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周一班丨一班不一般——中关村一小的班级如何打造生态“葵园”经营样态?

2016-11-30 赵鹏飞 北京教育播报

播报君:

每次踏入中关村第一小学的校园,都能看到孩子们葵花般充满阳光的笑脸。


前两期,播报君带大家了解了中关村第一小学和可爱的老师。


今天出场的,是“葵园”的每周一班。中关村一小有着庞大的班级舰队,三个校区144个班级,真称得上是班级建设上的航空母舰啦!别看这么多的班级数量,每个班级在经营上可都是独具特色哟,既有班级间的交流共享,又有年级间的互动共享,还有班级与家长、与社区、与社会等多维度的共享,真是资源无限,各展所能,为孩子们提供了全方位的成长空间。


今天,播报君带大家一起去打探这些少年如何在“葵园”阳光的滋养下成长成材。


一班不一般  融合课堂让教育无限拓展


让我们先从一班不一般说起吧!一班由一群欢乐的小豆包和他们的“班爸班妈”组成。他们阳光、快乐、勇敢、自信,随时随地都可以给你来一段慷慨激昂的演讲;他们多才多艺,创意手工、诗歌配画、编制绘本……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们做不到的;他们活泼开朗与人为善,课上积极互动、课下互帮互助,共同成长……他们就是伴随着中关村一小融合课程改革成长起来的师生们。



如今这个班集体已经共同走过了三年的时光,“班爸班妈”更是多才多艺,从一二年级秦妍、章卫平老师到三年级杜新元老师的加盟,作为复合型人才的他们包揽了孩子们的习惯培养、知识学习、生活技能、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教学工作。


语文课、数学课、音乐课这些分科教学早就成了过去式,老师们把这些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打破学科界限,编辑了一小自己的融合教材——《金葵花乐园》。孩子们的书包变轻了,陌生的老师减少了,教室变成了舒适的生活区。上百种绘本可以随时看,有节奏感的小响板、小沙锤,做手工的剪刀、彩纸,应有尽有,让学生随时可得。


这种幼小衔接过渡,让孩子们开心极了。学校是安全的地方,班级是舒适的地方。有了这种安全感,孩子们交朋友,逛校园,做游戏,看绘本,共讨论,忙的不亦乐乎。



语文与美术融合——葵园诗画会


“老师,我喜欢绘画;老师,我喜欢恐龙;老师,我喜欢看故事书……”孩子们的喜好各不相同,但这难不倒融合课程的老师们,因为他们可以自主安排课堂结构和课程内容,很多时候,老师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兴趣点巧妙设计融合课程,满足不同孩子们的需求。


比如学习古诗时,老师会将中国古代“题图画”的形式引入现代诗的单元,让孩子在仿写现代诗后,为他们自己仿写的现代诗配上自己的图画。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大显身手,这一诗、画结合的学习形式慢慢地也带动了更多的孩子们,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充分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机会。文字、图画、色彩融为一体,孩子们兴奋地创作着。


有了语文与美术完美融合的实践经历,目前“葵园诗画会”已经成了三年级一班学生的最爱,孩子们见到诗就联想起画画,用诗配画的形式表达作者的情感及自己的感受。经过近三年的系统学习与创作,三年级一班的孩子们正在成为能赋诗、善绘画的“最浪漫的小孩”。拼拼摆摆、剪剪贴贴、涂涂画画、说说写写,弹弹唱唱……最浪漫的小孩儿每天一起行走在诗情画意中。他们用手中的笔书写心中的情怀,渲染世界的色彩。


小邹同学的绘本展、作品集


小邹同学绘本作品《流泪的大树》


三.1班孩子们的诗画作品


数学与综合实践融合——葵园工艺坊


葵园工艺坊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是一小融合课程中普遍采用的一种课程形式。


劳动技术、美术、数学、语文等科目在这种课程中都能被学生欣然接受。在工艺坊中,老师设计了“玩转七巧板,拼出大世界”,“巧搭迷宫”,“图形对称”等内容,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更轻松直观地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


