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川藏线,通常指成都到拉萨的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条2000多公里长的天路沿途景色奇美秀丽——雪山、湖泊、冰川,还有各种珍稀动植物。


    ↑318国道所经过的海子山自然保护区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古冰川遗迹。海子山下的姊妹湖则被称为川藏线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雅江到理塘的路上天路十八弯。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向西藏进军筑路,他们用4年的时间,在“人类生命禁区”的“世界屋脊”创造了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修通了这条横穿8条大断裂带,翻越14座大山,长达24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而解放军第18军也付出了4963名战士的生命。


    ↑沿川藏线旅游的游客在一处塔子旁撒龙达。


    ↑开着老爷车在川藏公路自驾游的外国游客。


    川藏线自诞生之日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这条路在不断的进化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从举债开农家乐到如今年入20万的雷远程和刘万莉夫妇说:“这是一条致富路。”

    通过易地搬迁住进新村的巴登说:“这是一条民生路。”

    在理塘县中学第二校区教书的藏语老师泽仁拥忠说:“这是一条知识路。”

    ……


    巴塘县无土栽培试验区

    海拔2610米

    泽桑,25岁,两个孩子的母亲。2018年,山东寿光的一家蔬菜公司来到巴塘县投资建厂,一直在家务农的泽桑应聘成功,每月有2000元的工资。她说:“通过川藏公路,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也能品尝到什么是真正的高原蔬菜。”


    ↑泽桑种植的水果番茄。这里充足的日照时间,很适合果蔬的培育。


    ↑下班回家后,泽桑和丈夫一同准备晚餐。


    雅江县相格宗村

    海拔3520米

    布珠(图左),54岁;甲它,53岁。2007年,兄弟俩把318国道旁的房子改造成了一家骑行驿站。在兄弟俩的印象中,318国道经历了3次大规模的改造。甲它说:“路况好了,骑行的人数明显比以前多,每年暑假家里的客房都不够住。”


    ↑布珠的爱人在给记者展示客人的留言本。


    ↑4月18日,来自北京的一批游客抵达客栈,兄弟俩热情地为客人献上哈达。


    康定市甘孜州人民医院

    海拔2560米

    陈颖,40岁,康定市甘孜州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自幼在甘孜长大的陈颖,2018年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到甘孜州,继续从事包虫病的研究工作。他说:“川藏公路打通了医生和患者的联系,加快了我们筛查和治愈的效率。”


    ↑4月17日,陈颖在看到一个自己治愈的藏民后,上前查看病情。


    ↑甘孜州是包虫病的高发区,他通过实地调研,收集了大量包虫病样本。


    理塘县中学第二校区

    海拔4010米

    泽仁拥忠(图中)和她的学生。作为当地人,1991年出生的泽仁拥忠大学毕业后回到这里成为了一名藏文老师。她说:“川藏公路不光是一条路,更像一条连接外界的纽带,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


    ↑4月21日,泽仁拥忠在给学生们上晚自习。


    ↑下了晚自习后,回到宿舍的男同学。这里是全日制寄宿学校,现有教职工64名,教学班23个。


    雅康高速泸定兴康特大桥

    海拔1610米

    李先鸿,48岁,驾驶员,在川藏公路上有着20年的驾驶经历。多年的跑车经验让他对这条线有了感情,他能够清楚地说出川藏公路所经过的每一条隧道和桥梁。他说:“是川藏公路养活了我们一家子。”


    从起初的货车到如今的客车,从原来的单向砂石路到现在的双向高速路,从成都到拉萨,李先鸿已记不清自己在这条线上跑了多少个来回。


    ↑雅康高速泸定兴康特大桥。雅康高速的开通结束了康定市不通高速的历史。


    巴塘县桃源地坞村

    海拔2710米

    易地搬迁村民。2017年,巴塘县3个偏远贫困村的农牧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搬进了紧邻川藏公路的桃源地坞村。为了帮助村民脱贫,当地政府还在各家的房顶上修建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村民们说:“来到这儿,感觉生活又有了盼头。”


    ↑4月20日,走在村里马路上的年轻人。这儿距离县城不足5分钟的路程,方便了他们出门打工。


    ↑4月20日上午,56岁的次仁卓玛抱着3岁的小孙子丁真达哇在新搬迁入住的阳台上晒太阳。村民楼顶上是光伏发电装置,每年各家可以从中获得1000元的收入。


    雅江县八角楼乡

    海拔2500米

    李尼玛(图左),49岁;德切巴姆,40岁。夫妻二人同为松茸产业园的技术工人,两个孩子都在读高中。雅江县有着“中国松茸之乡”的称号,2014年,松茸产业园成立后,夫妻俩便来到这儿工作。他们说:“只有通过川藏公路才可以把这些菌类送往世界各地。”


    ↑4月18日,夫妻俩在这儿每天负责各种菌类的培育、加工,二人每年在可以有6万多元的收入。


    ↑李尼玛在产业园里查看菌类的生长情况。

          

    泸定县杵坭乡

    海拔1310米

    刘万莉(图左),47岁;雷远程,45岁。1998年,夫妻俩举债8万元开了个农家乐,刘万莉负责接待,雷远程负责后厨。如今他们每年的收入稳定在20万元左右。妻子刘万莉说:“没有川藏公路持续不断的升级改造,就没有我俩的今天。”


