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肇兴《咏史十二首》

清代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陈肇兴(18311866),字伯康,号陶村。台湾府彰化县治(今彰化市)人。咸丰三年(1853)入庠邑,补廪膳生。从鹿港拔贡廖春波读书于彰化白沙书院,学习四始六义及唐宋明清诗,表现极为突出。和蔡德芳、曾惟精、廖景瀛合称「白沙书院四杰」。咸丰九年(1859)中举,曾建古香楼作为书房及居处,以读书歌咏自娱。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起事,陈肇兴拒绝戴氏之拉拢,遂遁入武西堡(今南投县集集)之牛牯岭山中。是年七月谋刺戴氏不成,几度濒于险境。闰八月避入集集山中,虽身在军旅,夜晚得闲时,往往秉烛赋诗,追悼阵亡战士,详录戴案经过,题为《咄咄吟》,乃台湾重要的历史文献。同治三年(1864)事平,陈肇兴返回乡里,设帐授学,门生有杨馨兰、杨春华、吴德功、许尚贤等,多为俊才之士。着有《陶村诗稿》六卷,并《咄咄吟》二卷合刊。  陈肇兴的《陶村诗稿》写至戴案结束止,由此作可见清代中叶崛起的台湾士子,思想取向与价值判断。不仅有个人心灵世界及理想抱负的抒写,诗作的关怀重心亦往往与生民百姓密切相关。在形式上,陈氏习惯以长篇歌行来抒怀、言志,诗作风格雄健豪迈。门人吴德功在《陶村诗稿》序文中谓,肇兴之诗胎息于杜甫,可视为清中叶台湾文坛之「诗史」。《陶村诗稿》最早由门人林宗衡等校刊,光绪四年(1878)夏季初刻,乙未之役,版毁于兵燹。后彰化人杨珠浦在大正元年(1912)得抄本于书肆,遂于昭和二年(1937)重刊。民国五十一年(1962)台湾文献丛刊本据杨抄本排印;1971年郑喜夫以连横所藏原刊本为底本编者按:据连横《台湾诗荟》创刊号〈遗集待刊预告〉云:「彰化陈伯康孝廉着有《陶村诗稿》八卷,版久毁失,印本亦亡。全台仅存二部,一在余处,一为云林黄君丕承所藏。,另以杨氏本、文丛本合校,是为郑校本。1992年龙文出版社据杨珠浦本重印,而将郑氏校本标注于眉批以供参考,编为「台湾先贤诗文集汇刊」第一集第四册。以下作品以杨珠浦版本(以下简称「杨本」)为底本,郑校本(以下简称「郑本」、「郑注」)为辅,进行编校。(施 懿 琳 撰)


咏史十二首 其一 前汉

自从封建废秦皇,草泽膺图国祚长。

一代安危关外戚,几回反侧动诸王。

民风近古犹淳厚,大道从兹半渺茫。

幸有江都诸辈出,祗今人说汉文章。

 

咏史十二首 其二 东汉

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

稽古几人夸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

 

咏史十二首 其三 三国

群雄芟尽鼎终分,百战河山感慨存。

济世有材怜管、乐,生儿无命笑曹、孙。

征诛远扫官家局,揖让初开篡窃门。

刘禅长年丕、亮促,此中天意总难论。

 

咏史十二首 其四 西晋

吴、蜀平来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离。

羊车十里宫人泪,蛙鼓数声帝子悲。

名士清谈空复尔,诸王构怨欲何为?

伤心一片中原土,付与羌胡竟不支!

 

咏史十二首 其五 东晋

平阳一去感青衣,太息河山举目非。

南渡君臣㫿对泣,东山士女故相依。

机云幂下无禽泪,王谢堂前有燕飞。

我爱陶公真旷达,黄花开处便来归。

 

咏史十二首 其六 南北朝

五龙如虎斗方酣,胜负兵家已共参。

百战河山归代北,六朝金粉艳江南。

临轩有例开齐、宋,亡国无端误释、聃。

莫道金陵王气尽,隋宫芳草亦毵毵。

 

