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民企、国企争锋:谁更具优势?
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链上,很多环节似乎主要是民营企业在主导,分散度也比较高,它们的优势体现在哪?跟行业技术革新快有关吗?对中国其它科技产业的发展有什么借鉴意义?让我们来听一下行业资深专家金鑫的看法:
集中还是分散?
早期分散度比较高,我觉得是所有国家所有行业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市场经济下,每个行业都会有一个战国时代,有激情却也泥沙俱下,最后好的企业脱颖而出,差的企业倒下去。从这个角度来说,分散度是好的。但是在高科技行业里面,也不一定是定律。
中国的光伏行业比较特殊,早期行业两头在外,国内只是制造,但原料、生产设备和市场都在国外,那个时候如果过度分散,恐怕会被别人各个击破。所以当时国家用产业政策,扶植了一批龙头企业出来,像赛维、尚德这样的龙头企业创始人,都成了首富。龙头企业作示范,做大做强之后再带动更多企业进来,形成一定的分散,然后分散之后再集中,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健康过程。
如果一开始就过度分散,就像液晶面板行业,国家早期投资有点分散,导致前期花了很多钱,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到后期逐渐集中到两三个大厂之后,才烧出了一个京东方出来。尤其在重资产的行业,政府主导的龙头化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过度集中肯定也有问题,一棵树上吊死,最后这个企业不争气,就全盘皆输。
国企还是民企?
关于国企和民企的问题,我们这个行业比较明显,国企有国企的好,民企有民企的好。其实只要是企业,它都是一个领导者说了算的地方,一定不能像政府那样各种制衡。国企介于政府和民企之间,它比民企更规范、更重,体系更稳健一些。所以在重资产的行业,对风险比较敏感的行业,国企是有优势的。民营企业呢,只要老板胆子大,判断力强,确实会比国企更灵活,反应更快,对应的,风险就更大。
在竞争性的行业里面,像光伏过去这几年,民营企业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一些。但是好的国营企业,像中环,如果政府能在良好监管的前提下让企业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领导本身又有比较好的判断力和驾驭能力,那么国企其实一样也可以发展得比较好。所以无论民企国企,很大程度上看的是企业家素质。
硅料:国企更有优势
其实把整个光伏产业链拆开看,民企国企也是各擅胜场。光是上游的制造业就有一个长长的链条,最前端是硅料,硅料其实是一个冶金化工行业,那是真正的重资产,所以国企更有优势。因为一个硅料厂动辄投资上百亿,像中环这样的国企优势就比较明显。 当然,巨型民企如通威、大全、特变电工,也发展得很不错。
电池片、组件、逆变器:民企更有优势
再往下游走,电池片的制造,然后把电池片做成组件,这两个环节属于技术含量比较高,但是投资强度不那么大的制造行业,所以民企就比较强大。中环的硅料很强,但是在电池片和组件行业就相对较弱了。
制造环节里面还有逆变器,它占整个光伏系统的成本不到10%,也是比较轻资产的,所以民营企业就比较强。这个行业竞争尤其激烈,中国南车的逆变器曾经也是行业前三的,但现在已经退出竞争了。
大型光伏电站:国企更有优势
再往下游的电站投资,又是另外一个场景了,这才是真真正正的重资产。一个大型电站投资动辄几个亿,一年做十几二十个项目,就是几十亿砸出去,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压力就比较重了。尤其是电站对品质的要求比较高,一次建设要用20年,如果质量不够好的话,可能两三年之内看不出大问题,时间一长明显就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说,我们这个行业是吃良心饭的。如果五、六年之后,建电站的人、卖设备的人都不知道在哪了,企业还存不存在都是问题,那肯定会出问题。所以这个行业里面,国企就有明显优势。
前些年,很多民营组件厂拿电站作为避险资产,现金流好的时候,就投资一些电站,行业风险比较大的时候,他们就会把电站卖掉,回笼一些资金来过冬。卖给谁?基本都是国企央企,因为它们的风险控制体制更完善一些,对质量控制得比较好,银行就喜欢这种企业,所以国企的融资成本比民企低很多。这两年国企一发力,基本上民营企业就退出了重投资的电站投资。大型电站这块,民营企业今年非常明显的在退潮。
尤其是今年疫情和政策环境影响下,企业压力都比较大,整个制造业都是这样。一些规模较大的厂家,却可以借机扩张产能,对中小厂家进行挤出。但是如果这个挤出过程过于快速,并不是特别健康的现象。6月份国家还刚刚发文,严控产能的简单重复扩张。
因为光伏这个行业对补贴还是有一定的依赖,在补贴归零的前夜,拼命扩张还不够成熟的产能,一旦遭遇技术革新,就都变成了落后产能。所以扩张产能提高集中度,总体方向是对的,但是过于激烈恐怕不健康,这是眼下的一个隐忧。
相关阅读
TestPV整理于大橘财经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原创或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公众号平台对文中观点不持态度。如内容有不实或者侵权,请留言与本站联系。
往期精彩内容推荐
点“阅读原文”报名第七届光伏聚合物国际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