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刘譞哲:请拥抱人人皆可编程的诗意世界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08-18

  全文共5373字,阅读约需15分钟


2019年春节,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刘譞哲老师参加了第四季《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他原以为自己只是“打酱油”的观众,却没想到阴差阳错成为了“百行团”的一员。诗词大会给予了刘譞哲除本职工作之外,展现个人爱好和结识同道好友的平台,成为他一段十分美好的人生体验。

“从未离开过这个地方”



1999年,刘譞哲在甘肃省的高考中考入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成为当年北大在甘肃省录取的10位理科幸运儿之一。但巨大的挫败感和危机感也随之而来:虽然来自省会城市,第一次上机课前刘譞哲从未碰过计算机——这种抵得上当时许多家庭年收入的“物件”给人带来的是与体积成正比的心理压力。没找到电脑开关在哪里,不敢乱按乱碰。他记忆犹新的是,向时任《计算概论》主讲老师的汪琼老师请教求助的第一件事,便是学习如何开机……除编程课之外,计算机系的学生还面临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基础课程的轰炸。但进入专业学习后,刘譞哲从克服一个个“拦路虎”的过程中,获得了升级打怪般的乐趣。看着一个个程序被调试成功,最初的煎熬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更重要的是从中锻炼出计算思维,并化作探索世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


正值大三迷茫于未来发展方向之时,恩师梅宏教授的一番话让刘譞哲坚定了走学术道路的志向。梅宏教授从中国软件工程是如何在北大生根发芽讲起,讲述杨芙清院士带领北大团队开发中国第一个大规模、综合性软件工程环境“青鸟系统”的事迹。前辈们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辛探索,“国之所愿,我之所需”的家国情怀让刘譞哲热血沸腾。那种自由而激昂的使命感包裹着他,也影响着他此后道路的选择。


2006年领取北京大学五四奖章与导师梅宏院士合影


刘譞哲自我调侃是一个特别纯的土博士”。2003年攻读直博,2009年博士毕业后作博士后, 2011年出站后在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正式任教。“从我读书到现在二十年,我从未离开过这个美丽的园子。”北大丰沃的学术土壤、宽松的学术氛围与浓厚的学术熏陶是他的立身之本,北大的湖光塔影则是他坚牢的精神驿站。每年寒暑假,刘譞哲总客串着“燕园导游”一职,带着天南海北而来的同学朋友游览母校。不少今朝的游客亦曾是此地的学子,一茬茬留恋的目光让刘譞哲自豪又无比庆幸:自己竟能成为这方精神园地的一份子,完全不必也全然不想告别这片灵感与力量的源泉。




“科研是为了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


2019年1月8日,北京大学梅宏院士团队的“云-端融合系统的资源反射机制及高效互操作技术”项目,以打破信息孤岛,打通大数据价值链的重大价值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刘譞哲作为团队的核心成员,参加了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颁奖大会,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


 2018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留影


比起被表彰那一刻的激动,更令刘譞哲兴奋的是团队十多年前就开启研究的技术,切合了当下大数据发展的重大需求,爆发出了巨大潜力。在当时,团队出于兴趣驱动研究这项技术,但对技术的应用前景如何却还不够明晰。刘譞哲认为,这正是基础研究的魅力所在:“科研是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心。”因为不知道答案而好奇,因未知而充满探索的动力,由兴趣驱动开启科研之路,不知不觉中却发现“无用”之中的“大用”,新的解答方式,新的可能性便应运而生。


虽然计算机编程构成了自己科研工作的底色,但刘譞哲对编程的定位是理解人类的工具,是连接人类物理空间和信息空间的必不可缺的桥梁。如何获取流动的数据变成屏幕前的一次次精准弹窗,如何切分复杂程序功能从而更直面生活中的现实需要,如何处理潜在信息让智能设备变得更“聪明”,这些都鞭策着程序员们不再仅仅以程序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科研者不仅要从学术层面审视自己的工作,善其身,更要面向大众,理解人的需求与信念,面向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济天下。



一路见证中国人持续在信息科技领域实现“零”的突破,对外输出一个个中国故事,刘譞哲回头看来时路,惊觉成长的分量重逾千钧。在学术道路上刘譞哲无疑是幸运的,取得了很多成果,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论文奖、青年长江学者、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等国内外多个重量奖项。但越是如此,他越深感科学宇宙的广袤深邃和自己的渺小卑微。作为行者,他只能通过个人视域这一狭窄的锁眼去凝视,而他要努力做到的是从这锁眼中,感受到的要比看到的更多、更广。


 2018年领取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




“登塔诵书知博雅,临轩闻道自天涯


二十年很长,使得中国从全球信息技术亦步亦趋的追随者到现在的引领潮头的竞争者;二十年很短,尽在刘譞哲自己从坐在台下听讲到走上讲台执起教鞭的转身之间。2019年春季学期最后一节文科计算机课堂上,恰逢自己毕业十年的刘譞哲不由以诗句感慨:在座的学生们“登塔诵书知博雅”,不久后便可“临轩闻道自天涯”。


