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作讨论 | 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实验再开发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李海燕 雷园园 陕师大中学生物教学 2023-02-13

       2017年9月2日20:00-22:00,我们相聚在QQ群:“中学生物教学-写作”(460269307),共同探讨了高芳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实验再开发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一文。讨论发言内容有取舍删减,若由于编辑的疏忽造成发言遗漏或者张冠李戴敬请谅解。

        主持人:雷园园;书记员:李海燕。


        讨论,我们一直继续,期待您的参与~



往期讨论纪实:

第一期: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探讨

第二期:创新实践探究发展核心素养

第三期:“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第四期:课堂展示的形式与实施策略研究——解读省评优课《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第五期:2010 至2014 年福建省五年高考生物试题的纵向分析

第六期:人工浮岛在改善水体污染中的实践应用

第七期:教学实践优化记——以“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 ”为例

第八期: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第九期:以光合作用为案例分析中美核心教材对生物学素养的培养

第十期:一道群落原创试题的创作



一、原文

讨论原文在群文件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后进行研习。

二、作者谈文章的写作背景

【浙】高        我校会开展一些学生的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我负责指导的题目是《抹布中微生物的种类鉴定及数量测定》,其中所选用的计数方法是大家所熟悉的浙科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实验中的划线分离法。
        我们的作品获得浙江省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之后我想投稿时,感觉如果投专业类杂志会觉得这个内容偏简单,教学类杂志又不符合主题。经过思考,我将文章中细菌计数这一项内容抽提出来,修改成了这篇针对选修一实验拓展的内容。我们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确实是对生物实验有较高热情,在很多学校都不开选修一实验的情况下,我们给部分学生开设,学生对过程、原理、设计理念掌握得非常好,思路也很清晰。另外,实验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非常大,也是很有收获的过程。
        我认为这篇文章的缺陷是未能做好教学思考与实践内容之间的良好衔接,反思不够深入,仍需不断修改,请各位前辈多指导帮助。  


三、编辑谈选择这篇文章的原因

【编辑】雷园园    1.本次讨论对象是“常州会议”一等奖作品。为了巩固“常州会议”的胜利果实,也为了使尽可能多的参会老师受益,我们选择一等奖的一篇作品进行讨论。(其他一等奖作品的作者,可以稍加修改后投稿我们的上半月刊)

2.本稿件可归类于我们的“实验教学”栏目。该栏目刊登的实验类文章多是教材实验的改进,而我们“2017—2018年度选题策划方案”中,对“实验教学”栏目的策划是“实验教学的创新与设计”。高老师的写作方向符合我们的需求。


四、你是否带领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带领过:

【皖】吴孝良    几年前带领学生做了红墨水染色法测种子发芽率,之后把种子种在试验田里,测发芽率,然后田间管理,发现无芒小麦。

 

【苏】顾文涛    曾带领学生调查植物资源。

 

【苏】陈        一般先按课本做,条件不允许就想其他办法,其实就是创新。

 

【苏】万小荣    带学生探究过气孔关与开与哪些因素有关。

 

【粤】张国军    讲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时,带领学生对校园内以及周边的植物进行了简单的分类、辨认。

 

【苏】万小荣    探究检验蛋白质的方法。

 

【浙】潘        用水绵做质壁分离。

 

【粤】张国军    关于植物分类的一些成果,在校园内进行了展示。

 

【皖】余中宾    带过学生在实验室做葡萄酒。

 

【皖】吴孝良    医院就诊体验,是我比较得意一个校外实践活动。

 

【苏】万小荣    探究过近视远视原因及矫正。

 

【浙】邱永彬    带过学生做CO2影响光合作用的数字化实验。

 

【川】李江涛    常带学生做实验。包括校外和课后实验,有时连续做好多个星期的实验。放假了,还让学生分组当实验室管理员。

 

【浙】潘        用酒酿做馒头,虽然结果不好。

 

【川】李江涛    用两节课的时间在教室做泡菜。

 

未带领过:

