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位博物馆学术大咖齐聚北京 聚焦人类学视野下的收藏、展示与诠释
博物馆头条讯: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以“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为主题的2017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于8月1—2日在北京举办。此次研讨会致力于搭建一个全国规模的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平台,以满足我国民族类博物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理论指导的迫切需求,同时引导国内民族类博物馆将自身工作实践加以系统总结和升华,以形成相关理论体系。
作为人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博物馆人类学以人类学理论对博物馆业务实践加以指导,同时对博物馆的组织与运作机制加以深描、阐释与解读,这两个维度所构成的博物馆人类学学科在西方国家开展较早,并已取得较大成就。
▲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主持开幕环节。
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博物馆人类学研究较为薄弱,并一直未能形成整合性力量。中国民族博物馆在积极寻求自身理论研究工作突破口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对于博物馆人类学研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他们认为博物馆人类学研究是民族类博物馆自身性质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解决当前中国民族类博物馆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和一系列业务难题的良好理论工具,为此,中国民族博物馆积极搭建平台,大力推动博物馆人类学在国内民族类博物馆行业的开展。
▲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顾群致欢迎辞。
此次研讨会自发布征稿信息以来,反响强烈,共收到80多篇来自海内外的论文。研讨会以“物、展览与博物馆实践”、“博物馆与认同建构”、“知识、记忆、历史与认同”、“博物馆阐释与反思”、“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非遗、技艺的博物馆表达”、“教育与公共参与”、“博物馆中的世界、东方与中国”以及“接触、冲突、争议”为题组织了专题研讨。
▲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演讲。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研究馆员、伦敦大学学院迈克尔·罗兰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张展鸿教授以及中央民族大学潘守永教授作了专题及主题演讲。本次研讨会所涉论题的深入性、广泛性以及前沿性,标示出这次会议将对我国博物馆人类学理论研究产生重大推进作用。
▲ 香港中文大学张展鸿教授演讲。
▲ 中央民族大学潘守永教授演讲。
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
2017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议程
“ Museum Collection, Exhibition and Interpretation: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Museum Anthropology Conference
北京 中国民族博物馆
2017年8月1日-8月2日
会议地点:中央民族干部学院,北京市海淀区黑山扈甲21号
【研讨会主题】
博物馆人类学试图理解与物与人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在自然之物与人为之物中探寻结构性秩序,并反思博物馆实践过程中的知识建构与文化政治。
本届博物馆人类学研讨会将以“人类学视野下的民族博物馆收藏、展示与诠释”为议题,结合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研究热点,探讨人类学的博物馆实践等相关问题。
开幕式
Opening Remarks
主持:郑茜 中国民族博物馆副馆长
(Chair: Ms. ZHENG Qian, Deputy Director of Chines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致欢迎辞:顾群 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
(Welcome Speech: Mr. GU Qun, Curator of Chinese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讲话:当代社会维度中的博物馆是否需要重新界定?
Do We Need to Redefine Museum in Current Social Dimensions?
安来顺研究员 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Speech: Prof. AN Laishun (Doctor), Vice President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 Vice President and Secretary General of Chinese Museums Association (CMA))
主题演讲
Keynote Speech
9:00-12:30
1. 从民族学到物质文化
From Ethnology to Material Culture
发言人:迈克尔·罗兰教授(Prof. Michael Rowlands)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2. 从近代木器看现代社会变迁,笔筒、托盘和檀香扇
Understanding Social Changes Through Modern Wood: Brush Pot, Opium Tray and Sandalwood Fan
发言人:张展鸿教授(Prof. Sidney C. H. Cheung)
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kong)
3. 边界与介入-博物馆学抑或博物馆人类学?