刘譞哲回忆第一次以教师身份踏上讲台的那一刻,内心十分震动——原来学生在底下的一举一动,老师在讲台上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视角置换既让他感激于学生时代老师们的包容,也让他下定决心,能以理解与平等的的心态与学生交往。让所有学生都喜欢自己或许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尽可能多的接受便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认可。偶尔在路上遇到教过的学生打招呼,能记得是“刘老师”不是“张老师”、“李老师”,便是另一种为人师的欣慰与欣喜。今年初,刘譞哲获评为北京大学第二十三届“最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暨十佳教师”,这个奖项被他视作人生最重要的嘉奖之一,是来自学生一颗颗赤忱之心对他的肯定。


PKU Helper树洞里,缩写为“lxz”(刘譞哲)的暗号随处可见。学生们在匿名阵地里以各自形式大声表白,“教课非常nice”,“太好了太喜欢他了”,“发型挺萌的”,“干货多段子也多”,“又暖又厉害超可爱”。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研一的李同学至今还记得本科时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概论》是刘譞哲授课的。记忆中的“刘老师”永远都是笑着面对大家,讲课清楚明白,深入浅出,课堂气氛一直很活跃,还会在课程微信群里“潜水”,课堂提问同学也偶尔用群里学生们彼此互起的昵称,让人觉得十分亲切。而在信科博士生陈同学眼里,刘譞哲作为导师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到的学术见解令人敬服,他看好的学术方向往往都会成为之后学术界非常关注的问题。教学上风趣幽默的刘老师在学术上的严格要求也总是让他们严阵以待,对待研究不敬畏、不严谨、不认真的态度是“不可容忍”的,就连PPT、论文出现错别字甚至标点符号的全角半角都绝对躲不过导师的“法眼”。


2019年获WWW最佳论文奖


2019年,刘譞哲带领学生以绘文字(emoji)为桥梁,进行跨语言的情感分析,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国际万维网(World Wide Web,简称WWW)大会的最佳论文奖。WWW大会由2016年图灵奖获得者、有“万维网之父”之称的Tim Berners-Lee爵士等人于上世纪90年代创办,是计算机领域享誉盛名的顶级学术会议,如Web浏览器、Google搜索引擎等产生重大影响的成果都在该会议上问世。刘譞哲课题组的这篇论文,是WWW大会28届历史上来自中国的学术机构首获最佳论文奖,是我国学者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个重要突破。最令刘譞哲自豪的是,该项成果是学生之间通力合作达成的,他更多的是起到穿针引线、启发引导的作用,这也是他对自己在团队角色的定位。他无意成为一个评委,验收和评判学术研究的优劣;他更愿意“画大饼”,帮助学生找目标,给建议,一起探索。“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能否和如何抵达终点,更多要靠个人修行,有时也有一些运气,即使未能完成目标,把“饼”煎糊了,个中失败也自有其价值,因为至少做到了“试错”。


基于emoji的情境分析模型


实验室团队的所有成员在刘譞哲心里不仅是学生,更是战友。信息技术领域知识更迭迅速,刘譞哲时常从学生身上学习新概念、新知识、新技术,而他的学术嗅觉、品位和经验,又能帮助学生分析新技术的发展前景。像一只老鸟勤勤恳恳传授幼鸟生存经验和成长技巧,又看着小鸟羽翼丰满后,逐一离巢而去,开辟属于自己的天空每年六七月送别学生毕业,对刘譞哲而言是无比幸福又伤感的时刻。


尽管信息科学技术属于理工科,但刘譞哲一直和学生强调不能忽视人文领域的知识积累。文理兼备不仅是广泛意义上的通识教育标准,更是切实影响学术研究方法、跳出思维定式的重要途径。闲暇之余,刘譞哲去图书馆翻阅的大都是与计算机专业内容基本毫无关系的书,不止是出于陶冶情操的目的,也是切换思维地图、放宽视野、描绘新图景的需要。绘文字(emoji)的研究便是一次他无意中翻看社会学书籍得到的灵感——针对不同民族、文化人群情感结构的社会学模型分析给予了刘譞哲充分的理论支撑。刘譞哲认为,软件最终是写给人用的,所以更好地理解用户是软件理论至关重要的一环。这样能够“大开脑洞”地借助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来指导软件的开发与演化,正是北大“兼容并包”的学术氛围给刘譞哲的珍贵馈赠。


