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打击“知产流氓”有新招儿
◎ 文《法人》 全媒体记者 伍洲奇
6月18日本网报道:淘宝网店遭150次恶意投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法院(下称“余杭法院”)对恶意投诉者发出投诉禁令。近日,《法人》记者获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涉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适用“反向保全”的情形,意味着电商卖家遭遇恶意投诉可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有望恢复商品链接。
这一被称为“反向行为保全”的司法创新举措,受到广泛关注。法学专家认为,投诉禁令制度是遏制知产领域恶意投诉的重要手段,对规范网络生态意义重大。6月23日下午,余杭法院知产庭庭长成文娟通过腾讯直播间,向网友解读涉电商恶意投诉的反向保全机制。
法院司法创新遏制知产流氓
成文娟介绍说,恶意抢注、恶意投诉、囤积商标、投诉牟利、售卖商标这几个关键词,能把“知产流氓”的画像清晰地呈现出来。有的职业商标抢注人,抢注网红店铺,批量注册,连“破洞”都被注册了,导致破洞牛仔裤被投诉侵权。
“正常的商标注册是用于经营,而这些人的动机是敲诈,有的甚至明码标价,付一笔钱撤回一个投诉。”成文娟说,在电商环境下,商品链接被删,一天两天对商家都可能是致命打击。
成文娟介绍,我国法律规定的“通知-删除”规则极大提高了权利人的维权效率,但由于缺乏制约投诉行为的配套机制,该规则易被滥用,成为一些不法之徒打击竞争对手、谋求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2017年,阿里巴巴作为电商企业首次封杀“知产流氓”引起热议,也让知产黑色产业进入大众视野。与此同时,司法机关也在探索反制“知产流氓”的创新举措。
2018年3月,在阿里法务的协助下,拜耳公司将恶意抢注“水宝宝”商标并进行恶意投诉的李某诉至法院。余杭法院一审判处李某构成不正当竞争并赔偿拜耳公司经济损失70万元。该案首次将职业商标抢注人的恶意抢注行为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管辖范围。
近两年来,全国多地法院发出“投诉禁令”,通过反向行为保全方式,让遭遇恶意投诉的电商卖家尽快止损。
2019年9月,淘宝商家徐某在起诉商标抢注者的同时,在阿里法务支持下,向法院申请诉前行为保全,请求裁定3名投诉人立即停止投诉行为,避免对其造成经济损失。9月16日,余杭法院对这起因恶意投诉引发的纠纷作出该院首个禁止恶意权利人投诉的诉前禁令。
记者发现,今年4月最高法院公布的2019年知识产权典型案例中,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全国首例涉电商恶意投诉反向行为保全案入选。在该案中,为避免丁某的恶意投诉在即将到来的“618大促”中给商家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该公司听取阿里法务建议后,向法院申情恢复链接,得到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支持。
对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总结了该案的三大意义:一是有效防止被投诉人损失进一步扩大;二是弥补现有电子商务法规定的不足;三是有效阻止恶意投诉,有利于电子商务健康发展。
电商反向保全将有更直接法律依据
4月上旬,浙江高院知识产权庭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恶意投诉现象令人担忧,如不加以规制只会愈演愈烈,呼吁加大打击力度。
4月21日,最高法发布《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强调,促进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要追究滥用权利、恶意投诉等行为人的法律责任。两会期间,最高法民三庭庭长胡仕浩也表示,如果不加以有效规制,恶意投诉行为将对电商平台的经营生态造成严重影响,人民法院对此高度关注。
▲余杭区人民法院发出“投诉禁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