Border and Interruption: Museology or Museum Anthropology
发言人:潘守永教授(Prof. Pan Shouyong)
中央民族大学(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专题讨论
Conference Sessions
一、 博物馆中的世界、东方与中国 [主持人:德明礼]
Panel 1. Exhibiting China and the World
2:00pm-3:25p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东方主义与中国想象:法国吉美博物馆中国藏品的收集与展示
许卢峰-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
George Chinnery的中国蜑民风俗画与十九世纪殖民视线下的中国想像:以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蜑家女》展示为例
蔡伊婷-英国东英格兰大学
观世界:四川安仁民族志展览馆的展陈实践
吴银玲-河北大学/云南民族大学
1893年芝加哥哥伦布世界博览会-以“白城”作为世界文明之体现
林韵丰-台北艺术大学
宫闱之外:故宫南院─亚洲艺术文化博物馆的收藏想象与现实挑战
赖芷仪-英国伦敦大学
二、物、展览与博物馆实践 [主持人: 翟振孝 ]
Panel 2. Museum, Exhibition and Material Culture
2:00pm-3:25pm, Lecture Room 3 第3会议室
“从物到人”:一种博物馆观念的反思
尹凯-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物与辞:关于博物馆展陈空间研究维度的探讨
李倩倩-四川大学
从他者的视角到多元化的身份认同——人类学视野下的博物馆策划研究
刘凡-武汉纺织大学
作为方法论的民族文物
郑茜-中国民族博物馆
三、博物馆与认同建构 [主持人:庾华]
Panel 3. Museum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3:35pm-5:00pm, Lecture Hall多功能厅
邓族文物馆、屏山文物径作为香港屏山邓族微型社会形态的呈现
陈焯盈-台北艺术大学
国家、族群与地方:博物馆场域中“客家”的形成与再现
魏志龙-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中心
经由金门走向世界-以生态博物馆打造“活的闽南文化岛”的经营与实践
卢根阵-金门历史民俗博物馆
社会“路径”的扩展:堤堡文化中心及其当代艺术展示
林皓贞-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汉越之间: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文物与展陈
李光辉-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四、知识、记忆、历史与认同 [主持人:尹凯]
Panel 4. Knowledge, Memory, History and Identity
3:35pm-5:00pm, Lecture Room 3 第3会议室
社区里的铜绿山古矿遗址博物馆:知识生产与地方记忆
罗晶晶-香港中文大学
民族博物馆的知识生产、身份建构、文化认同
连菊霞-西北师范大学
宇宙、风车、博物馆:知识生产的多元路径
吴洁-中国民族博物馆
西北文物展览与民国时期边疆治理
杜辉-西南民族大学
国家博物馆的地方文化诠释–以国立清迈博物馆常设展为例
赵苙宇-台北艺术大学
2017. 8. 02
五、博物馆阐释与反思 [主持人: 贾一亮]
Panel 5. Representation and Reflection
9:00am-10:10a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从“不可见”到“可见”:陈列展览中的妇女
傅美蓉-咸阳师范学院
博物馆与“新住民”:博物馆场域的异文化展演反思
翟振孝-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从博物馆展览呈现方式探讨人类学的诠释转化
林仲如-台湾卡尔吉特(Cogitoimage)公司
制造“我们”:反思民族博物馆叙事体系
罗攀-中山大学
六、影像、数字与博物馆的非遗展示 [主持人:唐兰冬]
Panel 6. Exhibit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9:00am-10:10am Lecture room 3第3会议室
参与式影像在社区(民族)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与展示中的应用——以摩梭民俗博物馆为例
谢春波-云南民族博物馆
数字化时代民族地区博物馆的文化遗产展示与人类学解读
庾华-中南民族大学/陈斯亮-长安大学
文化多样性在民族博物馆的多元展陈
杜韵红-云南民族博物馆
七、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 [主持人:林仲如]
Panel 7. Commercialisation and Heritagisation
10:20am-11:30a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游走在文化与商业之间:东莞中国沉香博物馆的人类学观察
丁玲-香港中文大学
遗产化与博物馆化下的价值重塑
王思渝-北京大学考古与文博学院
固化,商业化与公共参与:如何展示非遗?
