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工业大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辉煌的交响乐回荡在修缮一新的清华大学大礼堂中,时而激昂交错,时而轻柔舒展。全场1000多位观众陶醉在动听的旋律中,久久不能平静。
献上这场精彩演出的是一群远道而来的朋友——慕尼黑工业大学交响乐团。出色的舞台表现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他们与清华大学教师合唱团合作的《清华大学校歌》也成为整场演出的高潮部分,一场音乐和友谊的盛会在“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的旋律中落下帷幕。
慕尼黑工业大学交响乐团与清华教师合唱团合作演出
那是2011年的4月8日。作为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交响乐团在清华大学大礼堂举行专场演出。这既是大礼堂装修后的首场演出,也是慕尼黑工大交响乐团与清华教师合唱团的首次合作亮相。
演出现场
“慕尼黑工业大学交响乐团来到清华演出,祝贺清华百年华诞,必将为两校友谊和合作交流谱写新的篇章。”时任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韩景阳在致辞中表达了两校师生的共同愿望。
如今,清华即将迎来110周年校庆。十年间,清华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深化合作,两校友谊的华美乐章越奏越响亮。
长期合作,飞扬友谊咏叹调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成立于1868年,是德国最古老的工业大学之一,也是德国政府“未来计划”中重点资助和扶植的对象,被德国科研联合会(DFG) 连续三度授予“精英大学”(Elite-University)的称号。在2020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慕尼黑工业大学位列全球第50位和德国大学首位。
这所优秀的德国大学不仅仅培养出了1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同时也是“柴油机之父”狄塞尔、“制冷机之父”林德、“流体力学之父”普朗特、文豪托马斯•曼等世界名人的母校。
清华与慕尼黑工业大学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深根固柢。两校长期携手推动人才培养,共同致力科创研发。
早在1986年,双方就曾参与签订中德联合培养博士生“协议”。2003年,双方签订永久有效的“在战略伙伴关系框架内开展研究和学术交流协议书”,主要内容包括互换学者、支持博士生互访、交换教学内容及科技文献、优先资助协议交换生等。
师生互访、教育合作的涓涓细流后汇聚成两校的友谊长河。在频繁和持续的互动中,清华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友好关系日益深厚。
航天航空学院的王兵教授曾通过洪堡奖学金的支持,前往慕尼黑工业大学深造。被授予“慕尼黑工业大学大使”(TUM Ambassador)的他,不仅保持着两校在航天航空领域科研的密切合作,还推荐了许多优秀的清华学生赴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学习。
2008年起,清华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始签订校级交换协议,起初为每年互派5人,如今是每年交换6人。近五年来,清华大学接收慕尼黑工业大学交换生共27人;慕尼黑工业大学接受清华大学交换生共24人,涉及清华11个院系。
除了交换学习,清华学子们社会实践的脚步,也开始踏上慕尼黑的沃土。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清华大学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协会(TMS)首次海外社会实践就走进了马克思的家乡——德国,同时参观了慕尼黑工业大学多个顶尖实验室。2019年2月,清华大学“深耕计划”一期学员首次海外社会实践也来到慕尼黑工业大学,并拜访了德国高校首位华人管理者、德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工业大学地图学终身教授孟立秋。
深耕计划学员参访慕尼黑工业大学
“深耕计划”一期学员冯旭在参访后感叹道,“德国高校师生有着世界公民的思维。我们也应培养世界公民意识,将责任与道义放在全球化的背景当中去,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交叉领域 回荡友谊协奏曲
两校合作在多个领域蓬勃发展,谱成了一首旷日持久的协奏曲。
自2007年起,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开始合作举办“交通工程与物流最新发展”暑期学校(Joint Summer School of Latest Achievement in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教学内容涵盖交通规划与控制、智能交通系统和货物运输及物流等领域前沿知识,截至2019年已成功举办12届,吸引国内众多知名学府超过800名学员参与,学术交流合作成果斐然。
在电动车先进电源系统领域,“清华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电动车先进电源系统联合研究所”推动了先进电源系统技术在电动车产业的应用,不仅为两校有关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建立了长效机制,同时也为中德两国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平台。