【浙】邱永彬    我们学校的创新实验比较有特色,所以有机会可以带学生参加过创新实验。可惜我没有做过,只是数字化实验做过多次。

 

【皖】吴孝良    现在做学生的生物学科的社团,做了很多活动,创新的比较少。


五、文中的实验是否严谨,有无纰漏

【鄂】李巧灵    ①实验设计中抹布的使用周期的选择比较随意,如3.2、3.3、3.4都不一样,且没有给出选择特定使用时间抹布的理由。②部分结论让人有疑问:只比较了厨房间台面经使用60d的抹布擦拭后与对照对比,就得出了结论“碗筷清洗后用抹布再次擦干”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不是不严谨?3.3中也有类似问题。

 

【豫】陈        文中实验结果及分析:

3.1抹布使用周期对细菌数量的影响

关于细菌的数量:使用10d得到抹布上的细菌数是以一条抹布检测到的吗?如果是,应该增加平行实验,选取多条使用10d的抹布,计算平均的细菌数量,减少实验误差。在3.2中用抹布擦拭台面检测细菌数量也是如此。

3.3不同材质抹布中菌群数量的检测

在实验材料中介绍一下抹布的材料,如果在实验结果部分分别展示不同材料抹布中菌群数量会使实验结果更清楚。在文中,图3“不同材质抹布细菌数量的增幅比”并不清楚1-1、1-2等代表的含义,也未说明哪种是天然材质,哪种是人工纤维及金属材质。

3.4不同清洗消毒方式对抹布含菌量的影响

“对使用3d后的抹布”,表述不是很明确,是针对哪一种特定材质的抹布吗?

清洗和消毒的时间是多久,是否控制在相同的时间内进行操作?可以增加一项消毒时间对细菌数量的影响,为生活实际提供更多参考。

 

【粤】黄奕珊    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研究的一些实验结果,似乎没有遵循这样的原则。质疑如下:

①“2 实验材料与方法”:11种具有代表性的抹布分别是什么?这个内容与“实验结果3.3”对应,建议写出来;

②“实验结果3.1、3.2、3.4”实验使用的抹布是不是相同的?

③“实验结果3.2”为何是60d?“实验结果3.3”为何是10d?“4 厨房间抹布使用建议”说到“一般使用3个月左右”,3个月是90天,本研究的最长时间是60d,从何得出这个结论?

④“实验结果3.4”是否需要注明清洗时间和消毒时间?

 

【皖】余中宾    数据的统计学要求严密,得出数据有明显差异等结论,一定提出利用什么统计软件或方法处理的!

 

【渝】丁奕然    应该交代各种方法消毒的具体方式以及消毒的具体时间,比如在阳光下晒晒多久,在沸水里是怎么样用的一个方式是什么样?是先煮开了,还是说直接放进去煮。

        在实验设计上并没有误差显示,也就是说没有相关的生物学重复的误差棒显示在图中。除此之外,没有显著性差异的那个p值。

        他这个高压锅压多久?以及他这个沸水是怎么用?以及最后的那个阳光下晒多久?还有常温消毒温度到底是多少?生物科研毕竟是定量的,而非定性的,不能这么模糊交代。

 

【鲁】丁永恒    实验设计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是值得借鉴的,也说明生活中处处隐含着生物资源!

 

【鲁】李海燕    学习生物最终是为了学生生活的更好,有本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现实问题,高老师的创新实验很好的达到了这个目标,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川】陈小云    实验设计方向贴近生活,让学生学以致用。


六、文章在撰写方面有无改进之处

亮点:

【浙】杨        该论文方向很好,正是我们新课改需要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维度往往在高中教学中被轻视。

 

【浙】邱永彬    亮点是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学生探究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目前的核心素养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在开展不同的工作中,都乐于并善于团队合作。

 

不足及改进意见:

【鲁】李海燕    总体写作思路:题目是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实验再开发的学生实践活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应基于基于学生的探究活动、基于学生对创新实践活动的参与和讨论,然而本文大量的篇幅是在介绍创新实验实验结果及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见。因此,建议文章的重点落在学生是如何对教材实验再开发和创新的,如,学生发现什么现象、提出什么问题、如何设计对照实验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实验结果、如何应用实验结果等。总之,贵文最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设计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理性思维、社会责任等核心素养。


【浙】杨        摘要里面最好介绍具体实验主题即“探究厨房间抹布的细菌数量及最佳的清洗消毒方式”

 

【渝】黎潇阳    文章重点阐述了一个创新实验的结果,但是这样的一个实验是某一位学生或某一个小组的实验纪实,还是在师生互动下合作完成,文中没有阐述;建议在本文中体现此创新实验的设计历程、师生互动,展示学生在某些方面显而易见的成长,如此一来此文也可为其他教师的创新实验设计和实施提供具体的思路。

 

【鄂】李巧灵    ①标题说的是“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但是整篇文章中都没交代学生在实验设计和操作中的表现、困惑、解决方案及收获。
        ②启示部分和内容有点脱节,谈的也很泛。若制作一个考核量表,根据学生的反馈具体来分析得失、提炼启示应该更有说服力。
        ③文章整体看起来更像是个实验报告,如将高老师刚刚讲的“学生对过程、原理、设计理念掌握得非常好,思路也很清晰。另外,实验结论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都非常大,也是蛮有收获的过程”具体在文章中体现就更好了。

 

【苏】唐        后面的启示能否写的再饱满些。

 

【渝】丁奕然    文章的修改,我建议结合5E教学模式,虽然这样可能会对文章产生非常大的变动,但写出来一定相当出彩。第一个是引入过程,这个引入过程可以给学生使用抹布导致疾病的案例和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材料来进行相关的论述,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观念。从这第二部分就做的是探究,以刚才的那个引入为例,让学生去探究哪种消毒方式效果最好、最方便。这个地方就可以去设计这样的一个实验,学生设计,教师引导。以落实科学探究这一核心素养。第三个环节能就是解释,教师通过对后面数据的分析过程,需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性的恰当的分析,以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第四个环节是精制。精制环节可以设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完成实验报告以及让他们进行一些科普写作来传递给自己的身边的亲人、朋友。跟他们去科普怎么样合理的去使用抹布。以落实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最后的评价环节就是利用实验过程中学生反馈的形成性评价以及最后的做出来是这样一个实验报告或者说是科普小论文这样的科普写作做这样的一个终结性评价。

 

【浙】杨        用到了5E教学模式,就是5E在文章表述上不明显。

 

【豫】陈        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生活问题入手,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浙】杨        文章的重点放到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逐步提升的过程,可能更是我们高中教师更想要看的文章形式。

 

【浙】李先明    标题太长,建议控制的18字左右;标题和核心内容有些脱节
因为题目看起来高大上,而内容主要是描述一则实验;“提升精神”这一词汇不准确。

【川】陈小云    应该在文中在“引导学生从教材实验走向生活实践或研究调查”方面给予一些建议更好。

【浙】邱永彬    最后的创新活动的启示感觉不是很深刻,启示再提炼一下。

【皖】余中宾    1、从学生角度考虑实验的实施;2、以一定科学理论为基础进行实验的建构!3、最好还有图片形式展现实验片段就更有丰富了!4、学生得出实验结论的感触,以及老师以后的创新角度。

 

【鲁】张桂堂    有些语言描述尽量用科学术语。

 

【浙】杨        1、该论文方向很好:正是我们新课改需要的核心素养中的“科学探究”。这一维度往往在高中教学中被轻视了,但却是科学实验的基石。

        2、摘要里面最好介绍具体实验主题即“探究厨房间膜布的细菌数量及最佳的清洗消毒方式”。
        现在课堂教学中,最缺的就是带学生做实验,真正意义上的带学生探究。