咏史十二首 其七 隋

新林一战破平湖,南北全收入版图。

灵感有书成内史,太平无策报吾儒。

千金枉自遗杨素,一死方知误独孤。

毕竟宇文除莫尽,他年留患在江都。

 

咏史十二首 其八 唐

不死何曾有药丸,唐家终始误金丹。

河山割裂归方镇,妇寺平分揽大权。

占得诗名高万古,传来军制仿三单。

祗今七德余歌舞,想见前皇创业难。

 

咏史十二首 其九 五代

频年杀伐战尘嚣,得国如棋劫未消。

长乐中书更十主,世家降表历三朝。

犹余岁月遵唐朔,还割河山赂大辽。

永弃幽、并州十六,中原终古恨迢遥。

 

咏史十二首 其十 宋

一着黄袍竟释戈,宋家杯酒奠山河。

培成绝学千秋盛,养就人材两榜多。

南渡偏安缘积弱,北边失策在连和。

由来礼义维持久,易世犹传正气歌。

 

咏史十二首 其一十一 元

清宁宫殿傍烟霞,直取穹庐作帝家。

别具神威临异域,不教正统擅中华。

船通日本千帆远,地拓天南万里赊。

肠断年年轻北狩,紫台一去使人嗟。

 

咏史十二首 其一十二 明

一编祖训笃宗盟,开国鸿谟集大成。

谁料室戈操叔父,顿教锻炼到公卿。

交深洛、蜀东林党,祸烈汉、唐北寺兵。

赖有殉亡诸气节,至今廉立激苍生。



推荐阅读:

[明]高启《集外诗》

[北宋]梅尧臣诗集⑴

[北宋]梅尧臣诗集⑵

[北宋]梅尧臣诗集⑶

[北宋]梅尧臣诗集⑷

[北宋]梅尧臣诗集⑸

[北宋]梅尧臣诗集⑹

[明]张羽诗选集

[清]龚自珍诗词集

[清]黄仲则词集

[明]高启《扣舷集》

[明]徐贲诗选集

[明]朱希晦诗集

[明]李贽诗全集

[明]刘基词全集

诗词集

[明]徐祯卿诗赋集

[清]王士祯诗集

[唐]白居易《金针诗格》

[元]郭居敬《百香诗选》

[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

[南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疏证》

[清]舒梦兰《白香词谱》

[明]沈行《白香集》

[北宋]周邦彦《片玉词》

[清]洪亮吉《北江诗话》

[清]叶申芗《本事词》

[宋]董弅《严陵集》

[清]江顺诒《词学集成》

[清]夏敬观《忍古楼词话》

[北宋]晏几道《小山词》

[元]张翥《蜕岩词》

[南宋]杨湜《古今词话》

[南宋]赵师秀《众妙集》

[清]钱裴仲《雨华盦词话》

[唐]李峤《评诗格》

[宋]唐宋名贤诗话

[清]张祥龄《词论》

[元]陈绎曾《诗谱》

[清]郭麟《词品》

[清]沈谦《填词杂说》

[元]吴师道《吴礼部词话》

[明]俞彦《爰园词话》

近体乐府

[清]梁启超《饮冰室评词》

[清]彭孙《金粟词话》

[元]韦居安《梅间诗话》⑴

[元]韦居安《梅间诗话》⑵

[宋]黄大舆《梅苑》

[民国]蒋抱玄《民权素诗话》⑴

[民国]蒋抱玄《民权素诗话》⑵

[清]沈祥龙《论词随笔》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⑴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⑵

[南宋]曾慥《高斋诗话》

[南宋]黄彻《巩溪诗话》

[民国]吴宓:空轩诗话⑴

[民国]吴宓:空轩诗话⑵

[清]张德瀛《词徵》

[宋]赵彦端《介庵词》

[清]袁枚:随园诗话⑴

[清]袁枚:随园诗话⑵

[清]袁枚:随园诗话⑶

[清]袁枚:随园诗话⑷

[清]袁枚:随园诗话⑸

[清]袁枚:随园诗话⑹

[清]袁枚:随园诗话⑺

[清]袁枚:随园诗话⑻


龙旌昏朔雾 鸟阵卷寒风 追奔瀚海咽 战罢阴山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