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流派名剧汇编】京剧“言(菊朋)派”《让徐州》

铁老牌 京剧方舟 2022-08-12

请点击上面蓝色文字,关注“京剧方舟”!  

编者按

中国戏曲,博大精深,名家如云,名剧似海。

音响视频,整理汇编,传承弘扬,继往开来。

京剧《让徐州》简介

 《让徐州》是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的代表剧目。此剧取材于《三国演义》第12回,虽然只是一出小戏,大约一小时不到,但言菊朋设计的唱腔婉委流畅、细腻传神,使之成为一出传世名剧。

【剧情】故事叙述三国时期,曹操围攻徐州,徐州府君陶谦将刘、关、张三兄弟请来解围,诚恳邀请刘备主持徐州政务,以表明对刘汉王朝的忠心。刘备表示不能接受这个请求,还是暂留小沛。陶谦苦苦哀求,关羽、张飞也帮助劝说,刘备才勉强应允。陶谦病死,刘备得以掌管徐州。
      言菊朋于1935年灌制了《让徐州》中的主要唱段,“未开言”这段脍炙人口的【二黄原板】唱腔不胫而走,成为一曲颇为流行的名段。而“汉高祖”唱段里别具一格的【反西皮二六】也是“言腔”的精彩之作。【四平调】虽然只有四句,但也设计得很纤巧,可惜没有灌录完整。

(头段)

[二黄原板] 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

千斤重任我就要你担承。

二犬子皆年幼难当重任,

老朽年迈我也不能够担承。

望使君放开怀慨然应允,

救生灵积阴功也免得我坐卧不宁。

[四平调] 叹人生如花草春夏茂盛,

待等那秋风起日见凋零。

为国家终日里忧成疾病——

(二段)

[西皮导板] 汉高祖开基业江山独创,

[反西皮二六] 传流了四百年锦绣家邦。

到如今气运衰四方扰攘,

恨曹操专国政君弱臣强。

还有那黄巾贼他把那各处掠抢,

众诸侯分疆土他们各霸一方。

怎奈我徐州城兵微地广,

怕的是那曹操、他嫉恨前仇、兴人马,那时节民受灾殃。
《让徐州》言派嫡传

 据说言菊朋生前不收专业演员做徒弟,受到其直接传授的有:奚啸伯、汤志朋、李家载、宋湛清、张少楼。其中,奚啸伯1921年拜言菊朋为师,1929年“下海”成为专业演员,后来自创“奚派”成为“后四大须生”之一。

李家载和宋湛清为表兄弟,1931年6月13日言菊朋在大舞台演出《法场换子》,经老友任见禅(凤苞)介绍,时年十六岁的李家载、宋湛清向言氏问艺。

李家载(1915~1986),是清朝官员李鸿章之弟李凤章之曾孙。早年毕业于上海沪江大学,自幼喜欢京剧,1938年北上向言菊朋先生学习言派艺术。后来“下海”,1960年和周少麟一起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中国唱片社在六十年代出版了李家载的《让徐州》《二进宫》《白帝城》《上天台》等唱段。

电影《让徐州》(1976年摄制)

李家载  演唱    言少朋  表演

      张少楼(1924~2014),8岁随父张月楼学艺,习旦角,后师从关盛明学老生,在苏北、南京等地卖艺演出,对言派演唱极为迷恋。1940年拜言菊朋为师,后与言之长子言少朋结为伉俪。1955年与言少朋一起加入青岛市京剧团,1959年赴京演出《让徐州》等言派名剧,深得好评。

张少楼《让徐州》剧照

      1962年,言少朋、张少楼夫妇调入上海戏曲学校任教,培养“言派”接班人。1964年在全国现代戏观摩汇演中,与言少朋等合作演出现代京剧小戏《柜台》,对言派艺术有进一步的创新。其子言兴朋在他们的悉心教授下成为言派艺术的绝佳传人。
《让徐州》全剧
张少楼  主演

      言菊朋有三子三女,长女言伯明(言慧英)是医务工作者,嫁老生游乐三;次女言慧珠,工青衣花衫,梅兰芳弟子,先后嫁京昆演员薛浩伟、俞振飞;三女言慧兰,评剧演员,嫁旦角陈永玲。长子言少朋,工老生,马连良弟子,娶老生张少楼为妻;次子早年夭折,名不详;三子言小朋,原工武生,后转行为电影演员,娶演员王晓棠为妻。

      言少朋(1915~1984)自幼受家庭熏陶,边读书边随父学艺,1935年正式登台。1939年拜马连良为师,在继承言派艺术的同时,又学习马派艺术,具有很深的艺术造诣。曾在周恩来总理关怀和安排下,晋京演出了言派名剧《卧龙吊孝》,使言派艺术得到复苏重振,1959年10月又在济南为毛泽东主席演出了言派戏专场,《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喜看言派有后》的评论文章。

      遗憾的是没有找到言少朋演唱《让徐州》的资料,倒是有一段言慧珠反串言派的录音,也是颇为珍贵,那是上海戏曲学校演出实况,其中饰演刘备、糜竺的分别是戏校学生周云敏、李永德。
言慧珠《让徐州》剧照
《让徐州》言派传承

  在第三代“言派”传人中,上世纪60年代最为大家熟悉的是毕英琦。他毕业于中国戏校,拜言少朋为师,所创造的《杨门女将》采药老人形象至今还留在影片中,其唱腔仍为现在的后辈们所继承。可惜其英年早逝,留下的资料不多,但恰好有一段《让徐州》。

