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高德胜:“细节德育”:普通教师的卓越之路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德育之难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德育之难有不同的维度。首先,一个人学好还是学坏,主要是他或她自己学的,不是师长教的,是他或他自己要学好或是要学坏的,所以几千年来一直有“道德是否可教”的疑问。即便道德可教,但我们也无法控制教的效果,比如,有时候我们一心想让孩子学好,整天在教他们道德,结果孩子却变坏了;有时候我们忘记了教他们道德,他们却从不是道德教育的教育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其次,如果说过去的教育主要就是道德教育的话,那么当代教育则早已与道德教育相背离。可以说,现代教育的兴起,本身就是以道德和道德教育的削弱作为代价的,现代教育的兴盛与道德教育的衰落是同一个过程。人类教育史清楚地显示,古代教育基本上就是道德教育,其全部精力都集中于年轻一代的道德成长上。而现代教育则完全不同,它将自己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当道德学习与知识学习发生矛盾,道德往往是“理所当然”被牺牲的那一部分。
问题是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谋生的职业,只要你到了这个位置,就得去响应作为教师的那种天职召唤,就得对学生的道德发展负责。一方面是天职所在,一方面是德育之难,处在这种矛盾夹缝中的教师处境艰难。天职不可违,但教育的现实又是那么强硬,作为个体的教师根本无力对抗和改变。现实如此,并不是没有出路。出路在哪里?出路在细节。作为个体教师,我们确实无力对教育的发展产生整体性的影响,确实“无力回天”,但却可以从日常细节做起,改变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些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自身的意志和能力可以控制的,只要愿意付出努力,都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作为个体教师,我们无法改变整个教育话语方式,但却可以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以尊重的方式与学生对话;作为个体教师,我们无法改变整个教育的竞争性,但我们却可以在自己的班级里营造合作的氛围、减少竞争性学习带来的伤害;作为个体教师,我们无力改变整个教育的分等、分层倾向,但却可以在自己的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学生,让自己的言行体现出普遍性尊重的德性之光;作为个体教师,我们无力去改变整个教育的“吃苦哲学”,但却可以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避免制造痛苦……。通过细节,我们既实现了天职的召唤,又回避了“鸡蛋碰石头”那样可怕的选择。
作为“小人物”,我们从细节入手进行力所能及的改变,既是对自己天职的履行,也是对整体教育的撼动。一个人有自己的品性,我们很难一下子去改变一个人的品性。但一个人的品性不是抽象的存在物,一定会在各种做人做事的细节中体现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品性即细节、细节即品性。如果有一种力量,使人一夜顿悟,那当然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作为教育者我们可以从改变这个人的特定行为细节入手,用细小行为的改变去促成整个人的改变。教育也是如此,整体的教育有其基本的品性和偏好,作为个体的教师,我们当然无力去左右整体的教育。但整体教育的品性与偏好是由什么支撑的呢?当然有体制的因素,一种教育的品性或偏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该教育的体制所决定的。正是源于此,很多人将教育的种种问题归结为体制,以此来逃避自身的责任。作为教师,我们都是这体制的一分子,体制虽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但其成就有我们的贡献,其问题也有我们的“功劳”。作为个体教师,我们改变不了教育体制,也改变不了整体教育的品性与偏好,但却可以从自身的行为细节入手,先去改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当今教育的品质是由千千万万教师的日常言行共同建构的。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日常言行去建构,也可以从自己的日常言行入手去改变。这就是细节的力量,细节的改变可以撬动整个教育体制的改变。
作为教师,我们的职业是有生命的,犹如做人。我们可以在好的、对的事情上努力,也不要忽略了不去做坏的、错的事情的意义。在我看来,教师首先要做的是守住教育的底线,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得上其他事情。也就是说,作为教师,先不用奢谈什么伟大的教育理念、职业理想,首先要明白教育的底线在哪里,即在教育这个行业里什么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在教育领域里,理解了什么是不能做的,实际上意味着已经知道什么是能做的,也就是说“不为恶”已经预示着如何“为善”。比如,如果理解了贬低学生的“口头禅”是不能做的事情,应该如何做其实是一目了然的;知道不礼貌对待学生是不妥当的行为,应该如何回应学生的问候也是显而易见的。
作为人,我们有思考能力,但在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靠思考,而更多地是靠习惯。习惯是我们的“效率器官”,可以为我们节省大量精力,但是习惯一旦形成,就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成为我们无法看到的存在。学校教育中诸多司空见惯的做法,就具有习惯的这种性质,我们天天如此行事,以为天经地义,从不对其加以审视和思考。在教学生涯中,我们都会养成各种各样的习惯。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这些处在意识之外的习惯拉入意识之中,对其进行反思与审视。这种反思与审视,当然有益于自我提升,但更为关键的是,通过反思,我们可以加深对教育的理解,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习惯虽然是我们的“效率器官”,但蜕化为惯性的不良习惯也很可怕。近些年来,教育的硬件改变很大,办学条件今非昔比,表面上看我们的教育进步很大。但当我们深入学校、走进课堂,又会发现今天的学校在组织形式、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与几十年前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教育陋习一代又一代地重复,怎么能够培养适应时代的新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老教师按过去形成的习惯工作,年轻教师则照搬老教师的做法,都不去反思惯常做法的是非对错,大家都陷入习惯的旋涡之中而不能自拔。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对惯常做法的反思与审视是我们摆脱陋习、求得教育进步的必要环节。
【作者: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德育》学术委员】
【责任编辑:赵庭】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24期】
【微信编辑:崔倩倩】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局长访谈丨楷模引领,发展新优质教育——访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王毅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