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怀琛《海天诗话》

民国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欧西之诗,设思措词,别是一境。译而求之,失其神矣。然能文者撷取其意,锻链而出之,使合于吾诗范围,亦吟坛之创格,而诗学之别裁也。如苏曼殊之《文学因缘》、《潮音》,马君武之《新文学》,皆为世所称道。亦有短篇断句,散见于东西杂志,或西方诗人名言逸事可资谈助者,予偶有见闻,走笔录之。东瀛本重汉诗,名手亦复辈出。搜其著作,采其精华,或可为他山之石,或以供茶余客话,其亦士君子之所许乎?作《海天诗话》,所采辑皆东瀛、欧西之诗,吾国人诗纪海外事者亦隶焉。编者识于民国新闻社。)

曼殊译雪兰《冬日》一诗云:“孤鸟栖寒枝,悲鸣为其曹。池水初结冰,冷风何萧萧。荒林无宿叶,瘠土无卉苗。万籁尽寥寂,惟闻喧桔皋。”虽由译笔之佳,而原诗情境,正可想见。

管茶山为日本诗人,著有专集。尝和唐伯虎《花月吟》二十首。日人某合唐作刊为一卷,曰《茶山花月吟》。今录茶山诗两首于左,以见一斑:“花满芳园月满空,花枝濯濯月波融。花延月色来池北,月转花阴在槛东。弄月箫传花外阁,护花铃响月前风。恨无好句酬花月,抱月聊眠花气中。”又云:“孤樽斟月坐花茵,最是花村二月春。花际月圆前夜梦,月前花比去年人。别花饯月颜看改,啸月吟花兴几新。忆得洛阳花月会,花枝带月插乌巾。

马君武译德国贵推《阿明临海哭女诗》九章,苍凉悲壮,使读者泫然泣下。宜乎威特为沙娄歌,沙娄听未终而已泣不可仰也。沙娄者,女士也。初恋威特,后嫁阿柏,威特瞰阿柏之亡,至其家,沙娄命歌,则即是诗。歌至第七章,沙娄大恸,威特掷诗于地,握手相对哭。已而复歌,然不能成声矣。其一云:“莽莽惊涛激石鸣,溟溟海岸夜深临。女儿一死成长别,老父余生剩此身。海石相激无已时,似听吾儿幽怨声。”其二云:“月色不明夜气暝,朦朦如见女儿影。斜倚危石眠不得,风狂雨急逼人醒。”其三云:“眼见东方初日升,女儿声杳不可闻。有如晚风吹野草,一去踪迹无处寻。”其四云:“死者含哀目未暝,只今独余老阿明。阿明早岁百战身既废,而今老矣谁复论婚姻。”其五云:“海波奔泻涌千山,怒涛飞起落吾前。此时阿明枯坐倚危石,独望沧溟一永叹。”其六云:“又见斜月灼耀明,又见女儿踯躅行。儿声唧唧共谁语?老眼模糊认不真。”其七云:“女儿忽随明月去,不忆人间遗老父。老父无言惟有愁,愁兮愁兮向谁诉。风若有情呼我醒,风曰露珠覆汝此非汝眠处。”末两章云:“噫!吾命零丁复几时,有如枯叶寄高枝。或者明日旅人从此过,见我长眠海之湄。”“吁嗟呼!海岸寥空木叶稠,阿明死骨无人收。”

别所松阴名一郎,日本播磨人。《秋日田家》云:“霜风临水满前坡,园柿联珠累累多。野老不关风景好,斜阳映处曝耕蓑。”词句清新,能写出田家风景。然自吾人视之,于前二句稍嫌其俗。且若出吾国人手,则四句“映”字必不用,“曝”字必为“晒”字,于此等处一见知为日人诗。惟永田南溪《春晚》云:“雨雨风风春一梦,柴门深处落花多”,则置之吾人诗中,可乱楮叶矣。南溪名仁介,大坂人。

田边樱桥,名敬信,日本山城淀人。诗极冷峭。《过淀城旧苑》云:“颓栏仅认旧繁华,歌舞场边栖老鸦。冷雨一庭人不见,秋风独立断肠花。”