七、编辑谈文章的亮点、不足、修改建议

【编辑】张广斌

一、文章亮点:
        高芳、茅应莎和章成三位老师合作的这篇文章立足创新实践活动,思路清晰,数据直观明了,结论明确、言简意赅,突出与生活相结合,所得实验结论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所设计的实验分别研究了4个方面的问题:(1)细菌在不同使用周期的抹布中的数量差异;(2)厨房台面使用污染的抹布擦拭与不擦拭的细菌数量差异;(3)不同材质抹布中细菌数量的检测;(4)不同消毒方式对抹布细菌数量的影响。通过探究,有利于学生对厨房抹布的使用有一个直观、正确的认识,养成良好的习惯,预防细菌等微生物污染厨房餐具。而且高老师能带学生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做种学,这本身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亮点。
二、文章不足及修改建议
        个人觉得,文章有两部分值得改进的地方:
        (1)本文没有突出学生的参与过程(如为什么只选抹布?4个实验思路的产生过程,试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过程等)。文章重点是实验的方法和结果,缺少学生的实验过程介绍,有点主体缺失的感觉。如果只是结果的整理汇报,就谈不上学生创新实践,而对于其他生物教师来说,若要开展类似实验,可供借鉴的地方就少了很多,而缺少的这部分应该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地方。建议补充一点相关介绍。
        (2)实验设计方面:a.实验设计中,抹布的使用周期的选择为何是0、10、30、60天?是否应该选择相隔相同的时间段比较好?b.使用的抹布是以一条抹布检测到的吗?文中没有相应介绍,如果是,应该增加平行实验,选取多条抹布样本,取平均值,以减少实验误差。c.实验结果3中不同材质抹布没有介绍清楚,并未未说明哪种是天然材质,哪种是人工纤维及金属材质。建议文中补充清楚。d.其他设计方面问题,如沸水与高压蒸煮差异方面、日晒时间多长等小问题不容忽视,建议略作补充完善。此外,标题建议改为“立足创新实践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以探究厨房抹布中细菌数量及最佳消毒方式为例”;“4 厨房抹布的使用建议”这一部分建议不要单独列出,放在相应实验结果中表示较好;参考文献格式不对,这在之前多有介绍,就不再啰嗦了。

 

【编辑】雷利平

一、亮点
1.作者引导学生对厨房间抹布中的细菌数量及最佳的清洗消毒方式进行了探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值得我们学习,而且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些实验,实用性极强。看完该文后印象深刻。
2.文章结构较完整,有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

二、缺点及修改建议
1.题目过大,题与文不符。本文主要说的是抹布的细菌数量和清洁方式的实验,而正文的题目“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实验再开发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适宜作为副标题,作为附表标题时建议精简。
2.摘要不合适,关键词用分号分开。摘要是读者看完能能明白一篇文章主要说了什么,看完的本文摘要,再看正文,会发现摘要并不能说明正文中的研究内容。
3.正文。

(1)“2  实验材料与方法”部分实验没有交代清楚。

①没有交代清楚实验材料。实验中说“选择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抹布作为实验材料,发放于学校食堂的厨房间使用”,应具体说明是哪11中实验材料?

②实验时间的没有交代清楚,对照组设置不合理。使用多长时间?在“2  实验材料与方法”中应交代清楚,虽然后面3中能看出来,但是此时应该交代清楚。同样,对照实验中,浸泡与无菌水中的抹布,也应该与实验组一致,而不应该仅仅是30min。

③实验没有设置重复组,以及没有具体说明如何处理数据。从文中看不出来是否设置重复组,但是后面的实验结果中有差异显著性检验,差异显著性检验的前提条件就是一定要有实验重复组。应该在此部分说明数据的处理方式,文中并没有说明。

