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新语 | 杨子珉:歌以岁月,情拥燕园
全文共3132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编者按
七月的离歌尚在耳畔,九月的燕园便迎来了她的又一次相遇。天下英才齐聚未名湖畔,为常为新的北大注入无穷的活力。博雅塔下宜聆教,大师身旁好读书,初入燕园的学子将在这片园子里书写属于他们的篇章。今天,就让我们听听属于他们的“未名新语”。
输
学生姓名:杨子珉
毕业中学:贵州省黄平民族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为梦远行的旅途,难免孤独,但也充满温暖。这是三年时光的发酵到如今反馈给我内心的真切感受。
已经步入秋夏相交的时节,暑热消了大半,秋天的清爽不知不觉间渗入了天地里。每日伴着朝阳苏醒,在正午的日光下安睡,在夕霞里的乡间小道漫步,夜间看着每颗星为驱散黑暗而努力点着的火光,从未感觉时光流淌得如此缓慢而悠闲,就像在我耳边轻轻奏响着山溪的微鸣。这让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以至于我再去回首清点以往回忆的时候,竟发现与在校园里的那个自己变得陌生起来。
在校园里
挥别初中熟悉的景与物与人,转身便踏进了高中敞开的大门。走进高中,便好比走进了人生的新轮,跨入了生命的又一季度,再次迎接属于自己的新一段奔走的旅途。
想想以前背起行囊,辞别父母和生活了十几年的乡土,只身一人来到县城的中学里,那种初来驾到的隐惧和陌生环境带来的不安并由二者混合而成的孤独感,当时不论如何打点自己的心情,却也很难将其淡去分毫,又彷佛实质一般,跨越了三年时光造成的鸿沟壑谷,连接到了三年之后的此刻,直直扎在现在的心中,引起一般无二的滋味。还好有三年为伴的熟悉及时冲淡,才稍稍平复了翻涌的心绪。
高一的生活,在半是勤勉,半是慵懒之中马马虎虎地度过,但终因足够认真没有敷衍,还是平平静静地迎接了分科考试并进入了新班。
高二的班主任有了调整,新班主任讲授语文课,是一个很有魅力的老师。他以前做过新闻编辑,发过稿,写过诗,作品得过奖,入选过青年作家。我被他所吸引,开始尝试和他接触交流。我经常跑去他办公室,或者交流读书心得,或者讨论某本书中人物命运,书的主题,或者拿着作文去批改,有时又会请求他建议几本书给自己看。这一来一往,彼此也渐渐变得极为熟稔,越来越像朋友一般。
班主任极喜欢路遥的书,给我讲过在大学里的那段求学岁月。在路灯之下抱着厚厚的《平凡的世界》翻看,同为农村人所亲历的那种生活的悲苦无视年代的距离,激起强烈的共鸣以致潸然泪下两眼模糊。我似可见时光划过漆黑的夜幕,伴着清冷的灯光倾洒,流于翻过书页的指间。生活便也封酵在一页一文,一灯一人的孤独和感动中,给今后的岁月带来无数的温暖。在他的文章中因此多可寻见路遥作品的影子,带着那种浓厚的乡土气息,我至今仍深深记得他在一篇以自己亲身经历为基础写就的小说中说道:“农民们磨细了骨头,却养不好自己的肠子。”
深受班主任影响的我也拿起《平凡的世界》阅读。那时候,忙完一天的课程,回到寝室躺在床上,在宿管员催着熄灯之后悄悄爬起来,打开台灯,翻着身子找到一个合适的姿势,并用被子把发散的光线限制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激动地翻开书页开始阅读。情深处常常泪盈点点,望着书页的字迹渐渐虚幻模糊,像水雾弥漫了一般。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时常看到凌晨三四点也舍不得放下书,依然感到精力充盈,无丝毫疲倦,直到考虑到早晨功课才怀着一股难以抑制的惆怅和不舍合上书本。现在想来,那段夜读的时光,却是给了生活莫大的安慰,温抚去许多的枯燥与孤独。
因为与文字结缘,所以内心开始向往北大,希望在她那一百二十来年岁月洗礼的热土上,在那深厚的底蕴与情怀下,将自己的情感与梦想栽下,得到最丰硕的收获。
走进高三的门
时光匆匆,岁月如流,离开了一批人,也迎来了一批人。生活的舞台剧从未结束,演完一场的人离开,便开始下一幕的编排。当耀眼的灯光照在我们这群人身上时,大多是惊讶与不知所措,站在舞台最前面的我们,也开始写着自己的剧本,进行着自己的表演。
18届的学长学姐们毕业,我们也走进了高二的尾声。一级一级地往上升,生活的推力也越来越大,踏出步伐的节奏也是越来越快,否则只能被生活的巨力推倒。高考的压力也彷佛实质一般扩散开来,沉沉地压在肩上,埋在心头。
走进高三的门,便意味着走进了苦与乐交织,汗水和泪水为伴的日子。
生活潮流继续翻涌,在高三会迎潮而上冲上高处,也会随潮而下跌入低谷,起伏不定,无丝毫安稳,这才是高三的模样。
这一路上,我走过芳草鲜美的地界嗅闻满鼻花香,也走过泥泞沟谷的浅滩沾染满身尘土。成过,也败过;得意过,也失落过;坚定过,也迷茫过。总之,高三就像百味的汤,我一时之间竟也品了个遍,各种矛盾冲突的情绪纷纷砸来,把心里搅了个天翻地覆,无比混乱。
在苦味如水漫没心间的日子里,在困顿潦倒迷茫不前的时候,北大燃烧在心中的烛火时明时暗,我常常感到摇摆不定,近两千公里的距离,仿佛只有一步之遥,亦如天堑难以跨越。梦想的种子好难将其埋在如此遥远的沃土。
在自己执着于计算付出与收获并为此感到不安和怀疑时,看到路遥先生说:“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
这种但行耕耘莫问收获的心情胸襟和忍苦耐劳坚定行走的决心毅力,化作缕缕清风环绕周身,消解了粘连身体的疲惫酸乏,吹落了缠满灵魂的荆棘荒草,化开了弥漫心底的重重迷雾,带来一片为永无止息的生活奋斗下去的感动。我们苦,却无从止歇;我们累,却从未退避。难道高三不就是马尔克斯所说“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中涅槃”吗?