2019年和指导博士生毕业留影


日常生活中,刘譞哲很喜欢诗词,偶尔兴起也自己写写,尽管自嘲是“打油郎”,但在学生眼中则是不折不扣的文艺青年。刘譞哲说,当年他拜入梅宏教授门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恩师在大学时不仅是文学社社长,还办过诗社,那种踏实严谨和细腻柔和无缝连接的学者气质让他深深折服,他也希望自己能秉承这种师门风格。不仅如此,刘譞哲认为科研与诗歌亦是相互贯通的,他发现很多一流学者的诗词文学修养都极高。“我的一位大学同窗好友,博士毕业没几年就已经是密歇根大学信息学院的终身正教授了,我们都喜欢诗词,他的水平很高,能把技术性很强的内容描述得深入浅出又文采飞扬,我从他那里学习很多东西”。


在自身爱好驱动和良师益友的影响下,他也鼓励学生多读诗歌。他打趣说激发科研想象要读读李太白,感受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与激昂;要提高资料分析融合能力不妨多看看李商隐,像“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这样考究细致、情感细腻的用典是资料考据的极佳范例;要排遣研究失败苦闷得学学苏轼,多点“破帽多情却恋头”的解嘲、“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豁达和“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情趣,面对顺逆境自可超脱解忧。从诗歌中汲取到生命、生活多样的力量和方式,诗人的慧眼、诗歌的思维、诗句浓缩的精神,与科研境界一脉相承,殊途同归,立意恒久。





“请拥抱那个世界”


刘譞哲似乎与大众普遍印象里构建的“IT男”形象相去甚远。但刘譞哲并不介意这类身份标签,标签是专业技能的缩影,而“非典型性”因素则是标签之外北大对他的塑造。


北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授予理学学位,这在全国并不多见。在刘譞哲看来,这是北大信科对学生在基本学科理论体系建立方面的重视。这样的培养模式既能推动学生汲取最新的理念,去掌握最先进的技术,同时引领他们探寻技术背后基本的原理。通过对学科全局的认识和背后理论、发展规律的吸纳,培养面向未来,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的综合性人才。



刘譞哲概括总结了北大计算机本科教学的三大特点。其一宽严相济,大一不分专业,300多学生上同样的专业课,广泛了解信息技术各分支。口径虽宽,但课程的设置十分严密,严格又多元的学术体系促进学生不同研究兴趣的培养。其二软硬兼施,软件学习和硬件学习两手抓,即使专注软件领域,也不偏废对硬件的了解,必须建立宏观全局的学科认识。其三鱼渔同授,授之以学科知识后,更授之以学习方法和学科资源支持。


除专业能力的打磨外,刘譞哲尤为感激北大的通识教育,不仅是诵读经典、接受交叉学科教育,最关键的是将所学所知以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进行理解与重组,构成自身价值、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在现代科技以汹涌之势日复一日扩展、改变着大众认知,社会规则与秩序时刻面临冲击的当下,拥有一份恒定、坚实且灵活调适改进的价值体系是破除未来迷雾的有力武器。反过来通识教育也助推专业能力的提升,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找到的恒久的规律,于千丝万缕的纷繁信息中抓住有迹可循的未来机遇。


毕竟,我们的语言范围已经被网络信息、计算机语言延伸,研究世界的不确定性再度增加。“0”和“1”组成理解和表达这个世界的基本声音,编程早已成为新人类的发声器官,而编程能力则成为衡量智力的标尺而在人言焦虑的时代,“编程从娃娃抓起”的口号越喊越响,“编程难度越来越小,普适性、普及性越来越高。”无论年龄老幼,学科背景何如,刘譞哲相信所有人都是学习编程的潜在用户,编程也将成为人类理性彰显存在的标准之一。



二十年前,人们或许从未想到有一天编程会成为人类的思考方式和基本技能。刘譞哲二十年的学生时代见证了中国计算机事业发展的黄金时代,而现下更是中国信息技术发展的黄金年代,刘譞哲们正逢其时;未来也是如黄金般光芒闪耀的时代,因为永远有人正年轻着。刘譞哲说,在他眼中,今天这个世界是很美妙的,既充满诗意的连续,又弥漫着编程的离散,二者是和谐的统一。拒绝这个“人人皆可编程”的诗意世界,便是拒绝无限未知,拒绝拥抱未来的无限可能


谈到人人都可编程的时代,以及北大信科的理念,刘譞哲则语气坚定,“大家总是说程序员是码农,而我觉得即使是做码农,也要努力做编程界的贝聿铭,要让每一行代码都有灵魂,永远追求卓越。”


是的。永远,追求卓越。






《北大师说》第二季 | 揭开迷雾,带你探索大学的模样


湖光塔影,博雅未名,盼你见字如面| “敦煌女儿”樊锦诗来信


视频 | 北大信科,来了!


北大信科宋令阳教授:注重数理基础,理论与实践并重


一步之遥:专访北大“电竞”课陈江老师


北大演讲 | 张影:数字中国与未来世界经济

相关阅读


记者:郑君仪

编辑:李昊霖、君佑

美编 :陈仕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