设色上,崔子范营造了鲜明、朴实、热烈、粗犷的风格,形成雅俗共赏的审美趣味。他喜用重彩,鲜艳的纯原色或接近原色的对比色。在《种豆得豆》、《大富贵》中,他以单层次的纯色平涂为主,饱满的红与黑形成强烈对比,画面的主导由此变成了色而非物。豆、花、叶的形态也因此而退居次要位置。观者也只觉色光满纸,艺术形象神采奕奕。在借鉴吴昌硕将人文情怀与民俗特色相结合的赋色特点的基础上,崔子范用色更加单纯而强烈,流露出童心未泯之趣。



崔子范 《雨过燕来》 纸本设色  69×46cm  2007年


从表面上看,崔子范似乎不遵矩度、随性而发。但无法忽视的事实是,他曾刻苦学习过吴昌硕、齐白石等,并在模仿白石老人上卓有成效。所以崔子范并非不懂技法,而是在学习多样技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年“变法”获得了风格上的创新。他返璞归真的稚拙风格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道家思想。道家崇自然反造作,由此在美学上形成了师造化、轻人工的倾向。受此影响,大巧若拙也成了中国美学的重要命题。大巧,意为最高的巧,即“天巧”,拙即为笨而不巧。欲追求大巧,就要返归自然,以人合天,这时,从外在形式上看,画面仿佛缺乏技巧之拙。在老子思想的影响下,拙成了中国的重要智慧。



崔子范 《高寿》 纸本设色  69×46cm  2007年


因此,从吴昌硕到齐白石到崔子范,都在艺术中追求拙之美。但他们的“拙”又有明显的不同,吴昌硕由于金石、石鼓文等的深厚功底,其“拙”更趋于高古,风格更苍茫浑朴;齐白石则因对民间的充沛感情而倾向朴实,其“拙”也更热烈向上;崔子范则由于对“趣”的青睐,其“拙”也因此保有儿童似的“真”与“纯”。崔子范还受到道家“复归于婴儿”思想的影响。不论是对拙的推崇,还是对童心的礼赞,都基于对“真”的追求,真即去伪饰、除造作。所以在民族危亡的时局下,吴昌硕以对中国文化源头的追寻去重新理解民族精神,齐白石则在列强铁蹄和工商文明所造成的人性异化的背景下,重新唤起民间审美趣味的刚健清新。他们都在追寻中华文明之“真”。在此基础上,上世纪80年代崛起画坛的崔子范则把人生艺术化,以审美精神去传承和发展古典智慧。



崔子范 《北国初春》 纸本设色  69×46cm  2007年


由此返观当代写意花鸟画坛,假如脱离了笔墨情趣、人文情怀等传统文化积淀,而仅仅依赖于学院传授的技法、知识,无异于舍本逐末。因此,崔子范的成功不是偶然的,是他长期“抓传统”与“抓生活”相结合的结果。崔子范的意义,也不仅仅在于为当代写意花鸟画坛贡献了一种新的审美风格,更在于为艺术的当代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提示。




崔子范 《顽石水仙》 纸本设色  50×75cm  2008年



崔子范 《山乡秋收忙》 纸本设色  69×46cm  2009年







崔子范(1915—2011),山东莱阳人。1940年至1945年于延安军政学院和延安高级党校学习,后任山东胶东地区南海行政公署专员。1949年后历任北京医院政委,国务院城市建设部勘察测量局局长。1956年任北京国画院副院长兼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点击下方图片,浏览详情










澍雨画馆公众微信号: Shuyuhuaguan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本公号均为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

微信QQ号:523070506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