④注意语言表述的严谨性,如“选取相同面积(1dm3)的抹布”中“面积”和“dm3”肯定不是一回事。

⑤“ml”应为“mL”。

(2)“3  实验结果及分析”部分存在的问题。
①“3.1  抹布使用周期对细菌数量的影响”中,“检测使用0d、10d、30d、60d的抹布中的细菌数量”是检测所有的抹布的平均值还是某一中抹布?没有交费清楚,即没有交代清楚数据是如何处理的。
图1中,图注应写在图题的上面、图的下面;图中y轴的数值是否应去掉小数点,保留整数,因为细菌不存在半个之说;图上的单位微升中“升”应为“L”,不是小写。
另外,图1中,有显著性的标注,但文中并未说明这种差异显著性是何种检测,如何计算的,消弱了数据的真实性。
建议图1中曲线上的点表明数量更好,这样就判断文中“抹布使用60d比使用30d,细菌数量增加了7.2倍”说的是否正确,也能增强结论的说服力。
②“3.2  厨房间台面经抹布擦拭后的细菌数量”存在的问题与“3.1”相同,请参看3.1。
③“3.3  不同材质抹布中菌群数量的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统计11种不同材质抹布中的起始细菌数量”是哪11中抹布?第二部分没有交代,这部分也没交代,让人看了一头雾水,所以后面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天然纤维材质的抹布,使用后含菌量增幅较小……”就很突兀,读者无法从文中得出这样的结论,成了作者强行告知读者的。
二是,图3中抹布编号,文中没有说明这些编号对应的抹布种类,图3中也没说明,所以让读者很难理解。应该在正文找那个说明,最好在第二部分就说明是抹布种类和实验分组(即实验编号与分组的对应关系)。
④“3.4 不同清洗消毒方式对抹布含菌量的影响”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使用3d后的抹布”检测所有的抹布的平均值还是某一中抹布?没有交费清楚,即没有交代清楚数据是如何处理的。
二是,“表2”应该为“表1”。因为文中表是第一次出现。另外注意,图和表分开各自编号。
三是,“表2”(应该为“表1”)杀菌率中出现了误差的表示形式,说明肯定有重复实验(否则不会出现这种表是形式),但正文中并未说明,应该在正文中交代清楚。
(3)“4  厨房间抹布使用建议”该标题建议改为“4  实验结论”。
(4)“5  创新实践活动启示”结合学生在实验中的具体事例说明更好。

4.参考文献。

(1)请在正文的相应位置用[1]、[2]、[3]……上标标注。

(2)标注格式不规范,规范的格式,见群文件中“GB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文件。年份应该和卷或者期在一起。

 

【编辑】陈    
(1)文章标题“基于核心素养对高中生物实验再开发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残缺,可以简化理解成:“对实验再开发的实践活动”。显然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文章题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是否需要阅读这篇文章,所以作者应格外重视拟定文章题目,建议修改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实践活动的设计、实施及反思”。
(2)摘要,既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又具有自明性。读者不需要阅读全文,只需要阅读“摘要”就能获得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论,以这些标准进行审视的话,本文的摘要自然是不规范的、不合理的。
(3)文中原话“选择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抹布作为实验材料”,那么这11种抹布是根据材质还是其他原则进行分类的呢?作者既然写出了,那么最好写清楚、写具体。
(4)文中原话“选取相同面积(1dm3)的抹布”,dm3不是面积的单位而是体积的单位,而且建议以m,m2,m3计量。
(5)3.1抹布使用周期对细菌数量的影响,前文提到了11种代表性的抹布,那么图1中的实验数据具体是哪种抹布的?其他抹布是否也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文中原话“抹布中的细菌含量早已积累超标”,这里的依据是什么?超标的标准又是什么?
(6)3.3不同材质抹布中菌群数量的检测,图3中抹布是如何编号的?前文有过叙述吗?
(7)文章有一定的创新性,但对学生而言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综合而言,本文的写作不够科学、严谨,一些实验数据难以令人信服。
(8)作者在写作时不要“自说自话”“闭门造车”,不要浪费那些可供借鉴、学习的文献资料。
(9)文字叙述应力求简洁明了,切勿冗长拖沓,请从文字表达方面进行修改,减少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编辑】刘亮岐

