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新基建”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彭飞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3月2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被列为头号任务,从加快新基建等6个方面出台20项具体举措。
自此,新基建正式按下快进键。目前,在多个省份陆续发布的2020年重大投资项目中,新基建占相当比重。
那么,在政策加持、市场聚焦、新旧融合的黄金窗口期,如何走好“法治新基建”之路?
对此,资深工程专业律师王文杰认为,法治新基建的品质取决于法治政府的品质。对于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政府应该致力于为市场提供更好的服务——提供规划、标准、法律,提升政府信息的透明度,联通各个部门的大数据并逐渐向市场开放。在此基础上,可以更大地推动和激发市场对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动力,无论对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还是社会治理水平提升,都是极为重要的先决因素。
法治新基建应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在经济运行例行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三大范围: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伍浩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优化政策环境,以提高新型基础设施的长期供给质量和效率为重点,修订完善有利于新兴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准入规则;抓好项目建设,加快推动5G网络部署,促进光纤宽带网络的优化升级,加快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同时,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通过试点示范、合规指引等方式,加快产业成熟和设施完善。推进政企协同,激发各类主体的投资积极性,推动技术创新、部署建设和融合应用的互促互进。
北京德和衡律师集团PPP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财政部PPP项目法律入库专家胡山峰认为,法治新基建应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统筹考虑,而法治新基建的实施,需要国家发改委的推动,也离不开其他部委的协调和共同努力。因此,构建法治新基建需要在启动实施阶段出台指导意见等政策,更需要在时机成熟时尽快出台法律效力更高的部门规章、行政法规甚至全国人大通过法律加以规范和保障。
如何避免走传统基建的弯路
新基建如何进一步优化,避免走传统基建走过的弯路?
王文杰在接受《法人》采访时表示,避免走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的老路,需要做到宏观调控、中观规划、微观治理相互协调统一。
新基建问题的提出,涉及新的经济发展方向。首先要从宏观经济政策上对新基建进行整体政策部署,目前新基建的顶层政策设计已经渐具雏形,相关部委也在进一步具化;下一步要关注规划问题,项目投资都是从规划开始的,对于新基建的规划也要纳入到法律规制之下,从而避免出现政府包办、一哄而上、投资过剩、项目烂尾等问题。另外从微观社会治理上,新基建的高效率、高效能运转,需要地方政府提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识,积极发挥社会治理能力,坚决不追求大水漫灌的政绩。
胡山峰亦认为,新基建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应发挥项目投资的引导作用,为新基建上马提供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但这不等于政府包办,要将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去办。各地在推出新基建项目时,要做好前期的调研和论证,避免盲目和跟风。此外,项目不在于“多”而在于“特”,要体现本地域的产业特色和优势,避免项目趋同而缺乏竞争力。
法治助力新旧基建融合
“政府应该把解决妨碍市场投资积极性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要着力解决社会资本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堵点、难点、痛点,如营商环境不够完善、政府诚信缺失、换届不利影响等问题。”王文杰建议,在新旧基建融合的转型环节,政府部门还应下更大功夫去解决市场投资中遇到的障碍和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投资风险,为市场创造良好条件,为社会创新营造信心。
王文杰进一步表示,除了加强政府监管之外,还要发挥社会服务机构的积极作用。严控风险要从源头开始,在前期项目可行性论证环节,需要加强经验丰富的咨询机构参与,比如前期论证服务、全过程造价咨询控制等。
胡山峰认为,新旧基建融合中政府应做好“守夜人”的角色,重在政策引导和监管。政府在保障重大国家战略和基本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对社会资本放开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比如国家电网混改特高压首次放开带来了很大的市场投资空间,同时政府应用好土地并引导基金、税收等政策,简化投资项目办理程序。
“政府还应做好新基建项目的监管,严控风险,重点做好同类项目在不同地域的布局,从整体上做到布局合理,优势互补。”胡山峰说,另外从立项源头上要加强项目实施监管,防止有些项目打着新基建的幌子实际并无新基建的内核,难以发挥经济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