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写:清华园的大多数

2016-10-14 zyz 职问



又到一年一度特奖评选。特奖全称特等奖学金,是清华在校本科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每个院系最多只能推荐一名候选人。历年出现在入围名单里的学生,几乎都是在学业、社工、学术科研、竞赛等各方面都有优异表现的碾压级选手。



在2014年引起广泛讨论的特奖得主


候选人们的简历正迅速攻占清华人的朋友圈,想要说清转发那些耀眼履历的普通清华人,内心到底如何五味陈杂,是难度很大的一件事。他们曾经也是众人膜拜的对象,但进了校园,才发现自己终于失去脱颖而出的资格。


清华园里最不缺就是传奇。


已然落幕的,正在上演的,即将出现的。


而传奇之所以是传奇,根源仍在于稀少,像特奖,一年也无非十个名额而已。即便身处中国顶尖学府,大多数人的生活,也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一帆风顺。那些生活所特有的琐碎与平凡,同样广泛存在于清华。

 


余韵未消的新传奇

 

郝景芳仍然是园里最新的谈资之一。


自今年初作品入围雨果奖,到之后的人物访谈、正式获奖、新作发布,她一次次刷爆了朋友圈。诚然,这所校园孕育过无数顶尖学子,星光如此耀眼,以至于通常意义上的成功已让人看得惫懒。而郝景芳的故事,还是成功撩动着人们按下了分享按钮,辅以几句赞赏或顺势抖上个机灵。


为什么是她呢?


或许正因为她看起来是清华里的“异类”吧。女神,学渣,科幻小说家,雨果奖,这些围绕着她的关键词,似乎不断走向清华学子给人的刻板印象的反面。词句中的留白,让人不自觉地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画像:默默坚持的爱好,不被理解的热血,终于有一天,得偿所望,一鸣惊人。



郝景芳


但故事还有另一面。自称学渣的郝景芳,履历其实相当出色:

早在高中时就拿下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本科入读清华大学物理学系,继续攻下硕士学位后,转向经管学院,改读经济学博士。这时,围绕着她的那些光环,便黯淡下来,使她变回校园里普通的一员,虽然在常人眼里,仍有些不可企及。

 

她的不凡,其实在于写作的能力与毅力。换到隔壁那所相爱相杀的学校,或许连这份不凡,她也会很快失去。甚至,由于经济这一去向,她还会处于某种微妙的打量之中。不能否认,仅仅一路之隔的那所大学,对于所谓的文艺青年们来说,是个更好的去处,无论是学校氛围,还是朋辈交游。


上世纪五十年代院系调整以后,清华向来以理工科的强大而闻名,人文社科的重建,是很晚近的事情。随之而来的是清华所特有的那种务实风气。所有暧昧犹疑,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都留给了个人慢慢消化。清华以她特有的快节奏,践行着“行胜于言”的校风,敦促人不断去提升自己。这一校风塑造出了清华人踏实、靠谱的形象,却也恰恰折射出他们潜在的不足。


当提升的渴望,更多是出于清华光环和朋辈比较下的压力,而非个人志趣,竞争就将沦为绩点或简历的盲目比拼。就像郝景芳所曾感受到的那样,学业和兴趣,可以是截然分开的两个方向,专业和热情,或许并不完全吻合。


她用“折叠”一词来刻画北京的阶层分化,在她之后,无数的票圈爆款文章借用了这一意象,来描述人们对于空间的差异性感知。事实上,这种空间上的割裂感,在清华校园里也并不鲜见。

 


空间的割裂感


最开始的分化,或许只是刚入校时的几次选择。紫荆和桃李门口的路演,操场前的百团大战,学院里的宣讲会,都是不同的入口,引人走向相异的团体。有人从此开始熬夜做社工,有人进入社团发展爱好和兴趣,有人延续着中学里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有人逐渐成为科研大牛……稚嫩的新生很快走上模式化的道路。

 

