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禅定第九讲 ⑤(下)《丹道法诀十二讲》
道家多以炼丹炉比喻内在内丹实修
编者按:胡孚琛教授,男,1945年12月生于河北省吴桥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学术专长是道家与道教文化,现从事中国哲学研究。1980年,胡孚琛教授接受钱学森院士关于调研佛、道二教的修持法诀,为人体科学作贡献的嘱托,破涉江湖、遍际山林、亲赴康藏、出入禅密,历时30年。终于完成了丹道、禅宗、密宗的调研任务,于2009年9月将80万字的《丹道法决十二讲》(三卷书)交到钱老手上。转载此文,仅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开悟禅定第九讲 ⑤(下)《丹道法诀十二讲》
第五节 开发灵性思维(下)
拙火机制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遗留下的巨大生命能量储存中心,故密宗和丹道的修持都把激发人体的灵热放在命功修炼的首位。瑜伽士激发拙火往往采取某种不寻常的呼吸模式或观想法,他们认为有一条灵蛇蜷伏在海底轮,灵蛇觉醒后从海底轮沿中脉经过生殖轮、脐轮、心轮、喉轮、眉心轮一直上升到顶轮,与顶轮神经丛的大自在王会合,得三摩地,从而激发大乐和大智。拙火的燃起以生法宫为主,可以观想脉轮、观想种子字、金刚诵(嗡、阿、吽)、三三九风箱式呼吸法(九节佛风),其中以宝瓶气法较为常用。
宝瓶气须修引息、满息、均息、射息四法,先以两鼻孔引新鲜灵息充满肺腔至最下端,收缩腹肌将上半身气下压,同时提肛和膈膜使下气上提,上下气会合于脐下四指处(生法宫),这样上压下提,如气压入宝瓶中,谓之宝瓶气。继之瓶中气满散布周身,充沛毛孔,谓之满息。再持气一段时间,吸入几口短息,均匀分布两肺及全身,谓之均息。后从鼻孔及全身将气喷出,如射箭然,谓之射息,宝瓶气和丹道的“十六锭金”相当。修宝瓶气日久,气渐入中脉,脐下四指处之生法宫(中、左、右三脉会合处)出现红色明点,招摄五彩光芒入毛孔中,如此顶轮之白菩提月液融降,红菩提明点上升,交会于心轮,得喜乐之觉受,拙火自然燃起。拙火有四相,“色如茜草汁,明如麻油灯,暖如灼热铁,弯如九曲狐毛。”拙火其形为脉,其动为气,其质为点,为灼热之红焰,实即中脉汇集的生命能量。密宗一般认为拙火在脊椎的基部觉醒,沿身体的脊柱上升,而丹道之灵热有始于双脚者(如哪吒足下之风火轮),有始于下丹田者,故《悟真篇》云“炉内赫赫常红”!拙火定尚属于丹道命功的范围,要达到根本的心灵转化还要续修真空定和光明定。
真空定和光明定是联系在一起的,谓之“明空双运”。灵子场的真空零点状态是宇宙万有的始点,是人体修炼的终极境界,只有达到真空大定才能开显灵明性体的真心,进入光明定的寂光世界。如此定则空,空则明,在深定的过程中,神经细胞处于最小自振态,脑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意识波平息,意识场出现跃迁现象。在念生与念灭之间,有一个真空零点,抓住此零点,灵明性体自现。人体的心轮可以看作中脉的零点,行住坐卧不忘心轮,中脉自通。
内心不动,则为大定;心不起念,则为真空。情识俱尽,知见不生,则心寂然宁静;能寂静则智光朗照,能虚空则性月常明。如此真空无边无际,真心无遮无碍;真空清澈无物,真心纯净无念;真空光明无限,真心寂照无边;真空创生万有,真心统摄万法。修持者在真空定和光明定中超越了意识,开发了智慧,由理性思维转化为灵性思维,直接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宇宙的实相,谓之“转识成智”。三界之内(实数的色界)以识为主,识为生灭无常的无明状态;三界之外(虚数的真如法界)以智为主,智为不生不灭的明空世界。