文章亮点
1  生物教学离不开实验,创新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也有较为广泛的开展,这个题材比较接地气。
2  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方法,对厨房抹布中的细菌数量进行实验分析,很全面。
3  适当使用图表,使得实验结果表述更加直观。
4  行文流畅,较为通顺,语言使用较为书面。

文章不足及修改意见:
1  题目和摘要和正文相去甚远,应相互符合。
2  文章开头应更为直接一些,介绍实践活动的学生背景、学校背景、实验室背景等,似乎比现在这样更有意义,也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
3  “1  实验思路”的内容不是思路,应修改内容或者标题。厨房间抹布,读起来是不是很拗口?
4  “2  实验材料与方法”应介绍后面多个实验的通用方法,不宜出现“11种材料”。dm不是标准单位,应换算成cm。
5  3.1及其他不涉及材质的实验中使用的是何种抹布?是不是会有区别?
6  3.2中,台面擦拭的对照是什么?不擦?还是用新抹布擦?怎么测定?一块台面一半用60d抹布擦,另一半对照吗?同时,由台面实验得出“碗筷不宜擦”的结论是否合适,因为一般擦锅碗瓢盆的抹布和台面抹布是分开的。
8  3.4中的实验对象“使用3d的抹布”是连续使用不清洗3d,还是新的抹布正常使用3d,如果是前者似乎不现实,如果是后者似乎不具有代表性,是否可选择“正常使用30d的抹布”作为实验对象?同时,清洗和消毒是不是重复?推介的方式为什么是日晒杀菌?每次用完开水烫烫岂不是很方便?说道开水烫,有没有探究一下烫的时间?
9  “4  建议”中为什么是3个月更换?前面60d不是细菌数量倍增么?
10  “启示”部分太简单,不够深入。
11  其他问题。如毫升应为mL,而非ml;坐标图的刻度可以简化一些;部分实验设置应再斟酌以下。
        最后一个个人最大的困惑,文章时学生实验,但是木有出现过学生的身影,让人不免有些猜测,文章到底是不是真的来源于教学实践,还是直接来源于电脑,当然我相信不会是后者,所以,希望作者能多加入一些学生的东西。

对其他作者的提醒

1 不要扣帽子,尤其是非教学研究类的文章,实践性、推广性、教育性就是文章的意义。

2 除了讲清道明“做”的部分以外,还要学会升华,可以提高文章的价值,这可能是普遍比较欠缺的,但是升华要根据“做”进行,如果过分就成吹牛皮了。

 

【编辑】李佳琪

优点:
1、文章的结构完整,有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若参考文献的格式更规范会更好。
2、在教学中学生动手进行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及探究能力,这种做法值得其他老师学习与借鉴。
3、文章整体内容十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能够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并且就实验的结果给日常生活提出有利的建议,能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物学科的实用性、提高学习兴趣。

建议:
1、文章题目过大,建议从实验出发给出一个切入点较小的题目。
2、文章中存在一些语言表述的问题,如“基于实验的教学设计的实施,本身就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还需进一步润色修改。
3、文章第一部分应为实验设计的原因或意义。
4、文章第二部分中说道“选择了11种具有代表性的抹布作为实验材料”,在市面上不同才智不同种类的抹布有很多,具体是如何选择,为什么是具有代表性需要说明。都选择了哪些抹布作为实验材料在文章也没有提及,这一问题需要详细列出,让读者了解所用的实验材料都是哪些。在3.3中也存在这个问题,3.3中提到“金属材质”的抹布就让人比较困惑。
5、3.1和3.2中具有一个同样的问题,均是以一种抹布为例进行实验,得到实验数据,并给出了使用不同时间后细菌数量的倍数差别。而没有说明具体是中这11种抹布中的哪一种,以及为什么要选用这一种,从而无法判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一个普遍的趋势还是仅仅针对某一种抹布而言。实验中没有实验数据,及分析数据的方法,而给出了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每一个实验周期,都显示有显著差异,但不是很明确是和未使用过的进行对比,还是和使用时间较短的某一数据进行对比?实验数据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建议能够说明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对数据有更详细深入的解读,在实验数据不太多的情况下列出数据,并配上实验照片会更有说服力。
6、3.2中提到与“对照组相比”,建议说明对照组如何处理。
7、3.3中的文字分析部分都是基于图3的实验数据得出的,但图3 中并不能清晰的看出每一个编号对应的是哪种材质的抹布,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建议修改。
8、3.4中是探究对使用了3天的抹布的清洁,而日常生活中一般使用过的抹布会及时清洗,可否增加实验的分组,对使用时间长短不同的抹布进行探究,还需作者进一步思考。

