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 Vol.11
头条战略合作品牌
博信文博科技
北京鲁迅博物馆
(2021年2月12日—3月14日)
2月12日,辛丑牛年正月初一,“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开展。除夕夜在春节联欢晚会与全国观众首次见面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亮相展厅中央。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年2月27日开展)
去年12月17日,经过23天的漫长旅程,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返回舱携带月球样品安全着陆,首次实现我国地外天体采样返回。日前,“月球样品001号·见证中华飞天梦”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通过月球样品001号等40余件探月工程相关科技实物,以及丰富多彩的图片视频资料,系统回顾中国探月工程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分彰显科技自立自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根本支撑作用,必将极大振奋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盛着珍贵的月壤,水晶容器的设计也别有深意。据介绍,该容器材质为人造水晶,整体造型借鉴自国博馆藏的系列青铜“尊”造型,以体现稳重大方之感。容器整体外部造型高38.44cm,象征地球与月亮间的平均间距384400km;外部造型宽22.89cm,象征嫦娥五号自发射到返回的任务时长22.89天。从时空两个纬度展现中国探月领先地位。
中国国家博物馆
(2021年2月6日开展)
展览以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按历史时期分为“先秦服饰”“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隋唐五代服饰”“宋辽金西夏元服饰”“明代服饰”“清代服饰”六个部分,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系统性、学术性、知识性都很强,不仅生动描绘中国古代服饰审美取向和穿着场景,而且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深入阐释了服饰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内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大量直接表现古代服饰形制的实物,展览还绘制了大量线图、制作了15尊不同时代的服饰复原人像,力求完整呈现中国古代衣冠配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灿烂成就,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立体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简史。
成都博物馆
(2021年2月9日—5月19日)
展览聚焦秦汉时期“天下之中—洛阳”、“海内名都—临淄”、“埒富王城—邯郸” 、“南都帝乡—宛”、“天府之国—成都”, 展出的从五座古都出土的铜器、铁器、漆器,以及织造品等精品文物,总计超过三百件,其中珍贵文物达到152件,一级文物62件,另有32件最新的考古出土文物为首次面向观众公展。
为了真实还原两千多年前的城市状态,展现出汉代“五都”的真实面貌,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15家文博单位的珍贵文物,其中不乏多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且多数为首次来蓉展出。
全国40余家文博机构
(2021年2月11日起陆续开展)
牛年新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联合中国证券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山西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四川博物院、甘肃省博物馆等44家文博机构共同策划的 “牛转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联展”春节期间在全国50多个城市博物馆和公共文化空间陆续开展,甄选数百件牛主题文物,为喜迎新年的社会公众献上一份“文物新年礼”。
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生肖故事”,为您揭示生肖文化的源与流;第二部分“牛族本纪”,为您展示自然世界中种类丰富的牛;第三部分“五牛迎春”,通过春牛耕春,神牛通灵,吉牛纳福,牧牛意趣,铜牛镇水,为您讲述农耕文化、祭祀文化、吉祥寓意、精神力量、遏制水患中意蕴深厚的牛文化;第四部分“牛年话牛”,通过绘画、剪纸、雕塑、民间工艺品等为您展示民俗传说、工艺美术、金融牛市中的牛。
上海博物馆
(2021年2月2日—3月7日)
2021年时逢中国农历辛丑牛年,上海博物馆首次聚焦东亚汉文化圈下的生肖习俗,与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共同联手,为中韩两地观众奉上跨越国界的牛年生肖文物交流展。
