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寄语 | 千江映月,初心不渝——记周千渝的北大逐梦之路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0-08-18


  全文共2892字,阅读约需8分钟


学生姓名:周千渝

毕业中学:江苏省海门中学

录取院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对我们家庭来说,今年最大的喜事就是女儿周千渝如愿进入北大。


周千渝的北大之路并没有一帆风顺,她一路起起伏伏,希望与忐忑交织、信心与迷茫参半。十八年来,北大始终是我们仰望的星空,我们脚下却是并不平坦的沟渠。高三如同一场梦,梦醒,我们终于来到了北大!


扑朔迷离北大幻梦


女儿初中上的是我市以理科竞赛见长的学校,每年都能有学长学姐获得某某数理化大奖、考取国内名校的消息。6月丰收季,老师会自豪地请来当年的得意弟子和孩子们见面,鼓励孩子们以学长学姐为榜样,努力学习,来日实现理想。


那时,教室墙上贴了一个大大的表格,班主任杨老师让每个孩子写下六年后理想的大学,周千渝写的是北京大学,班里有同样想法的孩子不下二十。这是一群有着最绚丽初心的孩子们,但是通往梦想的路不会一帆风顺。对女儿来说,首先就是数理化这三座大山。她理科思维慢,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尚可,一旦涉及竞赛训练,就显得力不从心。


教室墙上,周千渝名字后面的“北大”两个字,就像望远镜里看到的景象,以为触手可及,实际却相隔千里。





让我们感到安慰的是,女儿在每一次全市统考的大型测试中的排名一直非常靠前。凭着扎实的基础,周千渝顺利进入高中实验班。让我佩服的是,她虽然学得有些吃力,但从没轻言放弃。细想,那时的北大梦虽然忽近忽远,但她内心从没有放弃追逐。


柳暗花明北大初遇


高一结束要进行文理科分班。“考古”是她从小就埋在内心的一颗种子,但对当时的她来说,选择文科需要极大的勇气。虽然选择的过程患得患失,但一旦确定了方向,女儿就变得义无反顾,很快调整心情融入了新的班集体。之后我问过她当时的想法,她只平静地说了一句话:“我认为我更适合文科。”


现在回想,选择文科,是我们结缘北大的转折点。


在文科强化班里,物理化学课顿时显得非常轻松,她日常的数学成绩也能在拔尖学生行列,她还可以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她喜欢的人文社科领域。果然,文科是更适合她的正确选择。在高二暑假,她获得了参加北大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和考古暑期课堂的机会。一下子,她的北大梦又被拉近了。



7月,她参加了在杭州的考古暑期课堂。那次经历对她来说特别震撼,考古文博学院的老师们和学长学姐对她的影响非常大。孙庆伟院长亲自带队,十来天全程和这群高中生朝夕相处。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个孩子分成几辆大巴车,在几天的行程中,孙老师轮流坐每一辆车,让每一个孩子得到当面鼓励;徐天进教授对待学生非常真诚,有孩子在早餐时就前一天的某些疑惑点向徐老师提问,徐老师当即放下筷子认真回答;还有担任带队老师和志愿者的学长学姐们为他们忙前忙后,无私奉献。女儿回来向我讲述这些的时候,感慨于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感慨于考古文博学院师生的和谐氛围。从此,女儿从最初对考古懵懂的喜欢到有初步认识,学科内容更具体,未来目标也更明确了。



考古暑期课堂结束的那天,我们去杭州接她,她和营里的小伙伴们告别,互相留下“明年PKU再见”的约定。回到家,她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说:“要更更更努力来赴你们的约!”


