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识课堂 | 《四书》精读:儒家经典的生命温度


全文共2925字,阅读大约需要8分钟


· 编者按·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在北大,选修一门通识课,就是打开了一扇大门,你将在大师引领下,发现一片新天地。


经过数十年耕耘和积淀,北京大学建立起一套有三百多门课程,涵盖各个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其中涌现出一批质量高、影响力大、广受好评的通识核心课程。下面请随着小编一沐春风吧。



教师简介 

杨立华,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译著五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序言

2000年春季学期,我为北大哲学系98级学生讲授“中国哲学史”。那时候文人气重,常失眠,黑夜中会有些诗样的文字在眼前纷乱。结课的当晚,照例睡不着,次陆象山《鹅湖诗》韵,撰七言近体一首:


道崇自然德崇钦,竹林伊洛两关心。

每寻嵇阮狷狂迹,更慕程朱德业岑。

无意埃尘纷起落,有心名相任浮沉。

惟期暗夜承薪火,不因微薄忘古今。


诗本身无足观。但多年过去,当时的志趣竟还在那里。二十年的岁月,并没有改变什么。于是,我心底里多了份坚实的喜悦。


                                 ——杨立华老师自叙



周二晚上六点半,第十、十一节课就要上课了,理科教学楼的202教室早已经坐满了人,找不到位子的同学们在走道上徘徊。这里就是哲学系杨立华老师开设的“四书精读”课。


“《四书》精读”成为通识教育核心课是2010年,今年春季学期是第十次开课,在开课的频率上始终保持稳定性。这门课作为中国经典课程,是一门典型的人文经典阅读课,也一直是北大C类通选课中最受同学欢迎的课程之一。选课的人数很多,同学们热衷于选这门课,不知是对中国传统典籍感兴趣,还是对杨立华老师更感兴趣。



“杨子”其人:望之俨然,即之也温



在哲学课堂上,杨立华老师的讲课是出了名的幽默风趣。网上经常有学生总结他讲课的语录,最近他的新书出版,同学们也纷纷寻找书中段子的遗留。“杨老师的课堂氛围很欢乐,不会困。”哲学系2012级本科生李培玮说。


对于大家眼中的“段子手”形象,杨立华似乎没有多少这样的自觉。他自称人到中年,现在讲课的风格更“理性和朴素”了。“我早期的上课风格很激动,语速非常快。”回看当初,他颔首,说当时的想法比较极致,容易带来偏颇,“那时课堂感染力比现在要高,不过我现在不追求这个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研究的深入,杨立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语言的表达、思考的态度这些方面。


但是在杨立华老师的课堂上,风趣只是一种辅助的表达方式。讲起哲学家的生平,他总是讲故事一样,逗得满堂笑声;讲到文本与哲学思想,他又回归到严肃的表情,仔细剖析。没有PPT,也没有教材书本,他只需要在讲台上放一张薄薄的讲义,便能带着学生走进深入思考的哲学世界。


无论是“《四书》精读”还是“中国哲学史”,杨立华老师的哲学课堂从来都是座无虚席。渊博的知识、深入的思考、儒雅的气质、幽默的风格,学生们提到他,常常会直接用“男神”代称。


杨立华老师在课堂上


杨立华老师不仅仅是想要把哲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身体力行地展现着对哲学的思考与守护。他希望孩子们上过他的课之后,能够产生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并且看到更多温暖、积极的东西。“我一直坚持,教大家怎么才能在消极中看到积极的因素,怎么在被悲观中坚持积极乐观的精神。”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同学们喜欢亲近地称他为“杨子”。


“杨子”本来是杨立华老师读研时,和室友们开玩笑地互称为“子”而来。多年后在课堂上,他偶然提到了这件事,说:“我最大的追求是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下‘先儒杨子’。”这话被同学们记下,“杨子”的称呼也就在一代代学生间传了下来。“这反倒对我是一个激励,要不做出自己的哲学体系来我还不好意思。”杨子得知后笑称。


《四书》其学:大人之学,切己之学


杨立华老师在2017年秋季学期通识教育核心课程教师教学研讨会上,分享了自己关于“《四书》精读”这门课的定位和理解:


《四书》首先是经典,经典之为经典,就在于它的恒常性,就在于它始终有超越时代的东西。我个人认为只有真正意义上有经典阅读的力量相助,一个人才能够不为时风所左右。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四书》精读”这样的中国经典课程,也包括西方经典的课程,或者从总体而言就是人文经典课程,第一个方面可以概括为“大人之学”。什么叫“大人之学”?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理解,比如心胸大、格局大;但至少有一点,从时间的维度上讲,就是人格的普遍性。人格的普遍性就是一个人能不能建立一生不变的、一以贯之的人生原则,能不能够既深入到时代当中,又超拔于时代之上、不为时风所左右、不为时代风气所转移,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能够开风气之先。我把这理解为经典能够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东西。这是我说的第一个方面,人文经典是“大人之学”。


《四书》书影


第二点,人文经典是“切己之学”,特别是《四书》这样的经典尤其如此。“切己之学”的意义在于什么?我们阅读的是几千年前写成的经典,《四书》里面哪一部经典,包括我在最近一两年所讲读的《庄子》,这样的经典所思考的问题,与我们之间似乎有某种时代的隔阂。这个隔阂是多方面的,既包含了技术层面的生活节奏的变化,也包含了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当然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就是语言的隔断。这种隔阂带来的结果是,其实大部分孩子在接触这些经典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强烈的陌生感。怎么让这些经典中的道理真正能够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让孩子能够从这样的经典中得到滋养,反过来又能用自己鲜活的生命经验来促进他对经典的理解?这就要求“《四书》精读”这个课程是“切己之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去理解经典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用经典来支撑和解释我们自己生活的过程。所以孩子们有的时候会觉得课上所举的例子不少了,其实我一直不这么想,在上“《四书》精读”课的时候,我更多地会告诉孩子们说:“你看这个道理其实就在你身边,这个道理其实就是你生活当中最基本的道理,对不对?”举个例子,《论语》中讲不能“匿怨而友其人”,为什么?这个《庄子》里面也讲、《礼记》里面也讲,“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为什么《论语》里面讲交朋友,“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久而敬之”为什么在友谊当中如此重要?这就是第二个方面,“切己之学”。


这两个方面是我对自己课程的一个体会,也是我期待它要达到的效果,期望它要承担的责任。


《四书》精读课堂


结语

通识课的特点就在于深入专业领域之中而又能溢出专业之外达到“通”的效果。“《四书》精读”这门课一方面展现了深刻的哲学的思辨力量,另一方面又能在杨老师时而风趣、时而严肃的讲授中,贯注某种生命的温度和力度,不仅有引人入胜的沉思,又有激发人心的生命启示。这一点正好展现了儒家学问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特质,既能在理性的哲思中遨游,又能在很多精要处被经典的魅力和老师的讲授所打动,给予人直指人心的生命洞察力和引人不断健进不息的源动力。


刘譞哲:请拥抱人人皆可编程的诗意世界


北大演讲 | 张影: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经济


《北大师说》第二季 | 揭开迷雾,带你探索大学的模样


湖光塔影,博雅未名,盼你见字如面| “敦煌女儿”樊锦诗来信


北大开放日演讲 | 王维民: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相关阅读


内容来源:“通识联播”公众号

编辑:赵子昕

美编:李博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