  六十年代,言少朋、张少楼在上海戏校执教,李家载在上海京剧院,沉寂的“言派”得以复苏,上海也成为了“言派”的大本营。

  言少朋、张少楼在上海戏校培养的“言派”学员有李永德、章晓申等,李家载亲传的弟子有上海的邱正坚、大连的王柏岩、江西的毕天来等。

  邱正坚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大学时期拜谭、余派名教师陆富安正式学戏。1959年经哈尔滨戏校校长赵化南举荐,正式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得名教师张少甫以及言派名家李家载亲授余派、言派戏。七十年代受聘上海音乐学院教授戏曲声乐,1978年回上海京剧院,筹办戏曲发声研究室,帮助不少演员解决发声障碍问题。

毕天来、王柏岩《让徐州》选段

  第三代“言派”传人中的领军人物,那就是言兴朋了。原名言一青,1953年生于上海,自幼受家庭熏陶,6岁就能唱《镇潭州》《文昭关》《上天台》。9岁起即随父母学艺,同时还拜江苏省京剧院周云亮为师,学习武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十年”期间,他还务过农、做过工、当过舞蹈演员。20岁时,考入浙江省京剧团,唱过武生。之后回到上海,学习越剧小生,师承徐玉兰,后来从上海越剧院“回归”上海京剧院,此举被同行称为“言归正传”。

  言兴朋曾在谢晋导演的电影《秋瑾》中饰演秋瑾的丈夫王子芳,影片放映于1983年,那时名字还是言一青。1984年进入上海京剧院,致力发展言派艺术。1987年,言兴朋参加京、津、沪中青年演员联合演出,主演《上天台》《连营寨》等戏,引起了广泛注目,同年荣获第一届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选赛最佳表演奖的“须生第一名”。

《让徐州》全剧
言兴朋  主演

  言兴朋以京剧电视剧《曹雪芹》及新编历史剧《曹操与杨修》中国戏曲学会的金盾奖、中国戏剧第七届“梅花奖”、首届上海市戏剧表演艺术“白玉兰”奖、亚洲最佳杰出艺人奖、全国优秀戏曲电视剧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戏曲电视奖“飞天奖”等荣誉。

  很可惜的是,言兴朋1992年离开上海京剧院,后来赴美从商,至今已经整整30年了。虽然其间也有回到祖国大陆,但基本没有营业性演出。2016年回上海与尚长荣一道再度合作,领衔主演全景声京剧电影《曹操与杨修》。虽然大部分时间都在国外,但观众还是非常惦记这位“言派”嫡传掌门人。

言兴朋不同时期《让徐州》清唱视频
1、1983年 上海电视台京昆纳凉晚会
2、1991年  “梅花奖”汇报演出
3、2021年4月26日 美国的京剧票房  阎一川操琴

  近年来,“言派”的传承主要依靠言少朋、张少楼两位的弟子任德川、刘勉宗。任德川生于1942年,是青岛市京剧团的著名演员,曾经应邀担任首届中国京剧流派传承班(言派)的指导教师;刘勉宗1967年毕业于中国戏校后留校任教,现在是中国戏曲院唯一的言派教授。

任德川《让徐州》唱段

在任德川、刘勉宗等的传授下,“言门弟子”茁壮成长,分布范围也越来越广了。除了上海京剧院有刘少军、陈圣杰两位大家非常熟悉的言派第四代传人之外,还有黑龙江省京剧院杨洋、沈阳京剧院常东、江苏省京剧院严阵、济南京剧院付丙民、山东省京剧院孙卫安和张斌、北京京剧院姜珂和王宁等。
言派传人《让徐州》唱段集锦

依次为 第三代传人:章晓申(上海)

第四代传人:刘少军(上海)、付丙民(济南)、
孙卫安(山东)、姜珂(北京)、杨洋(黑龙江)、
王宁(北京)、常东(沈阳)
《让徐州》全剧
第四代传人  陈圣杰(上海)  主演
言派《让徐州》发扬光大
  “言派”《让徐州》作为一出经典剧目,确实当之无愧。所谓“经典剧目”,并不是大制作、大成本就能实现的,像《让徐州》这样短小精悍、唱腔精致的才真正具有生命力,尤其是其中“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这一段【二黄原板】更是广为传唱。不仅业余爱好者中的“言派”票友都擅长演唱,而且不少专业的旦角名家也喜欢“反串”这一段,可见其广受欢迎的程度。
旦角名家“反串”《让徐州》唱段

依次为:李慧芳(北京赵慧秋(天津)、

李韵秋(北京、童芷苓(上海

魏海敏(台湾)王树芳(北京,老旦)
言派票友《让徐州》唱段

依次为:岑范(上海,电影导演)、

师胜杰(黑龙江,相声名家)、郭盛(天津,警察)、

王君(北京人民警察学院)、乔玉龙(天津师范大学)


【流派名剧汇编】
【京剧】“荀(慧生)派”《金玉奴》
【京剧】“高(庆奎)派”《哭秦庭》
【京剧】“程(砚秋)派”《荒山泪》
京剧】“麒(麟童)派”《追韩信》
【京剧】“梅(兰芳)派”《生死恨》



 “京剧方舟”微信平台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