德明礼-法国巴黎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复旦大学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物馆实践:以莞香文化博物馆为例
罗忱-广东省社科院
八、商业化、遗产化与博物馆(二) [主持人:吴洁]
Panel 8. Commercialisation and Heritagisation
10:20am-11:30am, Lecture Room 3第3会议室
作为“景点”的乡村博物馆:糯黑彝族文化博物馆的实践
巴胜超 彭慧颖-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松阳传统村落古民居遗产保护与展示的话语实践
蓝蔚-中央民族大学
旅游化城镇的“地势”突围
李耕-中国社会科学院
生态博物馆与遗产旅游的人类学研究
金露/刘俊军-宁波大学
九、非遗、技艺的博物馆表达 [主持人:杜韵红]
Panel 9. Intangible Heritage, Technique and Museum
2:00pm-3:25p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现代设计与非遗传承
贾一亮-上海纺织博物馆
民族博物馆中民族藏品的现代表达
王雅豪-英国莱斯特大学
巴尔虎蒙古族已婚女子服装的民族学研究――兼论民族学视野下博物馆如何展示民族服装
索丽娅-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
传统汉族服饰文化的当代阐释
崔荣荣 宋春会-江南大学
多彩到精彩:博物馆展示传播与价值诠释研究——以《多彩中华》展览为例
周墨兰-金大陆展览装饰有限公司
十、教育与公共参与 [主持人:赖芷仪]
Panel 10. Education and Participant
2:00pm-3:25pm, Lecture Room 3 第3会议室
“谁的博物馆?”:博物馆与公众参与——以珠三角观众自身的展览参与为例
史明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人类学视阈下的博物馆教育
冯正国-中央民族大学
谁的展览?谁来看?:博物馆展览与策划的社区参与性探讨
邱玮-云南省博物馆
传统知识重塑生活:以“促进双赢的试验性行动研究”项目为例
杨晓-云南民族博物馆
博物馆与文化多样性
李秋晨-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第十一组、接触、冲突、争议 [主持人:杜辉]
Panel 11. Conflict, Contact and the Unspeakable Contents
3:35pm-5:00p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文物回归的社会实践:以纽西兰Te Papa博物馆返还TeHau Ki Tūranga会所为例
杜丽琴-台湾文化艺术基金会研究发展组
澳洲原住民遗骸回归计划与原住民人权实践
林瑜婷-台北艺术大学博物馆研究所
争议的尸体——台湾博物馆藏清代木乃伊柯象的案例
李子宁-台湾博物馆
博物馆:“交流地带”抑或“冲突地带”
马萍、潘守永-中央民族大学
闭幕式 [主持人:郑茜]
Closing Ceremony
5:10pm-5:40pm, Lecture Hall 多功能厅
研讨会组委会
Conference Organizing Committee
会议策划:郑茜
会务负责人:唐兰冬
会务顾问:罗攀
会务执行人:吴洁、周玉州
翻译:德明礼、郑珊珊
宣传设计:马丹
成都率先启动文化场馆夜间常态开放 美术馆图书馆已实行 博物馆将跟进
中国当代艺术顶级大奖在故宫颁奖 百度雅昌发布 “互联网+艺术”新生态计划
腾讯携手秦陵博物院:“互联网+智慧服务平台”及“兵马俑小程序”上线!
最新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规划公布“中国记忆资源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实施
2017“香港博物馆节”开启 「博物館高峰論壇」今起首度在港舉行(附博物馆节活动手册)
雄安新区及周边共登记不可移动文物189处 正在构建博物馆体系
高考成绩今起陆续公布 全国已经有50多家大学开设博物馆学专业
百余位馆长聚焦城市博物馆规划建设 上历博馆长首次揭秘新馆开馆展览方案
上海率先公布全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单 大大小小3000多处(戳开看全部名单)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筹建启动 与已建成的清华艺术博物馆交相辉映
“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印发文物系统群众企业到政府办事事项指导目录
博物馆有的聊500微信群(第四群)欢迎你加入:已超过100人,请扫码群主加你:
博物馆头条新闻线索及稿件接收邮箱:
icurator@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