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一周年!
今天,2月17日
一年前的这一天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的关键阶段
清华师生迎来如期开课第一日
这是清华人应对疫情掷地有声的承诺
是坚守教书育人职责铿锵有力的行动
这一在清华大学历史上
尚属首次的大规模
实时、互动、异地、分散的
在线教学实践
汇聚起蓬勃向上、生生不息的
清华力量
为世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变革
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一年过去
相比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更让我们铭记的是
清华人面对挑战时展现的
自强、创新与坚韧
向着光,我们一路同行
如你所见,变化已然发生
2020年2月17日早上8点,清华大学教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各处正在进行在线教学的课堂情况。150多个课堂在云端同期开启,数千名师生通过视频直播、互动、弹幕、答题等多种方式,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学科的“教”与“学”。半小时前就来到指挥中心的清华大学校长邱勇查看了课堂运行情况,并与师生连线。
当天,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一早便坐到办公室电脑前,拿起手机扫描桌面上的二维码,输入会议邀请码,加入到雨课堂和网络会议系统中,与同学们一起在线聆听人文学院教师王缅面向本科生讲授的“写作与沟通”课。
同学们参加线上学习
如期开课第一日,老师们各显神通、武艺全开,积极探索适合在线教学、促进教学相长的新理论、新方法。同学们聚精会神,毫不松懈,用实际行动努力保证学习科研不落下。
小小的“屏”、深深的“情”连接了清华全校数万名师生,牵动了身处世界各地的清华人。互联网延伸了同学们求知若渴的双眼,麦克风连通着师生思想激荡的讨论。
自2020年2月17日春季学期如期开课以来,清华大学共开设在线教学课程4471门次,完成课程77223场次,上课师生超过268万人次,总时长超过429万小时。9月14日,清华大学秋季学期全面开课,学校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共开设课程5181门次,1747门次课程采用了融合式教学模式。
在危机中坚守、在变局中开拓,自强奋进的清华人用行动铸就了新时代教育教学新图景。
那些一同经历的日子,一起书写的故事,深深印刻在每一位清华人的记忆中。值此一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回访了8位曾出现在我们报道中的师生。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在线教学变革之中,他们有创新、有坚守、有情怀、有温度。一年已过,站在时间交汇的门槛上,他们思绪万千,满怀期待......
01
“我成了一个学生中心主义者。”
——于歆杰 电机系教授
为确保2020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平稳运行,清华大学成立了在线教学专家组和工作组。于歆杰任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
2020年2月17日上午8点,既是一次普通的“电路原理”开学第一课,也是从教生涯中非常特殊的一个场景:我和133名同学天各一方地依托雨课堂工具开展了在线教学。这并不是一次主动的教学改革尝试,而是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的必要措施。
当2020年2月初被任命为学校在线教学指导专家组组长时,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网络会议工具并不适合上课、雨课堂工具并不是为在线教学设计的、3000位开课教师中只有约400人具备在线教学基本技能、学生分布在全球各地……开课当天,我做好了出现各种问题的准备,出乎意料的是,系统竟非常稳定,学生也反映学习过程很顺畅,甚至有的学生说学习效果超过了传统教室听课。
2020这一年,我跟在线教学“干上了”。春季学期学生都在家,我就琢磨如何更好地开展在线教学;秋季学期部分学生回来了,就开始琢磨如何开展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这个过程其实也让我的基本教育观悄然发生了转变——从更关注如何教好课,转变为更关注学生学到了多少。我成了一个“学生中心主义者”。
02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一次尝试克隆班的经历”
——杨芳(右1) 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
2020年春季学期,清华大学为武汉等地多所高校驰援在线教学力量。杨芳的“英语听说交流”课程专门为华中科技大学单独开设了在线课堂。
又是一年春草绿,看着去年此时的一张张照片,不禁回想起我教过的那些从未谋面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卓越班的同学们,甚是感慨。从华中大彭啟敏老师把学生们交给我的那一刻,就感受到了沉甸甸的信赖与嘱咐。
接下克隆班任务后,我邀请了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廖莹老师、继续教育学院谷玉楠老师一起备课。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我加了卓越班每位同学的微信,了解他们的家乡在哪里,还买了摄像头寄给个别学生,记录学生个人口语练习情况,和每组同学深度交流,在沟通中我们彼此认识,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一次尝试克隆班的经历,我也清晰地记得他们的班歌、每个人的笑脸。希望不久的将来,可以与这些同学们在清华一聚,共叙那个我们曾互相陪伴的春天,我们一起憧憬的梦。
03
“困难再大,清华的体育精神
不能丢!不能断!”
——周放 体育部教师
变中求新,战“疫”中的清华在线体育课令人印象深刻。 此前毫无在线教学经验的周放经过半个多月的学习,于2月17日当天顺利完成了“首秀”。
面对即将开始的2021春季学期,确有一种“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的感慨!想到去年2月17日开学前的情景还历历在目!那时,我们还正处在紧张的“临战”状态,是我们对在线教学最感无力和措手不及的时候。虽然做足了准备,但依然可以说是匆忙上阵,在没有任何经验借鉴下,就上演了在线体育教学的重头戏。
从在线教学到融合式教学,这一年的经历让我们深知,困难再大,清华的体育精神不能丢!不能断!一定让同学们真切地感受到清华体育传统,感受到自强不息的清华精神;督促同学们在家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战胜疫情;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健康的身心状态平安返校。所幸,我们都做到了!
