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大学十大新闻等你投票!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2020-01-27


等你投票!1月11日,由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办的“清华大学2019年十大新闻评选”活动正式启动。经过专家推荐并评议,共有22条新闻入选候选新闻,欢迎您积极参与投票!


本次评选投票活动将持续到2020年1月14日,最终将综合网友投票和专家投票,评选出“清华大学2019年十大新闻”。


欢迎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投票页面,投下宝贵一票!



候选新闻

(按照新闻发生时间排序)



1

清华大学推出工科发展计划与理科提升计划


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动清华工科整体水平再上新台阶,持续增强清华工科影响力和引领性,清华大学于1月发布《清华大学关于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工科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正式推出以创新学术思想和引领技术发展为核心的工科发展计划。


为打造富于原创、交叉合作、世界一流的清华理科新格局,12月,清华大学正式发布《关于持续深化改革,提升理科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标志着学校推出以“涵养学术生态,提升学科质量”为核心的理科提升计划。


2

清华大学倡议并与11所著名高校发起成立“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 习近平主席给联盟学生代表回信


1月23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19年会上,清华大学倡议并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剑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共商一流大学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中应承担的历史责任。与会大学决定响应清华倡议,联合发起 “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 


5月28-29日,来自英国、法国、美国、日本、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中国9个国家12所大学的校领导及气候变化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相聚清华园,在清华大学召开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联盟的章程,并宣布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Universities on Climate,简称为GAUC)正式成立。 


11月17-19日,首届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研究生论坛在清华大学举办,来自55所国内外高校的150余名研究生齐聚清华大学展开学术交流。“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向习近平主席致信,汇报参加联盟活动的学习和实践收获,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自觉肩负起时代责任的思考。


2020年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的学生代表回信,对大家就关乎人类未来的问题给予的共同关切表示赞赏,期待同学们为呵护好全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积极作为。


3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揭牌


3月29日,作为清华大学国内唯一的异地办学机构,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深圳市与清华大学市校合作进一步升级。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如桂,副市长王立新,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副校长、教务长杨斌出席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揭牌仪式。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委市政府携手成立,在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面向全球延揽优秀教师和研究生,通过高层次的国际合作,高水平的人才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实践,建设国际一流研究生院,助力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增添创新动力。


4

开展学风建设年系列活动 召开学风建设大会

为新时代学风建设提出“清华方案”


为了在新时代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清华的优良传统,完善学风校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清华大学确定2019年为“学风建设年”,集中开展广泛深入的调研和讨论,凝聚共识,在新时代弘扬清华学风优良传统,完善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建设优良学风校风。


截至2019年11月22日,学校各单位共召开学风建设交流活动900余场次、以解决学风问题为目的的专题研讨会200余场次,参与师生19300余人次,学风专项问卷调查覆盖各类师生群体5500余人次。“学风建设年”得到了全校师生的热情参与,在校内外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11月28日,清华大学学风建设大会在新清华学堂举行。校长邱勇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建立长效机制,努力开创新时代学风建设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校党委书记陈旭在讲话中强调,抓好学风建设,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风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具有基础性、长期性、时代性的重要特征。


5

清华生命学院与中科院合作在《科学》背靠背发表两篇研究长文

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获得重大突破:发现与解读抗病小体

2019年清华师生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研究论文


清华大学柴继杰团队、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周俭民团队、以及清华大学王宏伟团队的联合研究,在植物免疫研究领域取得历史性的重大突破。合作团队发现由抗病蛋白组成的抗病小体并解析了其处于抑制状态、中间状态及五聚体活化状态的冷冻电镜结构,从而揭示了抗病蛋白管控和激活的核心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以两篇长文形式,分别以“病原蛋白诱导的ADP解离启动植物抗病蛋白”和“植物抗病小体的重组和结构功能基础”为题目,于4月5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 


《科学》同期发表了国际植物抗病研究权威科学家撰写的题为“耀眼的五星:植物抗病小体”的专文评述,高度评价这一重大突破性成果。 


2019年,清华大学师生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全球环境容量限界研究、人源γ-分泌酶底物淀粉样前体蛋白的识别、酵母B*剪接体电镜结构、Snf2介导的染色质重塑中DNA滑移机理的研究、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系统研究等多个方面。其中,清华师生以第一作者所在单位在《自然》《科学》期刊发表论文20篇。