比如,学习图形时,先让孩子们自己玩七巧板,熟悉七巧板之后,再引导学生认识图形、学习与图形相关的知识,用图形拼出身边的事物,继而用图形说话,形成故事连环画。一步步推进的课堂设计,让孩子们轻松快乐地领略了图形的魅力,又锻炼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学生们会根据教师给出的制作主题,进行手工艺品的创意制作。工艺坊的课程强调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作品,每节课上,学生们自觉组织制作小组,将事先准备好的工具材料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在认真听完教师对本堂课要制作的工艺品的制作方法讲解完之后,小组成员通过分工合作进行自己的手工艺品的制作。


孩子们用七巧板拼出的各种各样的事物,并为它们配上背景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同学们自己动手制作迷宫,一起享受着迷宫游戏带来的快乐!


学完轴对称图形后,孩子们自己制作出了美丽的花瓶


孩子自己制作的面包店


孩子们为风筝节制作的风筝


孩子学会了翻绳游戏


分工合作,制作出最好的作品


大家一起来,小伙伴们为课堂中的商业一条街共同设计着……


体育与品德融合——葵园运动场


除了文本的学习,一小的融合课程还安排了特色运动项目:趣味足球引导学生热爱足球,学会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奔跑能力、承担责任的意识以及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和自我保护意识。


课程将体育、卫生健康和品德课进行了有效的融合。孩子们在足球场上互相合作、生龙活虎的运动面貌更加坚定让老师们开发融合课程的信心和勇气。


同学们正在练习足球技巧


男女生跳绳队——个人跳绳比赛结合团队跳绳的比拼。别看“班爸班妈” 文绉绉的,指导起孩子们的运动来有模有样。有时候,老师还要亲自做示范,锻炼学生们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当然啦,当然老师也会精心设计一些团队共同完成的运动项目,什么十人八字、接力赛,丢手绢等等。这些体育运动游戏特别能吸引孩子们的参与。


不过,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会特意预设一些“小摩擦”“小挫折”,引导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凝聚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将品德教育内容有机结合到运动课程中。


轻盈的小豆包在享受欢快的跳绳时光


情感与表达融合——葵园演说家


“葵园演说家”是一种集演讲、音乐、生活常识为一体的融合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表现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然后制作成PPT和全班同学进行分享。


由于主题是学生们自己感兴趣的,学生们在课余时间都会认真地准备演讲内容,有的讲自己的特长、有的讲自己的见闻、有的讲看过的好书……内容丰富多彩,每次的演讲总能调动起全班同学的热情。


演讲结束后,总有许多同学抢着跟演讲者互动、提问。同学们就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相互学习着、彼此影响着、锻炼着他们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辨能力。课后兴趣相投的小伙伴还会凑到一起,就演讲的内容展开更加热烈地讨论和探究。


热爱美食的小郭同学,将可乐鸡翅的做法及自己的心得跟同学们进行分享


被激发兴趣的同学们都开始秀厨艺


爱好小提琴的小包同学的知识分享


擅长弹奏钢琴的小翁同学,向大家介绍《巴赫二部创意曲》


古典气质的小赵同学跟大家分享十大古筝曲的欣赏技巧,我国的传统古典音乐后继有人啦!


雨花石控小卓同学向大家介绍雨花石的常识


一班在葵园  丰富活动打造多样少年


在一小庞大的班级“航母”中,班级间的联系可不少呢!一小学子们在葵园这个大家庭中互帮互助,期末特色评价、学弟学妹帮助日、德育学堂等特色活动中,都有大家共同努力的身影。


趣味闯关收获满满


没有传统的考试卷,大家在游戏中共同闯关,听着都觉得兴奋。“画话接龙”、“心有灵犀”、“单词明星”、“奇妙的纸”,这些都要找人合作来完成,有可能和另外班级的同学组成新的小组,有可能在闯关过程中认识新的伙伴。


总之,闯关过程充满期待,大家看到的是小组合作的默契,而不是孤单应考的小同学;听到的是孩子们悦耳的歌声,而不是催促交卷的铃声;感受到的不是面对考试的紧张,而是迎接挑战的快乐,还有无处不在的“融合理念”。面对这样的闯关评价,孩子们更爱学习、爱班级、爱伙伴、爱学校。