某君尝译西人诗,有“天末风雨来,归鹜急如箭”二句,甚佳,惜不得全篇耳。

寿州李警众,以孙毂任《东游吟草》一册寄示。中有《居箱根》绝句八首,方一展诵,烟云树屋,历历在目,录之以当卧游。诗云:“大矶西过草如茵,骄色低笼国府津。一路野花看不断,气车安稳载吟身。(大矶、国府皆东海道驿名。)”“天际朱霞荡晚晴,海波尽处乱峰迎。小田原畔寒芜长,绿过丰家一夜城。(丰城秀吉筑一夜城于小田原。)”“树底幽禽时一声,尘心磨洗道心生。两山突出如栏路,人在羊肠曲处行。”“怪石寄峰并作秋,小桥一角枕寒流。就中位置笼云馆,万木无声绿到楼(宿笼云馆。)”“炎天赤日都忘却,小坐南窗纳晚凉。无限相州好风景,一齐收拾入山房。”“暗风吹瀑浇檐前,山色空蒙月不圆。四幅芦帘齐卷起,夜深列炬看飞泉。”“最高顶上阻登攀,变幻云烟一日间。难怪生居伊豆国,嘉名新署‘小骊山’。(箱根属于日本伊豆国。”)“未能长此谢风尘,揖别山灵转黯神。天际白云云外树,一齐排着送行人。”

日本今川竹溪《秋日送友人》云:“残柳萧疏满岸秋,短条不复击离愁。江楼酒醒人方远,十里烟波一叶舟。”风韵绝佳。

英国诗人弥尔敦,晚年失明,著作多口授其女公子手写,一何类中国左邱明。文人多厄,中西一辄。邱明犹输弥氏无此好女子也。

英国肯斯里西作小说与诗,善摩写小民疾苦,能使读者陨涕。彼国贫民率爱读之,而富人视若仇雠焉。其《三渔翁》一诗尤有名,吾国有译之者云:“三个渔翁投海去,海天初日出烟雾。捕鱼辛苦为妻儿,小刃直犯风涛怒。”其二云:“妻儿在室望归人,潇潇暮雨云气昏。万象惨黯翁不返,哀哉已去逐波臣。”其三云:“须臾雨霁天气清,惟有死者不复生。生者无依痛欲绝,恍闻死者话别声。”阿短里乃伯梯者,美国善歌者也。登坛而唱,聚听者数万人。有富人家产百兆,亦与焉。邻一教师问曰:此歌善乎?富人曰:否。余五十年前曾听三歌,至今犹不能忘。三歌者,一曰某某,三曰某某,其二即肯氏《三渔翁》诗也。盖富人少亦业捕渔,其妻尝为歌此诗。妻死三十年,遂不得复闻。然境易时迁,而声犹在耳。甚矣!声音之道感人深矣。

番禺高冠天为余言,西人诗大半激发人之志气,或陈述社会疾苦,字句不嫌浅易,而以能感人为归。求之吾国诗人中白香山之讽谕,庶几近之。其言甚是。芬兰文豪亨勤克斯差科,生平作文必以红墨水,他不用也。脑威伊布新翁,以文名,属稿时案头必置泥人数枚,非然者文思即塞,终日不能成一字。走入醋瓮,撚断别须,为吾国诗人奇癖。然观亨伊二人事,此癖岂中国人所独有哉。