6

亚洲大学联盟2019年峰会在港举行

校长邱勇连任联盟第二届主席  联盟秘书处永久设在清华


4月13日,亚洲大学联盟2019年峰会在香港开幕,来自联盟15所创始成员大学的代表齐聚畅谈。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连任亚洲大学联盟第二届主席,联盟秘书处永久设在清华大学。 


4月14日,作为亚洲大学联盟2019年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大学联盟校长论坛在香港科技大学召开。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作为主礼嘉宾发表主旨演讲。清华大学校长、亚洲大学联盟主席邱勇,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史维致辞。 


11月21日,亚洲大学联盟成员大学的代表们齐聚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召开了为期两天的联盟执行委员会会议。  


7

清华大学发布《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


4月19日,清华大学召开“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工作推进会”,正式发布了《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意见》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科技评价制度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具体行动,是清华大学全面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立符合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和价值追求的学术评价制度的重大进展和成果。 


推进会上,校长邱勇发表题为“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讲话,并明确《意见》为全校的统领性文件,涉及全校相关制度60多项。为确保《意见》的落实,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完善学术评价制度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同时成立完善学术评价制度工作组,保证相关工作切实执行。

 

8

清华大学成立华为研究院、丰田研究院等研究机构

联合政产学研等各界力量开展跨学科交叉合作


4月20-21日,丰田汽车公司社长丰田章男一行到访清华。双方签约成立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这是迄今为止清华大学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的第一家联合研究院,也是丰田汽车公司在全球与高校开展的最高级别合作。


10月23日,清华大学-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究院签约揭牌。联合研究院将重点聚焦面向未来的前沿交叉技术合作、重大科研项目合作,并且在人才和科研团队资助项目等方面开展工作。 


这些研究院的成立,发挥了政产学研等各界力量,开展了跨学科交叉合作,发展先端技术,产生引领性创新重大研究成果,培养高水平跨学科人才。 


9

清华大学成立天文系、车辆与运载学院


4月21日,清华大学天文系成立大会举行。天文系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迈出的坚实一步,标志着清华完成“数理化天地生”完整的理科布局。 


4月27日,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成立大会举行。从汽车系更名为车辆学院,蕴含了清华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应对行业和产业难题、聚焦国际学术前沿,勇于自我调整和重新定位的决心和承诺,并将支撑我国从汽车大国向出行强国迈进。


10

清华大学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分别向普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授予名誉博士学位


4月26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清华大学授予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阁下名誉博士学位,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邱勇为普京总统颁授名誉博士学位证书,校党委书记陈旭主持仪式并宣读赞辞。 


6月3-7日,清华大学校长邱勇率团访问俄罗斯。访问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共同见证清华大学与圣彼得堡国立大学交换合作协议,共建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习近平主席在圣彼得堡出席接受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名誉博士学位仪式,邱勇应邀作为见证嘉宾出席仪式,并在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开启“清华大学日”系列活动;率团访问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续签两校校级合作备忘录,接受“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荣誉奖章”;率团访问圣彼得堡彼得大帝理工大学,授予该校校长“清华大学名誉教授”学衔。 


12月5日,清华大学俄罗斯研究院宣布成立。俄罗斯研究院的成立恰逢中俄建交70周年,将进一步顺应中俄关系发展的实际需要,服务于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中国与俄罗斯及俄语区其他国家开展战略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文交流等务实合作。


11

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接力不辍 持续致力教育扶贫


1998年,清华大学响应团中央、教育部号召,组建了研究生支教团。二十年来,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薪火相传,322名志愿者前往西藏、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河北、湖南等地区接力教育扶贫,为中西部地区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一年的支教不仅让志愿者们爱上了这片支教的土地、牵挂上了这群可爱的孩子,更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家国烙印。支教的经历让他们开始理解党的初心,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同时也更加明确了成才报国的人生志向。


12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批示精神,以钉钉子精神推进学校党的政治建设。 


组织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座谈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参加并作重要讲话。 


以教育部、北京市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三专”(专项约谈、专项巡查、专项评估)检查和学校领导班子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专题民主生活会为契机,坚持问题导向对学校政治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查,形成整改台账67条,目前已完成63条。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校党委书记陈旭带头主动认领,以“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举措与机制”为题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征求各方面意见建议,形成《中共清华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62条,要求全校上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切实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13

清华学子摘得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十连冠” 在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上再获佳绩


2019年清华大学体育代表队共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共78场,在国际、国内包括世界单项锦标赛、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洲单项锦标赛、全国单项锦标赛等大型赛事中获金牌150枚,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战果。 