那一刻,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已经是她心田里一棵芽尖初透的苗了。



转眼8月,她去北大参加优秀中学生暑期学堂,教学楼里参加测试、邱德拔体育馆听教授讲座、学生宿舍睡觉、学五食堂打饭、未名湖留影、燕园撸猫……他们过了六天“北大人”的生活。有两件事情让我记得特别清晰,一是最后一天“理想在前”的大型联谊晚会,场面浩大,榜样云集,她拍了很多现场视频,回来还激动地指着照片告诉我这是宋玺学姐;一是暑期学堂中有一个环节是集齐所有学院的徽章,她到考古文博学院那边盖章去,碰到7月份在考古暑期课堂面试她的教授,这位教授居然一眼认出她。


如果说之前她的北大梦还是微弱的火光,高二暑假和北大的几次接触,彻底点燃了她内心对北大的向往。


巫山非云北大情结


暑期学堂回来,我们正式开始了高三的学习生活。女儿第一次经历高三,我们也是第一次当高三生的家长。因为和北大的两次接触,女儿进入北大的渴望变得非常强烈,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要求也随之更高。




数次交锋中,女儿已经了解到对手的强大,她向往和这群来自全国的优秀中学生参与同一场竞技,她为此全力以赴,每天找迎战北大考试的题目来刷。有时,她也会产生患得患失的焦躁情绪。但她有明确的目标,此刻我们最需要做的是肯定她、鼓励她,为她助力,陪她一起奔向她的理想。



高三期间,北大江苏招生组的老师和他们的接触也变得更频繁。每次见面,老师们都要一对一和有北大梦想的高三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近况,给他们学习建议,更多的是给他们鼓劲加油。她基本上不透露给我听谈话内容,仅有一次,她高兴但平静地告诉我们,招生老师说她寒假学堂的成绩超级好。但她并没有因此敢有半点懈怠和骄傲,北大是全国优秀人才的集中地,她唯有丝毫不松懈地全力拼搏,才能一步步靠近北大。


这是一段曲折的心路历程,“北大”,就是激励我们勇敢前行的那座灯塔。



北大老师在他们高考百日冲刺的时候用“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来激励孩子们。随着和北大的一次次接触,到高三的第二学期,在我的女儿周千渝心中,“北大梦”已经非常清晰强烈了。




高考后,我们马不停蹄来到北大参加博雅考试。由于在北大的屡次考试中发挥不错,我潜意识里把北大当作女儿的福地。周千渝或许也有这样的心理暗示,去北京的途中,她有种回家的轻快感。


千江映月圆梦燕园


高考分数出来,我们如愿进入了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再看看省内高考大神,很多都和周千渝在暑期学堂或者寒假学堂中有过交集,周千渝终于能够完成一年前和他们的约定,相约PKU。她不止一次向我感慨说:“北大对我太好了!”是的,这一路走过,我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勇敢追梦,一步步剥茧成蝶,走向了她十八岁的成功。


7月,北大老师来学校给他们亲自授发了入学通知书。周千渝现场打开了她的通知书,听说,她小心翼翼拆了起码五分钟,现场所有人屏息关注。这五分钟,承载了她十八年从未改变的梦想啊。而后,她作为海门中学录取北大的新生代表发言,她用“单相思终于有了结果”来比喻她被北大录取的欣喜。



入学报到的日期日渐临近,我在北大附近定下了入住的酒店。我忽然发现,日常生活中严重路盲症的我,对燕园却已经非常熟悉了,新生报到的邱德拔体育馆在东南门附近,宿舍在西南门附近,考古文博学院在未名湖西边……事实上,我虽然陪女儿去过两次北大,但因为都是去赶考,并没有心情游玩,所以所及行踪也不过是农园餐厅、三教、二教、体育场这一个小区域。原来,如果心有牵挂,路盲症是可以自动治愈的。



此刻,我的心情忽然回到十多年前把周千渝送进幼儿园的那一刻。那时,她带着我们对她的殷殷期许,站在学业的起跑线,第一次接触到家庭以外的小世界;这次,她将带着对未来的憧憬,开始人生的新征程,去感受家乡以外的大世界。


祝福我亲爱的女儿,前程顺遂。



家长经验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未名新语 | 王璐瑶:入燕园,寻初心


《北大师说》特别策划 | 学堂门启,北大常新


丝路特展 | 千山万水,与你相遇


一眼千年 | 北大考古人的深情告白


视频 | 北大考古,来了!

相关阅读

供稿:北京大学江苏招生组

美编:赖雯燕

审校:童祎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