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消息速递|马亮接受《社会科学报》采访,谈“友好型城市”

公共治理 2022-11-2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社会科学报社 Author 杜娟


今年2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促进养老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养老床位从15.9万张增加到17.8万张,其中护理型床位不低于60%;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普惠性托位占比不低于60%,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比重不低于50%。为了加强“一老一小”人口服务,这样的政策文件出台非常必要。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为城市中的人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和制度环境,实现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已成为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建设的题中之义。



图片 | 网络

友好型城市: 宜居宜业的幸福感


近年来,各地根据自身发展特点,致力于打造各具特色的友好型城市。上海市2035年总体规划提出,以15分钟社区生活圈作为上海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推动“社区生活圈行动”;今年5月,深圳发布了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借冬奥会、冬残奥会的筹办,北京市打造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100个“一刻钟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逐步建设残疾人友好型城市;武汉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工程”,致力于打造“大学生最友好城市”;成都也已启动“青年友好城市营造共建共治共享行动;等等。
  
“友好型城市”一名源于英文中的“friendly city”。山东大学王佃俐教授将其解释为,为某一群体、对象的发展和保护,在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有针对性地建设、完善和发展相关设施与服务,提升生活品质,保障发展与权益。现在关于友好型城市的类型较多,其指向都是以某一特定群体为发展对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快速城镇化历程,中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5%,特别是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在当前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城镇化战略背景下,近年来友好型城市建设受到了广泛关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联合创新研究所所长、高级城市规划师戚均慧认为,构建友好型城市,首要目标应该是全龄、全人群的友好。因为老人、青年和儿童的利益是互补和相关的。友好的内涵包括了一些基本需求:安全、便捷、良好的生活体验能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宜居宜业,提高幸福感和获得感。
  
上海交通大学韩志明教授指出,面对城市发展中的短板、缺失和弊病,世界各地城市都陆续探索推进友好型城市建设,从老年人到儿童,从生态到产业,从残障人士到外来人口等,甚至是全龄人口,围绕特定人群来推进友好型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水平,也能够提高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友好型城市建设是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也是循序渐进、面向未来的。


回答“对谁友好”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于城市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一座城市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相依。就其本质而言,“友好型城市建设的背后,是城市包容性发展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王佃俐教授说。他认为这种包容性发展,就是不能忽略和遗忘某些具有特定需求的群体,以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和城市环境解决居民生活的“后顾之忧”,“以儿童友好城市为例,城市要为儿童身心成长发展提供适宜的条件、环境和服务,完备保障儿童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的空间与社会环境,致力于提升儿童生活品质;对于老年友好城市来说,养老服务发展、丰富老年生活则是城市和社区建设所应解决的问题”。
  
韩志明教授认为,友好型城市建设应该是以人为中心系统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方案。城市治理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激发人们的想象,满足人们的需求,理顺人们的关系,解决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问题,让城市更加文明、友好、包容、和谐。
  
友好型城市应该是什么样的?人们在城市不断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会有哪些不同的需求?国外发达国家在长期的城市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做法和经验:为打造儿童游戏空间,温哥华会在社区建立屋顶游乐园,在社区绿地中设置儿童游戏空间。东京在上下学高峰时段,在学校附近实施道路封闭,确保儿童安全通过。为加强自然体验和教育,德国开辟了森林幼儿园。在哥本哈根,人均拥有自行车1.2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该城市的重要道路都设有自行车道,并实行系统全面的管理来维护骑行环境。这种绿色交通方式对大城市中人的健康有促进作用,对环境也十分友好。伦敦在通勤高峰时段,利用水运交通缓解地面交通的拥挤,用数字化方式监控家庭能源的使用情况,鼓励错峰消费。纽约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通过设置透水路面、绿植搭配,防治城市内涝,提升城市安全韧性……每一个城市都是通过解决具体细微的问题,来创造一种友好、舒适、有品质的城市环境。这也体现出一个城市文明的程度。
  

建设友好型城市,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对谁友好”的问题。因为只有了解需求,才能解决需求。“友好型城市对谁友好?怎样友好?”中国人民大学马亮教授指出,城市友好的内容是多元的,涵盖了很多层面。针对不同类型进行友好型城市的政策制定尤为重要。我们要建设友好型城市,首先要精准识别不同群体对城市服务的需求。比如城市洗手间的配置要考虑到残障人士、妇女、儿童等方面的因素。这需要城市管理者转变思维,过去以管理为主,现在要从管理转向服务。其次,需要考虑部门间如何联动。如何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不同群体需求并为其提供服务,这需要各部门政策的协调。最后,还有对友好型城市如何评价、检测、比较和提升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一套公认的友好型城市评价体系,仍然还是从城市的体量和规模上来评判,而不是从评价体系和指数上进行评判。
  
复旦大学熊易寒教授认为,友好型城市应该是针对不同人群全方位的友好,让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感觉到安全舒适。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某些城市针对特定人群的规划设计还不够“友好”,不能很好地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要。比如,城市在无障碍设施方面还可以有更大的改进;面对儿童开放的游乐和运动设施还不够,很多健身设施采用的仍是成人尺寸;在城市数字化进程中,要考虑到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化鸿沟,让他们即便不熟悉数字化软件也能够畅行无阻。

让人和科技的参与形成合力


贝聿铭曾经说过:“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建筑,而是规划。”2021年3月,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被正式写入“十四五”规划。同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今年4月,中央宣传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针对不同类型的友好型城市建设,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个相关文件,为城市友好型发展实践提供了宏观指导。
  
友好型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考虑老百姓的体验。熊易寒教授认为,除了借助数字技术,还要借助人的力量,让普通市民参与到重要政策的出台和监督中来:社区花园营造中,可以让人们来认领参与,共同建设小区楼道;营造放心、安全和熟络的邻里关系,为孩子创造更加安全的玩耍环境;让老人和孩子在一起,进而让更多人参与到社区生活中来。
  
马亮教授则指出,各地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可以有不同特色。通过融合创新和设计能满足最大多数人的需要,让少数人群的需求也得到相应的空间和支撑。现在有城市在尝试把养老院和幼儿园放在一起建设,这种共生设计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 
  

8月份,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成都召开,上海向全国各省市推介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资源配置标准化试点的“浦东经验”。对此,上海交通大学熊竞副研究员指出,友好型城市的建设工作要放到基层,才能对需求有更精准的了解。这不但要顾及差异性,还要具备可及性,贴近老百姓,体现均等性。“15分钟民生服务圈”借助大数据技术了解市民需求,进行资源调配,实现跨区服务,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便利。
  
数字化时代,使用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可以帮助超大城市的管理更加精细、科学、迅速和全面。戚均慧规划师指出,未来城市可以基于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数字孪生系统,把原本分散在不同条块的城市管理的力量联结起来。通过实时监测的数据积累,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支持,使之更加科学。超大城市可率先探索无人驾驶、网络教学、智慧公园等数字化手段,促进环境优化,提升居民的归属感,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良好治理。


来源:社会科学报社(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原文)

时间:2022年09月21日

扫码关注更多
2022.09.26
消息速递|马亮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谈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马亮:打破“中梗阻”,推进“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消息速递|马亮接受《经济》杂志采访,谈数字政府建设新局消息速递|马亮接受《北京日报》采访,谈快递行业监督问题消息速递丨马亮接受《南方周末》采访:谈以ESG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