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7)
原文:
十二、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这就要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2017年5月26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68页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给自然生态留下休养生息的时间和空间。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红线。对突破三条红线、仍然沿用粗放增长模式、吃祖宗饭砸子孙碗的事,绝对不能再干,绝对不允许再干。在生态保护红线方面,要建立严格的管控体系,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在环境质量底线方面,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底线,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善,对生态破坏严重、环境质量恶化的区域必须严肃问责。在资源利用上线方面,不仅要考虑人类和当代的需要,也要考虑大自然和后人的需要,把握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度,不要突破自然资源承载能力。《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0-11页
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需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共同努力,任何一国都无法置身事外、独善其身。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主张加快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要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增强我国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形成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环境友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3-14页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是生态文明的真谛。我们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拒绝奢华和浪费,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风尚。要倡导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让生态环保思想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要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绿色价值观念,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形成深刻的人文情怀。《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190页
越来越多的人类活动不断触及自然生态的边界和底线。要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格局。这里既包括有形的边界,也包括无形的边界。要完善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主体功能区战略,明确生态红线,加快形成自然保护地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在空间上对经济社会活动进行合理限定。《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56页
这场疫情启示我们,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代表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方向,是保护地球家园需要采取的最低限度行动,各国必须迈出决定性步伐。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二〇三〇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二〇六〇年前实现碳中和。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261页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基石。发展中国家面临抗击疫情、发展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挑战。我们要充分肯定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作贡献,照顾其特殊困难和关切。发达国家应该展现更大雄心和行动,同时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和韧性,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支持,避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帮助他们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2021年4月22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346页
我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就是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保持战略定力,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1年4月30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362-363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让我们携起手来,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站在为子孙后代负责的高度,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共同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2021年10月12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第437-438页
没有发展,就不能聚集起绿色转型的经济力量;忽视民生,就会失去绿色转型的社会依托。我们要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协调好经济增长、民生保障、节能减排,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2021年11月11日),《习近平外交演讲集》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版,第412页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完善碳排放统计核算制度,健全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2022年10月16日),《求是》杂志2022年第21期
各级党组织要把《专题摘编》纳入主题教育学习计划,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逐字逐句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去,变成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本期朗读者:润青(芜湖传媒中心主持人)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③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④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⑤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⑥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⑦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⑨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⑪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⑬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⑭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⑮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⑯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⑱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⑳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㉒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㉔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㉖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㉗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㉙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㉛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㉝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㉟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㊴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㊶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㊸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㊻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㊼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㊽
有声书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㊿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1)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2)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4)
有声书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编(56)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