优秀被划为几个固定类别,分属不同团体的成员,场域界限就此形成。有些名词一旦出现,观者就能很快在脑海里勾勒出相应形象:贵系大神,经管人,特奖竞选人,文艺或体育骨干,爱心志愿者,出现在期刊上的科研牛人。当然,最厉害的人永远被贴上多个标签。


完美契合这些场域的人,往往目标坚定,因而并不能感受到空间的隔离。对此体会最深的,是那些夹缝里的人,清华园沉默的大多数。

 

但这沉默和安稳的假象在园子里会被不时地打破:

我的舍友老黄顶着某地状元的头衔而来,却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中以从未体验过的低分被击垮,艺术团招新时,他发现自己毫无特长,除了成堆的三好学生证书外一无所有。


跟同学聊天时,最津津乐道却又心中不甘的话题,往往是同寝那个总在打游戏的舍友,考试时居然完全把苦学一学期的某某轻松碾压。


和北大同学一起聚会,你会发现,接着回图书馆赶作业的往往是清华人,接着去K歌的、享受夜生活的更多则来自隔壁学校。


在园子里最多的是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的人,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大街上你若和他人相撞,好歹会相互友好几句,防止这样的小失误可能带来的冲突,但是在园子里的人们迎面相撞后,往往就若无其事地扶起车接着赶路,或许是因为生活节奏并未给娇气留下空间。


对于很多人来说,即使4年过去,园子里还是充满着不少未知区域,像新出现在学堂路上的苏世民书院,就是和自己毫无关联的存在……

 

接受自己的普通,对清华人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那些夹缝里的人,在许多次无可奈何中,逐渐清楚自身的单薄平庸,但对家长、亲戚、老师、同学来说,他似乎还是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注定出类拔萃,注定要闯出番事业。


他在对方的殷切语气里心虚,不知该如何让他们理解自己内心的惶惑。他开始怀疑,他们的期望,可能更多的是面向“清华”,而非自己这一个体。他的脑海,于是变成自卑和骄傲永恒交锋的战场。




刚入校时,常觉得清华很大,好像一切的雄心壮志都能装下。这也是清华人乐此不疲用来黑北大的一个点——对方校园只有清华的1/3,好像校园占地越多,未来就越广阔。呆久了之后,却愈发清楚她的逼仄。再大,她也只是偌大世界上的某座象牙塔而已,我们可以选择在里面度过一望而知尽头的人生,也可以离开,走向外界的起伏波折。而无论留下还是出走,都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或此或彼,人生歧路?


人大概每天都避不开选择,但在清华的求学历程中,有几个需要选择的节点,最令人焦虑不安。这些节点是:转系、双学位、出国交换、保研/出国/工作。


如果说,转系只是少部分人的纠结,双学位和交换所起的作用无非是锦上添花,那或许,真正具有决定性的节点,其实是大四上学期正式作出的,在保研、出国和工作三者间的选择。其中,又以九月份就要尘埃落定的保研,最让人有紧迫感。


相比出国和工作,保研是更稳妥、更安全的选项——最不济,也还能拿到国内顶尖大学的硕士头衔。也因为其稳妥,每年一到保研时期,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就能刺激到应届生的敏感神经。


今年,由于突然进行改革,硕士名额锐减,直博名额增加,许多人不得不改变原有计划。比如原本准备读完硕士就申请出国的,可能得转而报名直博,但代价则是至少6、7年的时光,未来找教职时,与海归博士竞争起来也有较大劣势。于是,一个略显荒谬的情景出现了,推研竞争比直博激烈得多。


朋友圈里好几篇相关文章相继出炉,不断引起吐槽或掐架。有过来人吐槽新一届大四生的玻璃心,有人反驳说情怀和鸡汤并不能掩盖学校的失职,有人指责改革毫无预警,有人反思推研的实质及其必要性……总之,好一场大戏。