心有灵犀”的闯关环节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只见一个孩子面对着大屏幕,正向对面的伙伴手舞足蹈地解释大屏幕上的词语,“才思敏捷!”“对了!换你来描述!”大家轮流来解释词语,不知不觉,需要掌握的词语都在游戏中考察了。


“奇妙的纸”闯关环节最为复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要填写一张活动记录单,记录开始时间,然后要将一张A4纸剪的尽量长,剪完后还需要用卷尺进行测量,完成报告单。


“画话接龙”环节,同一小组的同学围绕一个主题依次在同一张画纸上作画,最后形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合作绘画的世界真是多姿多彩!


通关成功!这一刻,认识的、不认识的孩子们一起自豪!


学弟学妹帮助日  大家快乐向前走


一小是一个大家庭,在学弟学妹帮助日,高年级同学会到低年级教室帮助分餐,中午与弟弟妹妹逛校园,班队会时间德育学堂里都是小老师给小孩子讲课的身影……这些温馨的画面构成了一小学生之间的联系网,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提供了多角色的体验和感悟。


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三、1班的孩子们经历了学哥、学姐热情的帮助和陪伴。


当踏进中关村一小的大门时,高年级的大孩子们就陪在他们的身边——拉着弟弟妹妹的小手找到他们的教室;中午时间教他们分餐;午休活动时间带着他们认识美丽的葵园;班队会时间给他们讲讲红领巾的故事;英语节快到了,教学弟学妹唱圣诞歌、制作精美的圣诞帽;走进小葵花自然之旅的活动中,手把手地教给小同学如何制作有趣的手工……


就这样,三、1班的孩子们不再孤单,大家手牵手一起快乐地向前走。


有姐姐帮忙一起制作,我的灯笼更漂亮了!


有了学姐的帮助,在劳技课上感觉制作小车没有那么难了!


德育学堂:学哥学姐讲队课


跟爸爸妈妈看社会


孩子们的成长还离不开葵园家校共同体的支持,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知识,开阔视野,学校特开设跟爸爸妈妈看社会家长课程,家长们会结合学生们的现有知识,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向同学们讲解他们工作中的经历、常识和见闻。


一方面,让学生逐渐了解社会上的各种职业,另一方面又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学到校园中、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超人科学秀”、“童趣科学秀”



在科技馆工作的小包爸爸,经常组织班级的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这不,一下子带来了科技馆的两大表演团队,为同学们带来了有趣的科学表演和童趣科学秀活动。


“超人科学秀”是中国科技馆的原创青少年科普节目,童趣科学秀更是吸引大家:气球为什么能像火箭一样发射升空?空气大炮如何发射出“炮弹”?……同学们和“超人哥哥”一起在课上探索科学的秘密,真是过足了瘾呀!


“让我们一起背诗吧!”



是由小齐同学的爸爸带来的一堂诗歌鉴赏常识课。小齐爸爸以儿童的视角和话语方式,给大家讲解了有关中国古诗词的常识性知识。


从这堂课中,同学们了解到每首古诗都有独特的创作背景、历史背景、情感表达,后人对诗人和古诗也进行了派别分类。这堂课中,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会送给小齐爸爸热烈的掌声。


皮影戏课程


小玉妈妈请来了皮影戏的专业表演老师现场向同学们展示了皮影戏的表演。


孩子们一个个都伸长脖子,瞪大眼睛看着皮影戏的表演,并对精美的皮影人物和他的表演方式产生了极大兴趣。接下来,小玉妈妈就将带来的皮影人物的制作材料发给班里的各个小组,带领大家体验皮影的制作过程。


在各小组同学的默契配合下,一个个鲜活的皮影人物呈现在了大家面前。学习皮影戏的表演是同学们最喜爱的环节,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舞动皮影的同时,即兴为自己皮影人物的表演创作台词。阵阵的欢笑声萦绕三、1班,欢乐的学习永远是三、1班最大的特色。


