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 班规难定?来看看这个案例
我们先看一个小故事:
有七个人,每餐共享一锅粥,因人多粥少,所以大家总是相互争抢,彼此抱怨。为能公平地分粥,又免于争吵,他们想了种种办法。最开始,他们通过抓阄定出一个人来分粥,但很快发现,谁主持分粥谁就给自己分得最多。
于是,他们改变了一下规则,由抓阄改为推选,选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开始这个人果真分得公平,但没过多久,他开始为自己及身边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分更多的粥。
这一次,他们组建了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最后演变成相互扯皮,效率极其低下,粥吃到嘴里都是凉的。
接下来,他们改为轮流分粥,每人主持一天,一周刚好一轮,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但后来发现,每个人在一周里只有一天能吃饱,就是他本人主持分粥的那一天。
最后,他们为这一规则加了一个条件,谁主持分粥谁最后一个领取。大家惊讶地发现,此后,每餐的粥都一样多,如同天平称量过。因为,如果分得不均,他本人无疑将享用最少那一碗。此后,七个人公平地分粥,其乐融融。
这就是规则的力量。
一个集体的良性发展必定建立在有序基础之上,而有序仰仗规则。班级的发展也不例外,如果离开了合理的规则,班集体建设将无从谈起。但时下常见到一些班级规则走了样,比如有班主任在班级建设伊始,便出台了自己精心制定的各项“土政策”,看似是用规则管理,实行“法治”,实则不过是教师意志的改头换面,实质还是“人治”。
作为教育手段的班级规则,重要是深刻理解它之于生活的意义,并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自觉去遵守、去完善。为此,我们并没有围绕现行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行为规范》进行讨论,而是开设了以“追慕美好”为主题的系列班会,主题分别为“这是我们的船”“学会做人——做一个野性而高贵的人”“学会做事——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极致”等,旨在引导学生思考“我是谁”、“现在的我是怎样的”(我从哪里来)、“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将去哪里),讨论“我们需要哪些规则”(知其然)、“为什么需要这些规则”(知其所以然)、“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规则”(知其所尽然)。
在上第一堂班会“这是我们的船”时,我们一起思考用核心字或词或句子概括自己希望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里。历时半小时的激烈几近争吵的讨论,越来越多的同学同意把这个核心字定为“雅”,认为雅”不是一味地沉静,而是野性和高贵的统一。这个字成了班级的精神内核乃至文化图腾。
在后继的系列班会里,我们继续深入讨论,让“雅”真正得以落地生根。经过反复讨论与交流,班级最终确定如下规则:
1.对自己的形象负责。
2.不给别人添麻烦。
3.发现别人的好。
4.体谅别人。
5.用小小的贴心为别人制造惊喜。
6.要么认真倾听,要么大方表达。
7.不随意。
8.有条不紊地做事。
9.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
10.对所有人都有礼貌。
11.自己的过错自己承担。
12.爱上图书馆和运动场。
值得一提的是,同学们进行讨论和交流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
最妙的是,同学们设计了一棵只有枝干的树,表示这是班集体,只有其上的每一个枝干都开出自己的花来,这棵树才能生意盎然。为此,他们一一在树上郑重地按下自己的指印。指印,代表着承诺,意味着契约,既是与他人更是与自己的契约。
正是通过一条一条具体规则的制定,学生清晰而真切地感知到,规则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的外部规训,而是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对此,有学生说:“这份规则让我意识到它不只是对我约束,更是帮助我变得更美好。”有学生感叹:“以前只是认为我受环境的影响,现在我明白了,我也是他人的重要环境。”
基于这样的心理基础,学生愿意全心投入,进一步制定公开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执行的具体规则,无论奖励还是惩戒。这些具体的规则成了一个个“可视”的标准,创造出可预见惩罚和回报的文化,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规则是有意义的,自己之于规则是有价值的。
这样一份班级规则,与其说是规则,毋宁说是一份成长的契约。
【作者:郑英,浙江省杭州市天杭教育集团;原文有删减】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作者及本公众号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上链接。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