    ↑4月16日,夫妻俩在厨房为客人准备饭菜。


    ↑刘万莉在小院里接待度假的游客。



    川藏线上的百姓故事

    文|王伟伟


    4月21日下午1时15分,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甘孜公路温泉养护段,养护队长高小军正带领着工友在路边挖一条排水坑道。刚才还晴空万里,忽然间天空乌云密布,狂风骤起,山坳间大雪纷飞。这样的天气并没有让高小军和工友们停下手头的工作。不到半个小时,天气又立刻转晴,阳光普照。

    行走在川藏线上,经常可以看到像高小军那样面庞黝黑,身穿橙色制服的护路工。他们常年坚守在川藏公路一线,道路巡检、路面维修、暗冰清除、垃圾回收……“在这里工作,每天干的活杂乱、琐碎,你们很少遇到的风沙、高寒、缺氧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高小军对《工人日报》记者说。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遇到交通事故,一起事故往往会造成公路双向拥堵。别人的节假日,对于高小军他们来说则是精神高度紧张的加班日,因为这时川藏公路的人流、车流陡增,事故高发,这时护路工们就需要全员在岗,24小时待命。

    高小军守护川藏公路已经28年,这里是路也是家。对于川藏公路,高小军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川藏公路是沿线居民的生活保障线,而护路工就像是这条保障线上的铺路石,让人们安全、放心地通过就是他最大的心愿。而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川藏公路经过一代代公路人的努力,已经从当年的坑坑洼洼变成了如今的平整宽阔。而对于这条公路,有着 20年行车经验的老司机李先鸿有着自己的新认识。开车行驶在新开通的雅康高速公路上,他用“多”“快”“好”“省”四个字概括了如今的川藏公路:与刚开始的砂石路相比,如今的川藏公路,桥梁隧道“多”了、车跑得“快”了、沿途居民的生活“好”了、时间和路途节“省”了。

    4月20日上午,在海拔2500多米与川藏公路相邻的巴塘县桃源地坞村,村民们手持洁白的哈达、跳着欢快的弦子舞,用当地特有的方式迎接着远道而来的客人。一年前,巴塘县3个偏远贫困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来到这里,新组建了这个村子,因为当地计划将这里发展为一个以桃树种植为特色主导产业的旅游村,所以取名桃源地坞。而最让当地村民高兴的是,他们靠在了县城边上,紧挨着川藏公路,以前出一趟山需要3个小时,如今只需要不到5分钟的时间就能到达县城。村民巴登操着不十分流利的普通话告诉《工人日报》记者:“以前想出去打工,但交通不方便,难以顾家,现在好了,骑着摩托车一脚油就能到县城,用不了一天就能到成都。”

    交通所带来的便利,不光让脱贫路上的巴登看到了希望,也让经营农家乐的刘万莉夫妇奔头更足。

    4月16日,在川藏公路经过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杵坭乡,一家占地1900多平方米的农家乐里,刘万莉和丈夫雷远程正忙着招待从成都赶来度假的客人。请座、倒茶、寒暄、点菜……面对不同的客人,刘万莉总能用合适的话语和恰当的方式瞬间把客人变成似曾相识的“老友”,也是凭着这份热情,他们的农家乐招揽了不少回头客。然而,回想起当年的创业经历,刘万莉感慨万千,她说:“我们是这里开的第一家农家乐,刚开始都不知道怎么下菜,肉多了嫌菜少,菜多了说这不是给人吃的,不满意的甚至连钱都不给。”为此,刘万莉没少掉泪,也曾想过放弃。但已经举债8万元的夫妻俩没有回头路,只能继续咬牙摸索。伴随着川藏公路的不断升级,刘万莉的农家乐也经营得有声有色。今年已经是他们经营这家农家乐的第11个年头,全年的收入也稳定在20万元左右。如今随着雅康高速公路的通车,刘万莉对于房间的布置和菜品的种类又有了新的规划。

    —完—


    4月28日 工人日报 四版

    |摄影 王伟伟


    工人日报摄影部微信号    第108次推送


    点击以下 “关键词” 查看更多往期内容

    【往期回顾】

    两会来啦,看看今年两会有啥不一样!

    上元灯会,故宫秒变紫禁城丨直击元宵节夜游故宫

    mā jié

    一桌年夜饭,背后有多少人在起早贪黑丨跟踪一只辣椒的进京之旅

    夜27

    工人日报2018年度图片精选

    生于1979丨工人日报摄影记者杨登峰的2018

    努力奔跑 · 精准记录 | 于文国:2018摄影作品选

    “珍惜职业的最后时光”丨工人日报摄影记者许之丰的2018

    26个拍摄的理由丨工人日报摄影记者吴凡的2018

    新闻之外的生活 | 工人日报摄影记者王伟伟的2018

    “11·28”张家口爆燃事故后,寒风中等候的大货车司机

    40年里我们的第一次丨工人日报独家影像档案

    “我们在现场”丨2018年记者节特辑

    垃圾场中我是歌手,外卖路上演员诞生丨北京打工者走上梦想舞台

    拳击美少女梦想成为世界拳王丨上演中国版《摔跤吧,爸爸!》

    98抗洪20周年丨70张独家历史照片,看完泪奔!

    北京奥运回首 | 十年之后,油和米还能否再找一个拥抱的理由?

    打“浒”记 | 到青岛看草原,像海草在浪花里舞蹈

    奋斗者的幸福时光丨60多年全国劳模疗休养图鉴

    长安街上掌灯人丨华灯班守护253基华灯60年

    海上的日子丨103个小时、1140海里全程记录海员的真实生活

    “一个平庸的博士不如一个匠士”丨“匠士”的诞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