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 | 北大考古人的深情告白
全文共4425字,阅读约需17分钟(含视频)
编者按
悠悠历史五千年,巍巍华夏九万里。每一寸土地都深藏着往昔的故事,每一刻时光都记录着延续的辉煌。考史晓古,连接今昔,铭记历史,展望未来,脚踏实地,步步前行,这是北大考古与共和国的故事。在祖国七十周年华诞之际,北大考古人送上了对祖国的深情祝福,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北京大学平粮台考古队向祖国告白
心系飘扬五星红旗所有的探索都出于对这片土地的深沉热爱都是对中华文明的诚挚表白
《田野考古实习》是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重要基础课程,是国内外同类课程中规模最大、教学内容最为丰富的课程,自开设起,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从考古学到文物与博物馆学,从文物保护技术到外国历史与外国考古,每一种专业方向都与考古实习密切相关。“致学存乎心,补拙莫如勤”,考古的惊喜就在方寸土地与纸笔之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考古的发展何尝又不是如此?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从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考古实习回来的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提到:“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
以古鉴今,告白祖国
田野发掘是考古学的基础近百年来的考古挖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它们也在用自己的语言诉说着“我爱你中国”
商代
三千年前的中原大地,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逐渐兴起,留给后世无数馈赠。
玉燕与后母戊鼎即诞生于这个时期,一小一大,寄托了祖先对农业兴旺的美好期盼,承载了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沉淀出的庄严气质。
农耕文明的守护者——玉燕
刻一只小鸟,留下华夏大地的千古春风。这只青绿色的玉燕不过径寸,却生动优美,做工精良。作为传世文物,它与妇好墓出土的玉燕处处相似,因此被断定为商朝遗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燕子是商朝的图腾,更是农业生产中的益鸟,它守护着中华大地上古老的农耕文明,被认为是春天的使者,年年岁岁似曾相识地归来。或许正因如此,三千多年前的商代,贵族们以美玉雕琢成玲珑可爱的燕子,将春天留在眼前,也随着文物的传承,将心意寄到今天这个被称为春天的时代。
玉燕是商代生活用品,高4cm,长2.3cm,宽3.7cm,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玉为青绿色,圆雕。器伏卧状,仰头,双圆圈形眼,尖喙,短颈,双翅微展,露出尾部,尾部雕两个圆孔。双翅雕刻翎纹,背部为勾云纹,均为双线阴刻。
此器购于60年代初,为传世品,但从造型、纹饰上看,与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燕雏颇为相似,且雕刻技法也颇为相同,造型优美,形象生动, 刻画细腻,为商代动物玉雕中上乘之作。
中华民族血脉的记忆——后母戊鼎
国器,说起这两个字,第一个浮现在中华儿女心头的总是它的身影:庞大的体量,方正的造型,厚实的器壁……不是其他,正是人人熟知的后母戊鼎。这一尊看似朴实无华的方鼎,如今却以其独特的威严吸引着世界的目光。望着那如同神话中的鳌足般能够支撑天地的柱足,望着那神秘而凝重的盘龙饕餮纹和双虎食人首纹,似乎就能看到过往那个神圣庄严的商朝,看到历史文明无尽的演变,看到中华民族血脉的记忆。静默淡泊,方正不阿,坚若磐石,不动如山。中华文明长久历史中所沉淀的气质,在这一件器物上展露无遗。
后母戊鼎是商王武丁时期的青铜礼器,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高133cm、 口长112cm、口宽79.2cm,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后母戊”青铜方鼎重832.84千克,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它的器身与四足为整体铸造,鼎耳则是在鼎身铸成之后再装范浇铸而成,所需金属原料超过1000千克。器厚立耳,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转角、上下缘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云雷纹为地,器耳上饰列浮雕式鱼纹,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部周缘饰饕餮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式饕餮纹,下部饰两周凸弦纹。制作如此器物充分说明商代后期的青铜铸造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足以代表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
西周
约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殷商灭亡,西周建立。伴随着王朝的倾覆与更迭,有的文物被历史长河湮没,有的文物方才初生。“中国”的观念悄然发芽,民族的血脉紧密相连,在几百年间所经历的、所催生的,默默被记录下来,与未来不期而遇……
何以为尊?我有中国——何尊
三千年前,年轻的周成王在周公旦的辅佐下,把王朝的第二都城成周营建在他们心目中的天下正中,也即今天的河南洛阳。这件大事被周人叫作“宅兹中国”,作为纪念,被一位同样年轻的、名叫何的周室宗亲,铸到了青铜尊上,成为迄今所见“中国”二字最早的出处。周朝人相信,庄严凝重的青铜器不仅能够礼敬祖先,也能够被他们的子孙后代永远传承。于是何尊会见证:三千年前,“中国”铸在它的身上;三千年后,“中国”铸在每个中华儿女的心间。
何尊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镇(今宝鸡市陈仓区),现藏于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
