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科普丨胰岛移植技术与胰岛功能检测

点击上方蓝色小字↑↑↑------干细胞者说”,选关注,即可订阅本科普号。本刊号部分资料来自网络。

人生小哲理
 
干细胞者说

说服一个人

只是点亮了他心中

早有火种的一个区域





正文

Part.1

胰岛移植技术


什么是胰岛?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分,它是胰腺上数以万计的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团,散布在胰腺的各处,这些细胞团如同小岛(跟印度尼西亚群岛一样),称为胰岛胰岛内的β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作用,是控制高血糖的关键。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被损伤和破坏,导致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常完全或几乎完全丧失从而出现高血糖;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而出现高血糖。所以说,糖尿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胰岛上的β细胞功能障碍导致的。


胰岛移植手术是如何操作的?

胰岛与其他的器官移植如肝移植、肾移植不同,它属于细胞移植,手术过程并不像肝移植、肾移植那样,取出病变的器官,再移入健康的器官胰岛移植是通过门静脉穿刺,将胰岛细胞输送至肝脏上,胰岛可以在肝脏上生长并分泌胰岛素,胰岛移植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风险相对微小。



哪些糖尿病患者适用于胰岛移植?

胰岛移植最适合的对象是脆性糖尿病,这种糖尿病患者给予一定量的胰岛移植后,完全可以改善糖尿病的脆性,使糖尿病自然病程逆转一定的时间段。当然多次移植有可能停用胰岛素,但移植后患者需要接受抗免疫排斥药物治疗,费用较高。

胰岛移植真的能够治愈糖尿病吗?

评估胰岛移植是否成功不能只通过患者是否停用胰岛素来评价,另外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是脆性糖尿病的改善。脆性糖尿病又叫不稳定型糖尿病,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一般认为是患者胰岛功能完全衰竭所致。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随着病情发展,胰岛功能会逐步衰竭最后完全丧失,这时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容易频繁出现不能自救的严重低血糖而发生危险。打个比喻,就像汽车发动机坏了,我们可以靠推车或拖车让车继续前进,但如果汽车的刹车也坏了,推车或拖车时就面临不能及时刹车而撞车的巨大风险。脆性糖尿病就好比是汽车刹车坏了,低血糖就好比是撞车。

胰岛移植对于脆性糖尿病来说有效率几乎可以达到100%。胰岛中含有a细胞和β细胞,其中a细胞是负责升高血糖的,β细胞是负责降低血糖的。一次胰岛移植也许不能补充足够的β细胞而停用胰岛素(会有不同程度的胰岛素减量效果),但植入的a细胞却可以改善血糖波动,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

胰岛移植的难度在哪里?

由于胰岛移植的手术方式是门静脉穿刺,所以手术操作并不是难点。但是人体大约有100万个胰岛,手术之前医生需要把胰岛从胰腺中提取出来,这才是胰岛移植的困难之处。打个比方,100万个核桃,首先要把核桃壳砸碎,还要尽可能不损伤核桃仁,然后再把几十万个核桃仁从大量的核桃壳碎片中分离出来,这个过程的损耗非常大。从胰腺中将全部胰岛(大约百万个)完整提取和纯化是不可能的,按照国际经验一般能提取并纯化出二三十万个胰岛就可以用于移植。所以说,胰岛移植的难点在于胰岛细胞的提取与纯化

胰岛细胞提取的数量多,那么手术成功率也会提高,由于每次提纯的胰岛数量有限,所以弥补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增加移植的次数,胰岛移植两次或三次后,患者脱离胰岛素注射的机会大幅度增加。如今胰腺供体资源很紧张,研究者正在进行异种移植、胰岛干细胞移植、微囊化胰岛细胞移植等技术的研究。



Part.2

胰岛功能检测


何谓胰岛功能?

简单地讲就是胰腺按需分泌胰岛素的能力。胰岛素的分泌数量及利用情况直接决定着血糖水平的高低,糖尿病就是因为胰岛素的分泌和(或)利用发生障碍所致。其对于糖尿病的临床分型、病情评估、治疗选择和预后判断都非常重要。


如何检查胰岛功能?


临床上,通常要做“胰岛素释放试验”,其具体步骤及就是让患者口服葡萄糖或用馒头餐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分别测定空腹及服糖后0.5 h、1 h、2 h、3 h的血糖及胰岛素值,绘制出胰岛功能曲线,通过分析,来了解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及衰竭程度。

由于无法区分内源性和外源性胰岛素,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测定C肽。C肽分子比胰岛素稳定,且不受外源注射胰岛素的影响,故测定C肽更能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功能。


正常人胰岛素是如何分泌的?

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胰岛β细胞快速释放大量胰岛素,促进肠道吸收的葡萄糖迅速被利用,使餐后血糖水平不至于过度升高;空腹或饥饿时,体内胰岛素的释放量相应减少,维持血糖水平不至于过度降低。

糖代谢正常者的胰岛素释放曲线

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为5~20 mU/L,口服葡萄糖或馒头餐后0.5~1.0 h胰岛素分泌达到高峰,峰值为空腹值的5~10倍(多数为50~100 mU/L),服糖后2~3 h胰岛素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糖代谢正常者的C肽释放曲线

空腹血浆C肽为400~500 pmol/L,口服葡萄糖或馒头餐后0.5~1.0 h分泌达到高峰,峰值约为空腹值的5~6倍,3~4 h逐渐恢复到空腹水平。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有何特征?

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分泌基值高低、有无分泌高峰以及峰值出现早晚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分述如下。

典型1型糖尿病者的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

1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β细胞严重毁损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的糖尿病,因此,1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及C肽水平明显低于正常(胰岛素基值一般<5 mU/L),服糖刺激后各时点的胰岛素、C肽数值也无相应增加,释放曲线表现为空腹及服糖后各时点数值低下、无峰值的低平曲线。需要说明的是,这种类型的曲线也可见于胰岛功能趋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患者。

典型2型糖尿病者的胰岛素、C释放曲线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具体到每位2型糖尿病患者,既可以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也可以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若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表现在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上是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负荷后释放曲线上升迟缓,其高峰在餐后2~3 h出现(分泌高峰后延),在3~4 h释放曲线仍然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若是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表现在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上是空腹胰岛素、C肽水平数值正常或偏低,糖负荷后释放曲线上升迟缓,其高峰在餐后2~3 h出现(分泌高峰后延),峰值偏低,3~4 h释放曲线也没有回落到空腹水平。

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评估流程,见图1。


临床胰岛功能检查与评估中常见的误区

只测空腹或“空腹加餐后某1个点”的血糖及胰岛素

人体内胰岛素的释放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仅仅检测空腹水平无法观察胰岛素分泌高峰出现的时间及幅度,不能全面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

只检测胰岛素,不同步检测血糖

无从了解患者餐前、餐后的血糖控制情况,也无法结合血糖来评估胰岛素抵抗的严重程度。


—  END  — 

 


文章来源:本文参考“糖尿病天地”公众号整理汇总,感谢他们的付出。


更多案例:

案例丨间充质干细胞活性因子对糖尿病足的治疗作用

案例丨间充质干细胞在炎性肠病方面的研究

干细胞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案例盘点

间充干细胞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调控和临床应用(SLE)

案例丨间充质干细胞在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方面的研究

干细胞者说

 - 科普  情怀  责任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