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七):L4初创企业篇

佐思产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4-26

佐思产研撰写了《2018年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系列,细分为七份报告,合计约1400页。

 

这七份产业链报告是: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主机厂与系统集成商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汽车视觉产业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汽车雷达产业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低速自动驾驶产业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L4初创企业篇》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L4初创企业篇》共约205页,主要研究L4级自动驾驶的初创企业,以及服务于L4级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和V2X行业。

 

本系列报告的前五篇主要介绍了已经商业化的ADAS、视觉、汽车雷达、计算平台、系统集成领域,和很快就能商业化的低速自动驾驶。而最后两篇研究的是最后商业化的商用车自动驾驶和L4级乘用车自动驾驶市场。

 

一直以来,自动驾驶的实现路径上就存在两大阵营:A阵营是以欧洲和亚洲主机厂为主的渐进式路线,从L2、L3循序渐进的演化到L4、L5;B阵营是以谷歌为代表的激进式路线,直奔L4以上。

 

2018年,A阵营更加坚定的认为L3绕不过去,L2到L3之间派生出L2.5和L2.75,L3和L4之间派生出L3.5。为了保证人机共驾的可靠性,对驾驶员的监测成为重要课题。

 

而B阵营也更加信心十足,WAYMO估值攀升到1750亿美元,即将启动数万台无人车的上路测试。

 

由于WAYMO无人车的设计运营范围(ODD)目前只有几百平方公里,而A阵营的L2-L3级自动驾驶车可以应用在大多数道路上。短期内两大阵营还会相安无事。


L4市场的发展,就是ODD区域不断扩大的过程。适合L4无人车运行的ODD区域,需满足多组条件:物理基础设施、运行限制、目标识别、联网条件、环境条件、Zones等。



一般认为,适合L4无人车运行的ODD区域的安全可靠性最少要达到5个9以上,即99.999%,这就需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以及小于5ms的数据传输时延。L4无人车要在开放道路上安全运行,除了自带数十个传感器,还需要高精度地图和5GV2X的支持。



而5G V2X的部署,要2020年以后了。


 

因此在2018年7月,WAYMO CEO John Krafcik坦言:L4自动驾驶车辆普及的时间周期将比想象的要长。


L4级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对比(2018年7月)



L4要从限定场景走向开放道路,还需要跨过至少四个技术门槛。其一,强大计算平台的可量产;其二,传感器感知能力的增强和成本的下降;其三,配套技术标准的完善;其四,配套基础设施的 完善。L4自动驾驶初创企业,在未来两三年仍然需要依靠融资生存。

 

计算平台和传感器方面,我们前面几份报告中已经有所讨论。但是L4的发展,会影响到传感器企业的现有格局

 

由于传感器成本太高,于是WAYMO自己开发全部传感器系统,包括激光雷达。通用Crusie 收购激光雷达公司Strobe,福特Argo收购激光雷达公司Princeton Lightwave。WAYMO自研Lidar降低成本90%, Cruise称将整个传感器集中到一个芯片上,Strobe系统可以将其激光雷达成本降低99%。

 

不仅是传感器,自动驾驶领先企业连核心计算芯片都自己做,WAYMO、特斯拉、百度都在自己开发核心AI芯片。

 

国内新兴造车企业奇点科技表示:传统汽车设计在智能驾驶方面的功能都是分离式设计,数据无法互通,也就无法组合实现多场景化的功能。换句话说,做前视ADAS的是一家公司,有一套传感器;做自主泊车的往往是另一家公司,用另一套传感器。而两家的传感器数据无法打通,造成资源的浪费。 奇点汽车从最初就采用集成式设计,在同一套传感器上自己实现十几种ADAS功能。同时,集成化设计更利于后期的OTA更新。

 

在一体化集成化趋势下,传统ADAS公司和传感器企业需重新考虑在L4时代的市场定位了。

 