王紫诠(韬)诗言日本妓女事者甚多。《芳原新咏》云:“第一楼中第一人,春花作貌玉精神。紫云几效樊川乞,惭愧东来眼界新。”“又云:“阿玉初鬟最擅名,腰肢轻亚艺尤精。弓身贴地衔杯起,羊侃家中尚数卿。”又云:“唇脂狼藉复涂金,云鬓花枝不上簪。最是舞裙斜露处,双趺如雪似观音。”又云:“当筵音调听咿哑,推手琵来却手琶。乐器看来浑不似,不烦纤指拨红牙。”《赠墨川茶亭女子》云:“窈窕佳人惯折腰,已看装束十分娇。只教司茗不司酒,遣与王郎伴寂寥。”《席上赠角松校书》云:“姊妹花开擅并名,风流才调果倾城。秋波无限消魂处,媚眼天生百种情。”又云:“雪作肌肤玉作容,艳名早已噪京东。新桥春色惟卿擅,万绿丛中一点红。”《樱花七咏》,作者自署麟角,赋樱花之佳什也。序云:“日本樱花,他土所无,故其国人崇为王者。略似桃及海棠,而色相多变,红紫绛白各别,自一重至八重,次第开放,夭秾尽态,数日儵谢。余尝戏譬此都女容,拟为诗以形之,忽忽五六年不果作。今者将去此,是别此花时矣,终不可无诗。爰托比兴,咏成七章,唐突东施,谅无罪焉。”诗云:“东皇昨夜绛云轺,已有花旖向日招。不与八重樱次第,九重春色二重桥。(桥在宫城外)”“效颦且莫陋东施,和露含英擅妙姿。自惯倾人城与国,日光满照夺燕支。”“纷纷红粉斗铅华,胎荡丰神入狭斜。别有玉颜工舞雪,凝妆错认汉宫花。”“春怀乍解不知愁,开谢无端太自由。休把桃花比轻薄,可怜弱水任东流。”“飘茵堕溷未堪攀,仕女图开玩汝颜。对面却嫌脂粉污,回波顾影镜奁间。”“万花如海下书帷,无奈邻家一笑窥。惆怅东风不成醉,感时泪血落樱吹。”“中原芳讠凡不堪探,绿惨红愁月二三。正是小楼春雨夜,落花流水梦江南。”又一绝云:“瞽眼优昙暂现身,空华无实漫争春。终知锦绣收场日,一劫沙虫付美人。(曩者日人以樱花千百种移赠美国,美之植物学家,审其中有害虫,遂一炬摧之。”)

日本野上冈肠名泷三,《初秋》云:“爽气何来袭碧纱,一番秋色上篱笆。稍知炎日无威力,亭午牵牛犹有花。”牵牛花畏日,故云。确是初秋光景。

多美生者,欧洲之诗人也。有《四时诗》传诵于时,既而因负债被拘。忽有人访于狱中,自称负多百金,愿偿之。多初不识其人,细询之乃知为伶工,读多《四时诗》而爱之,愿以百金为寿也。多既得金,遂以出狱。文人落魄,乃得知己于伶工,多美生可无恨矣。

日本人为汉诗,擅长者惟绝句。绝句中五言尤佳,七言声调稍逊。若为律诗,则格律谐者盖鲜。近见田边碧堂诗,律诗为他家所难及。如“人乘白云去,诗与碧山留”、“禅心余芍药,松色上袈裟”等句,皆极工稳。

日本人诗本学中土,号为能手,亦不过似宋元而止,唐以前则未窥门户。黄公度《日本杂事诗》所谓“几人汉魏溯根源,唐宋以还格尚存。难怪鸡林贾争市,白香山外数随园”者是也。余作《海天诗话》,多搜日人诗,非扬之也,亦以见中土文学传播之广耳。

谦吉士史者,日本女子也。所为诗清新秀逸,为彼邦诗人所难能。《游西京莲花王寺》云:“拥出红尘外,栏前翠不雕。小楼临水面,高阁隐山腰。岫邃云犹懒,花垂枝更娇。我来游佛地,尘念顿然消。”《三十三间堂》云:“占断三春景,梵宫无点尘。禅堂三十院,佛相一千身。贝叶由来古,莲花别有春。老僧持麈至,相与话前因。”

梵文微妙瑰琦,论者谓更出汉文之上。《文学因缘》、《潮音》各载梵诗,转录之以贻读者。《沙恭达纶》云:“春华瑰丽,亦扬其芬。秋实盈衍,亦蕴其珍。悠悠天隅,恢恢地轮。彼美一人,沙恭达纶。”又云:“星耶峰耶俱无生,浪撼沙滩岩滴泪。围范茫茫宁有情,我将化泥溟海出。”《乐苑》云:“万卉匝唐园,深黝乃如海。嘉实何青青,按部分斑采。郁郁曼皋林,井闾竦苍柱。木绵扬朱唇,临池歌旁喻。明月穿疏篁,眉妩无比伦。分光照菡萏,幻作一瓯银。佳人劝醇醪,令我精魂夺。伫贻复伫贻,乐都长屑屑。”诸章皆出曼殊手译。末诗原附跋语云:“梵土女诗人陀露哆,为其宗国告哀,成此一首。词旨华深,正言若反,嗟乎此才,不幸短命。译为五言,以示诸友。且赠其妹氏于蓝巴干。蓝里干者,其家族之园也。”

