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不「 评估」,让我们愉快地做社工!
这是原创专栏『社工课』
发布的第 17 篇文章
出品 | 社工客
(ID:shegongke)
作者 | 张书豪
『社工客』原创专栏特邀作者
(微信号:onlyuseforauction )
专栏发起:结合在台湾+内地从业十年的社工实务经验,进行社工实务技巧与工作经验分享,包含个案、小组、社区工作、社区营造等干货。
作者已发布文章:
写在前头:客官们,今天让我们来点轻松的,因近期笔者亲身经历或耳闻周遭社工圈的朋友多被评估所苦(笔误),是多在进行项目中期评估阶段,因此这一次让我们来关注一下项目评估工作,今晚就翻翻它的牌子吧。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想到评估我们立即联想到的关键词与画面就是爆肝、加班、连车尾灯都看不到的文书尽头、领导及督导目露凶光的催稿眼神...等,评估如同妖魔鬼怪、洪水猛兽般无情的侵袭而来,尤其当评估的时段接近时,社工们的生理、心理、情绪、贺尔蒙、肾上腺素开始随之上下波动甚至紧张失调,而等到那如圣旨般的评估通知驾到时,社工百臣们战战兢兢的接下了这份圣上口谕,不一会儿众臣子便集合议事厅共商评估大事,那过程岂是一个乱字了得,大家如同无头苍蝇般的焦虑,这一刻社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完全乱了方寸。
说到社工等于写工这个议题,(背景音极度吵杂:什么?大声点听不见!)好好好,我知道社工们你们都满怀想法,眼里都含著泪光咬牙切齿带著恨意,那种积极关注的眼神应该更胜于Angelababy在《孤芳不自赏》中瞪眼的威力。
社工等于写工那简直就是社工界耳熟能详的家常便饭,现在已成为进入这个行业自带的标配广告标语,哪位社工不被这股乱刀流波及,那可真是阿弥陀佛谢天谢地。也因此说多了大家都是泪而且尽是拉仇恨阿!那么为什么会造成这个现象呢?老实说这是个大哉问,估计没有人有个标准的官方答案,但我们有小道消息、民间观察,嘿嘿...这点八卦的能力社工们还是很强的,我们三五社工们总会在茶馀饭后自动抱团,还会贴心的提醒彼此泡上咖啡或备上一份下午茶,再开始我们的业内交流,而根据笔者十年来的从业经验观察及不负责的非随机立意取样访谈,案情似乎有了线索不再胶著,而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凶手→评估。
评估真的这么恐怖如此罪大恶极吗?话说项目评估本著以评促进、以评促建的初衷,目的乃希望透过有效的评估工具及方式,阶段性与总结性的了解项目进程、成果成效、执行中遭遇困难、未来复制推广的可能性等,但为何如此良善的初衷在落地之后竟成为众矢之的?评估带给社工的也通常是恶梦、负担、失眠、压力等负面的感受呢?让我们来剖析一下评估的主要实质形式。
评估如山高的文件,你造吗?
就目前社工界主要的评估方式可分为两种如下:
1. 内部评估:
主要为机构内部的自我评估,以项目来说多在中期及末期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内容有总部对该项目在各分中心或驻点岗位上的阶段性与总结性表现,主要按照项目整理运营的成果成效来综合进行评估,为较宏观的评估模式;此外也有针对各分中心或驻点岗位社工综合能力考核的评估,主要聚焦在社工员个体专业技能的评分,为较微观的评估模式。
但此两种模式也在内部评估中妥善的被结合一致来进行,内部评估也常常是为了迎接真正的外部评估而做的战前演练,不仅可关起门来自我检视项目或社工的答标情况,也可提早发现面对外部评估的不足之处,因此也广泛的被机构运用;当然具体的内部评估内容方法及工具有很多,诸如查阅文书资料检视指标达成量、主管或督导对社工进行成果考核访谈、实地跟进外展观察服务情况、被服务对象抽样随访满意度、三大工作方法笔试或实操考核、同工间的自评与互评机制...等,都是较为广泛被使用的评估工具。
2. 外部评估:
也就是俗称的第三方评估,也是同工心中最大的伤痛,外部评估主要立基于服务购买方(多数为政府公部门)对项目成果成效、社会效益乃至项目推广复制等面相进行的综合考核评估,以现今的社工服务购买机制来说,购买方多在项目预算上编列第三方评估预算,并以打包委外购买第三方评估力量的形式,对承接该项目单位的中期及末期运营状态进行阶段性跟进及总结性评估,具体操作内容则由评估方组织招揽的行业评委专家,于既定的项目评估时间至受评单位进行为期半天到一天的评估工作,过程中同样运用相关足以反映服务质量的专业评估工具,诸如带有分值的评估评分表、社工员访谈表、相关方代表访谈表、实地观察走访评分表...等工具为辅助,而外部评估常因涉及的项目较大、承接单位数量较多,故也可见第三方评估单位需于项目运营前召开承接单位的统一说明与培训会,并在定期定点的评估之间植入过程观察、成果分享会等形式以提升承接单位的服务质量,也更能体现评估单位的客观性。
话说回来,如以上述的剖析,思来想去这个凶手的本意似乎没有我们想像的这么坏,所用的方式方法手段也还说得过去。在评估的总体概念是这样的,对服务购买方来说能确保所花的每一分钱都值得,对服务承接方来说能确保服务质量的提升、促进业内良性竞争的动力,最最最重要的就是对服务对象来说,能保障服务的可近性(接地气)、普遍性(使用率)、延续性(项目持续),此三方面的理想良好成效,也就是透过评估这个中介工具来达成,形成良好的循环架构,只是看似在现今的社工环境看来,评估是否有自我做大成效?跨界干预服务?为评估而评估?评估优于服务本位?这种种的现象与疑虑,是否让原本期待评估带来的迦南美地反倒成了乌托邦?是个耐人寻味的有趣议题,而这种种的种种,让我们一起在下集中找到答案。
说到评估.......经历过的社工朋友肯定一言难尽,吐槽时间到!关于评估,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投稿或留言分享~下期更精彩哦!
投稿邮箱
小客微信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
【社工客】主页面下方菜单
从哪里来→社工客百科
输入你想了解的“关键词”
【社工课】专栏已发布文章
9.“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社会支持网络 | 社工课
10.“社工,我跟你说…”个案的单次面谈怎么谈? | 社工课
『社工客』原创专栏文章转载请后台回复“授权”
微信公众号平台外其他平台转载文章
请注明社工客ID和二维码
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