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京剧《徐策跑城》百年资料集:1913年唱片~2019年录像

铁杆戏迷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徐策跑城》是一出传统戏,来自《薛刚反唐》,很多地方戏都有这一折。同治年间的不少茶园经常京徽同台,京剧此戏即源于徽班,全剧都唱【高拨子】,通过舞蹈刻画人物性格。早期的【高拨子】唱腔古朴,富有乡土气息。

      后来王鸿寿(艺名三麻子)(1850~1925)将《徐策跑城》《扫松》《斩经堂》等戏改为京剧,将【吹腔】【高拨子】【四平调】等融入京剧,在身段动作和工架方面大胆创新,成为南派京剧创始人之一。其亲传弟子有周信芳、李洪春、林树森、刘奎官等人,夏月润、李吉来(艺名小三麻子)、唐韵笙等扮演关羽,无不宗法王鸿寿。

这张唱片用上海话报名颇有特色
(头段)
 [高拨子导板] 耳边厢又听得家院来禀,
[垛板] 老徐策,站城楼,
我的耳又聋,我的眼又花,
耳聋眼花,眼花耳聋,观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尔就跪在城边?
尔家住哪省哪府并哪县?
尔是哪座村庄有家门?
尔是住外城?还是住内城?
你的家中还有几个人?
尔的爹姓甚?尔的母姓甚?尔是排行第几名?
尔要说得清,尔要道得明,开了城,放了吊桥来进城。
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进城万不能,
报上花儿名,
[散板] 报上花儿名。
听说娇儿到来临,
喜在眉头笑在心。
家院开城把吊桥放!
(二段)
[高拨子原板]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起意神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未知来早与来迟。
在养和堂上把酒来戒,
爹娘的生寿又把酒开。
酒醉闯出了王府外,
闯下塌天大祸来。
太子爷金冠他打坏,
张泰的门牙打尘埃。
御花园神像都打坏,
恼怒龙颜降祸灾。
一家人绑至西郊外,
全家大小把刀开。
这是他薛家真可惨!
(白)薛家人马不少,寒山三千七百,青龙八百军兵,还有薛刚,薛蛟,薛魁,哈哈哈哈!
[摇板] 还有寒山夫人女裙钗。
一齐跨下人不少,
人马一到闹金阶。
身儿抖抖难停站!
      1916年6月3日,王鸿寿又在丹桂第一台演出此剧,周信芳受其教益,把《法场换子》《举鼎观画》《徐策跑城》编入连台本戏《大闹花灯》之中,1918年4月7日在丹桂第一台首演。1926年10月16日,周信芳在丹桂第一台首次单演此剧,以后不断加工,成为麒派代表剧目之一。

       目前舞台上经常演出的《徐策跑城》基本都是“麒派”路子,而当时演这出戏的大有人在,除了三麻子的弟子林树森之外,还有不少坤玲也竞相演出,比如孟小冬、筱兰英、丽华都留有唱片。

1920年孟小冬在上海共舞台演出《徐策跑城》戏单

(头段)
[高拨子导板]  耳边厢又听得家院来禀,
[垛板] 老徐策我就站城楼,我的眼又花耳又聋,眼花耳聋、耳聋眼花,观不见城下儿郎来的是哪一个,尔的爹姓甚、母姓甚?哪省哪府哪州哪县,庄村上面有家门;住外城尔是住内城,排行第几名?说的清、道得明,老夫开了城、放下吊桥就进城;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进城你万不能,

[散板] 报上了尔的花名。

听说我儿到来临,

喜在眉头笑在心。

家院开城把吊桥放定,

一一从头说其情。
(二段)
[原板]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起意神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也有来早并来迟。

在养河堂上定下了罪,

三百余口命归阴。

酒醉出了辽王境,

大放花灯惹祸根。

酒醉出了辽王府,

万岁爷的金冠俱打碎,

张泰的门牙落埃尘。

旨下了金殿城门闭,

捉拿薛刚一个人。

算一算薛家来了人和马!

(白)青龙会八百人马,薛蛟、薛葵、薛刚!

林树森《徐策跑城》剧照

[高拨子摇板] 忽然听得一声报,

寒山搬来众英豪。

家院带路敌楼到,

手扶垛口看分晓:

红旗字来白旗队,

层层密密摆枪刀。

红旗下来了一小将,

等他到来问根苗。
[导板] 耳边厢又听得家院来禀:
[垛板] 老徐策我站城楼,我的耳又聋,我的眼又花;耳聋眼花眼花耳聋,观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尔就跪在城边?尔家住在哪府哪州并哪县?是哪座村庄是有家园?还是住内城?还是住外城?尔的家中还有几个人?尔的爹姓甚?尔的母姓甚?尔是排行第几名?尔要说得清,尔要道得明,老夫开了城,放了吊桥你来进城,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进城万不能,尔要报上了花儿名,
[散板] 要报上花儿名!

