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出炉 | 《世界文学》2023年第1期目录(创刊70周年)
新年卷首
“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又到纪念时刻
高兴 / 5
美国女作家劳伦·格罗夫小辑
鬼与空(小说)
杨博译 / 14
眼壁(小说)
逯璐译 / 26
圣母领报(小说)
徐颖译 / 40
伯狄(小说)
叶萌译 / 69
“观察是为了置身其中”——劳伦·格罗夫访谈四篇
〔美国〕露·雪莱等作 黄雅丽译 / 89
走出暗穴与孤岛:老年文学小辑
寸草不留(小说)
〔瑞士〕贝·高芒作 张雅坤译 / 109
老头和龙卷风(小说)
〔俄罗斯〕奥·斯拉夫尼科娃作 李冬梅译 / 128
邻居们(小说)
〔美国〕海·玛·维瑞蒙迪斯作 胡俊译 / 157
告别仪式(散文)
〔阿根廷〕胡·福恩作 刘浩哲译 / 179
中篇小说
爱丽司安
〔法国〕特·加西亚作 王猛译 / 192
评论
最后的文字——那些海明威写过的和没写过的
〔美国〕琼·狄迪恩作 李晖译 / 251
散文
南美风光与文化随笔选
南美洲的风光与人
〔哥伦比亚〕爱·卡·卡尔德隆作 颜雅培译 / 271
关于科迪勒拉山系的散笺
〔智利〕加·米斯特拉尔作 蔡潇洁译 / 287
基多老街
〔乌拉圭〕朵·伊·鲁塞利作 龚若晴译 / 294
诗歌
巴黎
〔乌克兰〕亚·科罗特科作 桥蒂拉译 / 303
简讯
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等多项文学大奖揭晓 /319
鲁迅在《〈译文〉复刊词》写道:“这与世无争的小小的期刊,终于不能不在去年九月,以‘终刊号’和大家告别了。虽然不过野花小草,但曾经费过不少移栽灌溉之力,当然不免私心以为可惜的。然而竟也得了勇气和慰安:这是许多读者用了笔和舌,对于《译文》的凭吊。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我们也不断的希望复刊。”一九三七年六月,由于时局动荡,《译文》出至新三卷第四期被迫终刊,共印行二十九期。
幸好,时空转换,一九五三年,茅盾等先贤在北京又重启当年的事业。
幸好,七十年来,《世界文学》一代又一代编辑,前赴后继,一直在继承着这项事业。这样的时刻,我相信鲁迅和茅盾等前辈正在天上望着我们呢。这样的时刻,大先生那句带有浓重绍兴口音的话语正是我们的心声:
我们知道感谢,我们知道自勉。
美国女作家劳伦·格罗夫小辑
劳伦·格罗夫(1978— )是美国新锐小说家,关注当下女性的生存境遇和深层心理状态,采用多重视角、多线叙事等灵活手法来表现婚姻中的权力关系、家庭伦理、母亲身份、姐妹情谊、女人的身体经验、女性对环境的抗争以及对自我的重新发明等。但作者并未囿于女性微观生活史的视角,而是着力拓展女性意识,将其投射到更广阔的社会幕布上,使其融入对更普遍的社会问题的反思,对更美好的社会形态的构想之中。
《鬼与空》呈现了一幅关于佛罗里达州的地理—心理图景。这篇小说主要以刚迁居到该州北部某城的一位女子(夜跑者)为视角来描写当地城市的风貌和附近街区的隐秘生活。作者没有过多透露这个人物的家庭内幕,而是着重渲染她内心的愤怒、恐惧和痛苦,并让读者的目光随着她的视角转向那个充满暴力和威胁的衰朽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被遗忘、被埋没、被错置的人群。《眼壁》既是一篇灾难小说,也是一篇“鬼故事”,描画了一个独居于佛罗里达州某地的女子在飓风来袭期间的心灵幻象。《圣母领报》可以说是格罗夫自制的一首《加州旅馆》,一首关于梦与青春的怀旧歌曲。它展现了一个年轻人克服内心的阴暗力量去寻找救赎与幸福的过程。除了幸福以外,该小说另一个突出主题是母爱。在《伯狄》这篇小说里。从少女时代就认识的三个女人来到异地城市的医院,看望一位中学时代的闺蜜:即将死于癌症的伯狄。在病房里,这四个中年女人分别吐露自己年轻时做过的坏事,由此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格罗夫以巧妙的安排和鲜活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个关于性与美的启蒙,关于残忍与宽恕,关于不如意的中年人生的故事。
