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展览现场 | 对话艺术家:李大方


“我的画基本是以讲述为基础开始画的,生活中刺激的事件太多,这个兴趣远大于艺术本身的乐趣,比如在绘画中以语言为核心的这个脉络。庞淑琴这件作品就是描写了一个胡同里的家庭的故事,这个家庭里的女人是精神病患者,每天下午的时候会出来在院子里坐着,她的家人也习惯了这个日常,这个日常已经形成了这个家庭和这条胡同的日常图像,这样的图像其实也是这个家庭和胡同里的居民自我勾画的图像,即平庸又没道理的发生着,人都有创造自我图像的本能,可以是发生在自己身上也可以通过观看他人的事情完成这个创造。”



李大方

1971年生于沈阳

2000年硕士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


破旧的街景、城乡结合部、乡野郊外,平静的日常场景是李大方作品中常见的主题。这种看似是描绘客观现实的“再现”,作品里的细节都以真实的生活场景为样本,组合出带有荒诞感的戏剧化场景。借用壁画的形式、切割组合不同的材料画框,尺幅大、不规则、重形式,例如本次展出的作品《庞淑琴的五点钟》,自上而下分别是布面油画、版面油画、铁板的组合,最上端是祭坛画一般的拱形画面,下方的条状版面令人联想起李大方在过往作品中搭建过的阶梯,走上台阶进入作品,就进入了异世界,形式上是与日常生活割裂的。艺术家的工作方式和作品形式具有独特的仪式感和舞台感,这种戏剧化场景的营造呼应着艺术家以叙事为基础的创作方法。

 

李大方对于艺术的热情始于年幼,用他自己的话来讲,这种热情是自发的,“没有谁影响我”。加之多年的训练和创作,令他既能保持对平凡甚至平庸日常的敏锐度,又有能力通过绘画的形式组织起新的秩序。这种秩序来源于生活,却又背离了观看者所熟知的图景,变幻成陌生且残酷的魔幻景观。用叙述性的图像表达秩序,这是他所理解的图像的功能。

 

从作品中能看出李大方对于沉重主题的偏重,破败的环境、悲哀的背景故事、神情莫测的人物。曾经繁荣的地区,在地域生长的过程中,无数个体的记忆产生、重叠,继而离去,徒留空荡的仿佛废墟般的场景,未完全脱离过往,也看不清前路。这种带有不确定性的叙事反映出艺术家作为70年代东北艺术家的特质,东北工业城市的蓬勃与冷寂投射到作品当中,平静的画面暗含社会和个人的焦虑。


受访:李大方(以下简称“李”)

采访:悦来美术馆(以下简称“悦”)


悦:当外部环境发生改变,形成一些瞬间的认知,您是如何处理瞬间认知与创作之间的联系?

李:作为创作者,生活在一个时间段里或者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对周边的环境的这种感觉都是即时的。虽然说过去有一些创作的经验,但是总体来说人还是空间和时间中的人,相对来说可能会做一些修正的调整,跟环境其实还是息息相关的。

我理解的艺术家应该是像实验品,在一个环境和时间段里有本能的反应。我做作品的惯性还是感觉是第一步,不先行描绘,因为长期画画,对内在的意识有把握。生活中发生的没有原由和意想不到的事件太多了,也刺激,我展览的这些作品基于一些事情和场景,这些都修正和丰富了我习惯的认知。展览的主题还是宽泛的,和我现在做作品的动机很像。


悦来美术馆 李大方作品展览现场


悦:您创作的原则是什么?

李:真实是我做作品的最根本的一个原则。


悦:您在创作过程中如何选择生活当中的这些切片?

李:我会做很多的准备,包括图片、Video,或者平常写的东西,我会积攒很多。其实一个作品完成之前,这种资料的准备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我会把它们整理出来,按照我的思维逻辑,或者是那种多年形成的做作品的经验,挑选感觉上比较相像的,或者比较合适的一些素材,去运用它、组织它,最后去完成作品。

 

柳荫街/布面油画/195×125cm/2022


悦:您的图像创作是基于一种叙事的逻辑,还是基于生命经验的自然流露?

李:一个创作者,特别是一些有经验的创作者,他的感受往往还是最重要的,这种感受其实很难说清。特别是图像工作者对于图像的捕捉能力和感受能力,是非常敏感的。我认为一件艺术作品有两条线索,一条就是创作者对于绘画的、图像的直觉,另一条是社会的线索。着两条线索是综合的,会让一件作品更加完整和丰满。但总的来说作为一个成熟的创作者,自己的创作力、创作逻辑才是根本。


庞淑琴的五点钟/布面油画、板面油画、铁板组合/278×440cm/2020


悦:您这次参展的作品中有几幅尺寸很大,像壁画般的尺寸、真实的场景,还有一些城区的具体地点被用作作品名称,这些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手法对您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李:我想呈现既古老有现代感的作品,喜欢矛盾。这些作品借鉴了壁画的元素,当我看到博物馆里拆下来的、残破的壁画时先想到的是这就是历史的图像左右了我观看它时对它价值的肯定。描绘,观看,和认识行为应该是一体的,“历史”和“现在”是这个行为发生时所采取的方法。今天对历史而然是合理的存在,在认识上今天没法表达今天,所以我借鉴了这方式,也有了这些作品的外观,试着用历史的态度画今天的壁画。作品好多用了真实的地名,是想尽力维持真实这个原则,绘画本身就是对图像功能的运用,如果这个功能在一个真实又具体的框架里使用,作品语言的表达上更容易准确。


李桥/布面油画、板面油画组合/270×250cm/2022





正在展出

点击图片购票

 

瞬间的认知——关于今天或昨天的印象

Snapshots - Impressions of Today and Yesterday

学术主持:俞 可

策展人:吕 澎

助理策展人:游 艺

参展艺术家:方少华、何 工、李大方、李一凡、李勇政、栗 子、舒 群、渠 岩、秦 琦、王庆松、薛 松(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展览时间:2023年8月5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悦来美术馆


相关阅读:

展览现场 | 对话艺术家:方少华

展览现场 | 对话艺术家:何工

悦来美术馆|在瞬间的认知中感受永恒的艺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