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想拯救别人,其实是想拯救自己 | 圣母心:ta为什么总是选择困难的关系?

KY KnowYourself 2019-04-11


KY作者/咯咯

编辑/KY主创们


昨天在后台看到一条长长的留言,这位朋友详细地描述了Ta是如何的爱自己的前任,为其付出了多少, 自己又因为两人分开多么伤感。在Ta的故事中,前任最后劈腿了,在此之前还欺骗了Ta很长一段时间。但Ta的故事的最后一句话却是:“我很伤心,也很生气,可我一点也不恨他,可能是我对他的爱还是不够,我不够好,无条件的爱应该能接纳他的一切。”

 

在Ta的叙述中,我感受到的更多的并不是Ta对前任的感情,而是一种像是为了满足自己某种需求的,“圣母”式的自我感动。

 

刚好,上周和大家聊了“浪子综合征”,提到了和浪子“天生一对”的圣母型伴侣,很多小伙伴在后台呼吁我们展开讲讲,于是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关系中的“圣母”。

 

(* 为了方便阅读,我们全篇都会使用“圣母”一词,但并不代表这个人群只有女性,文章中讨论的“圣母”不指代任何单一性别。今天是517国际不再恐同日,bravo toall Queers!)


 

 

脱离了原本词义的“圣母”是一个没有标准定义的概念,它成为了一个国内特有的网络词汇,大概指的是那些没有原则和底线地包容、原谅他人,且同情心泛滥以至脱离了客观事实和是非的人。显然,它在网络语言中是一个贬义词。

 

在英文学术文献中,与“圣母”的形象有一点类似的是我们曾经跟大家谈过几次的【讨好者(戳此阅读)】(people pleaser)和关系中的“神使”(empath)。前者想要被所有人喜欢,无法对他人的要求说“不”,后者则因为自己高敏感的特质和极强的共情能力,经常成为伴侣利用和消费的对象(Orloff, 2017)。

 

但亲密关系中的“圣母”与这两者之间又有本质的不同。圣母们在关系中无论被如何对待,都会不断地为对方付出和奉献,任对方予取予求。这是他们一种主动、自发的行为,他们能从中获得一种虚假的自我满足感。圣母这样做也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像“神使”们一样对他人情绪更敏感、更善于共情。

 

圣母们最常选择的伴侣类型有两种:

 

第一种是那种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这种情况比较好理解,这样的人时刻需要圣母在身边支持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生理上及物质上的帮助。在这一类人身边,圣母会感到自己是一直被需要的,感到自己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如果Ta离开了我,就活不下去了”。

 

第二种则是那些难以被取悦的、对自己不好的,且往往在感情中劣迹斑斑的人。我们在“浪子综合征”(戳此阅读)中提到的就是这一种情况。对于这种类型的伴侣,圣母会认为,虽然他们看起来桃花不断、身边从不缺人,但他们不是真的快乐、幸福,圣母相信只有自己看到了他们身上的某些特质——“其实Ta很缺爱”。

 

在第一种伴侣身边时,圣母们相信对方需要自己;在第二种伴侣身边时,圣母幻想自己的爱和付出可以感动伴侣。

 

总之,他们会主动地将自己投入一段“艰难”的关系中,虽然他们自己可能意识不到。但宏观的去看待他们有过的感情,会发现他们只会选择这样的伴侣。他们有着丰沛的拯救欲,并认为自己有能力拯救对方。他们会认为伴侣是可怜的,对对方充满了怜惜。(当然,他们往往“拯救”不了任何人,包括他们自己)

 

另外,作为关系中的圣母,即使在关系中被伤害,他们也很少憎恨对方,甚至还会反过来责怪自己。在周围有人提醒自己离开,或是劝阻自己时,他们不仅不会采纳,还会在心中抱着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态度;以及一种“你们都说Ta不好,那我就更不能放弃Ta了”的心理,再一次强化了自己给自己的“拯救者使命”。


*“圣母”和人际中的“讨好者”有什么区别?