裴伦《哀希腊》诗,凡三译本:一梁任公,二马君武,三苏曼殊,而三本各异。梁译仅首二章,见《新小说》;马译、苏译各见《新文学》、《潮音》。今录马苏二本首章于左,以见一诗随译者而别,全豹有原书在也。君武译云:“希腊岛,希腊岛,诗人沙浮安在哉?爱国之诗传最早,战争平和万千术。其术皆自希腊出。德娄飞布两英雄,溯源皆是希腊族。吁嗟乎!漫说年年夏日长,万般消歇剩斜阳。”曼殊译云:“巍巍希腊都,生长奢浮好。情文何裴亹,茶辐思灵保。征伐和亲策,陵夷不自葆。长夏尚滔滔,颓阳照空岛。”

日本伊藤桑阴《荷桥小望》云:“桥外晓风荷气清,香烟笼月月微明。渔舟忽触水禽梦,十里洲头花有声。”三句“触”字,无人道过。桑阴名万枝,土佐人。

日本伊藤博文以政治称雄亚东,而不知伊亦善诗,兴酣落笔,目空一世。尝有句云:“高楼把酒看明月,天下英雄在眼中。”可想见其气概。伊藤又自夸曰:“吾醉卧美人膝,醒握天下权。”伊藤之游满洲也,韩人安重根逆而狙击之。安亦有诗云:“男儿自信头颅好,要为伊藤吃一刀。”伊藤之诗,确为伊藤诗;安重根之诗,确为安重根诗,他人不得窃而有。

《人生几何歌》,西人阿乃作,闽人某译为中文云:“人生斯世兮何为?流星陨兮浮云飞。如电流兮如浪卷,入世汝如行客兮入坟汝归。栎与柳兮青青,有日兮飘零。无老无少兮无贵无贱,同埋黄土兮同为灰尘。”字字悲凉,使人读之增无限凄恻。

达奥尼雪者,细细利之王也。喜为诗而不工,人不敢言其短。非洛克孙以诗名,达欲得非一赞以为荣,出诗示之。非一一指其疵不少隐,达怒置之狱。已而释出,赐之宴。席上复问诗何若,非顾左右曰:可仍送我至狱中。

植田和山,名喜三郎,日本大和人。《芳山怀古》云:“玉殿金楼耸半天,一朝荒迹付云烟。东风满地春如海,欲向樱花问往年。”森川芦舟,名三次郎。《秋日杂诗》云:“西风飒飒打窗寒,梦忽惊时夜已阑。四壁虫声鸣不歇,闲愁和雨上眉端。”皆不愧为作者。

或谓文学不可译,此言未必尽然。文学有可译者,有不可译者。能文者善于翦裁锻链,未为不可译。若据文直译,则笑柄乃见矣。相传英人译中国“驰骋文场”四字为“书桌上跑马”,如此安怪夫或之言。以予所见,英人译李白《子夜歌》一诗,“总是玉关情”一句,“玉关”即译其音,不可谓错。然华人可按文而知玉关为若何地,英人不知也。此句精神已失。推此意,吾国人译西文,亦犹是。大抵用典愈多,愈不可译。如义山《锦瑟》一诗,虽使义山解英语,以其意口授摆伦,命译为英文,与原文丝毫不差,吾可决其不能。此文学之不可译者也。然欧西诗人思想,多为吾国诗人所不能到者。如某君译《晚景》诗云:“暮天苍紫若洪海,枯枝乱撑如珊瑚。”此种境界,若不读西诗,谁能悬想而得?故取其意,以吾词出之,斯为杰构。又英人诗有譬清天如浅草之场,而白云片片,舒卷天际,若群羊之游戏草场者。然此意若以韵语写之,亦为绝妙之诗,而为中土诗人所未道过者也。孰谓西诗无益于我乎?大抵多读西诗以扩我之思想;或取一句一节之意,而删节其他,又别以己意补之,使合于吾诗声调格律者,上也。译其全诗而能颠倒变化其字句者,次也。按文而译,斯不足道矣。昔某君尝为予言,学一国文字,如得一金矿,其言谐而确。然余谓既得金鑛,尤当知锻链,不然金自为金,何益于我哉。此言然否,愿质之通人。

饭岛雪堂《秋日过山寺》云:“一径斜从树外通,吟筇来叩溪南寺。木鱼声断夕阳寒,秋老白云红叶里。”太田桐雨《初冬散步》云:“林疏霭霁出遥峦,此日郊游眼界宽。一路西风吹不断,芒花如雪夕阳寒。”两“寒”字,为中土诗所未道过。