‍(头段)‍

[高拨子摇板] 适才家院报一声,

寒山发来一哨兵。

家院带马敌楼进,

来在城楼看分明。
黑旗遮着紫金队,

紫色的旌旗放光明,

红旗下来一小将,

看他到来问分明。
[导板] 耳边厢又听得家院报定,
[垛板] 老徐策,我就站城楼,眼又花,我的耳又聋,眼花耳聋,耳聋眼花,观不见城下儿郎是何人。儿的爹姓甚?儿的娘姓甚?弟兄们同胞几个人?你就排行第几名?家住在哪一州你并哪一县?你是哪府哪村哪庄有你家门?你是住内城?你是住外城?你那里,说得清,你就道得明,老夫开了城,放下吊桥叫儿即刻好进城,你那里,说不清,你就道不明,是要想进不能不能你又不能,

[散板] 报上了儿的花名。
(二段)
[原板] 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起意神先知。

善恶到头有报应,

不知来早和来迟。

薛刚酒醉他闯下祸,

闯下了塌天大祸来。

举家绑在西郊外,

三百余口他把刀开。

算来冤仇有数载,

今日才得来解开。

韩山发来人和马,
(白)薛刚,薛魁,薛蛟,啊!
[摇板] 还有那寒山三夫人。

看看红日初升发,

甩开了大步上金阶。

三步当做两步走,

两步当作一步行。

老夫上殿奏一本,

一本一本我往上升。

圣上准了我的本,

君是君来臣是臣。

圣上不准我的本,
(白)带领人马我就赶!
[摇板] 赶上了金殿问当今。
(白)若其不然我就杀!
[散板] 一代奸臣俱杀尽,

好与薛家报怨恨。

(头段)

[高拨子摇板]耳听得一声报,

寒山搬来众英豪,

家院带路敌楼道,

手扶垛口看根苗,

红旗竖来白旗对,

层层密密摆枪刀,

红旗下一小将,

等他到来问根苗。

[导板]耳边厢又听得家院告禀,

[垛板]老徐策站城楼,眼又花耳又聋,耳聋眼花观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尔就跪在城边,尔家住哪州哪县哪个村庄有家院,还是住内城还是住外城,家中还有几个人,尔的爹姓甚,尔的母姓甚,尔是排行第几名?尔要说得清,道得明,老夫开了城,放下吊桥来进城,说不清道不明,要想进城万不能,尔要报上花儿名!尔要报上花儿名。

(二段)

[摇板]听说娇儿到来临,

喜在眉头笑在心,

家院开城把吊桥放,

父子相逢在柳林,

寒山搬来多少人和马?

一一从头说我听,

前站先行是哪一个?

领兵的元帅是何人?

[散板]一见薛刚咬牙根,

无知奴才我骂几声,

三杯黄酒下了肚,

害了举家一满门,

恨不得向前咬一口,

一员小将吓煞人。

1937年赵如泉在天蟾舞台演出《徐策跑城》戏单

1947年唐韵笙在天蟾舞台在《徐策跑城》戏单


      大凡在南方的戏班里,不是纯粹唱工老生的话,都能演出《徐策跑城》等戏,有“南麒北马关外唐”之称的唐韵笙也擅演此戏,其弟子徐荣奎留有一段录音,与“麒派”韵味不同。

      天津也是京剧重镇,有两个刘汉臣颇为有名,一位刘汉臣(1902~1927)是文武老生,曾在江南献艺,又同时受过“麒派”的影响,也擅演部分麒派剧目,却非周信芳的弟子。1927年在天津被军阀褚玉璞枪杀,是著名小说《秋海棠》男主角的原型。

       而另一位刘汉臣(1897~1973)也在天津,先习武生,中年时因演武戏受伤,后改演麒派老生,并在上海受到周信芳的指点,能演不少麒派剧目,如《徐策跑城》《路遥知马力》《斩经堂》《扫松下书》《四进士》等,但并非亦步亦趋,有不少创新和变化。

       天津是京剧名家辈出之地,还有两位老艺术家在上世纪80年代也演过不同于“麒派”风格的《徐策跑城》,一位是赵松樵(1901~1996),12岁带艺入“喜连成”科班,其功底深厚,艺无专师,广采博纳,独树一帜,文武俱佳,生净兼长,素有“活颜良”之誉。其弟子有李铁英、赵云鹤(小赵松樵)等排行“云”字辈。

       另一位是董文华(1938~2008),出身于梨园世家,自幼随父学艺,工武生、文武老生,8岁登台,13岁即成为挑班主演,以演“猴戏”著称。50年代和80年代先后拜李少春、李万春为师。其妻尚明珠、其女董圆圆皆为著名京剧演员。
《徐策跑城》演出录像

赵松樵  主演

董文华  主演

       现今舞台上得以传承的《徐策跑城》就是“麒派”了,一方面是由于周信芳先生通过长期的舞台实践,不断改进,去芜存菁,使之成为一出短小精悍的又集唱念做舞于一身的经典折子;另一方面在1961年拍摄成戏曲影片,风靡大江南北,使这出戏的表演成为了“麒派”标杆。

(头段)

(徐策)[高拨子摇板]忽听家院报一信,

言道韩山发来兵,

叫家院带过了爷的马能行,

看是何人到来临。

(薛蛟)翻身下了马能行,

儿问爹爹可安宁。

(院子白)小将跪城!