从L2演进到L4,传感器从几个增加到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带来数据流量的飙升。配套设施的完善,主要是指感知系统的完善,包括高精度地图和V2X的引入。高精度地图和V2X同样带来巨大的数据流。各种感知系统的数据汇总起来,使得对于自动驾驶数据流的获取、融合及处理,成为产业竞争合作的焦点。

 

传感器(包括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和传输的标准不统一,会制约产业的发展。因此ADASIS、SENORIS、SIP-ADUS、CAICV HD MAP WG、ONEMAP等标准组织相继启动。



2018年,是自动驾驶产业链继续完善,各路资本继续涌入的一年。随着L4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变得可见,为L4配套的高精度地图和V2X,成为企业布局和资本追逐的热点。

      

佐思产业研究院通过1400页的七份产业链报告,全面梳理了自动驾驶产业数百家企业,透视了产业全貌,也因此发现不少的企业布局存在诸多问题。最典型的问题是:布局太大、定位不清晰、与产业链脱节,缺乏安全策略等。

 

如下图所示,自动驾驶产业链如此之复杂,全面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对于任何一家企业都是一个挑战。



L4市场规模将比L2大数十倍,但是L4在中国的成熟将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佐思产研将持续跟踪自动驾驶和ICV产业,每周推出一份周报,每月推出10份研究月报,可帮助企业看清发展方向,了解竞争格局,把握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市场机会。



《2018 ADAS与自动驾驶产业链研究——L4初创企业篇》目录


1

 L4自动驾驶综述


2

L4自动驾驶初创公司研究

2.1 Waymo

2.1.1 Waymo发展历程

2.1.2 Waymo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

2.1.3 Waymo大规模测试验证自动驾驶安全

2.1.4 自动驾驶模拟系统 Carcraft

2.1.5 Waymo自动驾驶系统构成

2.1.6 Waymo的计算平台

2.1.7 Waymo的合作伙伴

2.1.8 Waymo无人出租车运营


2.2  GM Cruise

2.2.1 Cruise自动驾驶系统

2.2.2 Cruise自动驾驶基本模块

2.2.3 Cruise AV主要传感器分布

2.2.4 测试项目和生产基地分布

2.2.5 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布局


2.3 Drive.ai

2.3.1 无人车配置

2.3.2 无人车落地三阶段


2.4 ZMP

2.4.1 RoboCar MiniVan

2.4.2 RoboCar MV 2

2.4.3 2017-2018年营收

2.4.4 进入中国市场


2.5 NuTonomy

2.5.1 测试情况

2.5.2 合作伙伴


2.6 Argo.ai

2.6.1 收购Princeton Lightwave

2.6.2 GeigerCruizer


2.7 Momenta

2.7.1 主要技术和产品

2.7.2 无人车产品战略

2.7.3 高精度地图


2.8 Pony.ai

2.8.1 发展历程

2.8.2 主要技术及测试

2.8.3 研发和运营布局


2.9  景驰科技

2.9.1 核心团队

2.9.2 主要技术

2.9.3 发展历程

2.9.4 未来规划


2.10 Aurora

2.10.1 创始团队

2.10.2 发展动向


2.11 Zoox

2.11.1 主要技术

2.11.2 主要产品

2.11.3 发展战略


2.12 AImotive

2.12.1 全球分布&合作伙伴

2.12.2 融资和发展历程

2.12.3 产品

2.12.4 技术特点

2.12.5 自动驾驶能力发展时间表


2.13 Roadstar.ai

2.13.1 发展历程

2.13.2 系统架构和商业模式


2.14 AKKA

2.15 禾多科技

………………..


