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校友专访 | 经济学硕士李博文:热爱作地基,能力为梁柱
编者按
本期“风华·校友专访”将带你走近港中大(深圳)2020届经济学理学硕士李博文。在和李博文交谈的过程中,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与热情。
修读硕士学位期间,他几乎每天都去图书馆学习,一呆就是一整天。有时间就会去参加seminar,和教授探讨学术问题。虽然疫情期间不能返校与教授交谈,但他仍通过ZOOM积极参与教授的Office Hour,还会反复观看直播的课程以加深自己的理解。
李 博 文
2018年级经济学理学硕士项目研究生
学勤书院
本科毕业于湖南大学管理学专业
毕业去向:港中大(深圳)经济学哲学博士项目
攻读博士
大三的时候,李博文做了一个决定——要读经济学的博士。攻读博士学位的时间长、难度大,很少有人跳过研究生直接决定读博。而在读博期间发现自己不适合,想要放弃的也大有人在。他却笑了笑说:“人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自己还年轻,就算中途发现不适合,也有修正或重头再来的机会。同时自己是一个坚定的人,‘咬定青山不放松’,决定一件事后,除非特殊情况,不然不会放弃。而且与研究生相比,攻读博士学位的学习领域是更深入的,可以让自己对该方向有更深刻的认知。”
读博的决定并不轻率,是李博文权衡再三的结果。在本科期间,他修读了很多经济学相关的课程,逐渐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相比其他课程,他能在经济学相关的课程上取得更高的成绩。兴趣与能力兼备成为了他走向经济学研究的铺路砖。而考虑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顶尖的师资配备以及地处深圳,在毕业后可以拥有更多的优质就业机会,李博文最终决定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攻读博士学位。由于不打算出国、毕业后准备留深工作,因此疫情对他的未来规划并没有太大影响。这是不幸中的万幸。
与经济结缘
谈及喜欢经济学的原因,他说:“我是一个务实的人,希望能研究一些实际的问题,发现一些规律,经济学正是这样的一门学科。”经济学既需要理性的分析,如数学统计的方法,又需要人文的素养,是二者完美的平衡。他认为这种交织融合正是经济学的魅力所在。
多年的经济学学习也对李博文的思考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思考问题时,他常常会想到边际效益递减法则。这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基本概念,指在一个以资源作为投入的企业,单位资源投入对产品产出的效用是不断递减的。李博文认为“不能把一件事情做得太极致。当事情已经做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做一做别的事情,这样可能可以带来更快速的增长。比如学习之余,每天花一点时间去锻炼,就会收获很多快乐。”他强调“人应该全面一些,生活中不能只有一件事情。”
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合唱团就是李博文践行边际效益递减法则的一个例子。他曾参加了在深圳音乐厅演出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2020周年音乐会。而每周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的专业训练不仅让他结交了许多朋友,还可以劳逸结合,放松身心。他还特别提到要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多交流,与他们的思想碰撞可以打开思维,开拓视野。他就通过与数据学院的同学的交流,学习到了颇多数学证明的方法技巧。他说:“这就像把30分提到60分总是比70分到100分更容易。”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同学的交流就是这样一个提升自己的捷径。
李博文对经济学研究的热爱自大三开始,延续至今。对相关课程的兴趣促使他修读更多的经济学课程,而在修读课程中取得的高分给了他从事经济学研究的信心。热爱是从一而终的土壤,能力是从一而终的肥料。二者皆备则如借东风之势。心中有猛虎,手中携剑与行囊,何惧不能共九天之上舞鱼龙!
End
传讯及公共关系处出品
采访、撰稿:周一加(2019级经管学院、祥波书院)
排版:邓可萌(2018级经管学院、思廷书院)
"FOLLOW"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
👇👇👇
微信号 : cuhksz2014
新浪微博://weibo.com/cuhkshenzhen
浏览更多
👇👇👇
鹏程万里 奋勇向前 | 港中大(深圳)举行第五届研究生毕业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