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钩沉】我与近代化学厂12——《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调入安技课》

2016-04-26 赵学宏 经营与管理


 1943年,著名实业家王光英先生在天津创办了近代化学厂。70多年后,80岁的近代化学厂老员工赵学宏先生写下了自传《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通过对往昔工作、生活的回忆,赵学宏先生用朴实的话语,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个侧面,展现了近代化学厂乃至天津化工企业发展的历史剪影,以小见大,发人深省。欢迎大家关注。


 

12  调入安技课


后来几年因为“大跃进”,我1959年初被调到了安技工作。我主要负责防火方面的技术工作,和本厂保卫科、公安河西分局防火科、市公安局消防处、二处(即内保处)都有工作上的联系。由于当时我厂要上的项目很多,如苯乙烯、二乙烯苯等,但我的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很多化学分子式我也不懂,工作起来有困难,所以不学习是不行的。我从科技书店买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化工类专业用的《安全技术与防火技术》,小L又从书店给我买来《自学化学的钥匙》初、高中本各一册,和《煤气发生炉原理》一同送给我,让我好好学习,并经常对我不明白的问题予以指教和帮助。在此期间,我学会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新鲜的技术和知识。所以我经常和家人或朋友们说:近代化学厂就是我的大学,许多的同事和朋友都是我的良师益友,没有他们真诚、无私的关怀与帮助,我可能会“一事无成”或“成者甚少”,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他(她)们。如果忘记了他(她)们,我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徒了。

1953年,我国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粮食及其制品的交易要以粮票和粮本来作为依据。每个公民都要以他所从事的工作来“评定”每个月的粮食定量。这对我们近代化学厂的职工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为从此我们一日三餐,再想让几位“高厨”(如张钰富、徐本务等)给变着法做,有时还弄点西餐尝尝,没门啦!只好改为“伙食团”。这下子,什么正月十五的元宵,八月十五的月饼,还有五月初五的粽子和腊八的“糖瓜”,通通都见鬼去了!想吃自己掏腰包用钱和粮票买去吧!我记得当时正好一位大学生吴国贞分配到我厂,作为新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多少技术活可干。大家就选举他为“伙食团”团长。职工每人每月交上几块钱(因为那时我每月也就是大概30元的工资)。以前是交给炊事员,现在交给他,他每天早上提着一个大篮子去菜市场买菜肉等等的,然后交给炊事员来安排大家一天的吃喝。

因为我负责防火工作,所以和保卫科及公安局常常联系,因此我也需要经常出差。恰巧那个时候还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经受的“磨难”和“考验”大概比我的同事和家人还要多些,因为当时我经常出差搞“外调”之类的工作。我记得比较清楚的是:在河北沧州市吃过“纸浆窝头”,这种窝头是用玉米面蒸的,但里边掺了很多的纸浆,这些纸浆还一团团没有打开,纸浆的颜色是黄的,就是当时妇女用的“卫生纸”。这样的窝头也同样需要“粮票”才能买。另外,我还在县委招待所食堂里吃过“港菜饼子”,它的主要原料是在北大港水里捞上来的水杂草,加一点点玉米面。蒸熟之后,还要双手捧着交给你,因为面粉太少,不小心就会散了。像这种饼子,买两个也要半斤粮票。(待续)

 


 


        (赵学宏先生近照)



来源:《经营与管理》杂志

本期编辑:刘佳




更多精彩内容



11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调入人事课》

10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爆炸,又惊魂!》

09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我的爱妻》

08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新事新办》 

07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近代化学厂厂长王光英先生》

06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爆炸,惊魂!》

05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我的大学》

04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近代化学厂:中国内地塑料工业的摇篮》

03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执着的父亲》

02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慈祥的母亲》

01  我与近代化学厂——《平民轶事:我走过的路•我的童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