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在哪里
◎ 文 《法人》全媒体记者 曹萌
2020年的高考,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比以往来得晚一些,但这场“迟到”的大考却格外引人注目。高考报名人数、新增考场设施和改革后的考试制度等,都让包裹在“新衣”之下的高考成为“流量明星”,全新赛道下的高考牵动着千万家庭的心。
报名人数创新高
伴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在家庭中的支出和重视程度逐年攀升,而高考这“临门一脚”便是对过去18年来教育成果的检验。考生如果能跃过这道“龙门”,其人生轨迹往往会发生改变,甚至可能连整个家庭的命运也会随之扭转。因此,身披“新衣”的2020年高考,引来比以往更多的围观者。
据《百度2020年高考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高考”相关内容的搜索热度创下了近5年来的新高,较去年同期上涨达248%。其中,高考动态、时间安排,以及招生相关政策成为关注焦点。
6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071万人,相比去年增加了40万人,增长率为3.88%,创下了1977年重启高考以来报名人数的新高。不仅如此,近年来高考报名人数增速也显著提升,2018年至今已连续3年总人数突破千万大关。
▲2013-2020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和增速
另外,今年首场国家教育考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俨然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对于考场数量和设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了满足本次高考对基础设施的要求,教育部在全国共设立了考点7000余个、考场40万个,安排监考及考务人员94.5万人。此外,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每个考点的入口处设立了体温测量点,同时增设凉棚和体温异常者复检室,原则上还要求每10个普通考场需设置1个备用隔离考场、每个考点至少部署3个,以及考前对考点的全面消毒。
▲7月7日,考生有序进入吉林省长春市的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考点。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杜绝炒作“高考状元”
除了高考报名人数和新增考场防疫设施,2020年高考“新衣”的最耀眼之处在于,新高考制度的全面实行。比如北京作为高考改革的第二批试点,在今年首次落地,其中高考科目由此前的“3+X”变为了“3+3”,即报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绩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与3门选考成绩构成。在取消文理科划分的同时,考生可以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6个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作为考试科目。不仅如此,北京地区还在考生评价机制和校方录取方式上做出了变革。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3+3”科目改革是此次高考改革的核心,但在实践过程中却存在些许不足,如部分考生在选择高考科目时,是根据科目难易程度而非个人兴趣进行选择。这实际上与新高考制度的设计初衷——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相背离。
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改变陈年老旧的应试教育思维。
多年以来,很多高校以考生高考成绩作为卖点,“高考状元文化”盛行。陈宝生部长此前曾指出,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浙江省的“高考状元”恐难觅踪迹。日前,浙江省教委、省招办等相关部门出台明文规定:2020年将不对各学校的高考成绩进行排队排名,同时也不对外公布全省高考文理科成绩前3名的名单。浙江省招办相关工作人员还表示,公布所谓的 “高考状元”,有宣扬“应试教育”的倾向,学校教育应更注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自主招生政策被取消
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一直在路上,高考改革作为这条路上的明灯,照亮着前行的方向。2020年的高考在防疫举措、教改趋势等方面,都在“以点带面”地影响和驱动着整个教育行业的发展轨迹。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上海、浙江成为当年首批高考改革试点,而北京、山东、海南和天津等4个省份作为第二批试点于2017年启动。另外,河北、辽宁等8个省份作为第三批改革试点已经启动,而推迟改革的四川、河南、陕西等17个省份也有望在近年重新启动。
对于这次高考制度改革,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将其称为“1977年以来规模最大、涉及面最广、难度最艰巨的一次改革”。其中包括改进招生计划分配方式、改革考试形式和内容、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等诸多方面。
数据显示,经过5年间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录取率最低省份和全国平均水平差距由15.3%降到4%以内;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人数是5年前的36.5倍。这些数据都表明,高考制度的全面革新正在一步步走向成功,而中国教育的“公平秤”也在逐渐回归平衡。
▲贵州六盘水:7月7日,考生进入市第三中学考场前检测体温。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熊丙奇表示,新高考改革在推进过程中希望达到3个目标:推进基础教育摆脱应试、走向素质教育;实行多元选才的科学评价体系;促进高考公平。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1月中旬,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强基计划”)。其中明确指出,2020年起,原有高校自主招生方式不再使用。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与过去自主招生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存在本质区别。至此,实施了16年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取消。
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对此表示,此次改革面对现实问题,解决了自主招生中申请材料造假、高校提前“掐尖”等问题,体现了促进人才选拔的公平性、实现社会正义的政策导向。
可以说,高考制度改革仍在稳步前行,公平的天平不再倾斜,未来教育领域下将充满阳光,以及莘莘学子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