两者看起来都是会完全牺牲自己需求的、近乎没有底线的取悦他人的人,但圣母是取悦特定的人(通常是他们的伴侣), 而讨好者则是会讨好几乎周围的所有人。

 

同时,即便他们潜意识里或多或少都带着“想要被别人喜欢”的心理,圣母抱有一种自我陶醉的满足感,他们享受付出和奉献的本身;但讨好者其实是会在不断满足他人需求中感到困扰的(Braiker, 2001)。



 

1. 矛盾的低自尊自恋者

 

之所以总是和那些需要自己帮助、牺牲或拯救的人在一起,是因为圣母认为自己配不上好的爱与尊重。他们通过去爱这样的人来确认自己是有价值的、是值得被爱的。而即使被对方伤害,也是符合圣母们心中“我果然不值得被爱”的这个预期的。

 

另一方面,他们其实又是自恋的。圣母们认为自己会是那个特别的人,是那个能够理解对方、拯救对方,能给到对方别人给不了的爱的人。当他们扮演一个照顾者的角色时也是如此。

 

上面提到,他们常常怀揣着“我不能离开Ta,如果我离开Ta,Ta就太可怜了/不能好好生活了/没有人爱了”的想法;但这样的想法实则透露了一种把自己放在比对方更有能力、更优越的位置上的心理。

 

2. 看似无欲无求的“圣母”其实有着极强的控制欲

 

拯救欲望强烈的个体,其实往往也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他们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脚本。人生脚本指的是,你对自己人生中发生的故事的书写和规划。而那些控制欲过强的人的规划可能是偏执的、脱离了实际的。比如,“我的爱情都应该有好的结局,我爱的人在最后应该要同样爱我,只要我对他们足够好,只要我用尽全力去爱他们”。

 

圣母们可能比他人更不能接受自己的人生脚本中有意外和缺陷,他们不会承认自己选择了错误的对象,或是这就是一段会失败的关系。所以,当这样的“意外”出现时,他们会想要强行用自己的方式去书写。

 

 但,控制欲不强的人在同样的情况下,更有可能选择接受和放弃——及时止损。即便这个过程同样痛苦,因为前提是面对现实,并接受这是一个“损”。


 

 

会成为关系中一味付出和牺牲的“圣母”的人,可能是因为在童年时只感受过有条件的爱。弗洛姆认为,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同时获得“无条件的爱”和“有条件的爱”,才能成长为一个会成熟地爱他人的人。

 

“无条件的爱”强调“不论你做了什么,我都会爱你”,它给了孩子一种安全感。而“有条件的爱”意味着:“我爱你,因为你达成了我的标准”。比如,有的家长可能只会在孩子获得了优异的成绩,让他们脸上有光时,才会表现爱他们的样子,才会肯定他们——“真是我的好孩子”。

 

只得到过“有条件的爱”的圣母们,在伴侣身上投射了幼时自己的影子。他们这样对待对方,潜意识里是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无条件的爱和包容,或者希望曾经的自己可以得到这些(他们希望有人曾经可以包容自身糟糕的一切,但却往往走得更远——他们选择的人可能远比过去的自己要糟糕地多。)他们始终想要对方获得“拯救”,就仿佛这样当年的自己也可以获得救赎一般。


 


这种失败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圣母得不到好的关系;第二,他们想要改变的人也并不会改变。

 

之所以说圣母得不到好的关系,是因为首先,他们选择的伴侣通常都是无法和他们建立好的关系的。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圣母最常选择的伴侣类型可以简单概括为“浪子型”“巨婴型”

 

任伴侣予取予求的他们虽然容易成为浪子的目标,但也是永远追求新鲜刺激的浪子们一定会抛弃的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被伤害和抛弃之中,他们反复地陷入自责和自我怀疑,然后进入下一段类似的关系,妄想这一次能够成功“拯救”对方;这本质上是一种永不停歇的创伤的强迫性重复

 

而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巨婴伴侣,则通常是严重的依赖型人格障碍,或是物质成瘾者。他们与圣母之间看似构成了一种“和谐”的关系——一个必须依附于他人生活,一个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这是一种表面和谐,实则互相消耗的病态共生关系。

 

另外,圣母得不到好的关系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没有底线的、任对方预期欲求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教会了对方怎样对待自己——可以用这些没有底线的方式。因为在健康的关系中,双方也会试探对方能接受的自己的行为方式,而圣母的爱其实正是让对方误以为一些错误的行为方式是被允许的。

 

那,为什么说圣母想改变的人不会改变呢?

