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密的竹林风光、扎根岩石奋力生长的金钗石斛、隐匿在云海里的人家令人目不暇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幅幅旖旎的美丽乡村长卷见证着赤水的蜕变,描绘着生态文明建设为城市发展、乡村振兴、百姓脱贫带来的显著变化。这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样本,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驰而不息的丰硕成果。
自2001年起,贵州省赤水市吹响绿色发展冲锋号,开展“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找到了生态建设发展的着力点。在近二十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赤水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2.77%,位列全国上游,为长江上游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生态美了,产业兴了,百姓富了,红色圣地谱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赤水篇章。
雨后初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漫步在赤水市复兴镇凯旋村,满眼尽是微风摇曳的竹林,云雾浩渺的山峰,引得往来游客纷纷拿手机拍下这一幕。
凯旋村村内整洁的路面
凯旋村党支部书记陈相友回忆道,之前,凯旋村山里的竹林没有得到系统管理,大都是荒滩乱石与野坡瘠土,每到雨季,村民都不敢在家住,生怕发生地质灾害,安居乐业无从谈起。
2001年,赤水市结合贵州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要求,以竹子采伐后可循环生长利用的特点,选择了“退耕还竹”的生态治理模式。渐渐地,竹资源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突破性发展,赤水竹林达到132.8万亩,森林面积达224万亩。近二十年来,赤水市咬住绿水青山不放松,大山里无人问津的边坡地变成了浩瀚竹海,水土流失率也从1998年的53.58%下降至5.54%,生态环境有了质的改善。 赤水市因赤水河贯穿全境而得名,作为长江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也是赤水市的名片。 起初,工业生产与百姓生活产生的污水、网箱养殖所投放的饲料、入河泥沙的淤积......无一不污染着赤水河。 为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整治新问题,赤水市严格执行赤水河流域“河长制”和永久禁渔制度。不仅如此,赤水还通过建成城乡垃圾收运系统、杜绝二三产业直排、治理河边垃圾等一系列动作使得河流焕然一新。 就连乡镇上,也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在赤水市复兴镇凉江村污水处理站,记者看到,通过预处理池、缺氧池、好氧池等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达一级A标。赤水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存益表示,“污水处理站不仅有利于减轻区域生活污水对环境的影响,还能改善赤水河水环境质量,而且处理时不会产生异味,对周边老百姓的生活没有影响。” 如今的赤水河,赤水段珍稀鱼类达48种,占保护区珍惜特有鱼类的70%,基本接近原生态。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赤水市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保护可循环性开发绿色资源。2008年,贵州省提出“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来,经过近十年的努力,2017年贵州省成为西部首个实现“村村通公路”的省份。 山绿了,路通了,赤水市大力扶持发展农家乐、旅游业等项目,培育出一大批像凯旋村一样的“网红村”。如今,凯旋村利用荒草地种植竹林2.9万亩,年产竹原料2万余吨,年产值达到900余万。 赤水不仅大作“竹文章”,还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林下养鸡”“石上载药”等特色高效农业。 “空气好、生态好,没有污染,乌骨鸡不愁销。”贵州竹香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宗贵告诉记者,乌骨鸡散养在竹林里,吃的是粮食与昆虫,喝的是没有污染的山泉水。“林下养鸡”不仅节省了饲料费用,还提高了乌骨鸡的肉质,同时鸡排泄的粪便又可作肥料,促进竹林的生长,实现了绿色循环经济的发展。赤水的乌骨鸡放养于竹林中
在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村民袁图会种植了200亩的金钗石斛,一年的纯利润能有70-80万元。“过去山上的碎石没人要,现在大伙都是抢着要用石头种石斛。”看着竹林下依靠岩石奋力生长的金钗石斛,袁图会回想起自己嫁到红花村时,从山下卖菜到山上种石斛,再到如今的脱贫致富,不禁感叹这些年赤水的巨大变化。
金钗石斛喜生长在遍布苔藓的岩石上
据赤水市扶贫办资料显示,2018年底,赤水6个贫困乡镇全部“减贫摘帽”,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16.36亿元,其中生态产业的产值占比为75%,高达四分之三。 满山的翠绿竹林随风轻轻摇弋着。绿色,是赤水脱贫致富的颜色。
退耕还竹十余年,赤水“种下”片片青山,“收获”座座金山。赤水市副市长余家学说,从某种意义上讲,退耕还竹退的是老百姓保守的思想观念,还上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理念,赤水市的老百姓真切尝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甜头。
车行赤水,随处可见掩映在白云下的竹林。
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赤水市将“两山”理念融入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有效的治理措施使得赤水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绿色产业兴起,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群众幸福指数大幅度提升。而“山上种竹、林下养鸡、石上栽药、水中养鱼”等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又进一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得赤水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而赤水市,也于2018年成为生态环境部命名的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研究中心朱建华告诉记者,赤水的生态优势显著,森林覆盖率高,老百姓广泛的参与到生态产业中,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脱贫致富。赤水模式很好地体现了“两山”转化,并且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可推广性,为更多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姜雪颖
生态文明示范建设
上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环保局(总局)在全国范围广泛开展生态示范区建设工作;2000年以来,原环境保护部在生态示范区工作基础上,推动开展以生态省、市、县、乡镇、村、工业园区为抓手的生态建设示范区工作;2013年,经中央批准,“生态建设示范区”更名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截至目前,生态环境部命名了两批共9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29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初步形成了点面结合、多层次推进、东中西部有序布局的建设体系。示范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期重点文章推荐
推动绿色发展(15)丨阿尔山:捧好生态环境的“金饭碗”
推动绿色发展(14)丨元阳哈尼梯田成群众增收致富“聚宝盆”
推动绿色发展(13)丨“绿色GDP考核”贵州试验:取消招商引资任务后经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