秋山玉田《古意》云:“愿作弦下瑟,莫作瑟上弦。弦故离郎手,瑟故在郎前。”又云:“妾心如浣素,郎心如洗红。浣素素愈白,洗红红渐空。”《前溪女》云:“莲子可为餐,莲叶可为衣。如何前溪女,独采莲花归?”《夜度娘》云:“侬来愁月明,侬去愁霜积。愿如梦中身,来去无影迹。”意巧词拙,洵不易能。

秋山又有《春别曲》云:“长洲芳草绿,送郎从此去。日暮春潮来,不见送郎处。”《无题》云:“美人下空阶,犹掩水纨扇。忽被轻风吹,容易见半面。”亦佳。

吾友闽人某,译阿乃《明星诗》三章,而其末章最佳,为录于此:“明星汝在天,俯窥我罗帷。汝目悬终夜,直至上朝曦。”又云:“悬空吐光芒,疑是金钢石”,则与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同一着想矣。

摆伦者,英国之诗豪也,论者比之中土李白。伦所为诗,《新文学》、《潮音》诸书均载之。《潮音》又载撰伦年表一帙,有英文,无华文,不知英字不能读。予于他本得摆伦年谱一卷,编者曰胡适之。为录于此,以贻吾国人之慕伦者。

一七八八年 正月二十二日摆伦生于伦敦。生数月其母见出,遂携儿徙居苏格兰之阿褒廷城。摆伦与母居此城凡十年。

一七九八年 十岁。摆伦之叔死,以遗产与伦,并袭男爵。

一八○一年 十三岁。始入赫洛小学。

一八○五年 十七岁。入康桥大学之特里特学院。

一八○七年 十九岁。印行其所著之诗。

一八○八年 二十岁。得学位。时有苏格兰之《伊丁堡杂志》,评摆伦之诗,颇涉苛求。摆伦大怒,乃著俳体诗,曰英之诗人与苏之杂志记者以驳之。摆伦既受此激刺,乃肆力于文学。

一八○九年 二十一岁。摆伦始游于欧洲大陆,由西班牙而东,至于希腊。

一八一二年 二十四岁。归于伦敦。印行《少年赫洛尔》之第一、二卷。(此为摆伦第一名著。赫洛尔盖摆伦自况也。)此诗一出,举国若狂。摆伦之名乃大震。

一八一二年至一八一五年 此四年中摆伦之名大著,英伦人视之如神。

一八一五年 二十七岁。是年正月娶于密班氏。

一八一六年 二十八岁。印行《少年赫洛尔》第三卷。是年与其妻离婚。初摆伦素不羁,有女奴之目。既娶于密班氏,未久即反目,遂致离异。此事一出,舆论大哗。争薄摆伦之为人,众口交詈,摆氏遂不容于社会。摆伦曰:“摆伦乃不适于英国耶?否则英国不适于摆伦耳。”遂以一八一六年四月二十五日去国。后此乃不复返。

一八一六年至一八二三年 此七年中摆伦居于瑞士意大利二国。

一八一八年 三十岁。印行《少年赫洛尔》第四卷。

一八一九年 三十一岁。印行《唐蒋》第一、二卷。唐蒋为摆集第一长诗,共分十六卷,约十八万言。近人所译之《哀希腊》歌,即在此中。

一八二一年 三十三岁。印行《唐蒋》第三、四、五卷。

一八二三年 三十五岁。印行《唐蒋》第六卷至十六卷。是年七月四号,摆氏去意大利,渡海助希腊独立。

摆伦生于美洲革命(一七七六年)之后,法国革命之前,醉心自由,尝游于希腊半岛。时希人处于土尔其苛政之下,几四百年。摆氏徘徊凭吊,反复咏叹,若不能自己。其后千八百二十一年,希人起独立之军,摆氏自耻徒以词笔鼓舞希人,遂渡海相助。既至,希人授以一军,未及战而摆氏病矣。

