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湘村发现 159期:桃源星德山

志大少爷 志大少爷 2020-09-09


星德山,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地处常德桃源、石门、张家界慈利三县边沿,热市、广福桥、蒙泉三镇的"三三"交界处。星德山旅游资源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奇"---奇观、奇松、奇石、奇峰,尤其以奇观最为突出,所以功能定位在以观赏和体验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为主。美丽的星德山高842.5米,与慈利道教圣地五雷山隔山相望,是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且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的道教名山。


从长沙出发沿长张高速行驶200公里,远远地就可以看见星德山的轮廓。


从热市收费站下来继续走一段公路,按指路牌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上山的路。


这次我选择的是相对“平缓”的后山来登山。


这里海拔500多米,距离山顶还有300多米的落差。



从星德山后山有一条路可以上去。


过了山脚的这个小庙就进入了登山小路。



开始还行,刚走出几百米,山势愈发陡峭,我有点上气不接下气了,不得不走一段停下来歇口气。


一路上还可以在碎石堆里找到一些古生物化石。


刚到9月,气温仍然较高,山中鸟鸣虫叫,时不时可以停下来观察这里的小生物。


这里的老人告诉我那个山坳中有一个茶亭,在那可以休息一下。



快要绝望的时候终于走到了这个茶亭。


这个茶亭全是用红砂岩所构建,分为两层,顶上是四柱四角攒尖顶,下面是12柱方形。


守亭人告诉我这里是茶垭,是前后两条登山道交汇的地方,从这里开始登山就只有一条道了。


这个亭子造型别致,我多看了一会儿。


从这块碑上的文字看出,此亭是2003年由一位叫佘艮秀的人四方化缘集资建成的,建亭的石匠名叫王官成,他用鲁班先师的梦中启发而建,还说明在亭子的石柱上用鲁班文标注了柱子的位置。整个亭子用石50多吨,构件500多个,高7米。


这就是每个柱子上的鲁班文,看起来像是汉字草书,又像电影里道士们画的符咒。鲁班文出自鲁班书(上中下三册),上册技术内容,比如上梁及咒词和辟煞符法;中册玄法和治病符法咒词,比如,千金扎,九牛撬,封血,九龙化骨水;下册驱虫鼠阴人法,比如和合水,猪闹楼,白天鸡飞狗叫。


另外亭子的石构件上有很多人物浮雕,我开始以为只是八仙之类,后来看了这块石板上的文字才搞清楚除了八仙还有二十八星宿和“隔邪图”。



亭子里有一位老人家值守,里面所售的东西也不贵,我喝了一碗5块钱的甜酒,稍作休息。


从山脚到茶亭其实只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继续向上还有一段比较长的路程。


这里的路况好了很多,全是整齐的石台阶,所以心理压力已经小了很多,爬起山来感觉没那么吃力了。



这里是第二站——接引殿,大概就是接来客的意思。这个独栋的小建筑也是全红砂岩结构。


从内外墙上这些石碑可以看出这个小殿也是近些年修复的。


又爬过一段险路后来到了文昌阁。


这栋建筑工艺更加精良。



顶上这个浮雕应该是魁星点斗。


里面供奉的主神就应该是文昌帝君了。


再往上走就是这里的山顶核心景区,这里有几块险峻的巨石,星子宫和几座小庙立于其上,四周是陡峭的悬崖。星子宫是座古色古香的道观。明初,道教名师张道会在星德山顶峰筑宫,明洪武三年(1370)建成,明末再度扩建。宫有3重大殿,6间偏殿;两厢有火工殿、寝宿殿、问事殿、三生殿及观星坛、望月楼、百子堂等建筑群。



星德山中古墓众多,张道会大师仙陨后就葬在星德山中,他被后世住持的道士尊为师祖。一代代的道士真人享年不一,最后却同眠在这块洞天福地,碑碣伫立于葱郁之间,遗骨掩埋在沃土之下,青山渺渺为伴,绝壁悬悬相邻,沐天地灵气,纳日月精华。


这个叫企人岩,似鹅似人,根部与底座脱节,似飞欲坠。




企人岩边这块伸出的巨石叫“舍身岩”。


它伸出悬崖3米多,引得众多游客在此拍照留念。


这个独立于巨石上的应该是火工殿。


牌坊式门头上有一块射日的图案。


这是佛殿。


殿内的墙上有十八罗汉。


山顶的松树长年经受大风洗礼,造就了奇特的造型,虬枝苍劲,迎来送往,就像黄山的迎客松。



远处那座规模最大的建筑就是星子宫。整个建筑全用条石砌成,气势雄伟,结构牢固,


这是最后一段登山台阶,迎客松向我长开臂膀。


路边的“奇观”摩崖石刻。


这是星子宫下的“道兴紫覆”摩崖石刻,可惜路被堵上,看不全。星德山是历久弥新的道教名山,人称“道兴紫覆之地”