而这场风波到底意味着什么?其实是所谓的保底项,终于也变得不保险了。本以为能轻松推研的学生,不得不转读博士,或者转而申请出国,甚至是直接工作。以往,大家心知肚明,保研是一个缓冲期,作为犹豫在治学还是求职之间的选择,但这场改革,迫使学生更早做出决定,走上一条基本固定的道路。


某种意义上来说,清华人比任何人都惧怕失败,包袱也比任何人都更重。这些恐惧和负担,既来自于自己的过去,也来自外界的期待。想要卸下过往光环,无视他人目光,需要严苛的自省,更需要付出相应成本的勇气。

虽然最后走上学术道路的人只是少数,但似乎很少有人会放弃推研直接求职,找工作甚至成了某种默认的无奈之举。


例外当然存在。经管有学长毕业去做私募,年薪近百万,以一人之力拉高当届经管毕业生的人均薪酬;拿到麦肯锡offer的学姐,从此开始空中飞人生涯;法学院去知名内所外所的前辈,也稳步迈入了晋升的轨道……大家津津乐道的,往往只有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优胜者,对于剩下那些,总是语焉不详。


另一种例外,是成为了歌手的学长,是经管毕业后去巴黎蓝带厨艺学院学做甜点的学姐,是GAP一年在旅行中认识世界的驴友。然而大家心知肚明却很少点破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有任性资本,这些决定背后,是来自家庭的经济和心理支持,是一往无前的勇气。


就业二字,保完研的不必去想,出国党大多不愁,似乎是那些无处可去的人才会担心。校园总还能给人提供一种虚假的安定感。但事实上,除了未来科学家,大多数清华人最后还是进入了就业市场,成为外人眼里的经济适用男/女,成家、立业、买房、生娃,然后,在校庆、同学聚会等特殊日子里,感伤又缅怀地想起在岁月中逐渐失真的清华。



野心稚嫩


园子里满是站在成人世界门槛前的年轻人,他们多数都有一种匮乏感,知识、金钱、情感、前途,甚或精神的丰盈,所以不免感到急迫,汲汲于抓住些什么,即使还没考虑清楚,即使并非自己真心所愿。那些略显遥远的梦想,不符期待的热情,常不免让路,被暂留到人生中后稀缺的时代,只是那时,是否还有此刻的心境呢?没有人会知道。


有人终于投身自已所爱,有人把兴趣作为凡俗生活的点缀,也有人终于忘掉年轻时做过的梦,大家总有去处,甘心与否,只能留给自己判断。


唯一的安慰或许在于,这所学校的朴素和务实,或多或少,总还是能在培育出的学生身上留下些影子。无论当初是否全神贯注,端正板书、严谨教材、拓展书目,种种种种,总不至于完全从记忆里消失。交汇可能发生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共同话题让你和对方相识一笑:“几字班的?”


白天的清华很挤,主干道上满是来去匆匆的自行车。她的夜晚仍不清闲,充斥着我们所心照不宣的意象:文图的闭馆音乐,罗姆楼通宵亮的灯,跑道上的汗水,C 楼的排练,桃李和万人地下的会议,闪烁的电脑屏幕,延时摄影的镜头,宿舍楼下的拥抱,紫操上的交谈与酒。它们满满当当地,构成了我们永远不会重来的青春。


十一后恢复熄灯的瞬间,黑暗突如其来,你是喧嚣或沉默着的哪一个?


在一闪而过的怔忡中,人能否体会到时空的悬置感?


你想成为谁?又最终会成为谁?


紫荆报以沉默。



清华紫荆宿舍园区


-END-


部分图片来自清华大学官网





『职问高校职场竞争力栏目正在进行中,迄今为止,我们完成了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校的解读(点击学校名称查看相关文章)。如果你也对自己母校的职场竞争力有话想说,有情想写,欢迎来稿,投稿邮箱:business@zhiwen.me,我们等着你的故事!





通过笔试即将参加四大面试?

我们有专业课程推荐给你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介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