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大学子备考锦囊 | 周子悦:未来值得期待

北大招办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2-08-31

  全文共2354字,阅读约需7分钟



关键词:北大学子备考锦囊


编者按

踏着晨光走进教室,翻开书本开始新一天的知识之旅;方寸书桌前静心埋首,写下给未来的一张满分答卷;傍晚在空旷的校园驻足凝神,勇攀高峰时也曾有片刻迷茫与失落……这是你的青春故事,也是无数北大人的难忘记忆。前行路上不妨稍歇片刻,与我们一起聆听学生经验,这里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巧妙的解题思路,更有柳暗花明的心路历程与矢志不改的理想追求。十年如一日的追梦路上,一人独行风景虽好,携手共进步履愈坚,你的故事,北大始终不曾缺席。



学生姓名:周子悦

毕业中学:哈密市第二中学

就读院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能来到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是我的荣幸,在此,我想回顾一下我前18年的学习和生活,寻找那些能够使我不断成长并且最终来到这里的因素,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其他憧憬着北大的学弟学妹们有帮助。


在我个人的学习过程中,我一直相信一句话:将足够的效率放在投入时间之前。这句话跟随我从初中到高中,直到高考之前都一直指导着我的学习与生活。


所谓效率,不是说做任何事都要速度最快,而是求一个时间的“性价比”,所谓性价比:


第一,是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取得尽量多的收获,在高中生看来,其实就是用更少的时间拿更多的分;


第二,是要让付出的时间在合适的时期达到最有效的转化,不能白白地浪费,这也需要一个提前规划的过程。


这里用我自己来举个例子吧。


上高中的这几年,其实我在学校里并不特别突出,尤其是高一的时候,由于数学基础非常差,我的数学曾经考到89/150分。这种成绩是有些糟糕的,更不要说对于怀着更高的梦想的我。


痛定思痛,即使非常困难,还是要重新振作起来补齐短板。于是高一的下学期,我在家里没有出门,完完整整做完了30cm的数学卷子。这种做法虽然对于很多聪明的学生来说有点笨拙而且幼稚,但是对我来说是管用的——至少这样的劳动帮助我打开了做题的关卡,把曾经没学会的东西都学会并且巩固了。


或许有人会问,这样的重复劳动是否和我前面提到的效率至上的原则相违背?事实上并没有。


高一对数学的补救让我在之后每一节数学课上更加敢于学习,也给我高二时期其他科目的学习腾出不少时间。如果当时没有这样一个投入时间的过程,或者即使是将这个过程后移一些,也都会影响我的整体学习效率。


之所以说这段时间的支出是有效率的,正在于它是在合适的时间段提前筹划过、认真实施了,并最终在我的整体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正面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在合适的时间做好合适的事”,也就是我的“性价比观”的第二点。



至于第一点,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取得尽量多的收获,我在这里也用我自己来举两个例子。


众所周知,高考前夕是最为紧张的复习时期,这段时间大多数同学选择补原来相对弱势的学科。事实上,在最后的这段时间,我并没有这样做,我选择保持语数外三门相对稳定,即使在数学相对弱势的情况下也坚持要提升文科综合的分数——在我看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涨分幅度最大的机会一定是在文综,因此即使文科综合分数相对比较理想,我依然坚持与它“死磕到底”。


还要提到另一个现象——同学们很喜欢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这本来是个好习惯,但是也应该要注意问问题的方法。没有经过自己思考而直接将问题呈现给老师是不明智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彻底想明白盲区在哪里。


假使说一个数学题,我们在提问之前一定要找到到底是在哪里停滞不前,如果是思路或者知识点不熟悉,是否可以顺藤摸瓜牵引出更多问题并且一次性解决?如果是计算或者理解题意的问题,我们是否可以自己解决,省去排队等待同学提问的时间?这都是对时间的节省,也比单纯的提问更能让我理解问题的本质,换句话来说就是提高了效率。


这两个例子,就是我的“性价比观”的第一点,也就是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选择在短时间内取得更大的收获。




同时我也想分享另一个小tip,或许能让同学们保持学习的激情,我称其为“拆分式激励法”。


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心仪的学校,将它某个专业近几年的投档线作为目标,并且将这个分数拆分到每一科目中去。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对每科的目标分数进行调整,并将其作为每一次模拟考试的参照样本,如果达到了目标我们就回头复盘或者适当提高目标,如果没有达到也不要灰心,可以回头调整我们的学习方法或者改变一下目标分数的分配方式。


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检验自己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方法,也能帮助我们坚持自己的理想并且不断向心仪的学校靠近。



另外我还想提到一点:不要处处对照别人,也不要为自己一时的错误而后悔,这两件事都是没有意义的。不断地因为对比而失落、因为失误而悔恨,会浪费你太多的时间,分散你宝贵的注意力,是对自己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


以上这些观点对要求综合发展、全面进步的大学生活大概不完全适用,但是对于高中的学习或许还是有一定帮助,因此我希望在我不断适应大学新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能让我高中时的学习方法对更多的学弟学妹有所帮助。



当然,我的成绩也离不开培养我的母校哈密市二中和悉心教导我的每一位老师。正是因为他们无时无刻不关注我的学习与生活,并且将学生的未来看成最重要的大事,才能使我和我的同学们取得这样好的成绩,拥有在各大优秀学府求学的机会。


我的家庭也是帮助我不断成长非常重要的一环。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给我的关心和爱是不普通的,这让我不论离家多远都依旧无法忘怀。正是因为他们对我的关爱与理解,才让我身心健康、三观正确地长大。



这篇文章既写给走向大学新生活的我,也写给未来将要准备高考的学弟学妹们。希望同学们能从我的经验中得到有用的东西,也盼望未来有更多的新同学与我在北京大学相会。


不论你在哪里,愿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文字 | 周子悦,内容有修改

美编 | 李博宇

审校 | 陈一格



北大体验

未名学子说 | 吕杨:“进行时”的生活


备考锦囊

北大学子备考锦囊 | 梁晨曦:烟花刹那,薪火永恒


家长经验

未名家长谈 | 做孩子最坚强的后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