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一流专业 |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专业名片
山东大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标准学制:4年
允许最长修业年限: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简介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起源于1958年山东大学物理系成立的半导体物理教研室,2000年与原山东工业大学微电子技术专业合并,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集成电路专业,2007年入选国家“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5年获批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与济南高新区共建。2019年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面向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的重大需求,本专业的建设定位是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一流专业。本专业将培养具有产品级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系统集成能力,能够在特定种类的芯片上为国家解决“卡脖子”问题,在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复合型人才。
本专业按电子信息类(微电子和电路集成方向)招生,大学二年级分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学习。
培养目标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以“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复合型”为人才培养宗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本科生。
本专业的学生具有数理基础扎实的特点,掌握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测试与应用技术,熟悉电路、计算机、信号处理、通信等相关系统知识。本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掌握专业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能够满足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及相关行业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科研和管理等工作需求;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适应现代化建设,具有国际化视野。
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达到以下目标:
▷1.能够适应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的发展,具有融会贯通数理基础、工程知识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具有分析解决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
▷2.能够跟踪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思想活跃、勇于探索和乐于创新的特点,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具备运用现代工具从事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相关领域新产品的分析与设计能力。
▷3.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性发展等因素影响,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勤于思考,善于钻研,拥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和团队管理能力。
▷4.具有全球化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主动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和环境,能够自主学习、终生学习并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
毕业要求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要求学生在数学、物理学、信号与系统和集成电路等方面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掌握模拟、数字电路基本原理,掌握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以及测试等技术,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掌握专业文献资料检索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验技能与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从事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能力。
毕业时学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素质:
▷1. 工程知识: 具有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所需的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实践,并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等基础知识和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的专业知识,分析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中所遇到的理论问题与技术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复杂问题设计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 能够基于电子工程领域的基本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集成电路、集成系统等电子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分析研究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半导体集成电路设计和集成系统设计等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现代化软硬件工具与设备,对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仿真、测试与分析,并能够理解理论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差异性和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理解应承担的国家、社会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技术的广泛应用对环境的影响、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与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 能够就集成电路领域新技术与新方法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集成电路相关项目的管理原理与决策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人文社科类知识主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完成,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通过专业课、专业实验和实践以及特殊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来完成。素养和能力培养,除了通过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活动完成外,还将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学科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等素质拓展计划,以及学术报告、校园文化体育活动等共同完成。
核心课程设置
根据对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的支撑关系的强弱,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大学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电路基础、数学物理方法、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UNIX系统、通信原理、半导体物理及器件、数字集成电路基础(双)、模拟集成电路基础(双)、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工艺等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程有: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原理与应用、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双)、电子测量技术、传感器技术、高级语言编程、RFID与物联网、FPGA设计技术与应用、可编程片上系统设计、集成电路设计技术Ⅰ、集成电路设计技术Ⅱ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计算思维(编程基础)、大学物理实验Ⅱ(1、2)、高级语言编程实验、工程制图实验、电路基础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微处理器原理与应用实验、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传感器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原理实验、数字集成电路基础实验、模拟集成电路基础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
讲座:集成电路前沿讲座、集成电路前沿技术导论、微电子前沿技术导论
课程设计: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案例教学与课程设计(Ⅰ、Ⅱ)
实习实训:工程训练、学术研究与社会调查(实训)、电子训练与创新制作(实训)、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
※ 推荐阅读 ※
欢迎关注新浪微博@山东大学本科招办
来源 / 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
封面 / 张以诺
编辑 / 孙新超
责编 / 宋沁潞 潘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