2015年的一个秋天,人民大会堂庄严肃穆,一场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迸发出友谊的火花。根据论坛上两国政府的签约文件,TIE²(Tsinghua TUM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xchange),即清华x-lab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创新创业团队国际交换计划启动,成为中德双方、两校之间科技交流合作的又一高峰。
钱颖一教授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创新创业中心首席执行官赫尔穆特·舒贝格在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上签署双创合作协议
TIE²为来自不同领域、具有技术背景、拥有创业经历或者正在创业的学生,提供一个深入了解彼此、互相学习合作、接触潜在市场、克服共同挑战的平台。多个学生团队和科创中心借助TIE²开展深入合作,重点关注3D打印、航空航天科技、清洁技术、金融科技、健康医疗、工业4.0、物联网、移动科技等领域。
2020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疫情阻隔了两校人员的实地交往,却阻挡不住两校之间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的努力。
TIE²推出线上创新冲刺工作坊,以“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发展”为大命题,用沉浸式工作坊的方法,探索在线教育的创新路径,“真实场景下的方法论应用”作为佐证和范例,创造深度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拓展探索创新的全新思路。
国际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助力着中德两国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参加工作坊的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MBA孙晓希表示,在这里“收获了跨国友谊。虽然只能通过在线沟通和协作,但这次的工作坊给中德双方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彼此,互相学习合作,共同克服困难的机会和平台。”
此外,密切的校际交流也推动着科研合作的不断深化,就多个联合项目达成共识,稳步推进环境、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智能制造等面向未来的科学技术的创新研究。
面向未来,奏响友谊新篇章
2018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建校150周年之际,副校长朱莉安·温克曼(Juliane Winkelmann)一行到访清华大学。次年,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一行访问德国,期间访问了慕尼黑工业大学,续签校级学生交换协议,进一步推动清华与德国高等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
杨斌一行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副校长温克曼座谈
2020年10月9日,清华大学与慕尼黑工业大学的校方代表相聚“云上”,举行了“旗舰型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签署仪式”,标志着双方合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云上”签署旗舰型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期待两校未来继续在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创新、师资共享、学科建设等多方面推进深度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签约仪式上,邱勇向荣任校长一职的托马斯·霍夫曼(Thomas Hofmann)表示祝贺,同时发出了“2021大学校长全球论坛”的邀请。
托马斯·霍夫曼于2019年起担任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他一直将大学视为"全球知识交流之地",重视学生们的主体性和创造力,将他们比作“大学的DNA”。
“正是学生定义了大学的脉搏,塑造了我们的未来。”他说。在慕尼黑工业大学兴起的“TUM校长学生午餐会”,和清华“开放交流时间(OOH)”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润物细无声中,搭建起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桥梁。
慕尼黑工业大学校长托马斯·霍夫曼(Thomas Hofmann)
适值清华110岁生日之际,托马斯·霍夫曼在致清华110周年校庆的贺辞中表示:
“清华大学的光辉历史教会了我们,只要不断超越自身的思维局限,只要打破不同学科、文化以及人群之间的壁垒,大学就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在我们双方坚实的合作下,慕尼黑工业大学一心致力于与清华大学携手,共同追求卓越、立足集体智慧、用创新塑造未来。”
十年前,音乐寄情谊;
十年间,交流谱华章。
下一个十年,两校也将继续在学术科研、教育改革、创新创业和终身学习等领域保持交流合作,携手并进,奏响友谊新篇章。
往期报道
大学联盟!画好凝聚共识的同心圆
点击查看👆
文字 | 刘书田 葛瑞 傅姗
图片来源 | 清华新闻网 慕尼黑工业大学官网
封面图设计 | 汪锡媛 贺茂藤
资料来源 | 国际处
排版 | 刘羿佟
编辑 | 赵姝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