走出暗穴与孤岛:老年文学小辑
新年伊始,我们将分两期推出老年文学小辑,每期收录若干篇各国作家以老年身份和衰老体验为焦点,反映老年人的生理焦虑、生存困境和精神危机,探讨这个群体如何面对死亡终局或追求幸福生活的作品,体裁包括小说、散文和评论三种。
瑞士作家贝尔纳·高芒的小说《寸草不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与老葛朗台有几分相似的老年“守财奴”形象。不同于老葛朗台的是,他只存储不具有永恒价值的纸钞,并通过刻意设计让自然力量逐渐侵蚀沉箱,确保这份财富在自己百年之后,在后代亲眼见证下化为乌有。《寸草不留》以这位老鳏夫的家庭生日聚会为引子,通过他的意识活动暗示了这种古怪人格生成的社会原因。但故事末尾,一次偶然的对年少时踢足球的回忆重新点燃了这位老人的活力,让他走出心里那个阴暗、逼仄的洞穴,去拥抱更广阔的晚年生活。
无独有偶,俄罗斯作家奥尔加·斯拉夫尼科娃的小说《老头和龙卷风》也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洞穴。这是主人公斯莫利亚科夫为躲避龙卷风暂时栖身的居所。当“粉丝经济”裹挟着政治意识形态需要侵入他的家园,征用他的身份符号时,这名狡黠的老人早就在谋划着如何利用当前形势搬离黑暗窒闷的地穴,为穷困潦倒的晚年人生扳回一局。
这个小辑的作品,除了浮现于叙事表层的洞穴意象外,还隐含着孤岛的意象。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感知系统会发生退行性变化,视觉、听觉、味觉和嗅觉等功能都会大幅减退,个体与周遭社会环境的关系会逐渐切断。衰老的经历就是蜕变为孤岛的过程。美国作家海伦娜·维瑞蒙迪斯的小说《邻居们》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将当时底层墨西哥裔美国人被现代都市孤立的破败社区与老年人的生命状态联系起来。两位老迈的主人公不仅自绝于外部的环境变化,相互之间同样缺乏交流。作者暗示奥拉与费耶罗仅靠着彼此家里传来的声响来维持联系。故事结尾,费耶罗的过世仅为奥拉留下了她误以为是小混混来犯的摔门声。
阿根廷作家胡安·福恩的随笔《告别仪式》讲述了作者如何陪伴失明的老母亲读书,送她“回家”的动人故事。福恩有一回给母亲讲解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的《心灵之眼》,并告诉她:“失明让人看得更清楚。语言和听觉都可以用来看见世界。”很显然,他想让受困于人生“孤岛”的母亲重新打开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但遗憾的是,福恩的努力只换来母亲悲伤的微笑,以及一句提醒:到时间了吧,你该走了,别错过回家的巴士……
特里斯坦·加西亚:爱丽司安
《爱丽司安》全文建立在一个科幻的设定之上,也即人脑与电脑类似,都拥有一个“时间胶囊”系统,可以把每时每刻的自己备份下来,只要找到正确的化学指令,便可以将任意一刻的自己调取到“现在”这个界面上来。“爱丽司安”便是这样一种化学指令,它可以让现在的“你”回到过去,重温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更可以让衰老的“你”与青春的“你”直接对峙,对自己的人生来一场终极审判……
小说中,加西亚通过“我”——一位大麻贩子——的视角,讲述各色人等在面对“爱丽司安”提供的可能性时所做出的种种选择。小说不仅探讨了当代人面临的身份认同、信仰缺失、年龄焦虑等诸多社会问题,更是对人性这一永恒主题的观照。
