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堂丨唐松林:教育新常态——从教育的道德意义说起

唐松林 中国德育 2021-05-26

欢迎点击上方「中国德育」关注我们!

唐松林

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教授。

本文系作者2016年11月29日于湖南大学的演讲。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中提出“经济新常态”——经济发展的驱动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政府要大力简政放权,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新常态”蕴含了强烈的主体权利与生命意识,体现了人的尊严与价值。“新常态”一词随后被用于各个领域。教育新常态,可以理解为师生之间自由、平等、团结的状态,具有主体性、内在性、创造性、联动性、共享性等特征。

一、教育新常态的根基:教育的道德意义

我们很少从普遍的道德意义上去思考“教育是什么”“教育走向何处”“教育应该如何做”诸如此类有关教育之“道”的问题。如果这些本真问题不明晰,我们就无法顺“道”,也就无法有“德”。德者,顺道也。纵观历史,关于教育的道德意义,有许多有代表性的观点:

教育是使你成为你自己。(雅斯贝尔斯)

教育是为你完满的生活做准备。(斯宾塞)

教育就是生活本身。(杜威)

教育是使你成为社会角色。(涂尔干)

教育是选择人才使其认同现存社会、并获得现存社会法定资格的必经过程。(韦伯)

以上观点,要么从人的价值,要么从社会的价值诠释教育的道德意义,两者似乎冲突,很难说哪一种说法是真理,但它们均是美的。我认为,它们并不矛盾,而且和谐统一。理解教育的本质,应该回归到人,从人的生命及其在教育中的关系出发,即从人的自由、平等及其关系出发,思考人与自身、人与社会、人与知识、人与生活、人与世界的关系意义。真正的道德意义是人的意义或生命的意义。所以,我将教育的内涵理解为如下命题:

教育即生命的敞开与释放。

生命是自然能量的绵延:生命中蕴含的天赋本能具有极大的能量,它蕴含着人的理性、情欲和意志等“奔流”。

生命是历史的绵延:生命总是在历史之河中栖息,无时无刻不印刻着历史的烙印;蕴含着个体的经验、记忆、信仰与精神;也蕴含着群体的文化基因、历史传统与民族特性。

生命是关系的绵延:生命是一种关系形式,它不是孤立的,它需要土壤、阳光和水分;“没有关系,人就无法生存。”“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教育新常态的本质:回归教育的道德意义

以教育的道德意义为根基,我们可以说,教育新常态是体现教育本质的状态,是生命的自由、平等、创造、责任与团结的本质状态。

♫自由的状态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自由的,你的思想、行动与自己的命运相连,时刻处于生命的自然和谐状态之中;你对待真理是忠诚、热爱、坦率、人道与执着的;你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践行自己的思想,选择自己的行动,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你拥有能够发现规律的意志,能捍卫与实现自己的价值以体现社会正义与道德。

♫平等的状态  一个处于“新常态”中的个体,所获得的学习权利、机会与荣誉与他人相比并无二致。大家各安其位、成就美好。你在自己的时空境遇之中,虔敬、互动、选择、同化与顺应。与天地互融同构,既释放自己的天赋潜能,又不强迫自己所不能,享受学而不厌之乐趣与诲人不倦之幸福。

♫创造的状态  你是独一无二的。你的历史、经验与记忆会被尊重、鼓励、甚至利用。正如尼采所说:“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次性奇迹。”如果你是教师,你只把学生当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你在学生当中,是一个在知识与情感上均可依赖的人,你总是充满知识与道德的力量,每每和你交谈,都如初见,你给人以新的力量与满足感,因为你是知识与思想的使者。

♫责任的状态  无论你在农村还是城市,你不仅属于教育事业,而且属于你所属的社会或国家。你不仅在师生共同体中经常与其他师生磋商对话、凝聚共识,而且经常与家长、学校周围的人以及环境产生互动,并希望以一个本土文化人的责任与使命,展开自己的智慧与德性,给周围的人带来知识与信息,使人有温暖如春的感觉。你既是乡土知识的传承者、保护者与创新者,也是现代文明的联结者。

