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经验|一场共同的修行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1-02-24

  全文共2673字,阅读约需6分钟



关键词:家长经验


编者按

十年寒窗,父母的陪伴始终如一,目送着孩子们不断成长,乘风破浪,向着梦想彼岸远航。在高考漫长的旅途中,父母的鼓励与支持是前行的强心剂,正确的教育方法更是勇攀高峰的指南针。让我们一起打开这份北大学子家长的经验谈,聆听他们的故事,希望这盏明灯能为正在拼搏的你照亮前路。

学生姓名:向常骏

毕业中学: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高考结束之后,回看这一路走来的点点滴滴,我的心又回到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日日夜夜。突然发现,18年来,不是我们在养育孩子,而是我们在互相温暖,各自成长。人生,是一场自我完善的修行,所谓的教育,无非也是一场健全人格,健康身心,扬善抑恶的修行。孩子在成长的路上,我们也在成长。



(一)源于爱的初心——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在曾经记录的文字里,我看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每个孩子都是天才,在他们的体内,蕴藏着无限的可能蒙氏教育理论认为,孩子3岁以前对外界的知识吸收属于“模式记忆”时期。也就是说,3岁以前幼儿对外界的环境不是先理解后接受,而是全盘接受。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良性的信息刺激,避免不良信息。作为父母和幼儿密切接触的人,我们有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发展语言,运动,道德,才艺等多方位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尽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实、快乐、健康的成长。


在孩子出生几个月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听舒缓的钢琴曲,中英文儿歌,和孩子说话(尽管孩子不会说,也要经常和他交流)。我们把客厅、卧室贴满了各种识字卡片。比如在门上贴上“门”字,在电视机上贴上“电视机”,在沙发上贴上“沙发”,在墙上贴上“墙”,诸如此类。抱着孩子满屋转的时候,就有意无意教他发音。后来,孩子几乎会说话时就会识字。


只要有心,处处都是学习的环境。在马路边,公园里,商场,超市,我们经常看到什么陌生的字就教孩子念。1岁半左右开始教孩子识字的同时用英文发音,很快我发现,我的词汇量有点跟不上了,因为从这以后,孩子遇到任何东西都会问我“这个英文怎么念?” 大约两岁左右,孩子就能自己看简单的中英文绘本了。


我们经常一起游戏。为了建立数的概念,我们会让孩子在生活里体验“数”。比如一起拨豆子,分水果,一边玩一边数数,孩子很快就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我们还经常玩一个“猜猜看”的游戏:我左右手分别拿几颗彩色的珠子,让孩子看几秒钟,然后迅速把手合上,让孩子说出我左右手分别有几颗珠子,是什么颜色。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回忆孩子6岁以前,家庭关系的和谐,给与孩子的陪伴,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这对于孩子都非常重要。爱就是陪伴,所有的早期教育,都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光里慢慢渗透完成的,孩子从我们这里得到,感受到的,最多的是鼓励和肯定。看山是山,见水是水,一切都是爱的自然流露。



(二)成长中的迷茫

——看山不像山,见水不是水


有了早期教育的铺垫,孩子从入学就一直表现很好。在课堂上,能专注的听讲,作业能按要求完成,和同学们和谐相处。从小学到高中,走过来几乎都是一帆风顺。


宁静,在孩子高中开始学化学竞赛的时候,慢慢地发生了变化。在参加国决以后,孩子以微小的差距与国集失之交臂,要回校参加高考。这对于已经一年没有学习高中综合科目的孩子来说,压力可想而知。还有七个多月就要高考了,有一次陪孩子吃饭,孩子和我说:“妈妈,怎么办?这么久没看书,以前学的都忘记了。”我说没事,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拼,我们努力了,以后没有遗憾就行,不用去想结果。


2020年,对每一个参加高考的孩子都不容易,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秩序和学习计划。当同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复习结束了几轮,我们学校竞赛的孩子们还在上新课。第一次测试后,是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最差的名次。我当时看着孩子的成绩,尽管有心理准备,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同时,也开始认真思考,当初我们选择竞赛的初衷。


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竞赛?宋朝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朱熹,有一段话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人之为学当如是也。盖学莫先于立志,志道,则心存于正而不他;据德,则道得于心而不失;依仁,则德性常用而物欲不行;游艺,则小物不遗而动息有养。学者于此有以不失其先后之序。”


关于育人,古人看重德行,现在更多的父母在乎的是成绩,是名声,是孩子的功名利禄。如果一个孩子,品性端正,积极乐观,身心健康,读什么大学和将来从事什么工作真的那么重要吗?


迷茫困惑中,想起孩子初中一位语文老师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她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见过很多比常骏更聪明的孩子,但是没有一个孩子能比得上常骏的德行。”我很感动老师这样评价我的孩子。这么多年以来,对孩子品性的要求,确实远远胜过对他学习成绩的关注。


我的心,一下子平静下来。


人生,总会遇到波澜起伏,遇到不尽人意,遇到挫折磨难。在任何境遇里,都不能忘记初心:教育,要的不是分数,不是名校,是“德行”,是“做人”。


端正了自己的心态,面对孩子的现状,开始安然的接受。当孩子感到泄气的时候,我们总鼓励他:“北大,是我们的梦想,以前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上天会看到你的努力,你只管全力奔跑。就算没考上,这个梦想也曾经激励,照亮过你的青春,我们为你喝彩,为你骄傲!”



(三)修自己的心态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不负梦想,不负青春的孩子,今天已经身处燕园。回望往昔,陪伴孩子成长,其实也是在充实,丰盈着自己的生命。此刻深深的体会到,教育其实是一场自我修行。


如果说孩子的早期教育开发了他的智慧,而性格、品行、德性的形成,却是教育真正的灵魂所在。我们是孩子的父母,更是孩子的人生导师。我们自身的修为,我们的三观,我们的言传身教,会在星星点点清浅的岁月中深深影响着孩子。有时候,我们希望改变孩子的某些东西,首先得看看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被改变?我们是否在自己的生活里,完成了自我教育?


教育,必须以自我教育为先决条件。孩子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来源于自信心的丧失,来源于卑微感。在抵触情绪的背后,总是存在着心理上的冲突。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行为,都折射出我们自己行为语言方面的问题。改变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孩子也会随之改变。过去人生每一次关键时刻的博弈,当孩子情绪不稳时,我们都在鼓励他,肯定他,不断端正自己的心态,同时也在影响着孩子的心态。


梦圆北大,不是终点,是又一个新的起点。而我的“修行”也远远没有结束,我还在学习怎么做一个合格的母亲,继续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





文字 | 向常骏家长,内容有修改

美编 | 戎子艺



家长经验

家长经验|隐形的翅膀


家长经验

家长经验 | 不断学习,并肩前行


未名新语

未名新语 | 林润澜:拥抱燕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