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二)

赵跃辰居士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编者按:赵跃辰居士显密兼修,有著作《花出青嶂》、《越尘集》等,在网络佛学界颇负盛名。本文系赵跃辰居士复旦大学演讲稿整理而成。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二)

 

文:赵跃辰  整理:董飞

 

现代的方式

 

下面我试图从名言共许的形式给大家做一下介绍。有言在前,既然是建立在名言上,而我们的共许又很薄弱,因此不可能表达得很精确,只能凑合着做。

 

我们把定表达为一种特殊的心态,简称定心。定心有两大类。我们先只谈第一类。第一类就是我们修止所得到的定心。第二类定心比较特别,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但我们一般不会认识到它。第二类比较深奥高明,我们暂时不讨论。

 

首先,第一类定心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它不是昏沉。那么随便问一下,第二类定心是不是昏沉呢?第二类定心不是昏沉,但是它也可以不离开昏沉。也就是说,在昏沉中它也可以存在。但是第一类定心不能与昏沉同行。有些人一坐就几个小时,而且不知不觉,他认为自己的定力很好了,但是这个其实并不是佛门的定心而是昏沉。昏沉是没有用的,没法达到我们的根本目标。

 

其次,止是让自己的心攀在一个目标上不要动,那是不是别的什么其他心念都不要动呢?不是的。真正的定心可以允许某些心念起作用。这个和刚才时修止不一样,修止是为了让你能够体会一下定心是什么样的。而实际上,定心下可以允许心念起作用。能允许多少取决于所修禅定的力量。在粗昏沉和掉举没有去除之前,不容易体会到定心。

 

那么到底定心是什么呢?定心的一个特点是有强烈的内在觉照。所谓觉照是对某一个事情有觉知能力。这样的觉知能力并不是我们的五根所产生的。在禅定中到某个阶段时,我们可以将眼、耳、鼻、舌、身五根关闭。这时候我们还有觉照能力吗?还是有的。有人会说,这时候还有意根。那么这个意根是定心的觉照了吗?还是差一点。将意根的思想去除掉,大致接近定心觉照了。只能大致说是如此,这是因为没有共许的原因。总的来讲这个觉照可以将五根甚至六根遮蔽掉,也可以把五根连通起来。如果你还能保持相对稳定,就构成稳定的觉照,我们就称为定心了。这个定心是我们心的基态。

 

学过物理的都很熟悉什么是基态。比方说,氢原子的电子运动能量最低的状态我们叫基态,放在最底下。氢原子的电子可以能量跃迁跑到各级轨道上去,到其他的激发态。当它去激发态时,基态是不是就没有了?一般认识就是它在激发态,它当然就没有基态了。但实际上不是。为什么呢?如果是基态没有了,那么电子能量还能跳回原来的基态去吗?没有基态你往那里跳啊。实际上呢,当它跃迁态时,从某种意义上说基态并不是没有,还是在那里。所以电子跃迁才能给出稳定的发射光谱。再比如计算机。我们现在看见,有一个人在用PPT讲禅定,但实际上在计算机最基本里的是一套操作系统。我们把这些都关掉,打开一个命令窗,我们可以看见是操作系统在工作。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基态,定心是我们心的基态。现在我们运行PPT时,谁还记得操作系统在运行呢?可是没有意识到,就代表操作系统不运行了吗?因此在我们一般的思维情况下,定心是被覆盖了,并非不存在了。很多人以为我现在心很乱,定心就不在了。其实它不是没有了,而是在这里我们没有体会到。这个可以通过禅修展现出来。从根本上说,定心并不排斥思维。我为什么强调这一点呢。因为一个完全排斥思维的定心在佛教里是没有用的。

 

定心的用途

 

定心有什么用呢?我列了三个很奇怪的用处。

 

1 让自己能够什么都不做

2 进行深度思考

3 佛教特别用途

 

第一条大家可能很奇怪,让自己什么都不做是很有用的事情吗?是,这是一个很不容易做到而且很有用的事情。我以前是在海洋大学的,有一个老教授,他的身体健康几乎都崩溃了。医院诊断是心力衰竭,他行动也不便,几乎一直在医院里。当时我就给他提建议,修禅定。他问什么是禅定,我就简单说,禅定是什么都不做。当然这个是很复杂的一个过程,我就不详细说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这个老教授的身体慢慢恢复了。以前大半年都要在医院里,到现在完全不去了,晚上还可以和其他的退休老教授搓搓麻将。人家很奇怪,就问他怎么身体变强了。他说这个很简单啊,就是很难做到。到一个地方去坐着,让心里什么都不想,健康就恢复了。可见禅定对我们的身体恢复有很强烈的作用。强烈到超过我们的预期。但是我要在这里加一个注——切勿神秘化和夸大。有人说入到三禅就可以如同初生婴儿一样,身体消除一切后天疾病,这个就是附会了,没有那么厉害。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坊间流传的各式各样的谣传。

 

第二条呢,是在定心下去思考。这可以帮助你清理复杂情况,抓住问题的真正的核心。这个有点像灵感在禅定下发生一样。效果如何呢?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PHD的时候,有两个佛友也是哥大的研生,我们的博士论文的最关键的内容都是在禅定中想出来的。为什么会想起这些核心内容呢,就是在打坐中产生的,跳出这些思想,讲不出什么道理。

 

至于第三条呢,在定心下进行毗婆舍那,将缘起性空的概念了解,深入到内心实际体会上去。这个是佛门的主要目标之一,跟在场的大家相距比较远了。

 

佛教是一个智慧的宗教,虽然我们很不幸看到佛教的现状是:一个非常智慧的核心,外围包围了一层通向智慧的方便,再外围包了一个标准色彩的宗教,最外是一些民俗信仰。越是在外围,圈子就越大。很多人认为在外围的这些迷信是佛教,其实这些是民俗信仰,附在佛教上,借用佛教名义,我们称之为附佛外道。剥掉这些外壳之后呢,发现佛教是一个提倡五戒十善的标准形式的宗教,引导人们去恶向善。再进入内部,就是非常神秘的修行方法。据说通过这些修行方法,可以和诸佛不二,可以获得本来具足的无所不具的智慧。这里关键的瓶颈是如何达到这样的智慧。就是怎么才能超越能所对立的执着。这是佛教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定心用以达成佛教目标,不很容易奏效。原因是缺乏稳定的禅定能力,定心不容易在思维中维持。特别是现代,一般人都没有足够定力,因而造成效果不明显。

 

如果第一类定心用于佛教,效果其实并非如我们期望一样高,虽然是有效果的。佛经记载得很清楚,很多阿罗汉在佛在世的时候,都是使用这样的方法证果的。但是现在通过这样的修行方法有所成就的,几乎没有。清末到解放这样长一个时期,我们中国的高僧只有寥寥几位,就说明问题。

 

我们小结一下定心。定心是一种心态,觉照明利。可外延到六根,然后与六尘产生六识十八界共在,也可内守悠闲。昏沉可以覆盖定心,散乱的思想念头也可能干扰定心。若不失定心,则定心下的思维有重大用途。而定心下的什么也不做,对恢复身体基本健康具有惊人效果。

 

那么再来看看禅修是在做什么?这样做的道理何在。

 

禅修是一种自我心态调整,设法改变日常习惯的心态,慢慢地让自己体会并进而稳定在定心上。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困难。

 

那么我们要调整什么呢?传统的方式是不用这样概念分析的,只是告诉你这样去做。现在的人就要搞清楚为什么这样做。既然我们不能闷头跟着人做,那最好还是一步一步弄清楚都是在做什么。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一)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