一八二四年 三十六岁。正月二十二日病中作生日诗十章,此摆伦绝笔诗也。四月十九日,摆伦卒于米郎该军中。死时,犹大呼“勇往无畏”者再。呜呼伤已。

又尝见适之译德国诗人亥纳诗一章云:“高松岑寂羌无欢,独立塞北之寒山。水雪蔽体光漫漫,相思之梦来无端。梦中东国之芭蕉,火云千里石欲焦。脉脉无言影寂寥,欲往从之道路遥。”原有序,略谓亥纳生于一七九七年,卒于一八五六年。善为小诗,敦厚悱恻,感人最深云云。吾读此章,凄顽哀艳,洵非名手不办。

日本近人所为律诗,有甚佳者,亟录于下。三谷耕云(仲)《访峻峰上人于妙法华寺,酒间次上人近制诗》云:“延吾方丈坐,鸭炉微吐烟。林泉丽于画,主客静如禅。云影浮杯底,斜阳逗塔前。蓬壶讵须问,无事即神仙。”春日柳堂(谦)《莲华院》云:“华雨维摩室,空中散妙馨。岚光四围紫,松气六房青。鹤啄斋余饭,猿闻定后经。天风鸣洞窟,暝色堕幽庭。”鸟居雪田(简)七言律云:“市远菜疏才侑酒,居幽鸡犬别成村。”渡边西峦(昌)七言律云:“岳雪渐添双鬓白,市灯偏照一衫青。”

胜岛仙坡名翰,尝以“别有天地非人间”为韵,作古诗七首,状景颇工。兹录其一,以见一斑。诗云:“岩壑送迎忙,步步烟景异。回林溪风飒,蓦地卷空翠。山魉拉猿行,本客将鹤至。乍看千仞泉,直从峭壁坠。愿兹营草堂,永卜隐栖地。”

日本人学汉诗,善为绝句,于律诗多不工。昨见有远藤瑞云者,有《首夏同美洲皎石过球磨河,宿翠岚楼》数律,不得不谓为佳构。撮录四首如下:“猿啼不知处,两岸结崔嵬。水抱乱峰去,樵过危栈来。轻舟翻雪浪,空谷发寒梅。有似蚕丛路,谁凌太白才?”又云:“水阁寻春到,东风入曲棂。梅花埋涧白,松气涨潭青。移棹惊鸡束,担产刂茯芩。临湍时徙倚,樵唱隔云听。”又云:“浴罢振衣立,恍疑身欲仙。温泉净如镜,乔木郁参天。当槛乱流响,傍溪修竹娟。山家知近午,隔崦扬炊烟。”又云:“云晴疑有雨,空翠洒人衣。群壑生灵籁,虚檐挂晚晖。寒林飞鸟没,石径老僧归。山气方回薄,钟声出翠微。”“梅花、松气”一联之“埋”字“涨”字,“虚檐挂晚晖”之“挂”字,绝佳。

神波即山名桓,日本尾张甚目寺僧也。诗画皆工。七律云:“桥市人归垂柳雨,寺楼春倚落花风。”风韵甚佳。

日人日下部鸣鹤,尝游中国,所至纪以诗。《自苏州至杭州舟中》云:“十日蓬窗十日闲,梦魂每落翠微间。遥青一抹好眉样,知是西施湖上山。”

藤崎桐阳名光照,字长训,日本江州日野人。擅书法,诗非所长。偶一为之,亦复清新可诵。《江村》云:“双双凉雁语陂塘,隔水青山淡夕阳。渔叟获鱼何处去?酒家门外寥花香。”

日人渡边兰谷,著有《远明堂集》,中多佳句。如《郊行》云:“课余移步去,野绿未深中。避石笋斜出,穿林路仅通。诸村分远近,一水划西东。多贺城何处,松梢认梵宫。”又“楼高云压座,窗破日当筵。秋声争古树,暮色领荒村。”

《说剑堂集》中《西海纪行》卷、《天外归槎录》各一卷,潘兰史(飞声)游德时所作也。壬子之秋,余识兰史,获读是卷,因摘卷中诗以实吾诗话。《宿郭木湖客馆》云:“山光水色到帘分,粉壁楼台绝点尘。好是薄寒天欲雨,行人八月宿湖滨。”《从芦干湖看山,至卢在城湖上》云:“朝辞郭木湖,匆匆作晨餐。火车天上行,倏忽渡芦干。芦干二千尺,绕湖皆峰峦。山形若Σ,水势为郁盘。但见空翠流,化作风雪寒。入山已半日,衣上绿未乾。破石入山洞,出洞云漫漫。湿霾瘴草木,天地白一团。其时只八月,棉衣尚嫌单。我为下车詹,倚枕听风湍。渐觉心神怡,不知行路难。山城落日晚,镫市灿可观。且投客邸宿,寄此吟魂安。明日湖上山,招我车中看。”《宿卢在城客馆》云:“火车迢递过芦干,第四连城水上看。客自解装添酒量,此身才受万山寒。”《舟过丁萨湖得句》云:“未斩长蛇西海中,腰间闲却淬芙蓉。湖神似慰能诗客,解愠凉吹百里风。”《别红海》云:“果然天外客,重见旧名山。击楫鱼龙侧,归槎霄汉间。高斟银凿落,远别玉孱颜。何日楼船下,铁门来叩关。”