米拉日巴大师昔年在崖洞中修持,以禅定之力,使地、水、火、风、识五大元素依次消融,打开中脉的脉结,拙火(红菩提)上炎,融化顶轮的白菩提滴降(菩提月液),这样红白菩提集中到心轮的不坏明点,体验到濒死的觉受,从而证得空性,又得四喜(初喜、胜喜、超喜、俱生喜)、四空(空、广空、大空、全体空)的觉受。首先得空明现量证境,有许多殊胜觉受,但能执、所执未断,灵明性体尚不稳定。如此自心空明,勿使间断,继续用功,证得无生空性,离有无、是非,渐断能所二执,进入毕竟空的境界。再继续用功,证得诸法平等,无二无别,凡空、有、生、死、涅槃、此岸、彼岸,皆是一体。如此先断能所二执,摄有入空,继之则会空入有,于空性得大自在,终之则进入究竟圆满境界,证得自性真空的终极实体,色法一如,得大智慧。
在香巴噶举六法中,光明瑜伽为六法的本体,无上瑜伽分光明(又译净光)为根、道、果三种。根光明又称母光明,为人的意识流突然截断时显露出的空性光明,多发生在人死亡、闷绝、睡眠、呵欠、喷嚏、大醉、婴儿期等,可突现母光明。道光明又称子光明,以顿法或渐法入定得澄湛之心光,得觉受光明或实义光明。果光明为证得乐、明、无念后穷彻心源,子母光明会合,成佛证果时灵明性体的光明。光明定之修持在因地上自净其心,一旦念起,勿忘勿助,清心寂照,让妄念自息。当识浪平息后,自觉内心如源头活水,愉悦安乐,呈现无思、无虑、无影、无踪的状态,到果地上心光朗耀,如日中天,智慧自开。实智照理,即为实相真如,不生分别;权智照事,即可广为善行,利人利物。光明定的修持要点,在性功上是始终不离当下一念,又不执著此念。
谛洛巴祖师留下“六不法”的口诀云:“不想象、不思虑、不分别、不(求)禅定、不回忆、不动念。”这就是说,在性功上,一要不执定力,其实光明定即是在妄念上锻炼定力,妄念起时不刻意止念,而是时时观照,观照即是定力。《永嘉证道歌》云:“君不见,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依此朝夕如法觉照,精进不懈,久之妄念自息,定力转强。二要不执内明,即定力深时,自感内心愉悦,始则神畅气舒,内境渐宽;终则内外通明,智光朗耀,《永嘉证道歌》云:“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然不论光大光小,听其自然,内景外景,俱不执著。三要不执悟性,即到内外空寂,一派光明之时,既无能缘之心,又无所缘之境,无思无辨,无惑无疑,无是无非,平等一如,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此即进入开悟之境,然亦不必执著。继续深入修持,直到不恋顺境,不嗔逆境,不恶困境,物我两忘,直入宇宙根本秩序之中,任运自如,则灵明性体开显矣。其实在浩瀚的宇宙星际空间中,在各个星体中,在人体的细胞核中,在原子内部,都存在着真空振荡,都存在灵子场的叠加态,都存在各种生机能量流,这就预设了生命和心灵存在的可能性。宇宙是一个真空振荡器,人体也是一个真空振荡器。在漫长的生命进化中,人脑集中了宇宙的智慧,进化出人的心灵,而人的心灵之核心机制和精华部位就是灵明性体。灵明性体即人的自性,即人类在漫长的生命进化过程中潜藏的智慧之源,是意识的真空自振态和真空映照态。
从空间方面来说,灵明性体既能照物,又能照己,是洞彻宇宙本质的灵觉。从时间方面来说,灵明性体湛寂常恒,通往过去未来。从物理方面来说,灵明性体非浊非清,亦虚亦实。从运动方面来说,灵明性体无向无背,不居万法又不舍万法。灵明性体开显时,对于宇宙万有的变化,既不落因果,又不昧因果;对于时间之迁流,既不辨春秋,又不无春秋;对于空间之四维,既不居内外,又不离内外;其体可囊括宇宙万有,其相可具足功德而不显,其用可现一切智,既识外又识内。在人的大脑皮质层面上,由于横向皮质神经细胞激发的结果,理性思维发达。当修习光明定时,横向皮质细胞处于最小自振态,意识场的活动休止,而不同能级的纵向皮质神经细胞被开发出来,呈现灵性思维。光明定层次越深,纵向联络的能级越高,内明越强,悟性越高。灵性思维是人脑的悟性,是灵明性体的功能。