在线上体育教学的阵地上,清华体育教师面向学生和社会,传授了体育知识,传递了清华体育精神,讲述了清华体育故事,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和社会影响。我为2020点赞!
04
“我想把过去一年的感受概括为一个词
——融入。”
——Kamleshkumar Patel
语言教学中心教师 英国籍
疫情危机让清华师生对教与学的热爱充分彰显。和中国教师一样,外籍教师们同样坚守教学岗位,努力适应在线教学新要求,用热情、行动肩负起教书育人的职责。
2020年,全世界所有国家都经历了新的生活方式,生活、工作和研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想去年2月17日,永恒的记忆是师生一起努力,去创造最好的教学环境,师生一起面对挑战,缩短距离带来的沟壑。如期开课前的培训对我帮助很大,让我掌握了一系列在线教学经验,因此可以在课堂上作出相应调整。
我觉得自己有责任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让学生即使不在学校也能感受到清华的教学氛围,成为融入课堂的一分子。我想把过去一年的感受概括为一个词——融入。
05
“疫情虽然困住了我们的身体,却困不住我们渴望汲取知识的心。”
——牛艺璇 美术学院本科生
如期开课第一天,家在新疆的牛艺璇曾与邱勇校长连线,详细了解其线上学习感受、遇到哪些困难等。
自去年2月17日开课,我和同学们一起开始了为期半年的在线学习生活。刚开始我还不太适应,因为新疆和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但在家人的帮助下,我努力调整好了作息,按照北京时间学习生活,顺利跟上了课程进度和节奏,很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们。
和在学校面对面授课相比,在线教学让我们的学习更加方便了,在课程结束后可以随时查看老师上传的课程录屏,随时巩固学到的知识。遇到问题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向老师请教,我感觉和老师之间的距离甚至变得更近了。疫情虽然困住了我们的身体,却困不住我们渴望汲取知识的心。
06
“‘未央计划’正是发挥网络的长处,让我可以在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自由徜徉。”
——左冲 “未央计划”选课生
生命学院博士生
“未央计划”是清华为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不给老师增加额外负担、不影响现有选课学生的学习情况下,自2020春季学期起面向校内学生使用荷塘雨课堂开设的校内同步课堂。
2020年初,身处疫情震中湖北的我,面对遥遥无期的开学时间,以及手头的科研实验,心里不免惶恐焦虑。在这举步维艰的时刻,学校毅然决定“延期开学,如期开课”,并在课程规划上也推陈出新,启动 “未央计划”。
虽为一名理工男,但我仍保留着人文情怀,因此选了法学院刘晗老师的《法律思维》课程。刘晗老师的课程深入浅出,通过列举大量的案例生动介绍了法律人在面对问题时的思维和逻辑,这些对于我这种法律门外汉同样适用。
经过一学期的磨合,我慢慢适应了在线学习方式,而且感受到在线学习的优势,“未央计划”正是发挥网络的长处,让我可以在感兴趣的知识领域自由徜徉。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我坚信凭借大家共同的智慧和担当,定会化解重重考验。
07
“我们不仅仅是助教,也是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的重要一分子。”
——伊丽 生命学院博士生
在线教学的课堂上,离不开助教的努力与付出。他们用时间、经验和热情帮助师生共同应对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的新挑战与新可能。
云上开学的日子,每一位清华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贡献力量。最初做在线教学技术助教这份工作,我压力很大。那段时间,从早上睁眼到晚上闭眼,无时不刻都得坐在电脑前答疑,被家人吐槽“长在了沙发上”。秋季学期,为了帮老师们进一步熟悉融合式教学,我利用特长将技术指南化成了漫画,很开心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
现在回想起来,无论是春季学期还是秋季学期,基本上每天都会遇到一些未曾遇到的问题,大家都在学习的路上,只能用排除法一点点寻找原因。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让我很感动的教师和助教同学们,他们也是我前进的动力。那段特殊的日子,自己爆发出很多新技能,但更多地是深切体会到做事态度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仅是助教,也是在线教学和融合式教学的重要一分子。
08
“只要我们有准备充足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学习素材,就能从这一非常规的学习系统中受益。”
——MOCHOLI GARCIA JACOB
新闻学院硕士生 西班牙籍
自2月17日清华大学如期开课以来,每天身在天南海北的清华师生准时相约,共赴课堂。这其中,不乏很多国际学生的身影,他们身处世界各地,却克服时差等困难,只为在北京时间准时上课!
清华在线教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高效、迅速和便捷,这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最初心里难免有些忐忑,但慢慢适应下来倒很是享受。
记忆尤甚的是第一次参加在线考试,事实证明只要我们有准备充足的教师团队和丰富的学习素材,就能从这一非常规的学习系统中受益。十分感谢老师们,我会充分利用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并期待疫情过后回到清华园的学习生活。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迎难而上,感谢有你
面向未来,尽管挑战诸多
但自强的清华人
永远保持奋进的姿态
永远乐观地面向未来
于变革中前行
于希望中奋进
让我们一起共担风雨
一起勇往直前
为崭新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
继续贡献清华力量!
互动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回想去年此时
参与清华在线“教”与“学”的你
有什么铭心的记忆?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们!
往期推荐
| |||
| |||
| |||
|
策划&文字 | 曲田 高原 林源
韩瑞瑞 刘庆辰 张同顺
视频 | 学堂在线
封面图 | 靳翔宇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排版 | 潘雯菲
编辑 |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