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微”调研】关于耕地抛荒问题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省厅开展了“四微”调研活动(微主题、微调研、微建言、微创新),在全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耕地保护关系每一个你我他,如何实现齐抓共管、全民参与的耕地保护局面?工作一线的同志积极响应、主动思考,从耕地抛荒、耕地保护“田长制” 微主题切入,深入分析目前农村耕地与基层管理存在的现状问题,并从村民及基层管理人员的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湖南自然资源陆续将系列调研报告予以刊发,供学习交流。
关于耕地抛荒问题的调研报告
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事务中心
刘群
近年来,农民的耕种积极性不断降低,对永久基本农田的认识比较模糊,耕地抛荒问题不断加剧,是目前耕地保护的薄弱环节,我利用周末,回邵阳老家对耕地抛荒相关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的村庄属于丘陵地区,辖8个村民小组,200多户,700多人,其中外出务工400多人。全村耕地面积约1000多亩,水田面积约400多亩,主要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耕地由上世纪90年代分组到户后,至今20多年一直没有调整过。目前,村里耕地大部分是抛荒,水田基本上没人种植水稻。留村村民就近且有水源的耕地(包括水田)种了一些蔬菜,其余部分基本已抛荒。
二
原因浅析
耕地抛荒的原因比较多,也较复杂,主要原因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地理位置偏远。调研村庄位于山地丘陵地区,地势平坦的盆地比较少,水田多为两山相夹的垄地或盘山梯田,离村民家较远,导致抛荒。二是水源缺乏。调研村庄有一中型水库可供灌溉,但灌溉水渠损坏比较严重,水库里的水难以自流灌溉到水田里,满足不了大部分水田种植的需要,导致了耕地抛荒加剧。三是经济效益低下。由于户均耕地少,且种田成本又高又辛苦,收益相对低下,在家种田一年比不上在外务工一个月,经济效益之间的差距导致了绝大多数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不再愿意在家种田,选择了外出打工,导致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奇缺,也是耕地抛荒的重要方面。
三
有关建议
为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村组管理,增加村民种植收入,提高村民种植积极性,从源头控制耕地抛荒。
一是强化宣传引导
地方政府和各级部门要加强耕地保护和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和引导,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始终站在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耕地保护的极端重要性。
二是夯实基础建设
加大对农村水利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基础设施,确保旱涝保收,可以由政府牵头,财政投入,当地企业赞助等多渠道筹资,抓好水利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化农业
以前科技生产力低,土地承包到户,是解决了吃饭的问题。现在科技发达了,吃饭已经不是问题,土地承包到户也出现了一些弊端。想种地的没地可种,不种地的土地抛荒。只有加强土地流转,让想种地的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规模化、现代化、科学化生产,不仅种地的农户直接增加收入,不种地的农户也因土地流转被动增加收入。
四是加强科学种植培训
当地政府和自然资源、农业部门可以分派技术人员对农民如何科学种植、提升耕地质量等知识进行培训,科学化种植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生产需求,还能有效改善土地质量,如在水田里种植水稻的同时再养鱼等,以提升种田农民的经济效益。
五是严格考核管理,强化监督检查
建议一方面对耕地采取丘块化管理制度,按丘块登记造册,建立档案,耕种后落实到人,建立台帐制度,全面摸清底子,及时造册,及时更新,及时上报;另一方面制定村规民约,对耕地抛荒严重的村组,责任落实到人,考核到人,加强管理,强化监督。
往期 ·推荐
一图读懂《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草案)》形成过程
字字句句关情 见证为民初心
好用 实用 管用 ——卫星应用技术体系“湖南模式”的发展历程
数据背后的故事