日人田园一斋,著《子规亭诗》二卷,中多佳什。《四月十八日上稻荷山小饮得晴字》云:“冯高仍斗酒,树色隐层城。归鸟林腰暮,残花谷口晴。寺遥双塔出,海阔一帆明。节物催朱景,新蝉已有声。”《访庸山》云:“平川屈曲绕坡斜,万顷西风稻花。此路惯来还认得,半村黄叶是君家。”《蝉》云:“饮露身全洁,吟风韵更幽。不知催底事,来报一声秋。”《雪后与随斋饮潮鹤楼得书字》云:“城市才风雪,穷途近岁除。百年歌哭里,万事醉狂余。冻雀寒无语,诗朋夜有书。浊醪容我辈,笑问欲何如?”《望海亭》云:“极浦笼烟树,遥天横寸碧。沧波落照外,一点春帆白。”《圮桥》云:“我步月亦行,月行影相及。诗思敲不稳,更向小桥立。”《十一月廿八日郊行漫占断句》云:“溪澄梅影瘦,野暖鸟声春。”

尝见俞曲园纂《东瀛诗选》数十卷,书肆索价甚昂,力不能置。此中必多佳构,而困于囊涩,为可叹也。

《海山词》亦潘兰史在德时撰,中多记彼邦山水美人。择录数首于左,以见一斑。《一翦梅斯布列河春泛》:“日暖河干残雪消,新绿悠悠,浸满阑桥。有人桥下驻兰桡。照影惊鸿,个个纤腰。绝代蛮娘花外招,一曲洋歌,水远云飘。待侬低和按红箫,吹出羁愁,荡入春潮。”《碧桃春夏鳞湖在柏林西数里,松山低环,绿水如镜,细腰佳人,夏日多游冶于此》:“山眉青抹一奁烟,湖平花满天。罗裙香影漾红船,凌波人是仙。风絮外,醉魂边,层楼灯又燃。画筵歌舞系归舷,鸳鸯眠不眠。”《捣练子与嬉婵女士游高列林,林有酒楼,临夏菲利河,极烟波之胜》:“河上路,翠福┱。万点苹花逐Й风。缥渺楼台如画里。卷帘秋水照惊鸿。”《虞美人书眉雅女史扇》:“琼楼百二银窗启,亲见神仙倚。柳腰风最轻轻。我到海山才识许飞琼。

香肩几度容偷傍,脉脉通霞想。代披琼扇写新词,也似万花低首拜琴师。(女授士来柏林,曾与诸女琴弟子约余琴会。)”《点绛唇白湖夜游》:“湖雨湖烟,晚来秋色明如镜。踏歌声静,月唤凉花醒。小小兰舟,短短兰桡并。晶窗净,柳丝交映,绿上风鬟影。”《菩萨蛮独游莎露园》:“绿窗晴日浑愁渡,啼莺劝我寻春去。间过杏花时,春浓客不知。明湖垂翠柳,绝忆蛮腰否?飞过两鸳鸯,如何不断肠。”前调《宿威陵》:“飞车穿过层云湿,长河度口烟波黑。今夜宿山村,水风寒到门。

蒲桃供浅醉,短烛酣清睡。梦里见烟鬟,吹愁上碧山。”《蝶恋花山道写望》:“簇簇螺鬟窥玉镜,杨柳如烟,画出烟波景。镜里楼台花竹映,隔花似见风裳影。

如此溪山称揽胜,触我寻思,商略归帆整。归去陂塘谋半顷,招邀红袖撑烟艇。”