♫团结的状态  我们回忆一下J. A. Comenius的教育理想:“我们首要的愿望是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充分的教育,成为真正的人;不能只让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些人,甚至大多数人接受教育,而必须是所有的人;只要他有幸成为人类的一分子,无论男女老少、高低贵贱,他就应当接受教育。”因此,人与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是开放的、互动的、共享的。你在那里可以增进感情、拓展认知、提升品性,从而发现自己的特长、了解自己的无知、克服人性的自私、遇见更好的自己。

总之,教育新常态是自由的、民主的、开放的、创造的、平等的、互动的生活的状态。生命在那里混沌天真、朴实无华,宛如赤子。生命在那里释放,生成知识、创造奇迹,绵延出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与诗人等教育的果实……

三、教育新常态的羁绊:绩效主义与机械主义

强调绩效主义与机械主义不仅割裂了生命自由发展的本质,而且割裂了教育、人与社会的亲密互动关系,阻碍了生命的绵延过程。

绩效主义,是把教育当成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甚至经济活动过程,而排斥心灵、文化与精神等生命要素,这是需要反思的。如果利用人的贪婪与恐惧的本性,采用“胡萝卜加大棒”的管理方法,对于以真理与成长为志业的师生来说,是脱离了教育的本质的,也是偏离了生命的正义的。

绩效主义以“分数”判断教育质量水平,导致了教育的追赶模式与恶性竞争,致使人们在谈论教育质量时,那种“自由之思想、独立之人格”的教育精神与审美意识消失了。

需要说明的是,反对绩效主义不是反对绩效管理,教育引入绩效目标、绩效标准与绩效考核等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教育是一个追求效率与效益的事业,但其效率与效益要以师生的智慧、良知、道德与人格的整体状态的进步为标志,是生命自由实现的程度,是生命的绵延过程,是生命本身。否则,它不仅是无效的,而且是不正义的、不道德的。教育更需要爱的精神,如情感交流、学术争鸣、人性关怀与审美意识等。

机械主义视教育为一个纯粹的、规律的、逻辑的、线形的与秩序的过程,忽视了生命的复杂性、非线形、自组织等特征,它难以激励师生的善意与良知,难以激励师生的潜能与创造,难以提升师生的生活品位与审美境界,从而容易忽视教师内在的非理性力量及其有机联系。

然而,教育是涵养心灵的事业,是爱的艺术。教育不仅是一个科学的事业,而且是一个艺术的事业;教育既要尊重科学,又要品味艺术;教育需要遵循规律,但不要使规律成为教条;教育需要理性,但不能抛弃非理性;教育需要逻辑,但不能忽视生命的多元、混沌与复杂。

我们反对机械主义,并不反对教育工作的理性形式,如系统性、规律性、因果性、联系性等,因为它能帮助我们在一定范围内解释和预见教育现象。但是以机械论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方式,由于其权力集中、单向控制、等级关系等特性,容易使科学与权力演变成教条与专制,结果导致了个体的“削足适履”,使生命的自主性、个性格式化,出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如果以绩效主义和机械主义引领教育,人的生命冲动之绵延就会被切断,教育将缺少创造;生命历史之绵延也会被切断,教育将缺少灵魂。当教育演化为一个纯粹的“做什么”和“如何做”的外在目标系统与计划时,人的自主性与创造性就会被绑架,无法获得自由与创造。当教育被一个喧嚣的“分数之网”笼罩时,教育就没有了自由的对话,没有了思想的碰撞,人就无法获得学术信仰,无法回归自己的内心、聆听良知的呼唤,无法意识到心灵中的经验、历史与记忆的美好。

四、教育新常态的走向:教育转型及其路径

教育不在于咬紧牙关往前冲,而在于生命力量的绵延!教育不在于你与同类的竞争,不在于为权力而博弈,也不在于为绩效而冲刺,甚至不在于为了科学而科学的纯粹理性的苦行,教育的应然状态是一种追逐真理的沉思、默想、猜测、反驳、争鸣与审美。

1.生长:教育之目的

教育需要组织,但不能被组织;它需要照亮,但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它需要计划,但不能被计划,否则将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一方面,教育的目的观需要转变:即从“知识”转向“生命”。教育不是要你定目标、下结论、贴标签,发号施令……而是要你在宁静中洞察、点燃与等待——洞察生命的状态,点燃生命的激情,等待生命的怒放!