如此征途之上,一次次力量的汲取,一次次从自我怀疑里走出,一次次迷茫了又坚定,只因想着怀抱阳光前行,最终也能站在阳光的舞台。燕园,这个温柔而热情的词,被我悄悄藏在高三起伏不定的内心里。
奏响的战歌
歌曲的前奏是一次年级的集体登山之行。
在高考前夕,学校组织了一场以年级为单位的登山活动,登的是金榜山,题的是金榜名。
我们顶着浓厚的阴云出发,半路上飞下无数雨点,把衣服浇个全透。同学们都没带雨伞,但大家都并未因这场雨而停下步伐。尤其对于举着横幅的我,时刻都得保持步伐的严整有序和横幅的规整无乱。酸乏侵袭的手肘,渐渐麻木的脚底,溅了一身的黄泥和水雾弥漫的山腰山顶,是一路的风景与心情。携带着这样的感受,在山中环绕行走最终回到学校,徒步跨越近二十公里的路程,我真切感受到这次行走的艰苦与沉重,更何况两千公里的路。但正是此次的远行,给了我追逐的勇气和决心。
忘不了这高考前的登山之游,那长长的山路在风雨里溅起的泥泞,那学校发给的题写着“金榜题名”的红巾,那成列的队伍好似走着远征,那不知名的地方里飘着的菜香和响起的歌声,那一颗颗充满感动的心和一双双装着远方的的眼睛。那是温暖迸生的地方,是梦想腾飞的根基。
高潮便是那如约而至的六月七日与八日。在如此重要的时刻,天公依然没有丝毫怜惜,还是清晨的雨和午间的烈阳。那带着水分的空气,夜夜蒸得我内心焦躁难耐,辗转难眠,常常半夜被挤出无数汗水。那是我最不安最焦急也最难受的两晚,对未来的深切担忧和对命途难测的恐惧一时间狂涌不息,交杂融汇,竟弄得心力憔悴后让眼皮沉沉闭合。
每次清晨睁开眼,都会强迫自己不去想是否有缘踏上那去往两千公里外目的地的列车,都让自己沉静下来融入考试之中,在享受之下真正完成对自己使命的交付。后来发现原来只有坐在考场中,不抱着将会去向何方的想法,握笔的手才能稳定,前行的心才会无波。
熬过那最艰难的两天两夜,八号当天的夕阳托着我的心缓缓游荡,夜里的暴雨如注浇头,冲去全部积蓄的苦水,得到尽情的释放。
尾声则在成绩公布的半夜零点,手指颤抖的那一刻意外点进了页面,看着一栏栏的成绩数字,激动的欣喜和平静的喜悦竟是同时滋生,哑口无言中心里却早已盈满泪水。这是我离梦想最近的一刻,我知道此时我有资格拥抱它了。
情拥燕园
结束亦是开始,人生的旅途从未停歇,要想拥抱更有趣的生命,就必须依然沿着陡坡艰难爬行,上下求索。这一路,不变的仍是进取的心和奋斗的魂。
生于大山长于大山,现在回想,幼时的成长,确也伴着贫瘠带来的阵痛,但这种痛,又何尝不是生命的另一种抚慰,一种前行所需的强大力量?
有幸投入燕园的怀抱,自然倍加珍惜与她相处的时光,只愿在这短暂的岁月里,留下一份足够深厚的念想,给生命以足够的热度。
相关阅读
文字:杨子珉
审校:王炳寒
美编:赖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