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蒙铮:在起点,也在路上
全文共1943字,阅读约需6分钟
编者按
七月的离歌尚在耳畔,九月的燕园便迎来了她的又一次相遇。天下英才齐聚未名湖畔,为常为新的北大注入无穷的活力。博雅塔下宜聆教,大师身旁好读书,初入燕园的学子将在这片园子里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听听属于他们的“未名新语”。
学生姓名:蒙铮
毕业中学:海南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
初逢
第一次走近北大,却是在杭州,这座厚重而轻灵的城市。
18年夏天,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大学考古暑期课堂。匆匆十日光景,却留做记忆中深刻的影像。一帧又一帧的画面串联成线,尤记得一阵淅沥沥的雨声,仍旧在田螺山遗址纪念馆的窗外回荡,穿过那个燥热的午后,于此时在脑海轰鸣作响。
视线停落在那方不大的遗址,指尖摩挲着粗糙苍老的陶片,我恍恍然看见河姆渡人从历史深处踏着厚厚的尘土走来,一种亘古的滋味涌上舌尖。忽然想起第一天得到的教诲:“如果将二十五岁作为一代生命的接续,那么我们与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之间,只隔了两百代人。”
也许历史之间,生命之间,很近,很近。
“那个午后也许改变了我一生的道路。”离别那晚的夜色里,我在日记中写道。
至于我还参观了多少遗址,了解了多少文物背后的故事和考古知识,我已经不大记得了。我只知道是已出土或是仍沉眠着的它们,铭刻着这片大地的脉搏。当然——与数十位优秀北大人的相知、同行也足以为我打开一扇名为“北大”的窗。透过它,我得以窥见北大人的精神与风骨——那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使命和信念,亦是一种“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自信与气度。
临行前,带队老师将刘崧的这首《结客少年场》赠予我们:“结客少年场,少年本同调。肝胆各自悬,持之以相照。”
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抄下贴在桌角,“少年场”的初逢,已然开了一扇门,指了一条路,此间少年,当有一行。
再相遇
一个月后,我拖着行李箱迈入燕园,再次与北大相遇。每天清晨,我都会骑着单车在燕园里闲逛,企盼在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我的足迹。园子里有树、有塔、有湖、有石,还有一幢幢古色古香的红楼,与细细碎碎洒在校园里的晨光——那是梦想与希望的具象。
8月追赶着夏天的尾巴,北纬四十度比祖国最南端的小岛更能感知季节的流转与变换。凉风习习,满地的银杏叶闯入我的视野。我弯腰拾起两叶金黄夹在手机背面,当做我与北大、与自己的约定。
“可能已经在不知不觉间爱上你了吧,北大。”我想。
途中
暑假里两次与北大的相遇几乎要使我忘记我仍要回到书斋,仍要在书山题海中奋斗许多个日夜。我原以为这两次经历很快就会被枯燥艰辛的日子所磨灭,但它所带来的憧憬却实实在在地化为热爱与执念驻进了我的心底。
每个在教学楼走廊守望日出的清晨,每个披星戴月的夜晚,与黑板左上角不断减少的倒计时,这其间溜走的,是什么?
是清晨翻来覆去的实词背诵时鸟儿的聚散翔集;是改了又改的计划表与勾不完的日程;是堆叠成山的试卷和密密麻麻的笔记;是周末留校自习时意外溜进教室里的松鼠;是窗外的榄仁树在微风中对偶尔失意的我的细细低语;是火红的木棉开了又谢,飘落一地雪白;是每天傍晚在操场跑步,大汗淋漓后悠然望见的晚霞,在脑海里定格……这样美好的景、这样美好的时刻——
是那些被我们称之为“奋斗”的日子,是那些单调、无华,却又充实而丰盈的日子。
考前最后的日子浸泡在溽暑的炎热中。换了教室,没了空调,仍不变的,是那汗湿的衣衫与同窗专注的背影。还记得,曾经也有这样的身影,在太阳还未升起,只有台灯作伴的冬日清晨;在校园人已散尽,只余四下蝉声的暑假正午……陪伴着我,宽慰着我,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分量和重量,温柔地驱赶着我,鞭策着我前行。
终·始
高考如约而至。
六月的小岛空中依旧氤氲着热气,斑驳的树影顺着光线投射在考场外的走廊上。我坐在曾经日日夜夜奋斗过的教室里,窗外是一抹绿荫,不息的鸟语和蝉鸣。
6月9日下午四点半,随着笔帽“咔嗒”一声合上,我知道,我的高中,结束了。
接着,出分,录取。
当我打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欣然,坦然,淡然。
史铁生说:“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此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终于,我经由一切的一切,和我的理想一起,来到了这里。
我常常会问自己:“我”在哪里?
在一个躯体里,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在对世界的思考与梦想里,在永远的热忱和渴望里,在对过去的回忆、对现在的感知、对未来的眺望里……
此时此刻呢?
在起点,也在路上。
相关阅读
文字:蒙铮
美编:赖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