货币课程


小王的妈妈是一位从事金融工作的专业人员,在课堂中向同学们介绍了货币的起源、发展史,向同学们展示了各国的货币,并向同学传授了人民币的辨伪的小窍门,最后提倡大家要爱护人民币。孩子们就这样在轻松的氛围中增加了很多对人民币的认识呢。



“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



小朴同学的妈妈从事汉服摄影工作。她帮助同学们了解了古代汉族人都穿什么样的衣服、汉服的正确穿法、汉服多种多样的形式。


为了让同学们更直观地感受汉服的魅力,她特意带来了多套不同款式的汉服。穿上汉服的同学有的认真地研究着汉服精妙的细节,有的学起了古人的样子踱步吟诗……引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


在欢声笑语中,同学们深刻地了解了汉族传统服饰的文化和历史,开拓了同学们的见闻和知识。


“开始洗手吧!”



小郭同学的妈妈在中关村医院工作,她给大家带来的一节特别实用的课程,就是学会洗手。


洗手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这里面可有大学问呢!为什么要洗手?怎样洗手才有效?围绕这两大问题,小郭妈妈给大家进行了重点的讲解和指导!听了这节课,同学们都觉得平时自己简直没有好好洗过手呀!


144个班级不同样态同样精彩


一班不一般,真是资源广泛,经营有道啊。这仅仅是中关村一小144个班级的一个缩影,144个班级有着144个不同的样态:绚丽小葵花 博览大世界、子曰室里诗云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孔子教室、童话世界、论语别裁……这些班级的学生们都有着不同的体验与成长。


黄老师的班级提倡体验即成长,在MY CITY活动中,黄立新、欧阳玉洁老师一起带领班级成员开办了稚趣园,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手工制品最受大家欢迎。


张春萍、滕超老师的融合课程,张春萍老师创建的子曰教室,让两个班级的孩子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对话与体验。


面对性格各异、对小学生活一无所知的“小不点”们,李老师的班级经营“秘笈”——因材施教,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单丝难成线,独木难成林”陈静老师的班集体强调团结协作,合理分工。


边颖老师的班级倡导人人有责,共同承诺。孩子们在弟子规教室里吟诵经典,学会做人。


张萍老师的班集体,老师和孩子们共学习、共进步、共成长。


“班级是我家,我爱我的家”,尚炜老师的班级建设中推进爱与责任。集体成为沐浴学生心灵的圣汤。


在刘江平老师的班里,教室成为学生的地盘,在这里成长和学习的孩子们演绎着这样或那样的故事。


杨雪飞老师把班级建成了孔子教室,学生们与老师一起与经典对话,感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刘颖老师的班集体,学生、教师、家长一起主动思考,善于创造,充满活力。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轻易给予不是尊重。张宴老师的班级与学生的相处之道就是尊重与关爱。


提倡文化濡染,齐燕群老师的班级体验班级小社会,与同伴一起享受生命的成长。


李荣霞老师的班级,大家一起向班级奋斗目标而努力——学做人、会求知、健身心、育特长。


播报君评:


在中关村一小,作为教育共同体存在的班级内部,班级之间,班级外部都在发生着多维的对话、交流与共享,多个生态因子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为学生创设了完整的成长空间。


正如刘畅校长所说:“教育如同精耕细作的农业,在班级的空间里,我们要为每一棵苗、每一个种子提供丰厚的土壤,为儿童提供好的空气,实现文化的滋养、正能量的传递;用有‘温度’的水浇灌幼苗,还要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培养建设班级生态园,为一棵棵幼苗营造温暖舒适健康的成长空间,让儿童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我们相信中关村一小未来学子们将走出班级的生态园,走出学校的生态林,去拥抱更坚实的成长。



来源:中关村一小

实习编辑:赵鹏飞


相关阅读

聚焦丨360°全方位渗透,北京的传统文化教育课都有啥绝招?(传统文化教育北京进行时2)

每周一班丨青春是场盛大的行走,丰台二中高三6班走出怎样的未来梦想?

每周一班 丨 全方位爱读书班级如何打造?艺美小学三年3班的师生家长一起在行动!

每周一班丨太阳花班VS博闻班,都是成长在板厂小学的阳光博学好少年

觉得不错请点赞并分享吧!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