牛在中韩两国的历史上都具有图腾、祭品、食物、农耕和交通工具等多重功能,其形象也被赋予勤勉、本分、力量、隐逸等丰富内涵。大堂呈现的四件展品,分别是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镶嵌高丽青瓷、嵌银丝铁器,以及上海博物馆馆藏的青铜牺觥和康熙五彩碗,从不同层面体现传统社会中的两大重要牛事主题:祭祀与农耕。此外,绘画馆、印章馆和玉器馆亦特别展出相应材质的牛年生肖文物,各具妙趣,观众可前往参观探索。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2021年1月22日—3月18日)
展览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板块,将晚清至19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 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展览现场,鸿运楼等老字号的金字招牌,邵万生、杏花楼、冠生园、梅林等老字号的广告款、菜单和股票,还有裘天宝的银茶壶、老大房的包装纸、天晓得文魁商标、各种西餐餐具,目不暇接;还可以从老照片和明星片中体会当年人们“孵茶馆”、饮咖啡的悠闲辰光。
南京博物院
(2020年12月30日—2021年6月30日)
明初“院体浙派”日益走向粗率,以沈周、文徵明为领军人物的苏州文人画家,秉持淡泊超脱的心态,恪守文人画传统,乃自成“吴门画派”。吴门绘画的真实面貌是多元而自由的,唐寅将文人书卷气融入刚猛豪放的画风之中,实现了院体画家和文人画家的角色融合,仇英则擅绘山水、人物,山水有青绿设色和水墨两种面貌,二家虽技法区别于“吴门画派”,但以高超的绘画技巧与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与沈周、文徵明并称“吴门四家”。“吴门画派”发展至明朝晚期,后学逐渐失去先辈师法自然、大胆创新的革新精神,单纯的一味仿造、刻意营造,最终走向了没落,但吴门画家为明代绘画书写的卓越篇章,却永远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本次展览遴选六十余件(套)精品,集中展示院藏明代苏州画家及受吴门画派影响的周边地区画家作品,以展示吴门画派的艺术成就与江南文人的风骨。
嘉兴博物馆
《富岳三十六景》描绘了从不同地点远眺富士山的风景,共46副作品。北斋成功地采用了透视法和明暗关系,用不同色彩表现出富士山在不同季节、天气和角度产生的微妙变化。北斋大胆地使用几何形构图,将神圣的富士山与农民、渔夫等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劳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展示了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强大分析能力。有部分画作甚至没有实景依据,是北斋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个人视角加以重构的结果。
《东海道五十三次》天保四年至五年(1833~1834年),广重刊行了著名的《东海道五十三次》,依次描绘53个宿场的风景民俗,加上首尾的江户和京都,共55幅作品,获得了极大成功。广重以此赢得盛名,被称为“东海道广重”。保永堂版《东海道五十三次》是极为浪漫的风景画,通过对风、云、雨、雪描绘,典雅浪漫地表现出淡淡的哀愁和旅人的孤寂。
洛阳博物馆
(2021年2月13日—4月3日)
展览共展出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洛阳北窑西周墓与唐城花园西周贵族墓出土的西周玉器132件/组,包含玉璜、玉琮、玉戈、玉戚、玉环、玉瑗、玉玦、玉鸟、玉鱼、玉兔、玉鹿、玉燕、玉蚕、玉珑、玉璇玑、玉镯、玉琥、玉觿、玉笄等等,品类丰富,工巧细腻,纹饰精美,蕴含着丰富的信息与生机,彰显着西周的时代精神。
西周,中国古代社会宗法、礼乐文明趋于成熟的一个时期,周公集三代制度文明之大成“制礼作乐”。礼既兴则礼器作,周人“以玉事神”、“以玉比德”,借玉昭示法度、明辨等级、维护国统,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把玉器提高到国家礼制层面。展览主要将从“瑞玉”、“饰玉”、“葬玉”三个维度去解读西周玉器造型与功能的关系,使得观众能够切身体验中华文明的玉文化之美。
(正文完)
以下是此前调查链接
4月初将会发布新一期热搜推介,展览榜单查询:
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 Vol.10(自然类展览及传播活动)
欢迎读者对中博热搜榜展览推介提出建议,请留言。
CMTS
中国博物馆热搜榜(简称中博热搜,CMTS)是中国博物馆领域首个综合性“热度”推介榜单,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指导、支持下,由“博物馆头条”通过专业品牌监测系统作为大数据分析支撑,长期对全国备案博物馆举办公开展览的传播情况和公众反馈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和发布。活动以公开性事实信息为依托,属于公益性博物馆及展览品牌推广发布。
榜单查询
中博热搜榜最新发榜 博物馆季度热搜100强出炉各地十大热搜博物馆查询(2020年9月)博物馆十大热搜展览推介 Vol.5
更多榜单查询:
博物馆头条公众号首页右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