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人一周微评】听王钦敏副主席解读“数字中国”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人 GIS圈 2021-04-28

在这届海口召开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大会上,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主任王钦敏出席大会并在开幕式上作题为“从‘数字福建’到‘数字中国’”的特邀报告,对“数字中国”做出了迄今最权威和最详细的解读。


十九大报告提出“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我想我们测绘地信人既高兴又疑惑,高兴的是国家最高层面正式吹响“数字中国”的号角,跟前几年的数字城市建设可谓一脉相传,但疑惑的是怎么又“回归”了呢?现在不都在提智慧城市、智慧中国了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家都认真听了王主席的报告。


的确,王钦敏是最适合做该问题解读的人了,他早年学地质,还曾留学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并获博士学位,长期从事地球与遥感科学以及信息化的研究和管理工作,当年率先在福建提出“数字福建”设想并得到时任福建省省长习近平的认可和支持,他在会上也详细介绍了“数字福建”从提出到付诸实施的过程:


那是新世纪伊始,2000年10月12日,省长习近平就对“数字福建”建设作出长篇批示,10月27日,中共福建省委在六届十二次全会上提出将“数字福建”列入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2月,福建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将“数字福建”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从而开启了“数字福建”的建设大幕。


习近平还亲自担任“数字福建”领导小组组长,三位副省长任副组长,王钦敏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层次很高,王钦敏还获得特殊授权:凡是从财政获得资金的信息化项目,都必须经过“数字福建”专家委员会评审,并由专家委员会主任一支笔签字,可见深得信任和器重。当时就已经形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基础设施避免重复建设的理念。

 


王钦敏副主席阐述了“数字福建”的意义、“数字福建”顶层设计的思想、“数字福建”系统工程框架,“数字福建”取得的10个“率先建成”的成果,确实有着深厚的理论学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他的介绍中可以感觉到,在当时乃至后来他对中央提出“数字中国的决策都有较大影响,王钦敏应该起到较大作用。


那么大家关心的“数字中国”到底是啥意思呢?


王主席首先提到,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17年12月8日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今年4月20日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之际,习主席发来贺电,在贺信中指出,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说,2000年我在福建工作时,作出了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福建在电子政务、数字经济、智慧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


习近平强调,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就是要适应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


由此可见,习总书记对此是有系统考虑的,并非一念之想,同时也是非常重视了。



由此王钦敏给出的“数字中国”定义是:是以中国为对象的国家信息化体系。是以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为对象,以新一代数字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为引领,以信息资源为核心要素的国家信息化建设系统工程。“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信息化技术和信息资源支撑。


他指出,建设“数字中国”必须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确保“数字中国”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通过统筹推进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智慧社会、数字生态、数字文化建设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他还特别强调建设管理协调、服务高效的电子政务服务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应将以前以部门为中心的建设方式转变为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的模式。


要建设结构合理、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他认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的第三经济形态,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是会在联接与全面智能化的叠加。



他给了一张国家信息资源分类框图(见上),并感叹说,目前最薄弱的恰恰是最基础的数据层,还很不丰富,有待努力。


在会上他还就建设智能化、专业化的智慧社会谈了自己看法:从概念上看,智慧社会是经济社会信息化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之后更为高级社会形态。在现有条件下,智慧社会通过信息网络和数字技术、特别是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内容服务业的创新发展,在城乡基础设施、政务、商务、科教、文化……等领域促进信息化创新成果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法制化,以及公共服务的便捷化、精准化、普惠化,满足社会多层次个性化的生活需要。


可能时间有限,后面他讲得匆忙些,没展开来阐述,但也基本能理解他的意思。


整体听下来,感觉得到他侧重在顶层设计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角度来认识“数字中国”,而没有从技术层面来阐述,因此可能多少会令地信人失望——居然没提到“数字中国”跟地理信息有什么关系,本来最希望听到的解释就是“地理空间框架”是“数字中国”非常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的丰富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咱听起来就舒服了,嘿嘿,略略有点失落吧。


但由于他讲宏观较多,所以没涉及到那么细的环节,而是把“数字中国”归类到“基础信息资源”的数据层了,包括各类数据,必然也包含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只是他没展开讲,毕竟不是纯地信行业专家嘛。


我想,之所以不叫“智慧中国”,是不是怕太超前了,会造成浮夸、激进的景象?就跟目前到处在喊智慧城市一样,实际是有些超前消费了,远没到智慧的程度,叫回“数字”,既切合实际,也跟当前数字经济、大数据时代是吻合的,以此为基础,最终目标是发展到“智慧社会”,那就是理想社会了——这里的社会,我认为不仅指城市,而且还包含了农村,是城乡一体全面智慧的意思。


相关阅读:


【南人一周微评】世界杯来了,可以聊聊我的球“迷”经了

【南人一周微评】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营商环境还有哪些需提升?

【南人一周微评】测绘将面向行业还是面向自然资源部?

【南人一周微评】将超越乔布斯的马斯克,原来是靠地图起家的

【南人一周微评】局之不留 测绘仍在——也为“不再保留”说几句

【南人一周微评】自动驾驶,非要高精度地图不可吗?

【南人一周微评】时空大数据与大数据啥关系?

【南人一周微评】早知武测是业界名校,那就该好好学测绘

【南人一周微评】不必为我们行业缺乏颠覆性创新纠结

【南人一周微评】一个公司要维持“贵族”身份需要做多少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