琼·狄迪恩(1934—2021),美国著名作家,新新闻主义的倡导者,写作兴趣广泛,小说、传记、游记、随笔、文化及文学评论都广为涉及。《最后的文字——那些海明威写过和没写过的》是狄迪恩对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最后的手稿经他儿子帕特里克压缩、以《曙光示真》作书名出版所做的评论。她对海明威的遗作并没有视如珍宝,在文章结尾时,她很有说服力地给出了暗示:海明威已经写出了最好的作品,《曙光示真》这本未经作者本人认可的作品只是为闲谈节目添加噱头而已。狄迪恩本人非常推崇海明威和亨利·詹姆斯。但她对自己崇拜的大师并没有盲从,她的结论是基于对海明威小说的细读以及对海明威传记材料的充分研究才做出来的,无可辩驳。
南美风光与文化随笔选
这三篇散文将带领大家去了解南美作家如何从第三世界的视角书写他们自己的风光与文化,如何认识和解读自身的历史与现实,通过南美作家对南美洲的书写,对南美洲的丰富、深厚与多元有了更多的认识的维度。
哥伦比亚作家爱德华多·卡瓦列罗·卡尔德隆的《南美洲的风光与人》阐释了地理概貌对南美洲各地文明和民族性格的塑造,通过对高山、草原、矿藏和丛林细部的观察与描写,呈现出一幅辽阔、丰富而蓬勃的画卷。卡尔德隆指出,对南美洲人而言,走进风光、感知文化的出发点不是把人类作为衡量万物的标准,而是将认识自然作为认识自己、认识过去与未来的前提。
智利作家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在《关于科迪勒拉山系的散笺》中描写热闹非凡的山景时,尤为侧重景与人的互动:撼动山体的漫天飞雪之中有被自然威力震慑的登山者和脚夫,尽情嬉戏的薄雾之下有饶有兴致的观赏者,醉人的璀璨星空之下有神魂颠倒的游客,最后还有潺潺的水流低语陪伴作家本人入眠。如是,米斯特拉尔刻画出南美洲人与自然共处的要义——人类臣服于自然的力量,并在其中找到自己恰如其分的角色。
在《基多老街》中,乌拉圭作家朵拉·伊塞利亚·鲁塞利的漫步于基多老城的大街小巷,探访教堂建筑,体验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感受基多作为殖民地艺术之都的魅力。遥想那些在殖民时期被迫改宗的印第安工匠和画家,鲁塞利不禁慨叹信仰的冲突和殖民者的压迫没有抹杀他们对美的追求,最终他们的想象力和技艺也跟随自己的艺术作品在时光中沉淀,保留至今。
亚历山大·科罗特科:巴黎
亚历山大·科罗特科(1952— )是当代乌克兰先锋派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一位哲理诗人,他擅长将古典诗歌传统与后现代美学融为一体,创作出意象丰富而又耐人寻味的作品,《巴黎》也是科罗特科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首长诗创作于2011年,诗人曾对其做过这样的解读:《巴黎》“是现实中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深奥预感,是无可争辩与无意识因素的交织,这些因素从巴黎的空气中渗入到诗人的灵魂里,街道也变成了一股意识流。这种由典故和幻想构成的灵感谵妄像成群的候鸟一样形成了诗句,落在纸上,出乎作者的意料,融入到未来诗歌的行列中”。巴黎显然是这首长诗唯一的主人公。诗中并没有描述发生在这里的任何重大事件,也没有仔细描述当地的真实生活,而是着力于表现巴黎的种种景物、风貌在诗人心中唤起的反应,以此表达作者的主观意识。
点击上图,订阅全年《世界文学》
点击上图,订阅单期《世界文学》
添加《世界文学》小助手
获邀进入《世界文学》分享会3群
世界多变而恒永
文学孤独却自由
编辑:言叶
摄影:裴玉
配图:言叶
版式:宥平
终审:言叶
征订微信:ssap6565
投稿及联系邮箱:sjwxt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