 

【编辑】雷园园

亮点

1.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开设必修教材的实验已经不易,选修教材的实验、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就更是难上加难。高老师能开展这样的活动,就应该点赞!

2.以往我们刊发的实验教学类文章,多是教材实验的改进。高老师的文章是在教材实验基础上的一个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生物学科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特点。高老师开展的创新实验源于教材,虽然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但研究内容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3.文章有科技论文语言描述严谨、精炼的特点,图、表的处理也很规范,显得十分专业。

不足和修改建议

1.文章可以在结尾部分把该实践活动的意义升华到核心素养的层次,但尽量不要在题目和开篇伊始谈核心素养,否则显得有点生搬硬套。

(1)题目可以改为“基于教材实验的学生创新实践活动”。

(2)开篇的两段和“1  实验思路”可以合并,介绍实验的背景,开展这一个创新实验的意义是什么?

2.文章有摘要、关键词和参考文献,但这些要素的写作仍不熟练,也不太规范。摘要不能出现常识,也不要有诠释和评价。本文可以算是一篇科技论文,写一个报道性摘要就很好。

3.文中选择了11中具有代表性的抹布,如果不方便说品牌,是否应该说明抹布的材质。“实验结果及分析”部分对3幅图和1个表的文字说明中,应该介绍用了什么方法测量细菌数量,数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和处理得到的图和表,否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会降低。

4.注意写作的细节:单位“升”的英文符号应该是“L”,大写;图注写在图和图题之间,标注写在表后;“参考文献”而非“参考资料”等。


八、自由谈

【编辑】雷园园    没必要在题目和开篇说核心素养,其实创新实验本身就是培养探究能力等核心素养的过程,升华里可以说说。

 

【编辑】刘亮岐    教学实践类的文章,实践是关键。。做了什么,怎么做的,还能做什么。。。这些比较有意义。

 

【皖】吴孝良    我想谈谈如何开展探究活动,1.要与教材实验相结合,这样对提高高考成绩是有帮助的,也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2.要与能力相结合,实验与探究能力只是实验方面的一种能力,也包括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3.要与学校校情相结合,很多实验学校是能开展起来的,可是我们没有利用条件,没有创造条件;4.要与学生学情相结合,学生的喜闻乐见的,能够确实拓宽学生视野的,开展实践活动要容易些。

 

【编辑】雷园园    高老师是实实在在做过实验,写过详细的报告,对实验肯定清楚。但是否应该考虑到第一次看文章的读者,在没有任何实验背景的情况下,能否理解到位?

 

【编辑】雷利平    写文章是让所有读者都能看得懂,既然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就证明需要

【皖】吴孝良    从活动到形成文章的过程。其实我们很多老师都开展了很多活动,如何才能形成文章:1.从一开始就应该有一定的计划书,记录表等,先做到一部分就是后面的框架;2.过程中要注意资料的记录,包括图片、表格等(这一点很重要),不一定都是用来投稿,以后参加其他比赛都能用得着;3.要及时整理总结,乘着新鲜,没有遗忘等,及时形成小文章,这样,以后写文章、修改都有抓手。


九、结束语

【编辑】雷园园    今晚讨论到这里就结束啦,感谢高老师勇于奉献自己的文章,感谢李老师收集整理,感谢每一位参与讨论的老师。祝愿大家工作顺利,写作进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订阅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