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6个月总结:如何把书中知识,内化成个人能力?
度过了焦虑,慢慢地,我开始不满足于只是读写。因为要把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一定要学会实践和再加工。
于是,我开始把实践活动融入每本书的阅读中,在读中做,在做中学。
经过6期活动的积累,我找到了把外部知识内化的方法,并且知识之间也有了连接,实现了小小的跃迁。
下面我把这些收获分享出来。
01
卡片写起来,知识用起来
要把学过的知识用在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呢?
写卡——这是共读会最基本的动作,也是我第一个收获。
一张卡包括【书中原文】【核心概念转述】【个人体验】【行动指南】四部分。把知识内化和应用主要是后两者发挥作用。
【个人体验】就是把内在体验与外面知识相互关联的过程,可以是自己的一段经历,也可以是朋友的故事,或者从其他书中获取的数据等。而【行动指南】就是把知识变成实践的过程。
用古典老师的话来说,这两部分是把“公共知识”变成“个人知识”的关键动作。而真正指导我们人生的就是自己的“个人知识”。
有了很多卡片,很多碎片化的“个人知识”,怎样把它们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呢?
我的方法就是“提问+整理”。
拿共读书《人生设计课》的实践活动“人生小事设计师”来举例。
首先是提问。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在讲什么?
书中有哪些具体方法?
你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有没有匹配的方法?
它们在短周期内能否初见成效?
如果不能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尝试?
如果落地到21天,怎样实践最有效?
然后整理答案。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了几个关键词:重新定义、专注、深度。这几个词恰恰在之前的《跃迁》《深度工作》中分别出现过,于是去翻看之前的卡片,发现有一些体验和方法是相通的。
然后,聚焦本期核心问题,把行动方案做一个整合,就有了第一版的活动方案。
【个人体验】提供了“经历”与“知识”打通、内化的机会,而【行动指南】恰好为实践提供了方向。两者结合,就可以让知识指导实践。
02
参与活动,加速成长
第二大收获,来自于参与活动。
自己学到知识,但怎样清晰地传递给出去,让对方也能用上呢?
前段时间,我参与到共读会【创作历】从一个“想法”变成一个“作品”这个项目。在为日历提供古典老师解读课内容的时候,我选取了几个对我触动很大的金句,但是被团队退稿了。
为啥呢?
创作历面是面向所有知识创作者的,也就是说也包括非共读会内部伙伴。那么这些伙伴根本没有听过解读课,甚至都没有读过提到的那本书,更不可能知道里面的知识。我截取书中的“专属”内容,用户就会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我这是犯了“知识的诅咒”,没有从用户角度出发,以为我知道的他们也知道。
这点对我深有启发,打磨一个“知识产品”,最重要的是从用户出发,说对方能听懂的话。虽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观点,但这次体验我才真正意识到它。
所以,到我自己组织活动的时候,我会考虑怎样把活动内容设计的不仅通俗易懂,而且可以快速操作。
还拿“人生小事设计师”为例,书中第一章介绍了一个非常重要定位的工具,“仪表盘”,它的评估数据决定我们后面怎样开展人生设计。于是,我决定从这个工具入手,设计活动。
对于还没阅读的伙伴来说,初次听到“仪表盘”一定觉得陌生,那我可不可以把这部分知识揉碎了,融入到活动中,直接让伙伴们盘点体验呢?
发现连接,实现知识跃迁
“带着问题去学习知识,更能解决问题,提升认知。随着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个人的知识体系也会慢慢建立。”
古典老师的这句话,扭转了我之前被动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问题”的梳理。
而在我不断做活动、整合内容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原来分散在各处的知识点,开始打通和连接——这也是我第三大收获。
比如《深度工作》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前者活动中有一个环节是挑战4个小时不看手机,专注工作,而后者的活动是践行了21天的管理时间。
要想深度工作,不被手机分神,对自己的时间记录、评估、反思是非常有必要的。用这样的逻辑连接,两个活动就可以打磨升级,变成一个深度体验的时间管理活动。从诊断时间到管理时间再到产出体验成果,形成一个完美的闭环。
有了这个发现之后,我对这6期活动做了分类。
一级分类,知识实践类和情绪体验类。
实践类可以用于深度运营,它侧重刻意练习,把书里的某个工具或者方法进行落地操作,比如时间管理、多元思维模型;情绪体验类适合轻运营,更侧重体验、感受,比如设计人生小事、写作疗愈等。
二级分类,包括工作技能篇、心理成长篇、灵感创意篇和幸福时光篇。
这样,每次活动都可以按照标签分类,随着经验的积累,知识点之间的连接越来越多,相关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慢慢建立起来。
04
最后的话
以上就是最近这半年我在共读会的收获。
从不满足于读写,到尝试把知识变成活动,再从活动的积累中,发现知识之间的连接,我的学习实现了小小的跃迁。
推荐阅读(点击蓝色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