 

即使圣母真的给到了对方很多的爱和付出,对方大都依然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改变,这是因为圣母了忽略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主自愿的,只有那些准备好了接受改变和帮助的人,才能去作出改变。他们只会接受自己选择的人的付出,而不是所有人的付出。

 

这就好比,对于很多十几岁的孩子,无论你多么想传达给他们“学习很重要”这件事,如何滔滔不绝的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他们也常常左耳进右耳出。他们并不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需要改变,自然也就不会接受你的“帮助”。或者,他们可能愿意听取同伴的意见,却不会听取父母老师的意见。最终能否改变,只取决于改变者自身的内心。

 

圣母们忽略了自我决定(self-determination)对于一个人行为改变重要性,所以往往只能感动自己(Deci & Ryan, 2000)。


 


最后还有一些话,想送给关系中的圣母们。

 

看到这里,希望你已经做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意识到且承认这个“拯救”的任务一定会失败。你既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也很大概率面对着难以改变的对象。

 

你还要明白的是,用这种方式来获得控制感和自我价值感是不现实的。如果你真的想要提升自我价值感和对人生的掌控感,你需要去选择更好的任务。对于现阶段的你而言,一个更好的任务不是与他人有关的,而是关于自己的。

 

你不应该是通过控制他人、控制关系的走向,来提升自己人生的安全感和确定性,因为这些是无法控制的。而你值不值得被爱,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也不需要另外一个人来告诉你。

 

除此之外,我还建议你试着慢慢转换自己的恋爱观——从一方拯救/帮助另一方的恋爱观,到平等的、共同成长的恋爱观即便是你眼中“需要被拯救”的浪子,其实仍然需要共同成长的经历,无论他们是否能意识到。

 

当你不自觉地在对方身上投射过去自己的影子时,你要明白你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需要被拯救的自己了。如今的你有能力去承担一段共同成长的关系,你也能够去选择一个和自己齐肩并进的伴侣。

 

在一段更加健康的关系中,双方之间需求的满足、彼此的促进应该是相互的。有时Ta需要照顾你的坏情绪,偶尔你也能为Ta妥协。但更多的时候,你们应该是两个互相依赖但又互相独立的个体,在过好自己人生的基础上,一起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好。

 

最后,我希望你能不断地让自己回到“真正被爱和被关心”的感受上去。作为一个习惯并“享受”牺牲和付出的人,你可能会在别人对自己好、或是为自己付出时感到不适应、不自在。但请你相信,没有人是会真正排斥被爱的感觉的。

 

从情感上意识到身边的这个人不值得,多去关注周围那些不一味向你索取,而是常常将你的利益摆在自己之前的人,然后将你有的情感和温柔留给这些更值得的人。你不是不喜欢被宠爱,你只是还不习惯。

 

最后的最后,还有一个问题想要和大家讨论:

 

我认为,圣母的内心大都有一个关于自己人设的“定式”——“我要无条件地爱Ta,不论Ta怎么对待我”。但这个“定式”却不是为伴侣,而是一个他们自己的人生脚本。他们的角色设定是固定的,只是需要一个恰当的对象来陪自己演出,完成这出自我感动的戏。

 

所以,我有时候会想,是不是这个对象是谁其实无所谓,只要他们满足“需要被拯救”这个条件就好。于是我也想问问大家,在对方真的变好之后,圣母还会爱他们吗?来留言区说出你的看法吧~



References:

Braiker,H. (2001). The disease to please: Curing the people-pleasing syndrome. NewYork: McGraw-Hill.

Deci,E. L., & Ryan, R. M. (2000). The" what" and" why" ofgoal pursuits: Human needs and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behavior.Psychological inquiry, 11(4), 227-268.

Fromm,E. (1956). The art of loving. New York, NY: Harper & Brothers. 

Orloff,J. (2017). The Empath's Survival Guide: Life Strategies for Sensitive People.Sounds Tru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