《国学丛选》载嚣俄《妙龄》五章,系高君平手译。嚣俄为法国小说大家,吾国人多知其名。此诗译笔亦绝佳,亟为录之。君平名均,金山人。诗云:“妙龄最难得,慎莫羡壮年。壮年多辛苦,哀乐生憎嗔。欢笑多假意,不及汝涕涟。”其二云:“少小不知愁,年去谁为惜?有如长天风,去去到无极。欢声入寥冥,海鸥逐波没。”其三云:“吁嗟彼姝子,聊复少悲思。汝年正朝葩,春风发天涯。花枝始欲茂,攀折须及时。”其四云:“年华一已长,运厄多悔咎。结友肝胆倾,覆手盟言负。欢场乐事多,叹息不忠厚。”其五云:“司命纵难逭,薄言且娱忧。容颜正娇好,烂漫双明眸。秋波映天光,慧心露欲流。娱忧且笑乐,无使颜生愁。”

蒋观云(智由)《居东集》二卷,清光绪丙午、丁未间旅东瀛作,纪彼邦山水者十七八焉。《芦之湖》(湖在箱根山顶,广数十里,倒影富士一峰,流出为早川,过堂岛、塔之泽诸处,皆急流也。)云:“翠锦屏开明镜烂,光摇万丈雪螺寒。群山深处波澜静,流向人间便急湍。”《夜宿堂岛》(悬岩壁立,两崖蹙迫,杳暗。奔溪激磐石间,有温泉。)云:“堂岛溪前山月明,两崖见嵌数秋星。白波夜色喷如雪,壁立重岚暗似城。”《由修善寺越[A09G]至伊东》云:“路入重崖拂翠烟,一山界破两青天。左瞻富士前东海,跃马羊肠过冷川。”《志太温泉》云:“山如低蔓翠交加,崖色岚光扑户多。人倚画楼晴雪海,正开一院红藤花。”《奈良》云:“乔木苍苍暗夕曛,一山浑似笼春云。山中何有有糜鹿,结队来游数十群。”诗多,不尽录。仅此数章,溪光岚影,亦足见一斑矣。

兰史有《柏林竹枝词》,某君有《伦敦竹枝词》,剑华有《东京竹枝词》,莼农有《南洋竹枝词》,余别辑为一编,此书限于篇幅,概不采入。




推荐阅读:

环溪诗话

詹安泰《无盦词》

蔡绦《西清诗话》

先著.程洪《词洁辑评》

毛奇龄《西河词话》

毛滂《东堂词》

冯子振《梅花百咏》

晁补之《晁旡咎词》

张孝祥《于湖词》

谢榛《四溟诗话》

赵崇祚《花间集》

全唐五代诗格

杨香池《偷闲庐诗话》

杨慎《词品》

孙雄《诗史阁诗话》

严既澄《驻梦词》

桐江诗话

宋翔凤《乐府馀论》

冯煦撰《蒿庵论词》

贾凫西《木皮散人鼓词》

洪刍《洪驹父诗话》

谭献撰《复堂词话》

尊前集

孟棨《本事诗》

周紫芝《竹坡词》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

沈可培《比红儿诗注》

李宝嘉《南亭词话》

周紫芝《竹坡诗话》

髙仲武《中兴间气集》

杨维祯《西湖竹枝集》

窦氏联珠集

李之鼎《宋人集》

陈亮《龙川词》

徐珂《近词丛话》

冯延巳《阳春集》

吕本中《紫微诗话》

搜玉小集

林庚白《丽白楼诗话》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

沈德潜《说诗晬语》

沐昻《沧海遗珠》

夏敬观《忍古楼诗话》

魏元旷《诗话后编》

黄彻《防溪诗话》

钱裴仲《雨华盦词话》

李峤《评诗格》

唐宋名贤诗话

张祥龄《词论》

陈绎曾《诗谱》

郭麟《词品》

沈谦《填词杂说》

吴师道《吴礼部词话》

俞彦《爰园词话》

近体乐府

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彭孙《金粟词话》

韦居安:梅间诗话⑴

韦居安:梅间诗话⑵

黄大舆《梅苑》

蒋抱玄:民权素诗话⑴

蒋抱玄:民权素诗话⑵

沈祥龙《论词随笔》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⑴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⑵

曾慥《高斋诗话》

黄彻《巩溪诗话》


渤海高云夕 滹沱积雪深 趋庭知有日 应慰倚门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