其中,共有28名清华学生入选中国代表团参加第30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并获得一金、一银、一铜,16人次获得前八名,是历届入选人数和取得名次最多的一届;女篮蝉联第二届世界大学生“三对三”篮球世界杯冠军;田径队在57届首都高校田径运动会上摘得“十连冠”,并获得近25届比赛中的第24次桂冠;经管学院学生李俊霖打破男子800米室内全国纪录,使清华同时保持三项800米全国纪录(男子室外、室内,女子室内)。 


14

清华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

工物系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刷新国际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研究灵敏度


7月20日,首个由清华大学作为独立法人单位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启动仪式在四川省雅砻江锦屏山隧道举行,标志着由清华大学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中国首个、世界最深的极深地下实验室——“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进入加快建设新阶段。该实验室将探究极深地下近零宇宙射线本底条件下各类基础前沿领域探测新机理、新方法、新技术,发展极低辐射本底屏蔽新方法与新技术,为我国粒子物理和核物理领域的重大基础前沿物理问题研究提供平台支撑。 


11月25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牵头的中国暗物质实验合作组在国际物理学顶级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在线发表题为《基于点电极高纯锗探测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轻暗物质搜索》的研究论文。论文分析了CDEX-1B实验系统四年多的运行数据,没有测量到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并对质量小于6千兆电子伏特(GeV)的轻暗物质给出了暗物质年度调制效应分析的国际最灵敏限制。这项工作对质量小于6GeV的WIMP粒子的年度调制灵敏度限制达到国际最好水平。 


15

清华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合作协议

加强科技人才合作 共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


7月29日,清华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约仪式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副市长、上海科创办主任吴清,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校长邱勇、副校长尤政等参加签约仪式。仪式上,应勇、邱勇代表双方签署《上海市人民政府、清华大学关于加强科技人才合作,共建国际创新中心的协议》,上海市普陀区区长周敏浩,清华大学副秘书长、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王涛代表双方签署《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政府与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全面合作协议》。 


8月31日,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揭牌仪式举行。应勇、邱勇共同为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揭牌。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由清华大学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发起设立,中心以空天技术、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为重点构建技术支撑平台,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和创新人才,打造高能级科创平台,成为上海科技创新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6

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芯片发布 “天机芯”有望促进人工通用智能发展

2019年清华大学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发布了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该芯片是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世界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基于此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人工通用智能的异构天机芯片架构”作为封面文章登上了8月1日《自然》。10月20日,“天机芯”成功入选2019世界互联网15项领先科技成果。 


3月1日,在2018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清华大学共有33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33项成果中,清华牵头完成的获奖成果15项,一等奖5项(占一等奖获奖总数的21%),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 


12月20日,在教育部2019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颁奖仪式上,清华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16项成果入选,其中特等奖1项(年度唯一),一等奖11项,二等奖4项。此外,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伍晖、计算机系李丹两位老师获得青年科学奖。 


12月23日,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公示了2019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拟入选项目名单。清华大学南策文院士牵头的项目《高能量密度电容器用无机介电材料》入选,另有清华大学参与的《高温超导中量子金属态的首次实验证实》《揭示抗结核新药的靶点和作用机制及潜在新药的发现》两个项目也同时入选。 


17

杨振宁获“求是终身成就奖”

王小云成为首位获“未来科学大奖”的女科学家


9月21日,“2019年度求是奖颁奖典礼”在清华大学举行。设立以来第二次颁出的“求是终身成就奖”授予了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刘竹、彭敏、王朝获“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11月17日,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邵峰获2019年未来科学大奖“生命科学奖”,王小云获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王小云为首位获“未来科学大奖”的女科学家。 


此外,清华多位教师在国内外获得重要奖项,包括:张钹获第九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最高成就奖;冯克勤荣获第十四届华罗庚数学奖;陆轶辰荣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龙笛获2019年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水文青年科学家奖,赵纯均获颁“复旦管理学终身成就奖”,杨百寅获颁“复旦管理学杰出贡献奖”等。


18

清华540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国庆重大活动的各项服务保障任务

11位清华校友入选“最美奋斗者” 500余名教职工获颁纪念章


对于清华人而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有着更深的含义。从晨光熹微到繁星满天,从夏日炎炎到秋叶初染,从长安街到展览馆,从群众游行到志愿服务,从合唱到联欢,从景观彩车到路桥保障,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4200余名清华师生身体力行,承担着光荣而重要的任务,以昂扬姿态向祖国献礼,书写着属于每一个清华人的集体记忆…… 