米拉日巴大师的大手印光明定,修持到灵明性体呈现,就可以开发灵性思维,转识成智。第八阿赖耶识带有历劫以来遗传、变异、业力、习气的一切有漏种子,可在大手印光明定的修持中转为大圆镜智。大圆镜智如同大圆镜一样照彻法界一切事理,其本体空明缘境无边,将有漏的轮回种子转化为无漏宇宙智光,成为人生智力的种子库,又名一切种智,即种子库的空明状态。
大圆镜智无空不照,无时不照,无物不照,开发出无漏的整体功能,相当于自性真空实体,代表法身。生命体在进化中摄取外界物质、能量、信息,产生我执,形成末那识。第七末那识本来有我执、法执的执著性和自私性,转为平等性智则觉悟到人我平等,人性本无善无恶无差别,其差别乃物欲和识浪所造。平等性智不执一切,现无缘同体大悲心,对动植万类不起分别,自、他平等一如,具利他性,相当于真空处处平等无别,代表报身。第六意识的功能是进行观察、分析、联想、判断等理性思维活动,在时空限制下交换信息,有我执我见,故属有漏。第六意识转为妙观察智,则对诸法性相都能观察入微,又能观察到万法皆由因缘而起变化无常,确认缘起性空、性空缘起之理,觉悟到宇宙之本体为空,宇宙万物都源于“无”,故属无漏。眼、耳、鼻、舌、身之“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从有碍、有限转为无碍无限,超越时空之局限,能乘愿力通权达变,利人利物,成人成物,体现自性真空的全能性,是成全一切所作的无漏大智。
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相当于真空本体之大用,察事入理,成全所作,开化有情,代表化身。光明定将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达“人无我”和“法无我”之境界,则意味着得无量寿;当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一切有漏种子转为无漏,超越时空之局限,意味着得无量光。开发灵性思维,转识成智,是佛道修持的根本目标,然欲达此境界,须如米拉日巴大师那样付出多年艰苦的真修实证。《御选语录》载莲池大师云:“古人教亲近明师,求善知识,实无口传心授秘密法门,只替人解粘去缚,便是秘密。沩山和尚云:‘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净,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趋向。’沩山此语,非彻悟法源者不能道。”
附:《丹道法诀十二讲》 【上 卷】 目 录
引 言
三家四派第一讲(上)(下)
理事兼备第二讲
第一节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第二节 形、气、神三层次功法要点
净化身心第三讲(上)(下)
附录:丹道之防危虑险(上)(中)(下)
补亏正法第四讲(上)(下)
辟谷胎息第五讲
第一节 辟谷简论
第二节 胎息概说
行功语要第六讲
第一节 丹道行功的姿势
第二节 建筑心灵堤防
第三节 虚寂恒诚及“忘”字诀
第四节 丹道之火候
第五节 修阴神功法
两重天地第七讲
第一节 大同世界的道德社会
第二节 什么是道
第三节 道的宇宙论
第四节 两重天地的发现
第五节 21世纪科学革命的思考(上)(中)(下)
第六节 “两重天地”理论在丹道学中的应用
双修漫谈第八讲
第一节 双修功法的秘密
第二节 闭固之法
第三节 男女相恋之真谛
第四节 肉体返还之功
开悟禅定第九讲
第一节 禅法略论
第二节 何谓开悟
第三节 何谓禅定(上)(下)
第四节 入定的证量(上)(下)
第五节 开发灵性思维(上)(下)
第六节 自己作得了主
究竟境界第十讲
第一节 丹道的究竟义
第二节 内丹学的根本修持法诀
第三节 丹道秘传的方便法门
第四节 真人的境界
第五节 有关丹道生活化的法诀
第六节 新道学文化是当今世界唯一可行的文化战略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