这是王爷殿,它背西面东,高8米,占地面积27平方米,为牌楼式建筑,除了穹顶被重新加固以外,其他的地方都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原貌。它的修筑先以长方形条石在峭壁巉岩间垒砌基础,其围栏、台阶、梁柱、墙体、重檐、翘角也都是由方方正正规格不一的石料构成。牌楼上部叠设着斗拱,造型极具湘西地方特色,牌额镶嵌有四块石匾,分别雕镂着"二龙戏珠"及众多戏剧人物图案。


终于来到了星子宫。


明朝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道教名师张道会慧眼独具,在此潜心修行,修筑了三元宫,并将星子山改名为星德山。后香火日盛,信徒扩展至鄂西南、湘西北两省十八县。明朝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桃慈二县官员奉诏修灵宵行宫,三元宫易名为灵宵宫,以后又经几代道人数度扩建,形成了以星子宫为主体的古建筑群。因此山紫砂岩开采便利,所以古建筑皆为石结构,石墙、石阶、石门、石瓦、石柱、石梁雕刻精美,珠连璧合。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星子宫的老山门经风沥雨,阅尽了世事沧桑,至今依旧耸立。其正面立柱上刻有楹联“石壁星辉,观其上,如近碧天尺五;佛宫月朗,到此间,顿忘尘世三千”。清朝至民国时期,宫中有道人住持。新中国成立初期,保存完好。1966年10月,大部分建筑被红卫兵捣毁。这座主殿山门是保留下来不多的原物。


山门有石狮和石象各一对,形制小巧,虽有残缺,但造型非常独特,于古朴厚拙中透出一份灵气。


山门两边嵌刻着几块石碑,其中一块名为"万古流传"的碑石,上面是周永锡所录“星德山之由来”,上部的字迹还比较清晰,但下面的已难以辨认。


还有刻于道光十年一支周氏族人自乾隆年起几代人累计捐资建庙的记录。


“众首共登”碑上刻的是众姓捐资的信息。


后面的门楣上雕凿着“毫无四相”四个浑圆大字,蕴涵着宗教的无尽玄机与奥秘。“无四相”,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四句话的意思是,不要执着于我,不要执着于哪个人,不要执着于大多数人,也不要执着于模仿那些长寿(修养成功)的人。无四相是告戒世人,在自我修养方面不要执着于具体的相,修养没有具体的参照。



星子宫前平地上散落着一些建筑构件,应该也是以前庙宇内的原件。


民国时期因战乱频繁,百业凋蔽,道教亦由盛及衰,星德山风光不再。1943年常德会战时,日军第十一军十三师团数万人沿慈利进犯桃源,国民革命军73军43团在星德山驻防,并在一险要处筑有工事,当年曾有数千民众为免遭杀戮,躲藏在此山避难。解放初期,星德山香灯寂然,神容黯淡,但殿宇尚未荒废。“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的狂风骤雨刮遍神州,星子宫古建筑群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很多精美的碑碣、神像、雕塑毁于一旦,残垣断壁,几近荒凉。


在地面上还发现了一个石柱础,这个柱础造型别致,覆盆状,有莲花纹,有可能是明朝遗物。


至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宗教活动的全面解冻,此地香火才逐渐升温。90年代起因桃花源、张家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星德山风景区的开发价值也凸现出来,民间资金的陆续投入,石级游路被重新整固,部分古迹也得以修复。2002年,星子宫被列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完星子宫,我只能说星德山只参观完了五分之三,还有好几个宫观分散在后面的几座山头上。


此时已过中午,我估计要转完时间不够了,所以只能用无人机和长焦镜头带大家参观完这最后几座宫观。有灵宵殿、观音阁、财神殿、移山观等。如果大家有兴趣,下次可以做好充足的户外准备,把这里转个遍。


星德山历代道人把对生灵、对自然的尊重敬畏,巧妙地融入了建筑设计中,无声的建筑凝固着他们无尽的才智


极目远眺,慈利境内号称“中国南武当”的五雷山蔚为壮观。那边虽然规模宏伟,但基本上都是钢筋水泥结构。相对来讲,星德山这边大部分建筑也是重建,但取材做工都遵循古法,极为讲究,真正做到了修旧如旧,这一点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在以星子宫为核心的2平方公里范围内,罗列着象山、集云崖、舍身崖、狮子岩、穿洞山、玉带湾、安身坡、插旗山、马头寨、靴子岩、金鸡岭、磨子岩、情人石、盘古斧、观音龛、龟仙泉等大小景点四十八处,


这里的山上怪石嶙峋,各种动物造型形象生动,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现在星德山大部分尚未正式开发,也不用门票,此地交通便利,离慈利火车站约28公里,距“常张高速公路”仅9公里,山上还有户外基地,成为了很多户外驴友们理想的胜地,也是张家界东线旅游的绝佳去处。



最后请大家观看我航拍的星德山视频。


声明:本文中所有原创图片和视频未经许可严禁转载盗用,违者必究!


推荐阅读:

澧县余家牌坊 

大庸古城一瞥 

初探益阳古城

安化刘家大院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