3

高精度地图产业综述

3.1 自动驾驶需要的地图

3.1.1 ADAS MAP

3.1.2 HAD MAP

3.1.3 HD MAP

3.1.4 动态地图

3.1.5 HD MAP形式多样化


3.2 高精度地图的作用

3.2.1 高精度地图用于车辆定位

3.2.2 HD MAP应用于路径规划和感知

3.2.3 动态地图的作用


3.3 高精度地图相关标准

3.3.1 自动驾驶数据链和生态

3.3.2 自动驾驶数据链标准制定情况

3.3.3 NDS

3.3.4 ADASIS

3.3.5 ADASIS V3

3.3.6 SENSORIS

3.3.7 CAICV HD MAP WG


3.4 高精度地图的生产

3.4.1 高精地图生产流程

3.4.2 静态地图数据制作

3.4.3 动态地图数据更新

………………..


4

高精度地图相关公司研究

4.1 Here

4.1.1 Here发展历程

4.1.2 Here汽车领域布局

4.1.3 Here HD Live Map

4.1.4 Here OTA方案

4.1.5 Self-learning HD map

4.1.6 Here与OneMap

4.1.7 Here高精度地图的拓展


4.2 TomTom

4.2.1 TomTom全球分布

4.2.2 TomTom营业收入

4.2.3 收入结构

4.2.4 汽车类业务

4.2.5 远程信息处理业务

4.2.6 TomTom地图发展情况

4.2.7 TomTom高精度地图

4.2.8 高精度地图的布局和拓展

4.2.9 解决自动驾驶车辆乘客晕车问题


4.3 高德地图

4.3.1 高精地图分级采集系统

4.3.2 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车

4.3.3 高精地图技术路线图


4.4 百度地图

4.4.1 高精度地图业务

4.4.2 Apollo高精地图文件结构

4.4.3 Apollo实时相对地图


4.5 四维图新

4.5.1 四维图新发展历程

4.5.2 四维图新全球客户

4.5.3 四维图新车联网业务

4.5.4 高精地图业务的发展路径

4.5.5 高精度地图发展现状

4.5.6 高精地图技术方案

4.5.7 高精地图数据规范


4.6 宽凳科技

4.6.1 宽凳科技技术方案

4.6.2 宽凳高精度地图


4.7 Deep Map

4.7.1 融资及产品

4.7.2 3D高精度地图技术方案


4.8 Civil Maps

4.8.1 3D地图技术方案

4.8.2 与Arm合作自动驾驶导航及定位方案

4.8.3 与Renovo合作


4.9 lvl 5

4.9.1 高精度地图绘制方案

4.9.2 lvl 5高精度地图三个层次


4.10 Carmera

4.10.1 Carmera合作伙伴及合作项目

4.10.2 自动驾驶3D地图解决方案


4.11 Wayz.ai

4.12 Ushr

4.13 DeepMotion

4.14 中海庭

4.15 千寻位置

4.16 DMP

………………..


5

V2X产业综述

5.1 V2X基础

5.1.1 为何需要V2X

5.1.2 汽车通信的主要技术

5.1.3 V2X通信体系结构

5.1.4 V2X生态链和标准

5.1.5 各国政府对V2X产业的推动

5.1.6 V2X使用案例

5.1.7 全球C-V2X实验

5.1.8 国内第一个V2X应用层团体标准


5.2 V2X的发展阶段

5.2.1 V2X在自动驾驶中应用的时间线

5.2.2 3GPP V2X 标准进展

5.2.3 3GPP V2X第一阶段

5.2.4 3GPP V2X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5.2.5 C-V2X(V2V/V2I)部署时间表


5.3 5GAA

………………..


6

V2X公司研究

6.1 Sierra Wireless

6.2 Telit

6.3 Cohda Wireless

6.4 Savari

6.5 星网互联

………………..



市场联系人


韩    跃  15810133447 (同微信)

张亚菲  13716037793 (同微信)




相关阅读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一):计算平台与系统架构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二):主机厂和系统集成商研究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三):汽车雷达产业篇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四):汽车视觉产业篇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五):低速自动驾驶产业篇

七份ADAS自动驾驶产业链报告之(六):商用车自动驾驶产业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