(徐)哦![导板]忽听得家院一声禀。

(院子)小将跪城。(徐)噢!

[垛板]老徐策我站城楼,我的耳又聋我的眼又花,我的耳聋眼花看不见城下儿郎哪一个,你跪在城边,我问你家住哪州哪府并哪县,哪一个村庄有你家门,你的爹姓甚,你的母姓甚,你们弟兄排行第几名?说得清,道得明,放下吊桥开城门,放你进城,你若是说不清来道不明,要想开城万不能,你报上了花名!

(二段)

[原板]湛湛青天不可欺,

未曾起意神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

且看来早与来迟。

薛刚在阳河把酒戒,

他爹娘的生寿把酒开,

三杯入肚出府外,

惹下了塌天大祸灾,

天佐天佑俱打坏,

张泰的门牙打下来,

太庙的神像俱打坏,

太子的金盔落尘埃,

举家绑在西郊外,

三百余口把刀开,

韩山发来人和马,

(白)韩山发来三千七百人和马,薛蛟、薛葵、薛刚……呀!

[摇板]青龙会还有八百兵。

电影《徐策跑城》(1961年)

周信芳  主演

      周信芳的《徐策跑城》录音有多个版本,除了解放前的高亭唱片和1954年的中国唱片、1961年的电影之外,还有中国唱片厂的几种录音和1955年、1959年等演出实况,唱词略有小小的变化。比如一开始的四句【摇板】里“叫家院带过了爷的马能行”一句,解放后也有一张唱片改为“带过了爷的马”,而拍电影时徐策不骑马,唱词也随之改为“叫家院忙随我去看动静”,可见精益求精是永无止境的。

高百岁《徐策跑城》剧照

       麒门弟子都擅此剧,高百岁、陈鹤峰、周少麟等留有录音,董春柏、萧润增、张学海等都有舞台演出录像。萧润增是著名京剧教育家、丑角前辈名家萧长华先生的嫡孙,于1959年拜师,是跟着老师手把手学得最多的,从其演出录像和音配像中可以看出扎实、规范的“麒派”底子,可视为“范本”。

《徐策跑城》片段

萧润增  主演

      麒派的私淑弟子遍布全国各地,在“麒二代”的传人中,名字叫“某麟童”“的就有很多,带有一个“麒”字、一个“麟”字或一个“童”字的就更多了,有录音、录像的应该也很多,但限于篇幅,这里选取两位比较有代表性的录像,一位是辽宁鞍山京剧团的小麟童(杨建忠)、一位是山东潍坊地区京剧团的筱昆童(蔡锡元)。

《徐策跑城》演出录像

小麟童(杨建忠)  主演


筱昆童(蔡锡元)  主演

       音配像对于“麒派”的广泛传播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因为“麒派”剧目光听录音还不能完全展现其艺术魅力,无疑小王桂卿对于“麒派”音配像的贡献是很大的。

       在“麒三代”传人中,当数被称为“南陈北裴”的陈少云、裴咏杰两位,是当今“麒派”扛大旗者,他们也培养了众多“麒四代”传人。也是限于篇幅,把上海、武汉、天津的大家耳熟能详的“麒派”传人的录像整合在一起来欣赏。
《徐策跑城》集锦

小王桂卿、陈少云、于同辉、鲁肃、杨曦

裴咏杰、王志钢、郭毅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童祥苓、沈金波等都拜周信芳先生为师,可见 “麒派”艺术对于其他老生流派以及花脸、武生等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少原本不是学“麒派”的老生也演了不少“麒派”戏,比如: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董德光、江苏省京剧院院长徐全心、江苏省长荣京剧院副院长姚中文等;“小戏骨”陶阳从小就是一名京剧之星,各种流派都能惟妙惟肖,近年来主要演出“麒派”戏。最后,呈现一组视频体现“麒派”《徐策跑城》的影响力!

各种《徐策跑城》
励方正(武汉京剧院)徐全心(江苏省京剧院)董德光(中国戏曲学院)
陶阳   主演

麒麟剧社(2019年4月13日)


【京剧百年资料集】

《连环套》③:1910年唱片~2019年录像 

《连环套》②: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连环套》①:1908年唱片~2015年录像 

《乌龙院》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贵妃醉酒》1907年唱片~2018年录像 

《逍遥津》1912年唱片~2020年录像 

《路遥知马力》1909年唱片~2019年录像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