清华大学广泛地参与了国庆活动,全校师生从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洗礼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收获了丰硕的精神财富。全体师生顾全大局、敢于担当,彰显了高度的政治意识;全体师生刻苦训练、追求卓越,锤炼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全体师生弘扬传统、爱国奉献,坚定了肩负时代使命、献身复兴伟业的理想信念。 


国家主席习近平9月17日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清华大学1963级无线电系校友南仁东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根据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开展“最美奋斗者”学习宣传活动,产生300名“最美奋斗者”人选,包括278名个人、22个集体。9月16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最美奋斗者”建议人选及事迹简介》。9月26日,中央宣传部等部门联合决定,授予278名个人、22个集体“最美奋斗者”称号。 


本次评选共有11位清华人入选“最美奋斗者”个人名单,他们是:马伟明、马寅初、王永志、刘永坦、孙滔、吴大观、茅以升、郑培民、南仁东、胡仁宇、梅汝璈。 


在“最美奋斗者”集体名单中,也有多位清华校友名列其中,包括“863”计划倡导者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和陈芳允四位科学家;“两弹一星”先进群体中的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陈芳允、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钱三强、郭永怀;载人深潜英雄集体中的崔维成、张东升。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清华大学共有66个院系和部处的500多位教职工获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颁纪念章的教师中年龄最大的102岁,年龄最小的34岁,女教师占到17.5%。


19

全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积极探索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2018年10月,清华大学获批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进一步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和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9年上半年,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制定《“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提出12项共计182条具体工作举措,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在学校办学治校和教育教学各环节中具体落实。2019年8月,经校党委常委会审议通过,正式发布《关于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学校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主体责任和任务,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投入育人工作,聚焦学生成长各阶段各环节,着力推动建立涵盖十个方面的全方位育人工作体系。 


11月15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在清华揭牌,清华是首批11家研究基地之一。该基地力争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资政服务、学术交流、资料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突破,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建设构建专业化的支撑体系,成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专业智库。 


2019年1月,清华获批成为首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2月6日,2019年清华大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论坛举行。论坛围绕“新时代全面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汇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专家学者,分享交流具有实践指导性和理论前瞻性的经验成果,助力中心建设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研究机构、宣传教育阵地和信息交流集成平台,为加强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20

清华简研究成果获得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唯一特等奖 清华文科建设多点开花


11月20日,第五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李学勤教授主编的《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柒)》荣获唯一一项一等奖;赵平安教授的著作《秦西汉印章研究》摘得三等奖。这也是继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之后,清华简整理报告获得的又一重要奖项。 


此外,5月28日,清华大学共有20项成果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在全市获奖总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清华获奖数与上届(15项)相比有了较大幅度增长,并且收获1项特等奖。 


2019年清华文科建设多点开花,取得了一系列的显著的成果:公共管理学院全球学术顾问委员会成立,委员会由来自全球11个国家和地区的34位专家学者、商界精英和政界领袖组成;清华举办三期文科沙龙,分别聚焦“国家形象——实质、象征与表达”何谓创新,为何创新”“人工智能时代的人”,促进校内人文、社科和艺术等领域之间的跨学科对话;人文清华讲坛2019年共举办6场,艺术家常沙娜、管理学家陈国青、环境工程专家钱易、工艺美术史家尚刚、法学家张明楷、社会学家景军等都曾分享灼见;清华简第九辑整理报告成果公布,为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21

清华学子在国际超算竞赛、“挑战杯”、“互联网+”等系列国内外科技赛事中夺冠


2019年,清华学子在国内外系列科技赛事中夺冠。 


美国当地时间11月21日,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组建的清华大学学生超算团队在2019国际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SC19)总决赛中夺得总冠军。这是清华大学在三大国际大学生超算竞赛中获得的第12个冠军。 


10月14日,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中,李京阳带领的清华大学交叉双旋翼复合推力尾桨无人直升机项目以1250分的成绩夺得总冠军。这是清华大学在此项比赛中首次夺冠。 


11月12日,清华大学以团体最高分的成绩,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同夺得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冠军,捧起“挑战杯”。这也是自1989年第一届“挑战杯”举办以来的三十年间,清华大学第七次捧起“挑战杯”。 


22

清华大学6位教师9位校友新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公布了2019年院士增选结果。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医学院教授董晨、生命学院教授谢道昕和航天航空学院教授郑泉水共4位教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郑纬民、建筑学院教授庄惟敏共2位教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此外,还有9位校友分别获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编辑 | 周襄楠 吕婷

审核 | 戚天雷

来源 | 清华新闻网

排版 | 赵姝婧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投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