另一方面,教育的方式不是给予与灌输,而在于聆听内心的冲动,“认识你自己”,做一个心地明亮的人,这才是教育的真谛。教育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它凝聚着热爱、怀疑、忠诚、创造与诗意。

2.生命绵延:教育之驱动

教育不在于追寻纯粹的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无法解决我们的问题与忧伤。教育不在于追寻纯粹的目标系统与激励机制,而在于主体的创造、记忆与文化传统的绵延!

所以,教育的驱动不在于外在力量,而在于内在力量。即我们要从“外在驱动”转向“内在驱动”,这是主体创造的源泉,其方式是唤醒,通过唤醒使主体主动理解、思考与对话。教育如果割裂了人的内在冲动、历史文化与社会关系,就失去了它的独特性与生命力量。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基因、记忆、经验与信仰,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有自己所在乡土之独特的精神与灵魂,那里的名人、名事、名文、名山、名水与美丽的传说,是学校生命的重要内容与形式。它是我们生长的文化根基与养料,马克思讲“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柏格森说“历史即生命”,阐述的皆是此道理。

3.文化与自主、反思、争鸣:教育之转向

这里的文化,是从教育内容方面来说的,而教育内容应该从课程、教材转向文化,即人的精神状态、学校历史、校风学风、阅读文化、启迪心智的活动、自由沙龙等;自主、反思与争鸣是从方法与评价方面来说的,即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从讲授、灌输与背诵向研阅、反思、对话、冥想等方面转变;教育评价应该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如向猜测、反驳、争鸣、对话、自我反思、学术争鸣等方式转变。所以,学校教育要尽量缩小班级规模、鼓励导师制、实行多样性教学组织形式与课外沙龙等。

4.厚生:教育之关键

我是这样理解师生关系的:学生为天,教师为地;师生为天,管理者为地。

天(学生、教师),正大威猛、纯阳刚健,具有开创万物的无限性;地(教师、领导),厚德载物、柔顺利贞,具有抚养苍生的包容性。天地刚柔相接(互动、相应、相融),天秉刚健之道,地持柔顺之德,以适时顺气的方式运行,生命就会通泰生长、亨通吉利。

所以,教师对待学生,领导者对师生,要将传统的权力下移,实行真正的民主教学与民主管理,其具体方式是“去权”与“分权”,行无言之教,才能使生命活力进一步释放。

综上所述,教育是生命的外化,是生命的敞开与释放,是生命能量与世界的相遇与相融。“我”的心灵、“我”的班级、“我”的学校与“我”的国家是一个整体,不可撕裂,“我”就是我的国家!我模仿梁启超的话说:“我”智则国智,“我”仁则国仁,“我”勇则国勇,“我”富则国富,“我”正则国正,“我”自由则国自由,“我”幸福则国幸福。国家的和谐、昌明与繁荣不是外在规划与刻意为之的结果,而是生命内部的创造与良知自然绵延的果实,“我”怎样,我们的国家就怎样!

【责任编辑:李诗】

【来源:《中国德育》2017年第24期】

【微信编辑:崔倩倩】

声 明

本文系原创文章,版权属于本公众号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阅读

大事记丨5月,中国德育发生了这些大事

第一线丨刘淑敏:无痕教育在德育中的“三退”策略

推荐 | 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1-36批全名录(建议收藏)

关注 | 影响儿童教育百年的心理实验

课例 | “爱情是什么”教学实录

大家谈 | 檀传宝:做配享幸福的教育家——仁慈篇

征稿 | 固定栏目征稿     ➽     非固定栏目征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