它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国家一级文物,是西周早期一个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贵族所作的祭器。尊内底部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何尊口圆体方,通体有四道镂空的大扉棱装饰,颈部饰有蚕纹图案,口沿下饰有蕉叶纹。整个尊体以雷纹为底,高浮雕处则为卷角饕餮纹,圈足处也饰有饕餮纹,工艺精美、造型雄奇。
周之兴也,凤鸣岐山——晋侯鸟尊
凤鸟的形象,寄托着古代传说的美学追求,牵系着中华民族的血脉情感。作为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孙庆伟老师与胡东波老师参与发掘和修复的一件重要文物,晋侯鸟尊见证了北大考古探寻中国文脉的不变追求,也承载了北大考古人继往开来的“考古诗心”。晋侯墓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晋国早期编年与史实的阙疑,勾勒出了西周晋文化的历史轮廓,完善了中华文化的早期面貌。那凤鸟回眸的双眼,穿透千年的尘烟,望向遥远的天际,沉默的凝视中蕴含着令人屏息的庄严——这,或许就是文明的重量。
西周晋侯鸟尊出土于山西省临汾市晋侯墓,高39厘米,长30.5厘米,宽17.5厘米,现藏于山西省博物馆。
晋侯鸟尊被誉为山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整个鸟尊以凤鸟回眸为主体造型,头微昂,高冠直立。禽体丰满,两翼上卷。在凤鸟的背上,一只小鸟静静相依,并且成为鸟尊器盖上的捉手。凤尾下设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全身布满纹饰。造型写实、生动,构思奇特、巧妙。鸟尊的盖内和腹底铸有铭文"晋侯作向太室宝尊彝",可证明为宗庙礼器。
修我戈矛,护我家国——中山戈矛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长风猎猎,遥遥送来战士们如山的呼号。待长河霜冷,观晓星沉落。当年的战士们已由青山埋骨,在九天之上遥听后人纵声高歌。我戎装出征,用一身锋锐换你一世不见战火。纵锈迹斑驳不复昔日英姿,但眼见得这锦绣河山风光正好,便甘愿此身长自缄默。吉光片羽上,每寸都印满了“家国”。
中山戈矛由白隆平先生捐赠,通长23.5厘米,援长15.5厘米,内长7.6厘米,胡长11.4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戈前锋作直线三角形,长援、短胡,弧刃。栏侧有细长竖穿二、上方一 长方形横穿,内长方形,中间一长方形横穿,尾部饰变形饕餮图案,胡部铸铭文“中山父口”四字。戈尖原有锈裂一处,援断两截,后经修复复原。表面锈蚀。按:中山父,鲁献公次子,宣王时为卿士,《诗·大雅蒸民》”保兹天子,生仲山甫”,全首颂扬中山父对周朝的功德。
春秋
公元前778年,中原大地上群雄纷争,战火纷飞。春秋乱世的兵戈铁马早已远去,经岁月磨蚀仍不败时光的文物,像一枚安静的书签,在这漫漫长河中,它们也期待着今天的检阅......
走向世界的使者——翼兽型铜提梁盉
两翼轻舒,双龙低回。四足傲立,兽首微昂。它是圆润可爱的青铜酒器,也是硬朗古朴的春秋印象。东方底蕴浑然承之,异域元素杂糅饰之。而今春秋战鼓不再,金戈铁马不再。且愿它重新盛满琥珀明光,敬上千余年悠悠风霜。眼前十里长街繁花似锦,这盛世气象,当与千年龙脉共享。我的华夏,我们共襄盛典,还要再续华章!
铜提梁盉出土于泾川县,高30.2厘米,纵20.8厘米,横22.5厘米,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盉体被设计为一四足怪兽。兽首微昂,张嘴为流,略翘的短尾为銴,器腹深圆,粗矮而趾爪向前的四腿,即为盉的四足。提梁呈龙形,盖中心亦饰一小翼兽为钮,盖与器身用一小环连接。器腹两侧各浮雕一飞龙,龙体遍饰鳞纹。龙做回首状,并各有五条扬起的羽翼,两只飞龙恰构成兽的双翼。
飞龙回首,鹤向天鸣——莲鹤方壶
飞龙回首成双耳,鹤立莲丛向天鸣。一尊莲鹤方壶,镌刻了青铜时代极盛期的辉煌。失蜡、模印、分铸、合铸、焊接相结合,平面、立体、浮雕、圆雕、镂空相衬映,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完美地诠释,也将文明古国的文化风度一展无遗。两千余年前,她是郑国王室殿上焚香环绕中的祭祀重器,两千余年后,她是烽火硝烟中几经辗转却终回中原故土的稀世文物。岁月磨蚀了她器表的蟠螭纹,却磨不灭她对这片土地的真情;时光带走了她曾经的光泽色彩,却带不走那踌躇满志的飞鹤突破鸿蒙,奋勇而起的精神!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制盛酒或盛水器,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园,通高117厘米,口长30.5厘米,口宽24.9厘米,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
壶上有冠盖,器身长颈、垂腹、圈足。该壶造型宏伟气派,装饰典雅华美。壶冠呈双层盛开的莲瓣形,中间平盖上立一展翅欲飞之鹤;壶颈两侧用附壁回首之龙形怪兽为耳;器身满饰蟠螭纹,腹部四角各攀附一立体小兽,圈足下有两个侧首吐舌的卷尾兽,倾其全力承托重器。其构思新颖,设计巧妙,融清新活泼和凝重神秘为一体,被誉为时代精神之象征。
寻真求根,不忘初心
北大考古与中国考古学共同生长是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1922年,北京大学国学门成立考古学研究室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源头1952年,北京大学设置历史系考古专业是高等院校中成立的第一个考古学专业
苏秉琦先生1965年于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一代代行走在田野上的北大考古人
传承着躬耕田野,艰苦奋斗的精神
“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
樊锦诗在青葱岁月选择了大漠深处
倾尽一生守护敦煌
用单薄的肩膀
扛起保护人类文化瑰宝的重担
1964年,樊锦诗在莫高窟
“我能奉献给你们的只有热血和汗水”
柴生芳在学成归国之际
选择报效桑梓
用尽余生服务基层
肩负起临洮人民脱贫致富的重任
“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1986级北大考古校友柴生芳
弦歌不辍,继往开来
新时代,青年一代的北大考古人
将继续秉持初心,砥砺前行
争做中华遗产的保护者
中华文明的诠释者
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相关阅读
来源:“北京大学”公众号
编辑:冯莉雯
审校:童祎璐 陈昱晓 王俊棋 赵鸿兴 陈天琪
美编:赖雯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