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背后,物业企业该如何入局社区电商?
作者:脸谱君,微信号:mory_integral。一个行走在互联网的观察者,对电商、石油、健身、物流、自动化、物业、区块链等领域颇有研究。
现在随着劳务成本的上升,包括小区的物业人员需要缴纳员工社保的负担等,仅仅只是靠收取物业相关的费用已经无法支撑一个物业公司健康的发展。很多上门服务比如房产租售、保洁、维修、大件快递上楼等服务都是由三方互联网平台在做,除了百强物业企业,部分物业公司在尝试,大部分物业公司仍处于观望的状态。从整体上来说,物业多种经营收入普遍比物业公司整体收入占比要低的多。对于本身处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来说,多种经营不失为开辟额外收入的重要方向。(关于多种经营的分析可查看《疫情之下,物业领域即将迎来的变局……》)
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减少客户外出频率。居民的日常消费需求,除了自主在三方平台下单之外,物业小区也各显神通。物业管家在小区住户群里发起买菜团购,住户将购买需求发送到微信群,在小区管家统计后,次日就近在附近超市或菜市场统一采购,也有的小区跟三方买菜平台合作,拼单派送至小区,由物业送菜上门或住户到统一的小区自提点拿去。
某大数据平台显示,今年春节期间生鲜类APP的平均日活同比增幅为107.17%,其中七天长假和在家办公期间分别达到了108.46%和108.55%。如此高的增幅,一方面受益于生鲜电商在2019年一整年的快速发展,迅速积累了用户;另一方面,受疫情的影响,2020春节期间多地实施居民出行管控,也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生鲜类APP的活跃和增长。
同时,与2019年的春节期间相比,叮咚买菜的平均日活增幅达213.50%,远超107.17%的行业平均增幅。而在新增用户增幅上,叮咚买菜达291.42%。叮咚买菜在平均日活增幅和新增用户增幅上都有出色的表现。
从上图的数据上来看是比较可观的,在当前疫情下“危”与“机”并存,造就了生鲜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在过去一年中,用户使用生鲜电商平台的次数显著增加,线上购买的方式愈发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随着互联网的普及,80、90后成为了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有强烈的意愿去提升个人的消费水平,并且对品质和体验等服务标准越来越高。
同时,作为生鲜电商企业来说,普遍存在的是配送成本高、前置仓投入大等问题,作为第一手触达用户的物业企业又该如何入局呢?
方法一:自建生态圈
一些百强物业企业都在投入开发自己的线上服务平台,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电商服务。
首先要有个可以给用户购买的商城,其次是订单的流转、门店或前置仓的调配、物流的配送、采购以及补货等等,涉及到方方面面完整的产业链。投入成本大,中小型物业公司没有太多的资本和现金流支持生态圈的搭建和维系。
方法二:“联姻不结婚”
2018年4月12日,苏宁与碧桂园大成商业地产的合作,预计今年内将有600家苏宁小店、苏宁直营店等智慧零售业态店入驻碧桂园物业。
无独有偶,2019年10月18日,彩生活社区首家“京选社区会员店”在深圳宝安花样年·花郡小区隆重揭幕,并于2019年10月19日正式营业。
物业公司可通过借助三方便利店遍布在全国的互联网零售商业运营优势,完善社区布局,以最小的成本、最大的利益提升社区品质。
方法三:借力使力
有些物业企业想要自建品牌,但又没有太大的资金去组建供应链,这时候可以选择一个成熟的供应链为我所用。不论是阿里旗下的零售通,然后京东旗下的无界零售都是很少的供应链选择,当然,也可以就近选取一些中大型超市的供应链。同时,在工具层面也可使用腾讯的智慧零售系列产品赋能。
而对于物业企业来说,则利用小区物业人员碎片时间进行送货,也可对物业管理处进行形象改造,将自提点设置于物业管理处,同时具备基础物业服务和多种经营服务,从而促进物业和业主的关系,提升社区服务温度。
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方法,目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更好的活着,另一个是更好的服务业主。
我更多的希望是物业企业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一直以来,很多物业公司扮演的角色都是管理小区、管理住户,过程中逐渐导致业主跟物业对立面的产生。这次疫情,小区物业工作人员身处防控第一线,真正做到了为保证小区住户生命安全的“管家式生活服务”理念。
服务型物业简单说来,就是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一定的服务工具和服务能力为所需要服务的业主提供能够令他们满意的服务,而不是由物业自己说了算的服务。服务是服人、务、事,是能让业主信服和务实做事的尽职尽责行为。一切以业主需求为中心的服务方式和理念。
物业精英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